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很尊重使用的物件與器皿,買迴傢之後會先恭敬的放在桌上,然後說:
「從今以後就拜託你瞭。」
從生活器物中,也能看見日本人對美意識的獨到詮釋。
*從盒子、古物、花器、書冊、生活器物與趣味物件中,發現日本人細膩得驚人的感性設計。
*三榖龍二的木質器皿、黑田泰藏的白陶茶碗、倉?史朗的壓剋力花器、?野友紀的金屬盤碟、?田和實的古道具、岩田美智子的手工木盒……,從手感創作認識80位藝匠/設計師的美學主義。
*東京/京都/大阪/神戶/金澤/鎌倉:70間日本人都知道的獨立個性商店。
從中發現日本人用金屬創造溫潤,用紙張錶現永恆的美學生活。
生活風格與美學檢定 - [光影、時間、材質、生活]
日本人講究物件的生命週期,越是創作齣超越時間感的生活物件,越能貫徹和風的經典設計思維。無論是老奶奶生瞭鐵銹的粉餅盒,或者清酒的潔白杯身,強調的都是經過歲月和時光洗禮後的沉澱,也總是帶給生命溫柔滋潤的透徹感受。設計師張維勝對於檢視美意識物件的四大要素:「光影、時間、材質、生活」,源自他在空間設計方麵的專業,對於美好事物的敏銳天性,締造齣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細膩質感。
日式生活物件的創意拼貼 - [盒子、花器、書冊、古物、工藝物件與生活器物]
生活品味來自於對美學與質感的要求,設計師張維勝的日本跨界之旅,搜羅瞭充滿設計感與態度的生活物件,蒐集日本設計大師的禪藝作品,發掘歐美設計師眼中的和風詮釋。讓日本帶迴的六大器物,在生活中繼續延伸旅行的記憶,巧妙地排列齣各種創意與風格組閤。日本名傢黑田泰藏手作的白色陶瓷碗,搭配上安藤雅信的拙樸瓷盤;岩田美智子的手工刷白木盒,加上數十個骨董印章的趣味組閤;共同提煉齣寜靜的禪意知覺,與日式手感的創作美學。因為創意,物件從此不再隻是一種無生物體的存在,反射齣來的是人和物之間,閤而為一的美麗性格。
[跟著物件去旅行] 日本設計店傢70+
生活美學實踐者,設計師張維勝耗費10年時間,從東京、京都、大阪、神戶…,精心收集瞭300多種物件,從價錢較低的小工藝品,或者是名匠設計的質感食器,甚至是名不見經傳的二手古董道具,他所精心排列齣的組閤,每一種都代錶著日本人尊重設計與美意識的生活態度,他所造訪的70間特色店傢,都蘊含著無數創作力,跟著他的腳步,走一趟令人難忘的日本物件之旅。
作者簡介
張維勝
+0空間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芝加哥藝術學院室內建築碩士,曾任衡美設計公司設計顧問、中原大學室內設計係講師。
十年來赴日旅行超過20次,每次旅行都是長時間停留的深度之旅,因為旅行而開始收藏的物件超過300件。強調物件是旅行的延續,生活的美感並非束之高閣。從單純的旅人,變成收藏物件與創造風格美感的達人,旅行的收獲,是獨傢進入日本藝術傢(土反)田和實的私藏藝廊,是唯一能夠拍攝超低調京都道具店「草星」的攝影師,總是有辦法得到獨立創意商店裏的非賣品。透過空間設計師張維勝的鏡頭與文字,一起進入日本的特色設計商店,認識更多充滿生活創意的美感物件。
Chapter 1. 旅行、物件與美學 ------ 008
1-1. 品味偏食的旅行見學 ----- 009
1-2. 物件的意義--旅行的延伸記憶 ------ 011
1-3. 物件構成的生活美學 ------ 013
1-4. 檢視物件的四大美學要素:光影、時間、質材與生活 ------ 014
Chapter 2. 盒子:盒蓋的開啓與關閉,收藏記憶與設計隱喻 ------ 016
2-1記憶格子盒 ------ 020
2-2 UNDOSE紙盒 ----- 024
2-3懷舊復古的食譜鐵盒與文具盒------ 030 -
2-4木盒、陶盒與鐵小箱 ------ 034
2-5隨性拼貼的手工紙盒 ------ 040
Chapter 3. 花器:花的姿態,空間的配樂或主角 ------ 046
3-1 小林良一的竹花器 ------ 050
3-2 倉俁史朗的粉紅壓剋力 ------ 052
3-3大□文彥,鐵器的垂吊空間 ------ 054
3-4 Culti 玻璃方瓶 ------ 056
3-5黑田泰藏的內斂白磁 ------ 058
3-6 Bals Tokyo六本木帶迴的簡約美學,最受贊賞的檜木花器 ------ 060
3-7 亦花器亦酒器,鋪陳生活的可能性 ------ 062
Chapter 4. 生活器物:把器皿視為生命體,是浪漫的 ------ 064
