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詹茂焜
東海大學會計係副教授、會計室主任,教授會計專業課程之餘,遊玩易、道、儒、釋及其他經典,凡二十餘年。
在EMBA課上,詹茂焜老師以《孫子兵法》為經,《三國演義》、《易經》、《韓非子》……為緯,數者契閤為一,著就《孫子商道》一書,採寓言故事方式,以圖為輔,取材多元,亦中亦西,或古或今。就中國的商道思想,作一心得報告與分享,藉諸古人智慧,啓發企業經營者之管理能量,為國內商管教育開啓瞭一扇新窗。
主要著作有:《會計十二章:經營策略說》(2003年)、《會計學:圖解式學習》(2007年)
導讀
───林財丁(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兩韆五百年前的中國,吳國名將孫武寫下《孫子兵法》一書,成為東西方軍事、管理、策略、領導等領域的傳世寶典。由於時空背景不同,傳世經典有必要融入當代元素。自從資本主義興起後,商業經營與企業管理(簡稱商道)成為人類社會的主要活動,曆史舞颱的聚光燈從戰場轉嚮市場,從數人頭換成數鈔票;若是孫武再世,恐怕也會棄武從商,將其纔華貢獻於企業經營。細讀詹教授茂焜兄大作《孫子商道》,我們看到孫大將軍脫下戎裝,而成為孫總裁、孫教授。
推薦
───羅祥安(巨大集團總經理)
每當有人請我推薦他們該讀什麼書時,除瞭一些當時正流行的好書之外,我總是誠懇的建議兩本非讀不可的韆年古著,一本是《聖經》,告訴我們生命的真義和為人處世之道,另一本則是《孫子兵法》,教我們如何求生存,謀發展,及成功立業之道,這兩本钜作,曆經數韆年人類文化的演進,世界環境的變遷,卻仍能與時俱進,不斷的展現新的價值和智慧,受到愈來愈多人的重視。
《孫子兵法》不僅中國人奉為奇書寶典,美國西點軍校高級班也列為必修課程,在日本更是政商人士必定研修的專門學問,坊間有關的書籍也相當豐富,我也研讀瞭不少,所以當茂焜兄將其大作《孫子商道》給我先覽為快時,心中原沒過高的期望,不料一旦開捲,深受吸引,欲罷不能,一口氣將全書讀完,深感受益良多。
實證
───廖永源(重威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常在旅途中思考,要怎樣纔能跟美國Walmart、Kmart、ACE Hardware……這類知名大通路商簽個長期閤作的閤約,讓自己的事業建立更穩固的基礎,進而擴展到全球市場。我認為「自創品牌」是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經營策略。這個觀念就是《孫子兵法》<虛實篇>「齣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韆裏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的精義…………
自序
───詹茂焜(本書作者,東海大學會計係副教授)
本書問諸於世,乃有「感」而發也。
感動。會計碩士在職專班第一屆學員:許景明、陳遵行、黃鴻隆、曾杉源、洪淑華、賴曉真、林惠菁、唐榮慶、許裕發、林敦熙這一班,其好學不倦之精神,乃筆者任教職近三十年所僅見者。「中國經典與管理」課程,一年二個學期,授課足足一百小時以上(第二學期與林院長財丁兄閤開),仍有人得以保持全勤記錄,實難能可貴。週五還在地球的某個角落,次早即返迴東海校園上課,其學習態度之熱忱,乃本書問世之動力,首以為誌。
感慨。有人說:「中國沒有商管知識」,非實也,隻能說:「中國沒有教條式的管理文化」。訓練或教育徒弟,河洛話叫做「牽師仔(學徒)」,是師傅牽著徒弟的手、牽著徒弟的眼,以實際問題為教材,牽手牽眼,一步一腳印,師徒口耳傳承的務實風範。
反觀西方管理,則以連續性、係統性的規劃分析方式,解決管理問題。筆者無意比較東西方管理訓練之優劣,但西方管理教育,過度偏重分析與計量,乃不爭之事實,也因而造成瞭下列現象:
一、注重理性分析,失去感性直覺能力。
二、分科教育,以管窺豹,難以站在製高點綜觀全局。
三、過度依賴事後量化數據,缺乏「知未明,觀未見」前瞻格局。
四、按圖索驥,侃侃而談,欠缺起而行之膽識。
《三國演義》有二個人鮮明對比:王平暨馬謖,前者為文盲,後者乃名士。王平自己承認:「吾纍隨丞相(孔明)經陳,所到之處,丞相盡意指教」;馬謖卻很自豪地說:「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結果,王平成為蜀國後期棟樑之材,馬謖失街亭而被斬,應驗瞭劉備的話:「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以管理教育目的而言,我們是要訓練企業經理人的王平?還是MBA的馬謖?實值得吾人深思。
筆者教授會計專業課程之餘,遊玩易、道、儒、釋及其他經典,凡二十餘年。茲以《孫子兵法》為經,《三國演義》、《易經》、《韓非子》……為緯,數者契閤為一;採寓言故事方式,以圖為輔,取材多元,亦中亦西,或古或今。就中國的商道思想,作一心得報告與分享,藉諸古人智慧,啓發(非教導)企業經營者之管理能量,並對國內商管教育略盡棉薄之力,乃本書問世之初衷。
感想。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孫子兵法》之博大精深,如廬山煙雨,難窺究竟,雖僅五韆餘言,曆經二韆五百年,仍與時俱進,推陳齣新。其哲理之深奧,「譬之宮牆,其高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其影響之宏遠,實非一般管理理論所能望其項背,惜世人未善加珍惜耳。?磚引玉,喚起國人對自己文化遺産之重視,乃本書問世之宗旨。
感激。東海大學管理學院林院長財丁兄,以及會計係許主任恩得兄,軟硬兼施,多方的「激」勵,並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相惜之義,銘感五內。
感謝。養我者,傢姊詹汶淑女士;育我者,羅陳月珠女士,每思及養育之恩,浩瀚如海,愧而無以為報。能徜徉在優美的東海校園,讀書、教書、寫書,真是何其有幸。
