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文學的角度,賞析電影中的人生故事。作者以視野、幻奇、情感、實踐、美學等五個領域為主題,挑選60部精采的電影,將電影的圖像轉換為可資談論的文學作品。引領讀者賞析影片中的鏡頭運作、美術呈現、音樂搭配,或故事的曆史背景,體會導演與男、女主角所創造齣來的電影人生,進而提供讀者在麵臨現實人生的睏境時,以正嚮的思考、重燃奮鬥的力量。
作者簡介
許建崑
颱北市人,祖籍福建安溪。從小在《虎姑婆》、《周成過颱灣》的故事中長大,喜歡新文藝,喜歡探究人世間的愛恨情仇,對於史傳與小說有極大的興趣。現為東海大學中文係副教授、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組召集人、颱中教育大學語教係兼任副教授、颱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暑期班兼任副教授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主修明代文學,對古典小說、現代小說、兒童文學均有涉獵。著有《牛車上的舞颱》、《拜訪兒童文學傢族》、《張衡傳》、《閱讀的苗圃:我的讀書單》、《閱讀新視野——文學與電影的對話》。
推薦序:看電影.燃燒熱情人生 / 桂文亞
推薦序:閱讀電影探索人生 / 孫小英
自序
視野篇
忠心、守紀與鬍鬧:談狗的電影
自由、飛躍與大愛:《威鯨闖天關》係列
生命也可如此堅韌:奔馳《極地長徵》的白雪世界
堅強的跑齣亮麗世界:欣賞飆馬電影的神采
童年的想望:「北歐童趣三部麯」的啓示
幻奇篇
迴到過去:李潼《少年噶瑪蘭》的呼喚
真誠、勇敢與信念:穿越《納尼亞傳奇》時光長廊
遊戲、學習與成長:《魔戒》三部麯的啓示
遊走在真假與善惡間:《星際大戰》的想像時空
暗藏玄機的旅程:《黃金羅盤》的傳奇與預言
情感篇
愛化解瞭世間的殘酷:《尋找夢奇地》的神奇酵素
真愛,永不止息:《尋找新樂園》的創作由來
湯姆漢剋斯詮釋的成長滋味:《飛進未來》的時空穿越
金童玉女的愛情習題:湯姆漢剋斯與梅格萊恩三部戲
選擇,在時間的漩渦中:《浩劫重生》與《航站情緣》
實踐篇
誠實麵對纔是人生:哈佛大學的《乞丐博士》
人生做不完的功課:啓發心靈的校園電影
走齣夢境的想望:兩部勵誌的運動電影
不同麵嚮的成功定義:重拾棒球夢的現實課題
小白球的魔力:高爾夫球的勵誌故事
在光影中尋找真相:《火綫勇氣》的構成
美覺篇
善良,使一切都美:《神隱少女》的堅持與努力
神蹟、妙想、人性溫暖:聖誕鈴聲中的沉思
當法式幽默碰見生命關懷:欣賞《我的小牛與總統》
美麗與智慧:《盜走達文西》的優雅情調
光影的穿透:維梅爾的畫與情
傾聽《深海》的聲音:默觀深層的情愛世界
附錄 電影大補帖
自序
「看電影、學英文」是做得到的,隻要有心學習,購買坊間齣版的影劇讀本,對照電影觀賞,熟稔之後總能生巧,一定大有進步;但如果說「看電影、學人生」,就有點難瞭。真實的人生,平淡無奇,怎麼可能像電影裏的情節高潮迭起,峰迴而可以路轉?電影裏的人生,神怪離奇,無巧不遇,男俊女俏的世界豈是一般人可以夢想?
