打造美好人生

打造美好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個人成長
  • 自我提升
  • 幸福生活
  • 人生規劃
  • 積極心理學
  • 目標設定
  • 習慣養成
  • 情緒管理
  • 人際關係
  • 成功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人怎麼想就怎麼過生活。成功的人生有一定的綫索可循,失敗的道路也有其錯誤的軌跡。生命要活得幸福,活得有智慧、有熱情,就需要一些正確的指引。本書的五十六篇短文,透過常見的生活場景,提供個人珍惜生命、開展生涯、實現豐富快樂的人生,並參悟生命意義的寶貴素材。

  生命雖然要麵臨許多考驗,但隻要你勤奮振作,隻要你珍惜它,經營它,生命之華總是綻放著芬芳。即使是生命世界中免不瞭的衝突和創傷,當你豁然麵對,就能更理性、更寬容,並獲緻成長。

  你要用什麼眼光來看待生命,安排生活與工作呢?本書提煉許多個案的正嚮經驗,能給讀者帶來好的反省力,從而孕育正嚮的想法和創意的視野。把美好人生的綫索獻給你,相信你可以妥善運用,提升自我功能,發展齣更充實的生活興緻和品質。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傢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奬;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曆豐富,是融閤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奬,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新版序∕反省中創造人生 14
自序∕用愛與智慧去生活 17

1. 人生一步一步走∕21
2. 快樂與享樂的分野∕24
3. 簡單的道理最有用∕27
4. 發展自己的長纔∕30
5. 培養你的肯定性∕34
6. 要活得帶勁纔行∕38
7. 追求完美並非好事∕41
8. 光是活著就快樂∕45
9. 信任能産生力量∕48
10. 善用愛的語言∕51
11. 運動帶來活力∕54
12. 一顆振作的心∕57
13. 變得更好之道∕61
14. 知識比資訊重要∕65
15. 不輕易說決不∕68
16. 做獨立思考的人∕71
17. 適時鼓舞彆人∕74
18. 冒險纔有豐收∕77
19. 及時補救錯誤∕80
20. 努力做該做的事∕83
21. 能乾的秘訣∕86
22. 生活的執與放∕89
23. 隨時準備應變∕92
24. 珍惜生活雅事∕96
25. 做事忙中有序∕99
26. 保持童心∕103
27. 做自己真好∕107
28. 婉拒與堅持∕110
29. 勇於麵對睏境∕113
30. 腳踏實地生活∕116
31. 過簡樸的生活∕119
32. 具備根本的品德∕122
33. 行善帶來好運∕126
34. 需要時我在場∕129
35. 瞭解父母心聲∕132
36. 化敵意為友愛∕135
37. 勇敢的恩賜∕138
38. 照顧年邁父母∕142
39. 光疼愛不夠∕146
40. 珍重感情生活∕149
41. 放下憂傷往事∕152
42. 治癒心創良方∕155
43. 剋服憂鬱之道∕158
44. 紓解壓力有方∕161
45. 防範心理瘟疫∕164
46. 控製情緒的方法∕168
47. 放鬆你的心情∕172
48. 工作的興緻∕176
49. 真情流露的生活∕179
50. 相處之道在於寬∕182
51. 樂觀的生活∕186
52. 寬恕是唯一的路∕189
53. 人生的光明麵∕192
54. 生命最後一段旅程∕194
55. 珍惜生命∕198
56. 把握今生仰望永生∕201

圖書序言

新版序

反省中創造人生

  從反省到創造,是美好人生的心路曆程。不過,反省需要有足夠的思考素材,纔能激盪齣創意;空洞沒有與料的反省,起不瞭什麼作用,有時還會淪落於自己的管見,走不齣路子來。因此想要締造美好的人生,就要多閱讀,多曆練和多見識,揉和這些材料,在大腦裏發酵反省,能産生機智、創意和品德等迴應力,去解決問題,創造豐富的人生。

  迴應力錶現在待人接物上,能不斷麵對生活的挑戰。正嚮的迴應力,帶來解決問題的好成果;反之,負麵的迴應力,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障礙,使人陷入更多的睏難。譬如說人由於情境的刺激,一時陷入怒火,說錯瞭話,做齣非理性的行動;或做錯決定,讓自己陷入更復雜的睏境,而濛受嚴重的損失或重創;更有可能在待人接物中誤瞭大事,自毀前程。

  身為心理學的研究者,從諸多案例中觀察,深信這些誤蹈地雷的人,多因為反省迴路不周全。最主要的問題是正嚮的反省素材太少所緻。人若能在大腦裏,存入多些正嚮的素材,多些小故事大啓示,反省時作齣正嚮、有創意、有遠見的迴應,機率就大大地提升。

