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述唐詩、宋詞作品所産生的背景與相關舊聞,取材謹嚴、屬辭典雅。可以作為休閑讀物,亦可以文學小史觀之。
作者簡介
路人
本名鄭均,陸軍上校退伍。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畢業,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學英語教師、大學兼任講師。撰有《戰國紀事》、《讖緯考述》等著作行世。
唐詩之部
李義府的「不藉一枝棲」
活剝生吞的剽竊詩人
鄭蜀賓的悲情
道士嘲笑名剎失火
王維的凝碧宮詩
「不纔明主棄」一言得罪
韓翃的「章颱柳」
「春城無處不飛花」
「一樹春風萬萬枝」
賈島的「僧敲月下門」
硃慶餘與張籍的唱酬
許渾「晚入瑤颱」
情盡橋與摺柳橋
劉得仁的坎坷
「人麵桃花」的惆悵
「山川滿目淚沾衣」
「一葉題詩齣禁城」
纊衣題詩的良緣
「怯嚮雁門寒」的書生
「妝罷且徘徊」
薛令之不耐清寒
張巡守雎陽詩
杜牧尋春
盧嗣業「頻輸復分錢」
李白醉作宮中行樂詩
禪僧不知杜牧
宋之問的「口過」
元、白的「韆裏神交」
「銀花盒」與「金銅釘」
宋之問的〈靈隱寺〉詩
錢起的〈湘靈鼓瑟〉詩
戎昱詠和親詩
李端賀郭駙馬詩
「三到鳳池」的張登
詩人遇雅盜
白居易的詠草詩
殷堯藩的柘枝舞娘詩
齊已的「一字師」
「蓮花」與陳陶的唱酬
「萬裏橋邊女校書」
蘇頲少小露纔華
「知道浮雲不久長」
劉禹錫「探驪得珠」
玄都觀的桃花
唐文宗的悲哀
李白〈哭晁卿〉詩
柳宗元柳州種柳
碧紗籠詩
「錢塘江口無錢過」
「新從戰地來」的楊汝士
楊汝士壓倒元白
廖有方鬻馬瘞旅
崔鉉幼年的〈蒼鷹〉詩
白樂天不作巫山詩
裴潾詠白牡丹詩
腸斷一聲河滿子
「第一仙人許狀頭」
高崇文的打油詩
陳陶的哀南詔入寇詩
「初騎竹馬詠芭蕉」的路德延
得貓狗之力升官
「為詩會卻難」
「羸角觸藩」
程賀的君山詩
溫憲的書憤詩
張蠙寺壁題詩
王貞白的禦溝詩
羅隱重見雲英
貫休的〈公子行〉
宋詞之部
宋祁與張先的締交
賀「梅子」
宋齊愈的詠梅詞
「一鈎殘月帶三星」
範仲淹的邊愁
歐陽修的「山色有無中」
「誰念玉關人老」
蘇東坡的「春庭月午」詞
韓世忠晚年作詞
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
謝逸的〈江城子〉
宋祁的〈鷓鴣天〉
毛澤民的〈惜分飛〉
蘇軾的〈詠梅〉詞
周邦彥的〈少年遊〉
宋徽宗的杏花詞
俞國寶的〈風入鬆〉
張淑芳的〈更漏子〉
曾靚中鞦詠月詞
李的〈水龍吟〉
王昭儀的〈滿江紅〉
謝希孟的彆妓詞
陸放翁在蜀的〈玉蝴蝶〉詞
陸放翁的感舊詞
蘇東坡「醉眠芳草」
秦少遊的夢中詞
晏殊的〈浣溪紗〉
「國事如今誰仗倚」
「竊取金杯作照憑」
陸遊的〈釵頭鳳〉
「料想伊傢不要人」
蘇東坡的〈洞仙歌〉
辛稼軒的〈西江月〉
辛稼軒的晚年之作
蘇東坡在杭所作的中鞦詞
秦少遊的〈韆鞦歲〉
直言誤人
宣和末年的小詞
「預藉元宵」
邢俊臣的〈臨江仙〉
嘲「經量」詞
「好擺頭時便擺頭」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可以用“行雲流水,渾然天成”來形容。它沒有刻意製造戲劇性,也沒有生硬地拼湊史料,而是以一種非常自然、流暢的方式,將一個個曆史片段和詩詞故事有機地融閤在一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王維的描繪。作者並沒有把他塑造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而是描繪瞭他作為一名官員,在政治風波中的無奈與掙紮,以及他如何在這種環境中,依然保持著對山水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讀到他筆下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我仿佛看到瞭那個在喧囂塵世中,依然能找到內心寜靜的智者。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比較冷門的逸聞,這些往往是我們在一般的文學史料中難以尋覓到的,它們為我們瞭解詩人提供瞭更全麵的視角。比如,書中提到白居易創作《長恨歌》的初衷,並非隻是為瞭歌頌愛情,更是為瞭影射當時的政治現實,這讓我對這首詩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次精心策劃的旅行,每一站都有驚喜,每一次都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對曆史的敬畏。
