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好蔬果要這樣挑啊…?
連蔬果店和農傢的人看瞭也會大吃一驚!
挑選蔬果,最怕挑到地雷,花錢又受氣!
讓農學專傢來教你成為識貨的挑蔬果達人吧!
●美味南瓜— 要有扁扁的蒂頭
●甜高麗菜— 要有漂亮的五角形
●多汁蕃茄— 關鍵在頂端的星狀紋路
●酸甜草莓— 蒂頭要往外翻……
帶著這本書,保證讓您挑到價廉物美、真材實料的優質美味好蔬果!
不僅吃得健康,也能品嘗齣蔬果原有的天然美味!
作者簡介
西村和雄(Nishimura.Kazuo)
1945年齣生於京都市。
京都大學農學部碩士課程修畢。曾任職環境科學綜閤研究所、京都大學農學部助理,
2007年從京都大學退休。
退休後,正式展現齣對「農業」的熱情,從10年前移居京都府的農村,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以往的專攻是植物營養學,現在則以有機農法報導者的身分,行蹤遍及日本海內外。
目前擔任NPO法人京的農業網21理事長、(財)自然農法國際研究開發中心理事等職。
靠植物賺大錢!挖掘你的金礦(NHK電視颱放映)。
著有《Slow又有趣的有機農業科學》《如何培育齣美味的菜園》(以上皆為七森書館齣版)、《如何挑選美味的蔬菜》(與德岡邦夫共著、basilico齣版)等。
【聯絡地址】
〒629-0311 京都府南丹市日吉町鬍麻岡27-1
FAX:0771-74-1380
Email:tsuchikara-kuchimade@r4.dion.ne.jp
4 何謂真正的蔬菜?
蔬 菜
10南瓜
13高麗菜
16小黃瓜
19小鬆菜.菠菜
22甘薯
25裏芋
28馬鈴薯
31西洋芹
34白蘿蔔
37洋蔥
40漬菜類
43蕃茄
46茄子
49苦瓜
52紅蘿蔔
55大蒜
58蔥
61白菜
64青椒.辣椒
67青花菜.花椰菜
水 果
70草莓
73櫻桃.桃子
76西瓜
79蜜柑
82蘋果.梨子
85辨彆蔬菜的重點
99「真正」的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産品
114後記
前言
何謂真正的蔬菜?
偶爾做菜的興緻大發時,我會催著內人,要她和我跑一趟量販店,把傢裏沒種的食材買迴來。
實際看到種類多到讓人目不暇給的各種蔬菜時,腦中也會開始盤算待會要料理哪些好菜;不過等到真正要下手時,伸齣去的手卻總是在半空中停瞭下來。
讓我猶豫不決的原因是這些蔬菜的外觀,說得具體一點,就是菜葉的顔色看起來實在太綠瞭。很明顯的,原因應該是添加瞭過多的氮肥吧。
想到這點,我實在很難忽略蔬菜的味道是否會受到影響;還有,烹調以後,是不是會減損料理應有的美味等問題。好吃的蔬菜,真的應該是這個樣子嗎?
這不禁讓我迴想起以前曾經有對化學物質過敏的人找我諮商的經驗。其實我的疑問不單針對過敏人士;更重要的是,目前在市麵上看到的蔬菜,是否讓我們維持健康的身體。這樣的疑問,也成瞭本書的寫作動機。
這本書是我嘗試以「如何找到真正美味的優質蔬菜」為齣發點的産物。我很希望能發揮在「農業」與「飲食的第一現場-農地」的近40年經驗,讓大傢知道農作物應有的原貌。
並不是隻有以有機栽培的方式,纔能培育齣優良的農産品。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添加瞭化學肥料,也能培育齣品質和最高品質相差無幾的作物。
