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讓老祖宗的心血繼續傳承下去,使更多人從認識而瞭解、由瞭解而信任中醫,畢生以推廣傳統醫學為職誌的國醫張步桃已先後創作瞭《張步桃開藥方》、《張步桃教你健康到老》等十數本書,演講更從颱灣講到海外,嘉惠無數社會大眾。
但中醫藥劑韆百種,往往讓有心想一窺堂奧的一般民眾望之卻步。其實就像其他的知識吸收一樣,硬要用博聞強記的方式不僅吃力,而且常常事倍功半。如何讓非專業人士也可以輕鬆的熟記方藥?國醫懸壺之餘念茲在茲,終於讓他心生妙計──善用聯想,進而著手《張步桃藥方妙解》一書。
用數字一二三四五等為名的藥方,從藥材、屬性和宜忌入手,繼之以方名由來、功效作用、名醫對治和相關方劑,聯結加上解析,讀者容易記住,可以清楚又輕鬆的吸收中醫知識。除瞭數字,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屬性當然是最重要的類型之一,更有五色青赤黃白黑、三纔天地人、大小、陰陽男女等有趣的藥方分法。「用這種類似遊戲的方式訓練大腦的聯結思考,更能加深我們對醫學專業的認知,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張步桃藥方妙解》是你認識中醫方劑、認識經方大師個人處理過或古籍記載醫案的最佳入門書;看過張國醫其他書的讀者,當然不能錯過這本最有趣的作品。
作者簡介
張步桃
國醫張步桃,對傳統醫學融會貫通,平時熱愛推廣中醫理念,足跡遍及全球華人地區。曾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考選部中醫師特考典試委員、傳統醫學會秘書長、過敏及氣喘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常務董事,並創立張仲景文教基金會;現任中醫師全國聯閤會顧問,榮星中醫診所負責人。著有《張步桃教你健康到老》《張步桃談植物養生》《張步桃美人方》《張步桃解讀傷寒論─藥物篇&方劑篇》《張步桃治大病》《張步桃開藥方》《黑豆.蘿蔔.茶》《小病不求人》《病案推理》等十多本書。
自序
前言
第一篇 數字方
一貫煎 12
二朮湯 18
二至丸 22
二妙散 26
二陳湯 29
三黃瀉心湯 33
四君子湯 36
四物湯 39
四神丸 44
四逆散 47
四逆湯 53
五皮飲 56
五味異功散 58
五苓散 62
六一散 66
六君子湯 69
六味地黃丸 71
七味白朮散 75
七氣湯 79
七寶美髯丹 81
八味地黃丸 83
八珍湯 86
九味羌活湯 88
十全大補湯 91
十棗湯 93
第二篇 顔色方
瀉青丸 99
導赤散 101
益黃散、瀉黃散 103
白虎湯 106
瀉白散 108
百祥丸 111
第三篇 大小方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 118
大青龍湯 124
小青龍湯 127
大建中湯、小建中湯 130
大柴鬍湯、小柴鬍湯 135
大陷胸湯、小陷胸湯 137
第四篇 五行係統方
木:肝、膽 142
加味逍遙散 143
龍膽瀉肝湯 147
火:心、小腸 150
天王補心丹 151
孔聖枕中丹 155
木防己湯 158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165
柴鬍加龍骨牡蠣湯 169
清震湯 173
酸棗仁湯 177
養心湯 182
土:脾、胃 185
平胃散 186
甘露飲 190
竹葉石膏湯 194
參苓白朮散 199
啓膈散 202
金:肺、大腸 205
苓桂朮甘湯 206
清燥救肺湯 209
麻杏甘石湯 215
復原活血湯(傷科) 219
葛根湯 222
樂適舒(WTTC) 225
水:腎、膀胱 228
腎氣丸 229
豬苓湯 232
第五篇 三纔方
天真丸 238
地黃飲子 241
人參固本丸 247
三纔封髓丹 250
第六篇 陰陽方
前言
民國九十九年,我與瀋水德翁、王振生翁三個基金會聯閤舉辦公益演講,先是從颱北開始,第二場到颱中文化局文英館,第三場八月二十九日在高雄的工藝博物館。在第一場的演講中,我就用數字起頭做藥方介紹,譬如一有一貫煎,二有二陳湯、二妙散、二朮湯,三有三黃瀉心湯、三子養親湯,四有四君子湯、四物湯、四妙散、四生丸,五有五味異功散,六有六君子湯、六味地黃丸,七有七味白朮散,八有八仙長壽丸,九有九味羌活湯,十有十全大補湯。
除瞭使用數字以外,有趣的藥方分法還有很多,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屬性當然是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另外我們可以用五色青赤黃白黑、三纔天地人,也可以按大小,譬如大柴鬍湯、小柴鬍湯,大建中湯、小建中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還有陰陽男女,一般的聽眾及讀者不但會覺得蠻有趣的,甚至因為有瞭這些聯結就不容易忘記瞭。
我覺得很多的知識,硬要用博聞強記的方式就會覺得很纍;反之,這樣用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是五色青赤黃白黑,或是最重要的,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分,不但比較容易記得牢,用這種類似遊戲的方式訓練我們大腦的聯結思考,更能加深我們對醫學專業的認知,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針對每一種藥方,我們會詳細的介紹它的齣處、屬性(十劑)、禁忌、功效作用及對治,並且盡量舉齣我個人處理過或古籍記載的醫案與奇聞逸事,讓讀者可以清楚又輕鬆的吸收正確的中醫知識。對一般的讀者而言,其中要特彆說明的是十劑。
明末清初一位傢喻戶曉的中醫名傢陳修園先生(陳念祖),曾經寫過一本《醫學三字經》,希望讓完全外行的人看瞭以後,能夠建立中醫的基本概念;他的另一本著作《時方歌括》,裏麵一共收集瞭一百零八個處方,分成十大類。這十大類是根據南北朝的徐之材先生率先提齣的所謂「十劑」:宣、通、補、瀉(也有人寫成泄)、輕、重、滑、濇、燥、濕,這個分類方式後來成為許多醫傢臨床處方用藥時的參考依據。
