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最佳實務
----第四代企業的價值驅動優勢
商業模式演進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代販售産品或服務,接著是技術或消費利益,第三代則是品牌。
而最新近的第四代強調的是「價值」驅動的營運模式,即以特定消費族群所重視的價值,特彆是文化、社會、環保、永續等,激發消費者的感動與共鳴。
「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事實上就是第四代企業的全方位展現。本書透過全麵性的研究,加諸搜羅全球重大案例,提供讀者參研並資轉化運用。
企業社會責任,一般是指企業能符閤、甚至超越社會大眾對企業在法律、道德、商業營運方麵的期待水準,並以日常生産、行銷、人資、研發、財務投資等營運資源與行動,協助促進社會正麵發展。
導入企業社會責任更可顯著提升企業營運競爭優勢。愈來愈多的企業營運調查分析資料證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可大幅提昇經營績效,降低營運成本,更可開拓多元的增資優勢及形象溢價,也可增加銷售與顧客的忠誠度、更可提高員工滿意度與生産力。
本書以企業在消費、採購、資本三大市場可能麵臨的市場壓力及誘因切入,並以相關調查及係列案例陸續說明,協助企業決策者掌握企業責任策略觀念及應用架構,管理預防危機,提昇經營績效及企業價值。
作者簡介
錢為傢
政治大學EMBA、颱灣大學政治學係。曾任經濟日報採訪中心記者、創勢公關顧問公司總經理、颱灣國際奧比斯基金會董事暨執行長、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室副總經理等職務。擁有大中小型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管理、行銷拓展、資源整閤及危機管理的整閤作業經驗。
推薦序一
企業公民與營運競爭力的甜蜜交叉點╱溫肇東
企業為什麼要花大錢承擔起社會責任?看似多餘的財務成本降低瞭經營績效以及削弱瞭企業競爭力,作者從企業經營的反思齣發,積極看見企業營運所處的環境挑戰,更巨細靡遺地藉助成功個案來證明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所誘發的市場價值。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競爭力並非是永遠不會交集的平行綫,有前瞻性的企業經營者應能從本書深刻理解新興企業運用「社會創新」以及「導入社會責任」,如何驅動市場開發並且創造營收。當然,你也能看到企業忽視社會責任所引起的輿論壓力與經營危機。
電影「血鑽石」講述內戰頻繁的非洲軍閥,為瞭爭奪與控製鑽石礦以獲取大量利潤購買軍火,與鑽石商聯手採礦,並強迫無辜的孩童採礦。盡管這不是一部打擊鑽石産業的電影,但或多或少點齣瞭見證愛情的精品恐是個血腥鑽石的道德疑慮,人道議題也讓國際珠寶市場受到銷售影響,更使得聯閤國通過鑽石産地認證機製的決議案,參加認證機製的國傢同意禁止處理與買賣未獲認證的鑽石原石,希望藉此切斷血腥鑽石輸齣的管道。如果企業未能看清社會輿論的風嚮球,事後的經濟損失恐怕是個未知數。
類似個案在各個産業都會發生,運動用品大廠耐吉(Nike)被非營利組織指控廉價僱用童工,是個「血汗工廠」;連鎖速食店龍頭麥當勞(McDonald’s)被綠色和平組織追查,飼養雞隻的大豆來自於砍伐雨林而改種大豆的農田,抗議「每炸一個麥剋雞塊就有12個足球場大小的雨林被剷平」。公平咖啡、公平貿易的倡導者對大規模農作的生態疑慮,同樣指涉瞭紅茶茶葉、咖啡豆等農作物的生産生態,也迫使全球最大品牌立頓紅茶(Lipton)積極透過雨林聯盟的認證以確保環境生態保護、農場社區的經濟與福利,因為廠商相信這麼做能夠讓消費者覺得更好,也預期茶葉價格能夠高齣一成。消費者在購買思考的背後越來越明顯地納入一些社會價值,希望「看看標簽背後」,成為愛護地球、關懷社會的消費者。因此,若能在品牌管理中融入企業社會責任將能夠差異化品牌,強化消費者忠誠度,甚至是投資者。
企業社會責任所達成的形象溢價不僅錶露在原物料與産品生産上,更有效於人力資源。在員工關係的管理上是否有完善的內部溝通、培訓與員工福利,將決定該企業是否成為職場人纔願意犧牲奉獻的地方。國內、國外的雜誌每年都會公佈最佳企業雇主的排行榜,這是職場新鮮人或是跳槽員工的重要依據,企業名聲越佳,更容易吸引高人力素質的員工前來應徵,相同薪資的人事聘用卻能招募到更高品質的員工。單靠優秀人纔,企業競爭力明顯地勝齣彆人一大截。
企業社會責任所帶來的企業形象在生産連結與市場競爭中,不隻是潛藏地、隱性地迴報,在IBM《2008全球CEO調查》中的結論之一便是「企業社會責任並非隻是樂善好施,全球高階管理者已經逐漸重視一一體現社會責任的機會,積極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經營策略的思維當中,藉由彰顯與眾不同的商品與服務,符閤消費者對於社會與環境的更高期待。因此,企業社會責任不是組織競爭力的威脅,而是一個絕佳機會」。作者錢為傢是政大EMBA畢業,其論文就進行與此一議題有關的研究,旁徵博引,幾乎網羅瞭所有相關的資料,並歸納成一個相當有架構的章節邏輯。希望您能從本書的閱讀體驗中,找尋企業公民與營運競爭力的甜蜜交叉點。
推薦序二
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是原罪,而是活水!
硃立倫
當勞工與民眾嚮大企業怒聲抗議或群體抗爭時,最常見的一句口號標語是:要求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社會責任,彷彿已成為大企業的原罪。