因此,我想在一開始便開宗明義的告訴大傢,我要寫的是蔬菜應有的原貌,無論它是以有機方式還是化學肥料栽培。當然,這些原則也同樣適用於水果。
接下來,我省略詳細的說明,首先替大傢介紹蔬菜原有的特徵。
蔬菜整體的特徵
1) 葉片的顔色呈鮮嫩的淡綠色,近似初夏的新綠。
2) 新鮮上市的蔬菜,就算菜葉已經變老(稱為下葉),也不容易枯萎。也就是「下葉的枯萎不會往上蔓延」。
以葉菜類而言
1) 葉片的主脈有如對稱軸,呈左右對稱,所以兩邊就像照鏡子般左右重疊。
2) 其中也有例外。例如高麗菜等結球類蔬菜,中心的對稱軸呈點對稱。換言之,菜葉先鏇轉瞭180度再重疊。
3) 第2項特徵是,外側的葉子依序從葉柄的根部分離;如果把每一片葉柄的下部集中起來依序排好,葉片的前端會形成拋物綫形。而且,在這拋物綫之下,不會有突齣或凹陷下去的葉片。
4) 第3個特徵是,即使葉片枯萎,隻要浸泡在水裏,一下子就能恢復原有的鮮綠。
以根莖類蔬菜而言
1) 吸收養分的根部(須根的位置)長得井然有序,間隔幾乎是相等的。
大緻說來,就是上述幾項。不過,並非所有的蔬果都通用於這些原則,隻能說是外觀上粗略的特徵。
這些特徵意味瞭什麼呢?外觀反映瞭蔬菜的生長情況。換句話說,蔬菜的模樣,忠實地呈現瞭培育的環境。
培育的環境又象徵瞭何種意義?接著我將配閤上述這些特徵,進一步為大傢說明。
蔬菜的菜葉顔色很淡所代錶的含義
氮是蔬菜生長時必要的一種營養素。現代農業用的氮肥都利用石油閤成。如果添加瞭大量氮肥,蔬菜便會吸收很多氮,導緻菜葉的顔色變濃,甚至看起來有些泛黑。
換句話說,從某種角度而言,這種現象大概可以稱之為蔬菜的代謝癥候群。原因顯而易見,就是吸收瞭過多的氮。其實,除瞭菜葉的顔色變濃,還會産生其他弊害。如果吸收太多的硝酸鹽氮,除瞭味道會受到影響,對食用者的身體,也會産生負麵作用。
菜葉的顔色與食味
所謂對食味的影響是,有些蔬菜吃起來會有澀味或苦味。說得白一點,就是吃起來難以下嚥。其實,味道難吃還是小事。吃進去的硝酸鹽氮,也會在腸內分解為亞硝酸後被身體吸收,進入血液。
亞硝酸會和血紅素結閤,導緻輸送氧氣的功能下降。這種現象類似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結閤後,導緻氧氣無法輸送至身體各處。危害程度雖因硝酸鹽氮的攝取量多寡而異,但是對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來說,可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蔬菜汆燙後的變化
葉色深濃的蔬菜,汆燙以後,鍋內剩下的水會變成黃綠色。好像葉葉的顔色愈濃,鍋內剩餘的水也愈容易變成黃綠色。水的顔色如果呈深綠色,說得精準一點是變成泛黑的墨綠色,錶示鍋內的水並非葉綠素纔變色。水之所以變成墨綠色,是鬍蘿蔔類色素所緻。另外,汆燙後,鍋內的水顔色愈深,菜葉的顔色也相對地褪得更厲害。
顔色翠綠的淡綠色蔬菜,和深色蔬菜不同,汆燙後隻會讓熱水稍微變色。而且,蔬菜原本的顔色經過汆燙,色澤會顯得更加亮麗。這也是另一項特徵。
溶解在熱水中的少量黃綠色,就像一種遮蔽物,蓋住瞭蔬菜原本的綠色。等到這層遮蔽物被洗掉瞭,蔬菜原有的翠綠也因此還原。這種綠也就是葉綠素的顔色。不曉得有沒有會有人疑問:菜葉顔色深的蔬菜經汆燙後,顔色卻褪色不少,那麼葉綠素的含量到底是比淺綠色的蔬菜多還是少呢?
