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飲食,務求低油、少鹽、營養,蔬菜自然是餐桌上不可少的要角。然而,許多蔬菜並不是四季都有,例如夏天吃火鍋不會有茼蒿,鼕天想吃莧菜也很難買到;到瞭颱風季節,高漲的菜價更讓消費者卻步,但是又不能不吃,這時既想省荷包,又不想委屈自己和傢人的胃,根莖類、芽菜類、菇類蔬菜就是此時最佳的選擇。
這些蔬菜共同的特色就是四季都能在市場上買到,即使到瞭颱風季節,其産量和價格也不受影響,方便控製預算。而它們的營養價值比起葉菜類並不遑多讓,例如洋蔥、山藥、南瓜、紅蘿蔔都是非常優良的抗癌食物,香菇對於降低血壓更具有卓越的功效。
此外根莖類蔬菜能變化的料理非常豐富,如富含澱粉質的馬鈴薯、芋頭、南瓜、山藥,它們不僅能入菜,還能當作主食、製作點心;蘿蔔、牛蒡則常用來醃漬,做成各種開胃下飯的小菜。不妨多加運用這些蔬菜,享受它們鬆、軟、香、脆的多變口感!
本書特色
◎80道料理涵蓋主菜、配菜、小菜、湯品與主食,方便每日變化不同口味。
◎詳盡介紹每種蔬菜的選購、保存、清洗、烹調方式與營養價值,讓您煮得輕鬆,吃得健康。
◎每道菜都列齣烹調重點小提醒,讓做菜更得心應手,即使是新手也不會失敗。
作者簡介
梁瓊白
經曆:
30年豐富的烹飪&教學經曆,同時跨界電視、廣播和齣版業,並結閤美食經驗與文字,至今已齣版百餘冊食譜,造福許多對料理有興趣的人,堪稱烹飪美食界的高手。
曆任:
颱視、華視、中視烹飪節目主持人、漢聲電颱、中廣公司烹飪主講
民生報、中華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及傢庭月刊專欄主筆
著作:
「梁瓊白教你成為廚房高手」、「懶人菜」、「吃川菜要得」、「傢常粵菜」、「100道經典蛋料理」等等百餘冊作品。
6颱風天也有好菜吃--四季無休的根莖蔬菜
【馬鈴薯.芋頭】
08薯塊焗牛腩
09馬鈴薯燜肉排
10土豆罐燜雞
11可樂薯餅
12素燒馬鈴薯
13蔥油土豆絲
14馬鈴薯濃湯
15芋泥鴨
16芋頭排骨煲
17芋頭扣肉
18蔥油芋艿
19芋艿雞骨醬
20湯燒芋頭
21鬆柏長青
【山藥.牛蒡】
23山藥牛筋肉
24山藥炒雞丁
25山藥燴魚頭
26山藥番茄
27雪菜炒淮山
28山藥蓮子燉肚條
29山藥排骨湯
30香麻牛蒡
31牛蒡瘦肉湯
32漬牛蒡
33牛蒡煎包
【洋蔥.蘿蔔.紅蘿蔔】
35五彩肉丁
36洋蔥鮭魚
37洋蔥豬排
38洋蔥拌鮮魷
39洋蔥蛋炒鴻喜菇
40番茄羅宋湯
41可樂牛腩煲
42豆豉蘿蔔乾
43糖醋蘿蔔皮
44水果泡菜
45珊瑚捲
46銀蘿排骨湯
47紅白蘿蔔燉牛腱
【竹筍.豆芽菜】
49筍菇雞翅
50箭筍肉絲
51清蒸筍夾
52乾煸鮮筍
53XO醬燜筍
54鮮筍肚條湯
55麻筍排骨湯
56鹹魚炒銀芽
57銀芽牛柳
58雙鮮拌豆芽
59麻辣豆魚
60乾絲拌銀芽
61辣拌黃豆芽
62銀芽炒粄條
【南瓜.鼕瓜】
64南瓜牛肉
65南瓜燴肉丸
66南瓜粉蒸肉
67培根南瓜
68南瓜炒米粉
69南瓜麵疙瘩
70豆豉蒸南瓜
71蝦茸鼕瓜捲
72燒四方
73海皇鼕瓜
74鼕瓜魚腩鍋
75乾貝鼕瓜茸
76蛤蜊鼕瓜湯
【香菇.杏鮑菇.柳鬆菇.草菇.金針菇.鴻喜菇】
79三絲牛肉捲
80三杯杏鮑片
81鮮菇筍片
82柳鬆菇燴雞排
83草菇雞丁
84柳鬆菇炒花枝
85美白菇燒虱目魚
86鴻喜菇炒豆包
87金針菇燒豆腐
88香鹽杏鮑菇
89鮮菇扒西生
90蠔油草菇
91金菇發菜羹
92鴻喜菇味噌湯
93香菇雞湯
作者序
每當颱風豪雨過後,菜價因為受到天災影響而飆漲時,主婦們無不抱怨連連,覺得生活大受影響,其實哪有這麼嚴重。
蔬菜固然是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食材,但是如果把蔬菜都隻設定在葉菜的話,未免太自我設限瞭。我們有豐富的根莖蔬菜、瓜果菜和菇蕈類,前者可以在採收後保存很長的時間,後者屬於人工栽培,都是不受天候影響的蔬菜,足夠應付蔬菜短缺期的需求。何況換換口味吃些葉菜之外的蔬菜,體驗不同的口感也是不錯的經驗,所以我從不擔心颱風天青菜漲價的問題。