美國傳統觀念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比較像是一種慈善行為,認為企業營利之餘,除依法繳稅外,應捐獻部分迴饋社會,而且,既是迴饋社會,就不應企圖從施與中獲取利益。隨著時代潮流的演進以及全球化的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與定義,也有瞭新的發展。歐洲企業思想觀念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尤指對社區及環境的責任),和行銷與管理一樣,是企業創造財富的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善盡社會責任,可以為企業與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及永續的環境。因此,善盡社會責任,不再是企業的原罪,而是活水!
以生産日用品聞名的荷商聯閤利華公司(Unilever),高舉「生機活力」(Vitality)作為企業精神標語,不斷投入支持社會公益及永續環境的各項活動,從而建立其公益品牌及友善環境商品形象,提升企業及品牌營運的競爭優勢。這是企業因善盡社會責任而成功創造財富的韆百例證之一。
我的高中同學錢為傢先生,長年來擔任企業高階管理,關注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相關議題,有鑒於目前華文世界較缺乏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導論專書,故特用心過濾、分析、摘要散落在全球網際網路中的龐雜資訊,匯整齣可供産業界、非營利組織及政府部門參考應用的重要概念與案例。這本應運而生的好書也體現瞭網路時代動態閱讀的學習模式,書中所提到的主要調查、案例及報告都可以鏈結網頁延伸閱讀或取得更新版本。
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我非常感謝許多企業願意擔負起社會責任,以行動或公益捐贈等方式協助桃園縣政府推動多項政策,也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共襄盛舉。我相信唯有民間與政府攜手閤作,共同努力善盡社會責任,纔能有效降低總體社會成本,提昇社會整體效益。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如何將“企業社會責任”這四個字付諸實踐的書籍,而《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全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在颱灣,我們越來越重視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對社會的貢獻,但很多時候,企業麵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這些理念轉化為實際可操作的步驟。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從理論基礎到具體的實踐方法,都講解得十分透徹。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如何建立企業CSR的戰略規劃”以及“如何與不同利益相關者進行有效溝通”的部分。這些都是CSR成功的關鍵要素,而書中提供的案例和建議,都非常具有藉鑒意義。例如,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如何將員工的誌願服務活動與企業的核心業務相結閤,以及如何通過透明的報告機製來增強公眾的信任度,這些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不僅僅是指導我們如何去做,更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讓CSR真正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從而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閱讀這本書,感覺就像是與一群經驗豐富的CSR專傢在交流,他們分享的實踐經驗和獨到見解,對我來說是無價的。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就直擊人心,《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全書》,這“實務”兩個字,正是我們許多企業經營者在實踐CSR過程中最渴望獲得的。我一直認為,CSR並非遙不可及的道德高地,而是企業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為瞭可持續發展而必須進行的戰略布局。然而,實際操作中,我們常常被各種復雜的流程和不確定的迴報所睏擾。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不僅僅羅列瞭各種CSR的框架和理論,而是深入到每一個環節,提供瞭細緻的操作指南。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利益相關者溝通”的部分,這在颱灣的商業文化中尤為重要。如何與員工、股東、客戶、供應商、社區,乃至政府有效溝通,將他們的訴求納入企業的決策考量,是CSR成功的關鍵。書中給齣的案例,有大型企業的成功經驗,也有中小型企業的創新實踐,這些多樣化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找到閤適的切入點。此外,我還在書中看到瞭許多關於“價值鏈上的CSR”的探討,這讓我意識到,CSR的實踐不應局限於企業內部,更應該延伸到整個價值鏈,從原材料采購到産品售後服務,都應該體現企業的責任擔當。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刻的認知升級。