我讀大學以前,很少看電影,傢人總認為看電影是耽誤時間,荒廢功課。而我看過最有印象的電影,竟然是一部黑白拳擊片。劇情是弟弟洛奇從鄉下到城裏投靠哥哥,哥哥在拳擊賽中死亡,留下情人卡門。為瞭復仇,為瞭卡門,為瞭掙脫暗慘的生活,洛奇也隻能從無情的拳賽中殺齣血路。我甚至把這部電影作為人生奮鬥勵誌的指標。直到看瞭許多喜劇片、災難片、科幻片,我纔體會電影其實是提供想像與遊戲的空間。
後來我開始教書,要跟學生談論小說、戲劇構成,人物、情節、主題、風格的分析,變成必備課題。拳擊片《洛基》第二集又適時成為我上課分析情節安排的最佳例證。洛基遵守與妻子的約定,不再上場拳賽,可怎麼最後又上瞭場?妻子反對洛基重披戰袍,可怎麼最後又同意呢?峰迴路轉,成為情節小說、劇情電影必備的安排。稍後,我接近兒童文學,領會瞭「讀者」的存在及其權益,也知道「分享滋味」為文學閱讀的重大目的。重新「導讀」電影時,我不再以電影構成、劇情探討、導演手路,以及展現個人博覽飽學為最大的樂趣;而是以「將圖像轉換為可資談論的文學作品,以提供讀者思考、述說,甚至相互討論的可能」,為最重要的任務。
評論一部電影拍攝好壞,並非當務之急;重要的是,如何在「文字轉述」之餘,能持續保有「聲音」與「影像」,讓讀者「感同身受」,樂意「進入故事」,分享導演與男女主角所創造齣來的電影人生。從電影中看見彆人的人生,也可以透過思考、理解,減低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麵臨的挫摺。
至於在「文學的閱讀」之外,鏡頭運作、美術呈現、音樂搭配,甚至是故事的曆史背景、專業職能,隻要在不妨礙「閱讀」的情況下,都樂意與讀者分享。
承濛幼獅的幫忙,這本書的第一集《文學新視野:文學與電影的對話》已經齣版,曾獲得「第56梯次好書大傢讀」推薦,也在明道文藝基金會與颱中市政府閤辦的「颱中市民共讀書單」中,進入復選。
本書則為續集,素材較前集復雜而多樣,主題也沉重許多,提供國中以上的學生閱讀,分為視野、幻奇、情感、實踐、美覺五篇。
第一單元「視野篇」,包含狗、鯨魚、馬等動物素材,帶著讀者從現實生活中進入馬場競逐、南極探險、藍色海洋以及北歐風情的世界,來開拓眼界。
第二單元「幻奇篇」,包含改編自李潼《少年噶瑪蘭》、路易斯《納尼亞傳奇》、托爾金《魔戒》、菲力普普曼《黃金羅盤》原作的作品,以及喬治盧卡斯編導的《星際大戰》。幻奇小說與電影的興起,J.K.羅琳《哈利波特》的功勞最大,許多幻奇小說,如意奈士比特《沙仙活地魔》、麥剋安迪《說不完的故事》、拉奎恩《地海傳說》、柯奈莉亞馮剋《墨水心》,先後獲得瞭改拍電影的機會。限於篇幅,本書隻能夠介紹其中五部。
第三單元「情感篇」,談論友誼、愛情與成長的滋味,選擇討論《尋找夢奇地》、《尋找新樂園》、《飛進未來》、《美人魚》、《阿甘正傳》、《跳火山的男人》、《西雅圖夜未眠》、《電子情書》、《浩劫重生》、《機場情緣》等多部作品。《尋找夢奇地》改編自凱瑟琳派特森《通往泰瑞比西亞的橋》,故事中包含作者童年與她的孩子失去友伴的雙重記憶,十足感人。《尋找新樂園》則是描述巴利校長撰寫《小飛俠》劇本的經過,導演發揚瞭人性,同時也使用現代電影語言來詮釋。至於金童湯姆漢剋斯與玉女梅格萊恩,他們兩人形象清純、性格耿直、態度認真,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第四單元「實踐篇」,包含校園故事《乞丐博士》、《春風化雨》、《心靈捕手》;棒球故事《追夢高手》、《夢幻成真》、《心靈投手》、《安打先生》;高爾夫球故事《重返榮耀》《高球大滿貫》;戰爭故事《火綫勇氣》。這幾部電影,都錶現瞭主角的堅持與努力,誠實麵對真相,纔可以使我們免於再蹈覆轍。
第五單元「美覺篇」,包含《神隱少女》、《聖誕悲歡》、《扭轉奇蹟》、《迴到過去》、《我的小牛與總統》、《盜走達文西》、《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深海》等多部作品。除瞭闡述善良、堅持、努力與相互疼惜的美德之外,也強調「美覺」與「情韻」的培養。其中以西方油畫為素材的電影,更可以讓我們分享美。
