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吹過廚房》是伊麗莎白.大衛女士九本著作的精選集。其中多篇文章是由她的傢人和朋友還有受她啓發影響的廚師和食譜作傢所摘選,他們之中並有多人附上解釋為何選擇該文章的緣由,藉此和讀者分享私人軼事或提齣為何會特彆記得該篇文章或食譜的原因。這個集子足以讓其他人發現或懷念伊麗莎白.大衛這位本世紀最具有影響力也最受喜愛的英國食譜作傢所做過的一切。
伊麗莎白.大衛是從她在巴黎求學時開始學習品嘗美食,而且在世界大戰期間因先後旅居希臘和埃及並曾短暫停留在印度而更加深其品味造詣。迴到英國之後,她開始執筆寫下這段期間的迴憶錄以作為對當時所行使的限量配給製度下對食物隻能漠然以待的精神慰藉。1950 年齣版的《地中海料理》,嚮我們引介瞭一個充滿亮麗陽光的食材國度(橄欖油、九層塔、茄子和大蒜)的香氣和味道,而且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瞭解食物反映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並應該是種樂趣的觀念。
透過後來陸續齣版的法國菜和義大利菜食譜書(《法國鄉村美食》、《法國地方美食》、《義大利菜》)以及一連串登載在雜誌和報刊上經常引起爭議話題的文章,她為英國菜帶來永久性的改觀。到後來的作品中,她緻力研究早期傳統的英國菜《英倫廚房中的香料》並以偉大的钜著《英式麵包與發酵烘焙》而眾朢所歸地登上長久以來懸空的真正道地麵包運動推動者的寶座。《冷月的斬獲》是她最後的遺作,這本迷人的書是食物保存麵麵觀與飲食習慣和遍及全世界令人驚訝的雪與冰貿易等各方麵曆史紀事錄。
這本集伊麗莎白.大衛九本食譜大成的精選集,是本世紀最有創意與影響力的食譜作傢的絕佳力作。
作者簡介
吉兒諾曼
從事齣版工作多年,近來擔任發行顧問,她對食物和酒類的書籍彆有興趣和專研。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她主持並推動企鵝齣版社所發行一係列深具影響力的食譜書籍,也讓她名列最佳美食佳釀編輯之林。之後她以獨立齣版傢政主題書籍之姿贏得格蘭菲地許特彆奬。她也為聖斯保利斯在1986 年製作瞭一係列得奬的食譜書籍。她本身也為企鵝齣版社寫作齣許多曆久不衰的暢銷書,例如有關美食和烹飪的作品《香料全書》就為她雙雙贏得安德烈西濛和格蘭菲地許兩項文藝首奬,還為她得到美國職業廚藝協會頒發的奬項。
她另外有一套十六冊為國傢信託會所寫的古典廚藝小文庫,這套書跟《香料全書》都被翻譯成歐洲各國的語言廣為發行。她最新的作品《香料草古典食譜》,是以介紹烹調用的香料草在各個國傢的不同用法為主題。吉兒.諾曼可說是伊麗莎白.大衛著作的忠實信徒,她在大衛女士 1992年辭世之後根據遺稿將《冷月的斬獲》補續完成。目前她持續就食物與酒為題寫作不懈,並準備發錶新作。1992到1998年她在荷蘭海牙擔任歐洲專利局主任。她嫁給一位古董書商並育有兩女。
譯者簡介
方彩宇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商用資訊管理及教育學係碩士。曾任財務經理、多媒體設計師、行銷專員等工作。
陳青嬬
法國普羅旺斯大學法語教學碩士。現任職法國在颱協會。
喚醒英國味覺的人 詹宏誌 VII
編者序 吉兒諾曼 XI
伊麗莎白大衛著作年錶 XVII
編者手記 XIX
地中海料理 4
普羅旺斯 6
前菜 11
巴黎 27
令人愉悅的乳酪 30
湯品 33
自助餐點 42
東方的野餐 44
英式野餐 48
蛋和乳酪 51
法國市場:馬提葛 61
義大利魚市場 65
沙丁魚罐頭 68
海鮮類 73
巴哈德羅之傢 87
豬肉舖 97
肉類 101
照你喜歡的方式做 131
平易近人的大師:波密恩 135
傢禽野味 145
法國市場:卡瓦庸 157
鬆露城記事 161
蔬菜 165
啤酒花毬 182
新鮮香料草 185
麵食、豆類和榖物 191
快速且新鮮 205
利耶夫人 209
廚房裏的軍官 214
醬汁 219
耶誕布丁是地中海料理 231
甜點與蛋糕 235
洛林區 251
果醬 255
我們有選擇嗎? 264
麵包和酵母烘焙 269
麵包的保存 294
廚房裏的酒 298
女客們的半瓶酒 302
桌上的珠玉 304
中國到喀裏多尼亞 308
推薦序
喚醒英國味覺的人
◇南風吹過北地◇
食物之精粗似乎帶有一點民族性,有的民族擅吃好吃,有的則似乎味覺麻木。西歐諸民族中,法國人的美食技藝與義大利人的美食熱情最廣為人稱道,西班牙人就算沒有那麼以吃著名,它那太陽一般艷麗的黃色海鮮飯(paella)以及清涼風味的冷湯(gaspacho)也一樣讓世人贊嘆。但在這泰西諸民族當中的英國人,卻在食物的技藝上與對食物的感情上處處顯得乏善可陳,在曆史上常常成為老饕圈與美食界愛說的笑話。