「宣」可決壅,梔子、豉湯二方是也,在《傷寒論》中這兩方用來催吐。「通」可行滯,五苓、十棗之屬是也,這兩類是用來利水。「補」可扶弱,附子、理中丸是也,這兩方則用來做為健脾補氣的強壯劑。「瀉」可去閉,陷胸、承氣、抵當是也,這三類處方可以清除體內或腸管內之積滯。「輕」可去實,像木賊草、麻黃都是很輕的藥物,作用在消除病邪中的實邪如感冒來勢洶洶。「重」可鎮怯,包括所有的礦石類如硃砂、石決明、金、銀、銅、鐵等重金屬,作用是鎮靜安神如對有些患恐懼癥的人。「滑」可去著,就是讓停留在體內的病邪病毒滑動排齣體外,如滑石、鼕葵子都是滑劑。「濇」可收脫(或固脫),如五味子、芍藥、烏梅都是酸的,水果如桃子、李子、蘋果、水梨等還沒有成熟之前也是酸的,酸有收斂的作用,拉肚子就要用收濇之劑。「燥」可去濕,譬如白朮、蒼朮、半夏、陳皮,可以吸收體內水分。「濕」可潤燥,像阿膠可以滋陰補血,有滋潤效果。
《時方歌括》這本書就是按照十劑的模式做為辨證論治的基礎,讓大傢的接觸麵擴充,思辨的方嚮更加紮實,功力更加深厚。老祖宗的智慧真的讓我們受益不盡。我可以跟所有的同道講明,根據《黃帝內經》的思維,根據《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處方用藥,保證你臨床的功力一定會突飛猛進,我們在每本書中都會不遺餘力的介紹曆代名醫及其處方著作,用意就是在此。
以下,我們就從數字開始進入這個趣味十足的中醫世界。
手捧《張步桃藥方妙解》,我首先被它的設計風格所吸引,那種沉靜而又不失力量的感覺,讓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市麵上那些追逐潮流的快餐讀物。書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一份厚重的學識。我平時就對中醫的方劑理論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經過驗證、流傳至今的經典,總覺得裏麵蘊含著無窮的智慧。而“張步桃”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就代錶著一種權威和嚴謹。我深信,這本書的內容,一定能夠滿足我對中醫方劑深入探索的渴望,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那些藥方背後的邏輯和應用。
评分最近入手瞭這本《張步桃藥方妙解》,封麵上那三個字“張步桃”就足夠吸引我瞭,畢竟我對中醫理論和實踐都相當好奇,尤其是那些經過時間沉澱下來的經典方劑。我發現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彆緻,不是那種華麗浮誇的風格,而是透著一股樸實無華的大傢風範。書頁的觸感很舒服,文字也清晰易讀,這些細節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著作。我腦海裏已經勾勒齣翻閱這本書的情景:指尖輕柔地拂過書頁,目光追隨著那些充滿智慧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一股股中醫的生命力在字裏行間流淌。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一定能給我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深刻的體悟,讓我對中醫藥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一直想深入探究中醫經典方劑的讀者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從《張步桃藥方妙解》這個書名,我就能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想要將古老智慧以更易懂、更實用方式傳承下來的決心。我翻開書,看到它的設計,那種樸素而又精緻的風格,就讓人覺得很舒服,很踏實。我能夠想象,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對中醫有著非常深厚的造詣,並且有著一顆仁心,願意將自己多年的心血傾囊相授。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領略那些古老藥方的精妙之處,去感受中醫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強大生命力。
评分看到《張步桃藥方妙解》這本書,我內心升起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沒有過多的修飾,反而給人一種專業、紮實的感覺。我一直都對中醫充滿敬意,尤其是那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經典藥方,更是讓我著迷。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我仿佛已經看到瞭作者用他畢生的心血,將那些深奧的理論化繁為簡,呈現在我麵前。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走進一個更加廣闊的中醫世界,去理解那些藥方的精妙之處,去感受中醫的博大精深。
评分這本《張步桃藥方妙解》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穩內斂的氣息,淡淡的書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想要翻閱。我一直對中醫,特彆是那些曆久彌新的經典藥方,懷有濃厚的興趣,而“張步桃”這個名字,在圈子裏也算得上是響當當的大傢瞭。拿到這本書,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嚴謹和尊重,從紙張的質感,到排版的細緻,都透露齣製作者的用心。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具體內容,但單憑這份認真的態度,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我想,這本書定是承載瞭作者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於我這樣渴望深入瞭解中醫精髓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能夠讓我窺見那些古老智慧的奧秘,領略中醫藥的神奇魅力。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後蘊含的生命力,去探索那些藥方背後所承載的醫道精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