4-1井上三希子的手感小碟------ 068
4-2 三榖龍二與小泉誠的木質魔法------ 070
4-3 黑田泰藏的白磁經典------ 077
4-4 茶碗的可能 ------ 082
4-5 岡田直人方平碟與吉田次朗茶杯------ 088
4-6 佐茶的日式傳統:小林良一茶箱、猿山修與許斐良助 ------ 094
4-7 石原稔久與HIGASHIYA的職人手感 ------ 102
4-8 艸田正樹與井上美樹的玻璃寶藏 ------ 110
Chapter 5. 趣味物件:無用或有用,無法定義的藝術謬思 ------ 116
5-1大野亞紀的木小房與Ronel Jordaan羊毛石頭
5-2仲田智與關昌生的時間與光綫 ------ 122
5-3宮下香代的和紙雕塑 ------ 124
5-4木塊、石塊、吉田次朗的桌邊風景 ------ 126
Chapter 6. 古物:從經驗中齣發,新靈感的啓發 ------ 130
6-1 粉盒與藥瓶的心靈療癒 ------ 134
6-2 古鐵盒與鑰匙裏的故事------ 138
6-3 跨越時空的手感,手工書與習字帖------ 142
6-4 書寫與影像是永恆的起源,活字版鉛字------ 148
Chapter 7. 書冊:攝影與紙張,都成瞭信仰的烏托邦 ------ 152
7-1 手工傳遞的溫暖色調 ------ 156
7-2 Kim Jones、Bruce Weber與植田正治 ------ 162
7-3 爺爺的信封、白的消息 ------ 168
7-4 米津陽介C times℃------ 174
Chapter 8. 日本設計店傢70+ ------ 176
8-1. 東京店傢特搜 ------ 177
8-2. 京都店傢特搜 ------ 188
8-3. 大阪店傢特搜 ------ 189
8-4. 金澤鎌倉店傢特搜 ------ 190
8-5. 神戶店傢特搜 ------ 191
也是一個旅行
今年年初,在固定日本年度行程之前,齣版社來電留言,說齣書的計畫定在今年的下半年。過去幾年來,大約在相同的時間,我都會接到不同編輯打電話來,談論齣版的事宜。而後,在日本旅遊時,我僅僅是繼續著執行計畫中的行程,參觀新的空間商店,拍照,閑散的旅行。
原本的計畫隻是單純希望以一個設計師的眼光,來切入東京旅遊的介紹。但我總是希望有彆於其他旅遊書的觀點,讓旅行的意義可以有不一樣的生命力。於是、我說可以用這些,驅使我去旅行的這些物件作主題,敘述我的生活觀旅行觀,也期待他們可以是某些人旅行的動機。
從整理物件開始,我彷彿開始復習著過去的點點滴滴。而作傢,店傢資訊收集與整理,就忙壞瞭公司的同事。因為希望將最貼近生活風格的意像呈現給讀者,所以我必須控製攝影的品質。然後開始在網站上、挑選單眼相機,比價,學習攝影的基礎。然後又訂做背景颱,架設場景。捕捉著日光的色溫,然後成為一個早起者。讓時間錶變成體內的基因,而我學習在失眠的黑暗中思考。原來,以書冊來錶達想法,竟是如此復雜縝密、卻又令人瀋溺的無法自拔。這本書所呈現的是、十多年的記憶、四年來來迴迴齣版與否的討論,以及許多人的努力。
多年來與漂亮傢居,La Vie的閤作,盡管與彩雪僅有一麵之緣,但一路上齣版社及社長彩雪對這本書及對我的支持,我總感覺窩心與溫暖。小眾的發聲與分眾的訴求,也足見齣版社的獨到美學。
2006年,杏臻以其對趨勢的嗅覺,在La Vie雜誌中介紹手感設計的主題,帶起讀者對手感創作的興趣。我們一起閤作的小單元,應該也是讓這本書得以齣版的濫觴。
在書冊編輯的過程中,負責支撐及協調的責任編輯欣荻,她對這本書的細心,熱誠,常常成為我多次因閑散而想放棄齣版的最大阻力。她的不急徐,像是我一直喜歡的風景,陪伴著,過後,我們仍微笑著。
與我有著相同年代記憶的允芳,在病榻照顧母親與文字整理工作間的來來迴迴中,感受她待人的真性情與堅毅。經由透過她細膩的文字,讓我隨想,缺乏組織性的想法,轉換成娓娓訴說篇章。
瞥見坐在梯階等待的凱揚,獨特的自在,就符閤著自己堅信的直覺。他讓我們的想像就長齣雙翼,在靜謐的扉頁排列中,開始滑翔著,一種舒服的姿態。
錦葺與昌國,始終的陪伴,讓旅途中的風景,物件,都變得很“我們“。幫自己收集房子,後來都變成錦葺的城鎮。我與昌國一同將一把喜愛的椅子,郵寄,然後繼續著人生的旅程。
這本書的製作,其實就像是另一個旅行,希望在書冊齣版後,會延續齣許許多多屬於讀者自己的旅行。
以這一切分享給我親愛的傢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