澱粉質蔬菜的芋頭、馬鈴薯本來就有很多口味上的變化,有時候光吃這些菜都可以代替主食,就是因為它具有飽足感的特性,是葉片蔬菜所缺乏的,還有南瓜也是。如今的農業技術把各種蔬菜都種植得非常好,實在不必局限於葉片蔬菜的範疇內,何況根莖蔬菜便宜、耐放的特質對傢庭來說也比葉片蔬菜實惠,這些都是我當傢多年的經驗。我不是鼓吹根莖蔬菜優於葉片蔬菜,要大傢以根莖菜為主要選擇,而是分享根莖蔬菜的美好口感,發揮在日常菜餚中,對於傢用預算也是很好的平衡。
近年來,各種菇類的研發和種植都發展得非常成功,種類多、口感好,可說物美價廉,而且菇類是非常好的抗癌、養生食品,如果能在日常菜餚中自然的攝取,何必花大錢去買昂貴的保健藥品?生活其實是很容易的,天災不是那麼可怕的,說不定根莖蔬菜的美味還沒嘗遍,葉片蔬菜已經恢復常態供應瞭。所以,葉片蔬菜盛産的時候固然可以多種選擇,少瞭它,根莖蔬菜、瓜果蔬菜和菇類蔬菜一樣會是餐桌上視覺與味覺都不錯的替代品。
作為一名對烹飪有那麼一點追求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苦於找不到一本能夠真正激發我創造力的烹飪書籍。“根莖瓜蕈菜的美味菜單”這個書名,首先就吸引瞭我。它不像那些隻告訴你“照著做”的食譜,而是暗示著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運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那些關於如何“吃透”食材的技巧,比如,如何通過不同的切法來改變根莖的口感,讓它們在燉煮時更易入味,或者在烤製時産生誘人的焦香。我想象著書中會介紹如何巧妙地搭配不同的瓜類,比如甜瓜與香草的清新組閤,或者西葫蘆與番茄的熱情碰撞。而對於蕈類,我更是充滿期待,畢竟它們的種類繁多,口感和風味各異,需要更細緻的瞭解。我渴望書中能揭示如何提取它們的鮮味精華,或者如何通過簡單的烹飪手法,將它們平凡的質地轉化為入口即化的絕妙體驗。這不僅僅是關於一道道菜肴的呈現,更是一種烹飪哲學的傳遞,是關於如何與食材對話,如何傾聽它們的聲音,並以最恰當的方式將它們的美麗釋放齣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打破固有的烹飪思維,鼓勵我嘗試那些大膽的組閤,從而在廚房裏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美味菜單”。
评分每次逛菜市場,我都會被那些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根莖、瓜果和菌菇所吸引。“根莖瓜蕈菜的美味菜單”這個名字,仿佛是對這些大自然恩賜的一種溫柔召喚。我一直相信,最動人的美味往往隱藏在最樸實無華的食材之中。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深入挖掘這些食材的潛力?比如,那些不起眼的鬍蘿蔔、土豆,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意想不到的烹飪方法,讓它們煥發新的生命?那些季節性的瓜果,比如香甜的南瓜,爽脆的黃瓜,書中會如何運用它們,創造齣既有創意又充滿傢常溫情的菜肴?而對於那些充滿野趣的菌菇,我更是充滿好奇。我希望書中能介紹一些如何辨彆野生菌菇的知識(當然,如果涉及野生菌菇,我會非常謹慎),以及如何處理和烹飪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提供具體的菜譜,更能引領我思考,如何根據食材的特性,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美味菜單”,讓每一次的烹飪都成為一次充滿驚喜的探索。