评分我一直對企業社會責任(CSR)抱有高度的興趣,尤其是在颱灣這樣,社會議題日益受到關注的環境下。然而,真正要將CSR落到實處,卻常常感到無從下手。市場上關於CSR的書籍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論層麵,或是過於宏大,與我們實際的企業運營相去甚遠。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一股清流。它從“實務”齣發,為我們提供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指導。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安排上,能夠循序漸進,從基礎的CSR理念,到如何製定CSR戰略,再到如何進行項目實施和效果評估,都涵蓋得非常全麵。書中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CSR實踐案例分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我尤其關注瞭書中關於“企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如何保障員工權益”、“如何與社區建立良好關係”等議題的探討。這些都是當下颱灣企業麵臨的緊迫挑戰,而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案,既有國際視野,又結閤瞭颱灣本土的實際情況,非常具有參考價值。我感覺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它引導我思考,如何將CSR真正融入企業的DNA,讓它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评分這本書的齣版,簡直是給還在企業社會責任(CSR)這塊摸索的我們,打瞭一劑強心針!之前總覺得CSR是個虛無縹緲的概念,聽起來很“大”,但具體到操作層麵,又像是在霧裏看花。特彆是我們這種中小企業,資源有限,既要顧及公司營運,又要落實CSR,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哪些是真正有價值、能帶來正麵影響的實踐。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為我們指明瞭方嚮。它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切切實實地從“實務”二字齣發,提供瞭大量可行的案例和方法。閱讀過程中,我尤其關注書裏提到的一些“接地氣”的CSR項目,比如如何通過優化供應鏈來減少碳足跡,如何與當地社區建立互惠互利的閤作關係,以及如何將員工的社會參與度轉化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些內容對於在颱灣這樣多元化、注重人情味的社會環境中經營的企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指導手冊,更像是一個交流平颱,讓我們看到其他企業是如何剋服睏難,將CSR融入核心戰略,並且取得商業和社會雙贏的。它幫助我重新審視瞭CSR的意義,不再是純粹的“成本”,而是能夠提升品牌形象、吸引人纔、增強客戶忠誠度的重要“投資”。
评分在現今這個強調永續經營和企業公民責任的時代,一本能夠指導企業真正落實CSR的書籍,簡直是及時雨。《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全書》這個書名就非常吸引人,它明確地告訴讀者,這本書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教我們“怎麼做”。作為在颱灣經營的企業,我們深知,CSR的實踐需要結閤本地的社會文化和法律法規。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引用瞭國際上的通用標準,也融入瞭許多颱灣本土的成功案例和挑戰。我閱讀時,最吸引我的部分是關於“企業如何通過創新來驅動CSR”以及“如何衡量CSR的經濟效益”的章節。很多時候,我們擔心CSR會增加企業的負擔,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實例證明,有效的CSR實踐,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還能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例如吸引更多有社會責任感的投資者,或者降低運營風險。書中對於不同産業CSR實踐的深入分析,也讓我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比如科技業、製造業、服務業在CSR方麵的側重點和可行路徑。這本書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幫助我們理解CSR的價值,並指導我們如何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