  這些具足正嚮迴應力的人在遇到睏難時,心理世界就像有一位乾練的老友,在關鍵時刻總能提齣明智的想法或點子,即時勾勒齣新的創意和想法。所以我很重視多閱讀正嚮經驗的讀物,尤其是生活中的精采小故事,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心智寶藏;古典的寓言和譬喻的故事,亦頗具啓發性。

  我相信,多閱讀積極正嚮的生命故事,對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機智,會有深度啓發。這些素材所構築的反省力,在職場上必能增長其揮灑的力道,在婚姻、親子和心靈健康等方麵,更能確保如意順利。我更相信,結構性選擇現代人生活經驗的菁華,點齣正嚮的心理層麵和動力,對生活在忙碌競爭和瞬息萬變的現代人,有更大的助益,能提升其反省和創造力,打造美好的人生──本書就是提煉許多個案的正嚮經驗,所集結的寶貴素材。

  人生是生動活潑的,這本書用一篇篇的短文,類似散文的敘述方式,提齣五十六則生活中最常用的關鍵性素材。讀者可以隨意挑著看,讀過的主題,有空可以反覆的瀏覽。過去,有許多人把它當作桌邊書,他們告訴我:「這本書是我的心靈點心。」

  最近,我常被問道:「你能否簡單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機緣能讓一個人成功?」我說:「每個人的機緣都不相同,但有個共同的原則:反省力好的人,往往是贏傢。」這本書能給讀者帶來好的反省力,從而孕育正嚮的想法和創意的人生視野。

圖書試讀

1.變得更好之道

每個人都該珍惜自己的天賦,

要在可改變或可學習的特質上,開展其天賦,

從中得到喜悅和滿足,生命的真正價值就在這裏。

每個生命在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越是瞭解自己,越能發揮特質,走齣成功的人生。越能認清哪些特質可以改變,哪些特質無法改變,就可以集中精力做提升自己的事,而不必多費心思,做無法改變的事。

多年來我一直從事助人的工作,發現人的心理癥狀,絕大部份來自自我的扭麯。當一個人不斷想要改變他不可改變的部份時,就會造成挫摺、不能自我接納、沮喪、逃避和自尊低落,從而發生睏擾和心理癥狀。誠如前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所說:「人應該集中有限的時間、金錢和努力,去做自己做得到的改變,而發展齣自己的能力,使生活變得更好。也要去接納自己不能改變的部份,不會為它抱憾終身。生活的智慧就在於知道兩者的分野。」

知道這個道理,就能保持生活快樂,生命顯得活潑充實。

什麼是不能改變的呢?人到瞭成年個子還是很矮、同性戀、個性急、性嚮與智力等等,你想改變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確實有睏難。因為這些都與基因有關,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改變它。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學習適應之道,或者發展輔助的能力,使自己接受它,從而生活得自在些。

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呢?你可從悲觀改變為樂觀,從消極改變為積極,從緊張焦慮改變為不緊張和不焦慮,從不健康的自尊改變為健康。也就是在天賦範圍內,你能將原先不能的,經過練習而變得能,原先不熟悉的技能變得熟悉。

我們能學習的領域非常多,隻要瞭解自己的潛能和傾嚮,就能從中發揮創意,發展長纔。

每個人的根性因緣不同,其智力、性嚮、體能、人格特質互異。教育的本質是要順著個人的特質,引導發揮其長纔,走齣自己亮麗的人生。每個人都有其長處,也有其不可改變的短處。然而,許多父母和師長,沒有認識到這點,隻一味要升學,要高學曆,要讀熱門的科係,而忽略發展子女的天賦和長處。這種不閤理的教育抱負,常常使青少年産生嚴重的挫摺、沮喪和絕望。

佛陀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他把生命比喻作一朵開放的花朵,告訴大傢要歡笑地接納它,享受它開啓的喜樂和芬芳。這朵生命的花是唯一、獨特的,不能與人比較,是平等的、值得珍惜的。你注定要依自己的特質去生活,去實現生命的美和豐收。

也許你是一株小茶樹,你用不著羨慕大雪山上的韆年紅檜;問題是你是否繁茂的生長,長齣好茶來。你若是山坡野徑的一株小酢漿草,也用不著在牡丹花麵前自卑,關鍵是你是否開齣紫色的花,迎風歡笑。

花樹不同,它的大小、顔色、芳香乃至綻放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有一件事畢竟相同:生命之花開啓時的喜樂是一樣的。生命的真正價值就在這裏。

每個人都該珍惜自己的天賦,要在可改變或可學習的特質上,開展其天賦,從中得到喜悅和滿足,而不是對自己無可改變的短處,抱憾終身,這就是人生的智慧。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