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AIM創新管理模式,是結閤德國阿亨(Aachen)大學多年産學閤作經驗,與瑞士聖加倫(St. Gallen)大學的企業經營架構,所發展齣來的一套係統化企業創新管理模式。
此模式已應用在德國及歐洲多傢著名企業中,成效卓著。AIM創新管理的架構,是以企業經營理念為基礎,將經營管理,由上至下區分為規範、策略及作業管理;由左至右則區分為架構、活動及進行。
作者簡介
華特.艾維斯漢姆(Walter Eversheim)
德國阿亨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碩士,副修經濟學學程。完成博士研究之後,被延聘為阿亨工具機製造産業實驗室(W.Z.L.)高級工程師。1969年到1973年,曾任多傢大型企業高級主管。1973年,創立阿亨工具機製造産業實驗室(WZL)生産係統邏輯講座學程(LP),並兼任學程主任;1980年被延聘為阿亨傅勞恩.霍夫生産技術研究所(IPT)規劃與組織部門主任;1989年再被延攬進瑞士聖加倫大學(St. Gallen University)科技管理研究所主任委員會;1990年,任阿亨理性化研究所(FIR)所長。1992年,獲頒挪威通德漢大學(Trondheim University)榮譽博士學位,並獲聘為中國天津大學榮譽教授。1997年,獲德國工程師協會生産科技小組(Verein von Deutschen Ingenieur “Produktionstechnik”)「禾爾瓦特-奧披茲榮譽奬章」(Herwart-Optiz-Ehrenmedaille)(註:此一奬章係德國工程師界最高榮譽,被譽為德國工程界的諾貝爾奬)。2000年,再獲瑞士聖加倫大學贈予「最高榮譽博士」學位,並獲聘為中國天津大學榮譽教授。
齣版緣起
推薦序∕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李仁芳
推薦序∕颱灣大學EMBA執行長 陳鴻基
推薦序∕清華大學工工係暨EMBA教授 簡禎富
作者序
第1章
第2章 整閤式創新管理
2.1 AIM創新管理模式
2.2 創新組閤
2.3 阿亨大學産品創新策略模式
第3章 創新藍圖法
3.1 方法論的要求
3.2 W模式:IRM法的結構
3.3 目標設定
3.4 未來分析
3.5 尋找創意
3.6 創意評估
3.7 創意細部化
3.8 概念評估
3.9 執行計畫
第4章 方法描述
4.1 情境管理
4.2 品質機能展開QFD
4.3 直覺式和類比式的解答尋找法
4.4 TRIZ法
4.5 技術演進法則
4.6 仿生學
4.7 組閤分析
4.8 聯閤分析
4.9 技術藍圖
第5章 案例研討
5.1 首德玻璃集團──從原料製造商轉型到係統供應商
5.2 瑞士商喜利帝公司──成功發展創新産品與事業領域
5.3 蘇司巴公司──持續深耕既有市場並創造新商機
5.4 「顯微醫療2000+」研究計畫──在快速起飛的市場裏找齣切入點
5.5 諾伊瑪格公司──係統化創新管理是産品開發效率之基石!
5.6 德列格爾醫藥公司──重組創新流程
附錄A 創新管理研究方法與應用工具資料庫
附錄B 「TRIZ」重要應用工具選
附錄C 産品創新構想工作資料錶
作者與編者群簡介
推薦序
從創意到創新之道
颱灣大學EMBA執行長 陳鴻基
本書以「整閤性創新管理」做為創新管理的觀察框架,而如何推動整閤性創新管理,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評估企業的創新能力,並成功地將新創意轉換成新産品的能力,本書也介紹阿亨創新管理模式(AIM),該模式不僅考慮到企業內部及本身的因素,同時也顧及到市場因素。提供企業一套廣泛的指導方針,做為進行技術性産品創新管理時的依據。依照該模式進行時,企業可以針對自己有興趣(或最關鍵)的部分「橫嚮切入」。透過阿亨創新管理模式可與創新管理建立起關聯性。企業可以採用AIM現有的方法和模式,甚至,亦可藉以發展齣符閤企業本身需求的創新管理模式的形式與步驟,而此AIM模式對企業中、長程創新能力的規劃也提供一具體可行的方法,對産業界的應用是非常有價值的。
德國式創新經營的精義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李仁芳
AIM創新管理模式的思維,是以使用者導嚮為核心,透過深入的田野現場觀察與腳本模擬,追蹤和瞭解使用者的使用情境,從而找齣問題的關鍵點與創新的目標。AIM這個「造物」的方法論,也強調跨領域的閤作,以激發更多創新的概念構想。為瞭讓不同領域的人可以瞭解彼此的想法,創新流程中強調利用實體模型的具體視覺∕觸覺感受來作為進一步延展創新概念的跨領域溝通工具,用原型試製(Prototyping)作為跨領域間的邊界物件(boundary object),將概念轉化為具體實物,以利修正與延伸進化。
創新管理:創意的産生與創新的實踐
清華大學工工係暨EMBA教授 簡禎富
「創新」和「決策」都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藝術,而「創新管理」和「決策分析」則是從中理齣可以學而知之的操作模式,本書結閤理論發展與方法應用,建立一套係統化的架構外,亦有實際案例研究分析創新過程。透過産學閤作和實證案例研討,可以從中學習纍積更多創新管理的知識和經驗,而係統化的思考架構則可以幫助個人或企業組織創新元素,再將創新想法和實踐心得內化成創新的智慧和決策分析的能力,有效地管理創新活動,並將創新深化在企業文化中。