一位作傢勞勃吉拉狄(Robert Girardi)甚至在憶及他的英籍母親時說:「英國人的成就盡發揮在彆的領域。很明顯,在他們淡而無味的食物中,含帶著一股特有的帝國美德。他們不會為瞭一頓燉牛排與腰子派,花上較長的用餐時間,更甭提他們烹煮齣來的豬排看起來像是老皮革;他們迫不及待投入人海中,忙於教化野蠻、造橋鋪路、翻譯墓誌銘、綠化沙漠,以及發掘瘧疾的治療方法。英國人是不休息的民族……。」(《長存記憶中的菜單》,麥田,2000年)
英國人不休息,但忙於佔領世界、改造世界,卻無暇改善他們自己的菜單。我第一次到倫敦的時候,嚮英國朋友問起倫敦有無好的英國餐館時,她躊躇瞭一陣子,說:「你是指英國菜的餐館嗎?」她又說:「如果你不介意其他料理,英國倒是有極為齣色的黎巴嫩餐廳,或者任何其他餐館,但我恐怕倫敦是沒有什麼英國餐館,如果你要試試純英國食物,我隻能推薦你炸魚與薯條。」加上其他旅遊書的描述與建議,看起來英國人不會吃與不擅烹調,恐怕是真的瞭。
然而多去幾次倫敦之後,我覺得這個對英國飲食近乎誹謗的描繪,其實並不盡然公平;我自己就覺得在幾傢酒吧裏吃到的酒吧餐點(pub fares)很有風味(包括常見的腰子派在內),炸魚與薯條(fish and chips)在調理適當的時候也是一種不丟臉的庶民美食。更值得注意的是,倫敦的眾多外國餐館水準極高,它的義大利餐廳和法國餐廳正是如此,而它的印度餐館與中國餐館也絕不可小覷,還有許多口味地道的泰國、越南、土耳其等餐館(或者我還應該提到壯觀豐盛的哈洛百貨公司美食部)。如果沒有一群講究吃喝的老饕們,和一種對異文化美食的冒險精神,能産生這樣的飲食文化水準嗎?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英國人普遍不擅烹調與飲食,本來的確是事實;但二次大戰後一位奇女子的齣現,隻手改變英國大眾對飲食的態度,對美食的熱情,以及對其他文化食物的認識。這位對美食與烹調不肯妥協的奇女子,就是本選集的作者伊麗莎白大衛(Elizabeth David, 1913~1992)。
◇南風入我廚房◇
一個作傢通過某一個主題的寫作,帶來整個社會對該主題的認識,這個經驗在颱灣也已經發生瞭;譬如寫鳥的作傢劉剋襄,就是一個人使得整個颱灣意識到另一種關心的存在。現在,颱灣已經有不少作傢以某一種主題的關心與認識,成為他與社會溝通的一種途徑,寫火車的、寫野菜的、寫旅行的、寫籃球或棒球的,當然也不缺少寫美食探訪與美食調理的。
伊麗莎白大衛在英國的齣現,正是這種情況。她齣身於英國傳統小資産階級傢庭,傢中有保母與管傢,入女子學校之後嘗到惡劣的學堂夥食(如果你讀過若乾英國作傢的童年迴憶,裏頭經常齣現體罰和學校夥食的噩夢);十六歲她到法國唸書,住在寄宿傢庭中,看到一般法國傢庭對食物的熱愛與烹飪的高明。此後她又曾住過德國、希臘、義大利等地;二次大戰爆發時,她又曾工作於埃及開羅與印度德裏等地。相對於她的傢鄉英國(當時正處於德國的轟炸之下),她在戰時所居之地都是食物比較豐沛的地方。
戰後她迴到英國,發現英國食物簡直是「幾乎是基於對人性憎恨」所烹調的,引發她想介紹在地中海地區所擁有的美好食物經驗,乃有第一本食譜書《地中海料理》(A Book of Mediterranean Food, 1950年)的齣版。其實她成書更早,隻是當時英國物資匱乏,食品原料都要配給,多傢齣版社覺得在飢荒年代齣版食譜根本是荒唐,書稿輾轉來到齣版傢約翰列曼(John Lehmann)手中,纔找到識馬的伯樂,一齣版就大獲成功。
窘睏時代的食譜書竟然大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正是「望梅止渴」的功效也未可知;但比較具體的原因則是伊麗莎白大衛的烹調堅持與文字魅力。伊麗莎白是堅持食物的正統烹調,不肯在食材和過程中做任何妥協;她描述義大利與法國南部地區的食物烹調時,提到的食材與香料在英國市場根本聞所未聞,更不要說在配給的年代裏,但伊麗莎白仍舊堅持她所相信的食譜,對調理過程絕不肯馬虎,更對各地做法的不同還要嚴加區分。正是這種堅持,帶給本來對食物比較馬虎的英國人一種全新的想像與靈感,一種全新的信仰與追求。當食物配給取消時,伊麗莎白所描述的食物新世界就快速風行瞭。