最後進入主題。蔬菜雖然具備多樣特徵,但我還是決定先逐一介紹各種蔬菜,再總結有機蔬菜應有的特徵。另外,我必須事先聲明本書的用意絕對不是要貶低一般市售的食材。希望大傢能認識食材應有的原貌,纔是促成本書誕生的最大契機。我衷心的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愈來愈多的優良食材問世。
這本書的書名——“農學專傢教你挑蔬果:美味的選擇!”——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因為它直接點齣瞭一個我生活中長期以來感到睏惑的痛點。我常常會在超市的蔬果區徘徊,麵對各種各樣、包裝精美的産品,卻很難分辨它們的真實品質。有時候,看起來很飽滿的草莓,吃起來卻寡淡無味;有時候,顔色深邃的茄子,下鍋後卻黯淡無光。我一直覺得,挑選蔬果應該是一門藝術,而我也希望自己能掌握這門藝術。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指明瞭一個學習的方嚮。我特彆好奇,農學專傢是如何看待“美味”的?是僅僅取決於品種,還是跟生長環境、水分、陽光、土壤都有密切關係?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關於不同蔬果最佳生長季節的知識,以及在這些季節裏,我們應該如何挑選纔能最大程度地品嘗到它們最天然的風味?我還希望,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如何儲存蔬果的建議,因為有時候買迴來的好東西,如果儲存不當,也會迅速失去原有的口感和營養。這本書的齣現,給瞭我一個機會,去重新認識蔬果,去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明智的消費者,讓每一筆蔬果的購買,都成為一次對味蕾和健康的投資。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覺得非常實用!“農學專傢教你挑蔬果”這個標題,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如何挑選最新鮮、最美味蔬果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食材的新鮮度和品質,直接決定瞭最終菜肴的味道,而我們普通人往往在這方麵缺乏專業的指導。尤其是麵對琳琅滿目的市場,有時候真的憑感覺,結果買迴來的東西,口感和風味都大打摺扣。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這樣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特彆期待它能分享一些識彆蔬果成熟度、判斷新鮮度的小竅門,比如如何通過顔色、形狀、觸感來辨彆,又或者有沒有一些隱藏的“暗號”是農學專傢纔知道的。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易懂的挑選指南,讓我以後去菜市場或者超市,都能自信滿滿地選齣那些真正值得購買的蔬果,為我的餐桌增添更多健康和美味。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舌尖上的智慧”的大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其中的奧秘,成為一個真正會挑蔬果的人。
评分“農學專傢教你挑蔬果:美味的選擇!”這個書名,讓我想到瞭我小時候在鄉下外婆傢的經曆。那時候,外婆總是能從菜園裏摘齣最棒的蔬菜,顔色鮮亮,味道濃鬱,和現在在城市裏買到的很多東西感覺完全不一樣。我一直在思考,那種“好”究竟是怎麼來的,是品種的問題,還是種植方式,亦或是采摘的時機?這本書的名字,正好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這種“自然本味”的懷念和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娓娓道來關於蔬果的那些“小秘密”。比如,為什麼有些番茄紅得發紫,有些卻隻是橙紅;為什麼有些蘋果脆生生,有些卻綿軟;又或者,如何判斷一根玉米是剛從地裏拔齣來,還是已經放瞭很久。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基於農學原理的、但又通俗易懂的解釋,讓我明白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從而能夠更科學、更精準地進行挑選。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找迴那種純粹的、令人迴味無窮的蔬果味道,讓我的餐桌重新煥發生機,也讓我在品嘗每一口食物時,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
评分“農學專傢教你挑蔬果:美味的選擇!”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很多關於食物源頭和可持續性的討論。在當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物的來源,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生産齣來的。這本書的作者是“農學專傢”,這本身就給瞭我一種信任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如何挑選”的層麵,更能夠深入探討一些關於蔬果種植的理念。比如,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健康土壤、閤理施肥、生物多樣性對蔬果品質的影響?我很好奇,一個真正的農學專傢,在挑選蔬果時,會從哪些更深層次的因素去考量?是外觀、氣味、觸感,還是更專業的、與植物生理相關的判斷標準?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啓發我,讓我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購買者,更能成為一個對食物生産有更深理解的消費者。這本“美味的選擇!”不僅僅是關於餐桌上的美味,也可能包含瞭對農業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在瞭解蔬果的美味之處的同時,也能對它們背後的故事有所感悟,做齣更負責任、更具智慧的消費選擇。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農學專傢教你挑蔬果:美味的選擇!”,讓我立刻聯想到瞭一些關於健康飲食和生活品質的思考。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開始注重養生,而均衡的飲食是養生的基礎,其中,優質的蔬果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購買蔬果,往往是基於外觀,或者商傢推薦,卻很少能真正瞭解它們背後的生長過程和最佳的食用時機。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蔬果營養價值的解讀,比如不同季節的蔬果富含哪些特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哪些蔬果的組閤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其健康效益。我還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關於有機蔬果和普通蔬果在挑選上的區彆,以及如何辨彆它們。畢竟,追求健康生活,不僅僅是吃,更是要會吃,會選。這本書的副標題“美味的選擇!”也讓我看到瞭它不僅僅是關注健康,更強調瞭口味的重要性,這很符閤我希望吃到既健康又美味的食物的期望。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提升生活品質的又一個切入點,我非常期待它能帶來一些驚喜,讓我對蔬果的認識更上一層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