评分我必須說,《唐詩宋詞逸事》在細節的挖掘上做得極為齣色。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大傢耳熟能詳的典故,而是深入到詩詞創作的微觀層麵,仿佛拿著顯微鏡,讓我們得以窺見那些被時光掩埋的細節。例如,書中對杜甫《春望》的解讀,並非止步於“國破山河在”,而是細緻地分析瞭當時長安城的破敗景象,以及詩人看到這一切時的內心掙紮。作者甚至考證瞭當時戰亂的具體情況,使得“烽火連三月”的意象更加鮮活,更具衝擊力。讀到這些,我纔明白,杜甫的詩句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他用血淚寫下的時代縮影。此外,書中對詞的解讀也頗具匠心。它沒有簡單地將辛棄疾的詞歸類為豪放派,而是通過講述他戎馬倥傯的經曆,分析他為何在沙場之外,還能寫齣“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壯麗篇章。這種將個人經曆與文學創作緊密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耳目一新,也讓我對詞的理解更加立體和飽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而是“引導”你去發現,去感受,去思考。
评分這本《唐詩宋詞逸事》真是讓人驚喜連連!我一直對古典詩詞情有獨鍾,但總覺得有些生澀,像是隔著一層薄紗。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打破瞭我的這種隔閡。它沒有直接堆砌詩詞原文,而是巧妙地穿梭於曆史的長河中,用生動有趣的故事串聯起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我記得其中有一篇講到李白如何創作《靜夜思》,那場景仿佛就在眼前:一個孤獨的遊子,在異鄉的月夜,思念著遙遠的故鄉,筆下的情感是如此真摯,令人動容。作者並沒有過分渲染,隻是用平實的語言,勾勒齣詩人當時的心境和創作的環境,卻因此讓《靜夜思》不再是課本上的幾行字,而是承載著深深鄉愁的靈魂呐喊。還有那些關於蘇軾的趣事,比如他如何幽默地應對政治上的打擊,如何在顛沛流離中依然保持樂觀豁達,這些逸聞不僅讓我看到瞭詩人的另一麵,更讓我體會到,偉大的作品往往源於非凡的人生經曆。這本書就像一位和藹的長者,娓娓道來,讓我穿越時空,與古人們對話,感受他們真實的情感,理解他們創作的背景,從而對唐詩宋詞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评分我必須誠實地說,《唐詩宋詞逸事》的語言風格極其考究,但又絕不故弄玄虛。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能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復雜的內容呈現齣來。書中對一些詩詞意象的溯源,讓我大開眼界。比如,對於“月”在唐詩宋詞中的不同意象,書中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從寄托鄉愁的月,到象徵離愁彆緒的月,再到寄寓人生哲思的月,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讓我對“月”這一意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對一些生僻字的解讀,也十分到位,避免瞭我們因為不識字而阻礙閱讀的尷尬。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在介紹陸遊時,並沒有僅僅強調他的愛國情懷,而是展現瞭他作為一個普通文人的生活片段,比如他對梅花的喜愛,對美食的追求,這些細微之處,讓陸遊的形象更加鮮活真實。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學術的深度,又有通俗的趣味,是一本真正能夠讓大眾讀懂、讀透古典詩詞的佳作。
评分《唐詩宋詞逸事》最讓我動容的,是它所傳遞的那種人文關懷。它不僅僅是在講述曆史故事,更是在展現這些偉大詩人詞人,作為“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書中對李清照的描寫,讓我心疼不已。從她少女時代的纔情橫溢,到晚年的顛沛流離,再到國破傢亡的悲痛,每一個字都飽含深情。作者沒有迴避她生活中的苦難,反而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她在逆境中依然堅守文學創作的勇氣。我反復品讀她晚年詞作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句子,再結閤書中講述的她當時孤苦無依的生活,纔真正理解瞭這看似簡單的疊詞背後,蘊含著怎樣巨大的悲傷。這種將文學作品與作者的人生際遇深度結閤的解讀方式,賦予瞭詩詞新的生命力,讓我能夠跨越時空的阻隔,與古人的情感産生共鳴。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偉大的文學作品,離不開偉大人格的支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