伊麗莎白介紹瞭來自南部地中海地區的食物,主要是普羅旺斯和義大利料理;她詳細介紹食材與文化,並收集瞭最正宗的食譜。雖然是一位食譜作者,但伊麗莎白大衛絕不是一位公式化的食譜的採集者;她經常把食物的描繪和親身的記憶寫在一起(你可以試試她描寫義大利各地市場的一篇文章),交織成一種有生命熱情的詩篇。她知識廣闊,文采高雅,對寫作細節十分講究,內心又對南方美食有真實的情感,因而散發齣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來。她反對含混籠統,就拿義大利菜來說,威尼斯菜和羅馬菜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如果你把加瞭蕃茄醬的都叫做義大利菜,套一句伊麗莎白的話說:「這要如何拓展知識和激發興趣?」
在英國的飲食史上,伊麗莎白大衛改變瞭英國民眾對食物的態度,激發瞭他們對地中海一帶食物的想像力,興起瞭大眾對現烤麵包的熱愛,甚至改變瞭英國廚房裏使用的餐具(她後來開辦瞭餐具店,主張適當的工具纔能做適當的烹飪);她使得地中海的南風穿拂過英國的廚房,器、色、味都起瞭根本的變化,生活的樂趣彷彿也增添得多。
我自己在食物的享受上與英國人相似,忙於佔領世界(或被世界佔領)而無暇改善口味;但因為齣版工作的緣故,偶爾也研究食譜(指的是如何齣版食譜)。讀得多瞭,不免手癢難耐,有一段時間失業在傢,竟試起義大利菜來;手藝高低大傢不要追究,但從此對義大利食譜名傢的體會更深,有的作傢隻提供你配方,有的作傢卻激發你的熱情。日本人常愛說:「這道菜是用瞭許多愛情煮成。」語雖肉麻,卻不乏精義。伊麗莎白大衛就是這樣的一位作傢,她讓我走進南鬆山市場,看見各色各樣的魚貨海鮮活蹦亂跳時,內心充滿生之激情,今天晚上,讓我來試試一套「南鬆山市場禮贊」吧。
——by 詹宏誌
我一直認為,好的文學作品,應該能夠觸及人性的最深處,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以一種不動聲色的方式,揭示瞭人性的復雜與矛盾,那些隱藏在錶麵之下的情感暗流,在作者的筆下被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看到瞭善良與自私的交織,看到瞭勇敢與怯懦的並存,看到瞭愛與恨的糾纏。這些都是人性真實的一麵,也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獨特之處。書中對社會現實的描繪也相當深刻,那些隱藏在光鮮亮麗之下的陰影,那些被忽略的角落,都被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並以一種不動聲色的方式呈現齣來。它沒有刻意渲染,也沒有煽情,但卻能夠直擊人心,引發讀者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我喜歡作者那種冷靜而客觀的敘事風格,它讓我能夠以一種更理性的視角去審視故事,去理解人物的行為。這本書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的真實,也映照齣我們所處的社會。
评分翻開這本書,仿佛被一股溫柔卻充滿力量的南風輕輕拂過,吹散瞭心頭積壓的塵埃。故事的主角,那個在平凡生活中努力尋找詩意的靈魂,她的每一次掙紮,每一次頓悟,都如同廚房裏升騰起的裊裊炊煙,溫暖而真實。我看到瞭自己影子,在忙碌的日子裏,也曾渴望有一方寜靜之地,用最簡單的食材,烹飪齣最治愈的時光。作者的文字細膩入微,仿佛能夠捕捉到空氣中微妙的情緒變化,那些關於成長、關於失去、關於愛與被愛的點滴,都隨著故事的展開,在我心中激蕩起層層漣漪。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細節的描繪,無論是陽光穿透窗欞灑下的光斑,還是食材在手中細細處理的過程,都充滿瞭生活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要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劑溫和的良藥,在不經意間,就撫平瞭那些生活帶來的傷痕,提醒我,即使身處睏境,也要心懷希望,繼續前行。每一次讀到某個情節,都覺得像是與一位久違的老友重逢,分享著彼此的人生感悟,那種共鳴,是任何華麗辭藻都無法比擬的。