评分我對“根莖瓜蕈菜的美味菜單”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因為我一直認為,食材是烹飪的靈魂,而這幾類食材,正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藏。我尤其對書中能夠展現齣食材本身風味的烹飪方法感興趣。比如,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簡單而有效的烹飪技巧,能夠最大程度地突齣根莖的甘甜,例如慢烤或者低溫烹飪?對於瓜類,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示如何利用它們天然的清爽和水分,創造齣既健康又美味的沙拉或飲品。而蕈類,我更是認為它們是大廚手中變幻無窮的魔法食材,我期待書中能揭示如何通過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醃製、風乾或者巧妙的搭配,讓它們的鮮味得到升華。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富有啓發性的思路,幫助我理解不同食材之間的化學反應,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組閤,創造齣令人耳目一新的味覺體驗。我不想僅僅是照搬食譜,我更希望從中學習到一種烹飪的智慧,能夠讓我獨立地去發掘和創造屬於我自己的“根莖瓜蕈菜的美味菜單”。
评分“根莖瓜蕈菜的美味菜單”這個書名,簡直撓到瞭我的心坎裏。我是一個深深著迷於食材原味的人,總覺得那些紮根大地、汲取陽光雨露的根莖,那些飽滿多汁的瓜果,以及那些神秘而鮮美的蕈類,纔是餐桌上最值得尊敬的“主角”。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非常規但又極其美味的烹飪方式。比如,對於那些粗獷的根莖,是否會有意想不到的料理方法,能讓它們變得細緻而優雅?而對於那些清淡的瓜類,書中是否會挖掘齣它們隱藏的甜美和多樣的口感,比如製作成意式甜點或者法式濃湯?更不用說那些充滿野性的蕈類瞭,我希望能看到一些能夠展現它們獨特魅力的烹飪理念,也許是與海鮮的絕妙搭配,或者是在烘焙中扮演意想不到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一道道菜肴,而是能夠傳遞一種對食材的敬畏之心,教會我如何去理解、去尊重、去發揮每一種“根莖瓜蕈菜”的獨特之處,從而真正創造齣一份屬於自己的、充滿個性的“美味菜單”。
评分“根莖瓜蕈菜的美味菜單”這本厚重的書,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沉甸甸的,不隻是紙張的厚實,更是裏麵承載著的厚重的美食智慧。我一直是個對食物充滿好奇心的人,尤其喜歡那些來自大地最深處的饋贈——根莖,那些在土壤裏默默積蓄能量的生命,它們樸實無華,卻蘊藏著最豐富的滋味。而“瓜”和“蕈”,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前者瓜果飄香,後者菌菇異彩,它們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關於這些食材的深度挖掘,比如不同品種根莖的口感差異、烹飪時的最佳火候,或是不同季節瓜果最能展現其風味的方法。還有那些在潮濕土壤裏悄然生長的蕈類,它們本身就帶著一股神秘的氣息,我渴望瞭解如何分辨它們的美味,又有哪些奇思妙想的烹飪方式能讓它們的鮮美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來自不同地域的經典根莖、瓜果、蕈類料理?比如,一道經過改良的法式洋蔥湯,或者一道充滿東南亞風情的咖喱燉菜,甚至是日本料理中對菌菇的極緻運用?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食譜的堆砌,更是一次關於食材的探索之旅,能夠帶領我走進這些“根莖瓜蕈菜”的奇妙世界,理解它們背後的故事,學習如何將這份來自大地的饋贈,轉化為餐桌上的一道道令人贊嘆的美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