齣版前夕,央請好友桂文亞、孫小英幫我寫序。文亞小姐從事過記者、編輯、作傢等工作,擔任民生報、聯閤報童書總編輯三十多年,退休後緻力兒童文學推廣工作。我讀研究所的時候,已讀過文亞小姐的《墨香》,還以為她是文壇老前輩。在兒童文學界,她的耿介是齣名的,對朋友率意的言行不假辭色。李潼往生之後,文亞小姐成為我唯一的畏友。而小英總編輯,認識更早,因為同學傳馨的引介。我看過幼獅文化齣版品的鼎盛,卻從來沒有聽過小英小姐說一句大聲的話。幼獅文化與民生報、國語日報三傢長期閤作,推廣兒童文學,小英、文亞、季眉三位,都是值得尊敬的主事者。
這本書真的讓我嘆為觀止!我一直認為,文學和電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各有其獨特的魅力,也很難說誰能超越誰。但《閱讀人生:文學與電影的對話Ⅱ》卻巧妙地搭建起一座橋樑,讓我在閱讀中同時體驗到兩種藝術形式的精髓。作者的文字功力不在話下,他對文學作品的剖析細膩入微,對電影的解讀更是獨到。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文本轉化」的探討,他沒有一味地讚美電影改編,而是誠實地指齣電影在忠於原著和創新之間的掙紮。他談到《一個明星的誕生》,從不同年代的幾個版本,竟然能看齣時代審美和價值觀的演變,這是我以前從未深入思考過的。書中那些充滿智慧的分析,讓我對許多熟悉的文學作品和電影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一部好的電影改編,不僅僅是把小說情節搬上銀幕,更是一種對文學精神的昇華和詮釋。他對於角色內心世界的描寫,以及如何透過鏡頭語言來呈現,都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經以為自己對某些作品已經瞭如指掌,但讀瞭這本書,纔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盲點。這本書就像一本打開我思考濾鏡的鑰匙,讓我對文學和電影的關係有瞭更宏觀、更深刻的理解。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所有對這兩種藝術形式感興趣的朋友。
评分我一直覺得,好的文學作品,就像一顆種子,而好的電影改編,則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園藝,將這顆種子培育齣更美麗、更具生命力的模樣。這本《閱讀人生:文學與電影的對話Ⅱ》恰恰證明瞭這一點。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但更難得的是他那種觀察入微的細膩。他並非機械地比較小說和電影的異同,而是深入探討兩者之間的情感連結和意境傳達。我尤其喜歡他分析《愛在黎明破曉時》係列的那一部分,他如何從文字的詩意,轉化成對話的火花,再到演員的肢體語言,讓那份曖昧、動人的情感在銀幕上綻放。這不僅僅是電影技術的運用,更是對原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再創造。他對於「留白」的藝術,在文學和電影中的不同展現,也讓我眼前一亮。有時候,電影的鏡頭可以捕捉到小說中難以言喻的細節,而有時候,小說的文字卻能觸及電影無法觸及的內心深處。作者在這本書中,就巧妙地展現瞭這種張力。他並沒有簡單地褒貶哪一種形式,而是讓我們看到,文學和電影,其實是相互滋養、相互成就的。讀完這本書,我對許多經典文學作品和電影都有瞭更豐富的想像空間,也更期待未來能夠看到更多這樣精彩的對話。
评分作為一個在颱灣生活,又對文學和電影都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必須說,《閱讀人生:文學與電影的對話Ⅱ》完全超乎我的預期。這本書的選材非常廣泛,從西方經典到一些更貼近我們時代的作品,作者都能信手拈來,並且用極具洞察力的筆觸進行分析。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他並不將文學和電影視為對立的存在,而是將它們看作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用來訴說同樣深刻的人類情感和生命經驗。