评分這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它以一種極其樸實卻又不失力量的方式,展現瞭普通人生活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我被書中人物的堅韌所打動,他們麵對生活的壓力和挑戰,沒有選擇抱怨和沉淪,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去尋找齣路。那種在平凡中見偉大的精神,在我看來,比任何英雄主義的故事都更具感染力。書中對人際關係的描繪也十分到位,那些錯綜復雜的情感糾葛,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都讓故事更加立體飽滿。我從中看到瞭友情的珍貴,看到瞭親情的羈絆,也看到瞭愛情的細膩與纏綿。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高明,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導演,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呈現在讀者麵前,讓他們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在悲歡離閤中成熟。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它讓我明白,即使是最平凡的角落,也能孕育齣動人的故事,即使是最渺小的個體,也能擁有不屈的靈魂。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寜靜和力量。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和欲望所裹挾,很少有機會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泉,滋潤瞭我乾涸的心靈。故事的主人公,在經曆瞭一係列的磨難之後,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善良,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力量。我從中學習到,即使麵對生活的睏境,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用感恩的心去麵對一切。書中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也相當精彩,那些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仿佛置身於其中,感受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這種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我喜歡書中那種淡淡的治愈感,它沒有刻意的說教,也沒有空洞的雞湯,而是通過一個動人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讀完這本書,我感到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平和,也更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评分這本書有一種奇特的魔力,它能夠輕易地勾起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情感。故事中的人物,無論他們的身份背景如何,都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麵前,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迷茫與堅持,都如此真切。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關於親情的細節深深打動,那種無聲的關懷,那種默默的守護,是如此令人心動。它讓我迴想起自己的傢人,迴想起那些曾經被忽略的溫暖。同時,書中也探討瞭關於夢想與現實的衝突,關於個人價值的實現,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難題。作者並沒有給齣直接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這種開放式的敘述方式,反而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曆和感悟。我喜歡書中那種淡淡的憂傷,也喜歡那種豁然開朗的明朗。它就像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體會到其中的深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