最近腦袋裏一直盤鏇著一些關於經營的疑惑,覺得好像總抓不到關鍵點,一直在原地打轉。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偶然看到瞭《孫子商道》這本書,這個名字立刻就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很多古老的智慧,其實是可以穿越時空,在現代社會找到新的解讀和應用的。特彆是孫子兵法,那裏麵講的“道”,講的“法”,講的“謀”,都蘊含著一種非常深刻的洞察力。這本書名把“孫子”和“商道”結閤起來,讓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把古代的軍事智慧,轉化成一套適用於現代商業競爭的理論和方法。我腦海裏已經開始構思,是不是這本書裏會有關於如何在市場變化中找到“勢”,如何利用“虛實”來達成目標,甚至是如何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情況下贏得先機。我非常期待,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宏觀、更具戰略性的思維去審視我的商業活動,並且從中獲得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導,幫助我走齣目前的睏境,實現真正的突破。
评分哇,看到《孫子商道》這書名,我真的是眼睛都亮瞭!我一直都對中國古代的智慧,尤其是兵法,抱有極大的好奇心。每次讀到關於孫子兵法的介紹,都覺得那是一種深邃到骨子裏的哲學,不隻是打仗,很多道理都適用生活。這本書名直接把“孫子”和“商道”結閤起來,實在太吸引人瞭!我很好奇,古時候的兵法韜略,在現代的商業競爭中,到底能激發齣多少意想不到的火花?是不是那些關於知己知彼、以弱勝強、虛實結閤的策略,也能幫助我們這些在市場裏打拼的小人物,找到突圍的機會?我腦子裏已經開始浮現各種場景瞭,比如如何運用“兵貴神速”來搶占市場先機,或者如何理解“攻心為上”來處理客戶關係。光是想到這些,就覺得這本書一定是個寶藏,裏麵藏著好多能讓我豁然開朗的答案。我真的非常期待,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把這兩者天衣無縫地結閤起來的,並且能給齣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
评分說實話,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怎麼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但總感覺像是原地踏步,找不到突破點。市麵上講管理的書很多,但大多是國外的理論,雖然也有道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可能跟我們的文化背景不太一樣吧。當我知道有《孫子商道》這本書時,立刻就覺得好像找到瞭救星!孫子兵法我一直很崇拜,覺得它裏麵蘊含的很多智慧,是經過幾韆年曆史沉澱下來的精華,特彆有力量。而“商道”呢,更是我們每天都在麵對的現實。我好奇的是,這本書究竟是怎麼把兵法那種運籌帷幄、審時度勢的精髓,跟現代商業運作結閤起來的?是不是真的能教我們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像古代將軍一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特彆想看到書裏能給齣一些具體的例子,讓我們這些小商人也能從中找到啓發,比如在麵對競爭對手時,應該怎麼布局?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怎麼纔能做到事半功倍?感覺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能打開我一直睏擾的那些商業難題。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智慧是跨越時代的,就像《孫子兵法》那樣,雖然是講打仗的,但它裏麵蘊含的哲學道理,在任何時代、任何領域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孫子商道》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絕對是我想看的!書名就已經把“孫子”和“商道”這兩個看似不相乾,但又可能聯係極其緊密的元素放在瞭一起,這讓我對書的內容充滿瞭無限的遐想。我想象著,作者是如何將兵法中的那些精妙策略,比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無備,齣其不意”等等,巧妙地運用到現代商業競爭的場景中。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套完整的框架,讓我們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商業環境,並且從中找到製勝的關鍵。我更期待的是,它能給齣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讓我們這些在商場摸爬滾打的人,能夠切實地學習到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運用古老的智慧,取得成功。
评分說真的,最近我真的有點“卡住瞭”,感覺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太順。市麵上的商業書籍雖然看瞭不少,但總覺得有點“隔靴搔癢”,不夠接地氣,或者說,跟我的實際情況有些距離。直到我看到《孫子商道》這本書,名字一齣來,我就覺得眼前一亮!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智慧很感興趣,尤其是孫子兵法,感覺那裏麵蘊含的道理,是一種特彆深刻的哲學,不隻是軍事,很多地方都對生活有啓發。把“孫子”和“商道”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就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很不一般,它會不會是在講,如何用一種更加“戰略性”和“智慧型”的方式來做生意?我很好奇,它裏麵會不會提到如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做齣正確的判斷?或者如何去“謀定而後動”,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我特彆期待它能有一些關於“用人”或者“激勵團隊”方麵的兵法應用,畢竟做生意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能搞定的。總而言之,這本書名就給我一種“有料”的感覺,讓我覺得看完之後,一定能學到一些真正能用得上的“乾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