我最近偶然間入手瞭《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說是意外,不如說是驚喜。我平常雖然對管理學有點興趣,但總覺得市麵上的書,不是過於學術化,就是流於錶麵,很難找到真正能引發共鳴、又能帶來實際啟發的。尤其是在談論「創新」這件事,常常會陷入一種迷思,以為創新就是要顛覆、就是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這本書卻給我瞭一個很不一樣的視角。它從德國這個以精密製造和嚴謹著稱的國傢齣發,探討「創新管理」,這本身就很有意思。書裡沒有一味地鼓吹「破壞式創新」,而是更強調一種「持續優化」、「精益求精」的創新模式,這非常符閤德國人的做事風格,也讓我這個在傳統行業打滾的人,感覺更加貼近。 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創新文化」的闡述。它不是單純地講幾句口號,而是從組織架構、員工激勵、失敗容錯機製等非常具體的層麵,去分析如何建立一個真正能夠讓創新萌芽、成長的土壤。書裡還舉瞭很多實際的例子,讓我能更清楚地理解,德國企業是如何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的。 而且,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層層遞進。從宏觀的創新戰略,到微觀的流程設計,再到具體的工具和方法,都涵蓋得很完整。我讀的時候,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所講的內容,是否能應用在我們公司,或者我目前負責的專案上。這種邊讀邊思考的過程,讓我收穫非常大。 如果你跟我一樣,覺得創新的路上總是有點迷惘,或者你對德國式務實創新的方法論感到好奇,那麼《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絕對是一本值得你細細品味的書籍。它會讓你對創新有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评分這本《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真的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我一直覺得,很多關於管理的書,都比較偏嚮歐美或是日韓的學術理論,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操作起來,總覺得有那麼一點距離感。尤其是我自己從事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行業,很多時候在談論創新,感覺就像在講天書一樣。 但這本書很不一樣,它聚焦在「德國」這個本身就以嚴謹、務實著齣名的國傢,來探討創新管理,這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它沒有誇大其詞,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去剖析德國企業是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甚至持續引領潮流的。書裡麵有很多很具體的案例,而且這些案例並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科技巨頭,很多都是我們可能聽過,甚至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品牌。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並沒有把創新神化,而是把它看作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它強調瞭組織文化、流程設計、人纔培養,甚至到產品開發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圍繞著「創新」這個核心來進行。這讓我感覺,創新不是少數天纔的專利,而是每一個組織都可以努力的方嚮,而且是有方法、有路徑可以走的。它會教你怎麼去識別機會,怎麼去評估風險,怎麼去建立一個鼓勵試錯的環境,這些都非常實用。 而且,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翻譯也很棒。很多時候,翻譯都會讓原書的精髓跑掉,或是讀起來很拗口。但這本《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的翻譯,我覺得非常流暢,用詞也很精準,讓我可以很順利地理解作者想錶達的意思,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裡行間的那種專業和用心。 總而言之,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能夠實際幫助你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書籍,而且你對德國式的務實創新風格感興趣,那麼這本《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絕對是值得你深入閱讀的。它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评分收到《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這本書,我其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創新管理」這類書籍,我實在是看過不少,很多都隻是換湯不換藥,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套。但這次,我真的有點驚喜。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從「德國」這個角度切入。大傢對於德國的印象,通常是製造業的工匠精神、機械的精準、嚴謹的流程。聽起來好像跟「創新」有點距離,但這本書卻巧妙地將兩者結閤。它不是告訴你怎麼像矽榖那樣「顛覆」,而是告訴你,如何在穩固的基礎上,持續地進行「演進式創新」,這對我這種在傳統產業工作的人來說,非常有意義。 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建立持續創新的機製」的探討,而不是隻是講一些空泛的理論。它會從組織架構、流程設計、人纔培養,甚至到如何有效運用資源等非常實際的層麵,去分析德國企業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我讀的時候,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的方法,是否能應用在我們公司。 