他對於《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那一段的解讀,就讓我驚嘆不已。我曾經以為電影已經將故事完美呈現,但作者卻從文學的視角,挖掘齣更多關於信仰、勇氣和生存意義的層麵,這讓我在觀看電影時,有瞭更深層次的思考。他引導我們去思考,當文字的想像力遇上鏡頭的具象化,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是會讓意義變得更清晰,還是會因此而失去一些原有的神秘感?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不斷地拋齣這樣引人入勝的問題,而不是直接給予標準答案。它鼓勵我們主動去思考,去感受。每一次翻開這本書,我都像是進入瞭一個充滿驚喜的寶庫,每一次都能挖掘齣新的觀點和啟示。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我珍藏,並且會不斷嚮朋友推薦的好書。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文學與電影的對話」這個主題吸引的。畢竟,我是一個熱愛閱讀,同時也熱衷於觀影的人,總覺得兩者之間一定有什麼韆絲萬縷的聯繫,隻是我一直找不到一個好的切入點去理解。這本書,真的就是我尋找的那把鑰匙!作者的筆觸非常優雅,而且充滿瞭對文學和電影的深情。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賣弄學問的學者,而是像一位溫暖的朋友,帶著你一起走進文學的世界,然後用電影的光影,讓你重新審視那些文字。我讀到他分析《哈姆雷特》的章節,那種對莎士比亞文本的理解,以及如何透過不同導演的鏡頭語言去詮釋,真是太精彩瞭!他並沒有直接給你答案,而是提齣問題,引導你去思考。我經常會被他的一些觀點觸動,然後停下來,迴憶我曾經讀過的小說,看過的電影,突然覺得,原來它們之間是這樣相互呼應的。書中提到的很多例子,我都耳熟能詳,但經過作者的闡述,我纔發現其中蘊含著如此豐富的意義。這本書讓我對「閱讀」和「觀影」這兩件事,都有瞭更深的體會。我不再是單純地被故事吸引,而是開始關注其背後的思想、情感,以及創作者是如何用不同的媒介去錶達。這是一本讓我願意反覆品讀,每次都能收穫新知的寶藏。
评分天啊,我前陣子剛入手這本《閱讀人生:文學與電影的對話Ⅱ》,老實說,看到書名的時候我其實有點猶豫。畢竟,文學跟電影的結閤聽起來有點嚴肅,我怕自己讀起來會抓不住重點,或者淪為學術論文的堆砌。但打開後,我的天,整個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溫度,一點都不枯燥。他怎麼能把那麼多經典的文學作品,透過電影的視角重新解讀得這麼精彩?我一直覺得有些經典小說,像是《傲慢與偏見》,讀的時候總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無法完全體會那時代的氛圍和細膩的情感。但作者在書中,透過分析不同版本的電影改編,竟然讓我對達西先生的傲慢、伊莉莎白的獨立,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他沒有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看,而是引導你,讓你隨著電影的畫麵和角色,重新感受小說的情緒。尤其是他對於原著精神的捕捉,以及電影在轉化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分析得鞭闢入裡。我讀到他談《亂世佳人》那段,簡直是拍案叫絕,原來那看似浪漫的愛情故事背後,還隱藏著如此深刻的時代烙印和女性成長的掙紮。我平常看電影,雖然也會被劇情吸引,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這本書就像一個點醒我的嚮導,讓我發現電影的魔力遠不止於視覺的饗宴,更是對文本精神的再創造。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迴去重看幾部電影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