而且,這本書的條理非常清晰,結構也很完整。作者用很係統化的方式,將創新管理的不同麵嚮,一一呈現。它不會讓你感到雜亂無章,反而會讓你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對創新管理的全麵認識。書中的案例也都很紮實,不是那種隻適閤看看的「夢幻故事」,而是你真的能從中學到東西的。 總而言之,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創新管理有興趣,但又覺得市麵上的書籍總是讓你覺得「聽過但用不到」,那麼《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絕對值得你入手。它會讓你對「創新」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並且給你帶來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
评分天哪,我最近真的被一本叫《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的書給燒到瞭!我平常對商管類型的書是抱持著一種「看看就好,別太認真」的心態,畢竟術語一大堆,看瞭也記不住,有時候還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又看不懂,心情有點down。但這次真的不一樣,我是在咖啡廳等朋友,隨意翻到這本書的,結果就停不下來,差點誤瞭跟朋友的約。 內容深度很有層次,它不是那種一開始就丟一大堆理論讓你暈頭轉嚮的書。作者很巧妙地從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見、但從來沒想過背後有這麼多學問的例子切入,比如說,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關於「為何有些老牌公司在變革時代反而能起死迴生?」的討論。書裡麵不是空泛地講「要創新」,而是把德國企業那種非常紮實、一步一腳印的工匠精神,跟現代創新的思維結閤得相當好。它不會讓你覺得這隻是理論,而是真的能應用在實際工作上的方法。 而且,這本書的結構設計我覺得非常貼心。它會在你覺得有點「消化不良」的時候,穿插一些小故事、個案研究,或是像是「作者提點」這種小欄位,讓你瞬間有種「原來是這樣!」的豁然開朗感。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的「迭代式創新」的觀念,這跟我們常常聽到的「一次到位」或「大破大立」不太一樣。它強調的是一種持續優化、不斷試錯的過程,這聽起來好像很基本,但書裡卻能把這個概念拆解到非常細緻,告訴你怎麼在組織內部建立這樣的文化和機製。 坦白說,我平常買書是比較猶豫的,尤其是有點厚度的書,我都會想說「我真的看得完嗎?」。但《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這本,我真的覺得物超所值。它不隻提供瞭知識,更提供瞭一種思考的框架。我現在在思考團隊專案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套用書裡的一些想法,像是如何從客戶的「未被滿足的需求」齣發,而不是隻看現有的產品和服務。這種觀念上的轉變,真的比單純記住幾個名詞來的更重要。 總之,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創新管理有興趣,但又不想被艱澀的理論嚇到,這本書絕對是你的首選。它讓我對「創新」這個詞有瞭更深刻、更務實的理解。我最近都把它放在我的辦公桌上,隨時翻閱,也推薦給我的同事們。
评分老實說,《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這本書,我真的是抱持著一種「姑且一試」的心情買的。因為我總覺得,很多關於創新的書,都寫得太過理想化,或是隻聚焦在科技業、新創公司,跟我這種傳統產業的背景,總是有點距離。但這本書,卻意外地讓我眼前一亮。 它沒有一開始就丟給你一堆艱澀的理論,而是從比較貼近生活、貼近商業實務的角度切入。書中探討的「創新」,不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更強調一種「係統性的、結構性的」優化和演進。尤其是在探討德國企業的創新模式時,它並沒有將創新視為某種「特殊能力」,而是將其融入企業的日常運營和文化之中,這一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尤其喜歡書裡對於「失敗的容錯機製」的討論。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犯錯往往是被嚴厲禁止的。但這本書卻指齣,在創新的過程中,適度的失敗反而是必要的,關鍵在於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並且建立一個鼓勵嘗試的環境。書中引用瞭很多德國企業的實際案例,讓我能清楚地看到,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另外,這本書對於「人」在創新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有很深入的探討。它不隻講技術和流程,更強調如何培養員工的創新思維、如何激勵他們的參與度,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支持創新的組織氛圍。這些觀念,對於我這種需要帶領團隊的人來說,非常有啟發性。 總的來說,《新版 德國AIM創新管理》這本書,絕對是一本能讓你對創新管理有更深刻、更務實認識的佳作。它打破瞭我過去對創新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更多可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