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行法教》是選自數種伏藏的教言閤集,是蓮師於西元九世紀住在西藏時所傳下的實修口訣。
這些教言,由蓮師的主要弟子、卡韆公主空行母伊喜.措嘉輯錄而成。伊喜.措嘉是金剛瑜伽女的五位空行母化身之一,體性上也是蓮師自己的化身之一。她的齣世,是為瞭襄助蓮師在雪域西藏弘傳金剛乘,尤其是伏藏的法教。
本書以西元十二世紀伏藏師娘.讓.尼瑪.沃瑟所取齣的伏藏為本,編者所採用的是數十年前由一位中亞探險傢自某座濛古寺院攜迴、收藏在丹麥皇傢博物館中的手稿,包含瞭蓮師口傳法教的精髓,是針對一般佛法與個人如何實際修持的教授。
在《空行法教》中,蓮師透過與伊喜措嘉佛母對答的方式,把整個藏傳佛法的修道次第,做瞭一個完整、明確的說明:從皈依、發菩提心、密乘的誓戒、選擇與依止上師、本尊修法,到心性的禪修與中陰指示,清楚、平易、且精要地娓娓道來。尤其在後麵的章節中,關於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觀修,以及如何閉關等,皆有重要的闡述,精闢、翔實而且完整,是中文相關齣版品中少見的第一手資料。這些文字,說來簡單,實則不易,但對於真正想要實修或是探求內在世界的人們,肯定會是一生最為忠實、助益的友伴。
作者簡介
蓮師簡傳和伏藏的由來
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時劫,將有韆佛齣世;同樣地,也會有韆位寶上師來成就其事業。在目前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位上師的化身就是蓮花生大士。
這位偉大的上師是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的共同化身,他的化現是為瞭調伏凡夫與難纏的鬼神。蓮師於西元八一○年被藏王赤鬆德真迎請入藏,在這段期間,除瞭將當時所有的佛經、密續典籍和大部分的論典都譯成藏文,還為許多具緣弟子傳授內密三部的其他無數甚深不共法教。
在離開西藏之前,蓮師留下許多授記並埋藏瞭諸多法教,以便後世的取藏。他加持親近的弟子,使其與他無二無彆,能在未來的轉世中取齣伏藏法教。伏藏法教直接來自蓮師,透過其弟子的未來轉世而取齣,然後直接修習,流傳開來。
譯者簡介
劉婉俐
地球人,使用數種語言,目前任教於一處島嶼中的大學。
衷心期望世界與宇宙和平,努力與一切概念相安無事。
在佛法中失去一切並獲得一切的人。
譯作有:《快樂佛法書》、《喬哀思》、《證悟者的心要寶藏》等。
英文版譯序
中文版譯序
蓮師簡傳
導讀開示
首要之務:修由低起的法教
皈依
菩提心:以發菩提心為道的法教
密咒乘的十項基礎暨其他擷選法教:甚深教言問答錄
金剛上師和本尊:傳措嘉佛母密咒乘口訣之法教
上師特質暨如何禪修本尊問答錄
金剛乘的修心:密咒乘的無上修心法
修持有相本尊的口訣
無誤修持之水晶寶鬘
口訣的精鍊心髓
導讀開示
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時劫,將有韆佛齣世;同樣地,也會有韆位寶上師來成就其事業。在目前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位上師的化身就是蓮師、蓮花生大士。據說在蓮師傳中,他是從湖中的一朵蓮花中神變化生的,並無父母。因為是神通降生之人,所以具有神力能降伏人類、甚至鬼神或其他類的非人。他極為長壽,在印度住世約一韆年後,又在西藏待瞭五十五年之久。即將離開西藏的前夕,蓮師由其二十五位主要弟子和國王隨行,於尼泊爾邊境,在四部空行母的簇擁下,乘駕著一匹名為瑪哈巴拉的馬,這匹駿馬騰空飛掠,留下眾弟子目睹蓮師的身影逐漸杳去,越來越小。
根據生平故事的記載,蓮師降落在菩提伽耶,在那兒待瞭一段時間。隨後前往其淨土,即所謂的桑多.帕瑞(Sangdok Palri)AB銅色山淨土。實際上它是座大島,一個半洲,座落在菩提伽耶西南方的大海中。島上有好幾層,最底層住著羅剎鬼。依照釋迦牟尼佛的授記,這些食人鬼在人壽減至二十歲時的未來,將會入侵我們的世界。到處肆虐的羅剎,會毀滅所有人類。佛陀也授記蓮師將會到這個島上去降伏這些羅剎,蓮師符應瞭此授記。
銅色山島上的主山深入海底的龍族所居地,山峰高聳入天,直達色界的梵天所在,山頂有一個三層的神變佛國:頂層是蓮師的法身,即阿彌陀佛;中層是蓮師的報身,即觀世音菩薩;底層是化身蓮師自己,周繞著八種化身。蓮師是阿彌陀佛的意化身、觀世音菩薩的語化身,以及釋迦牟尼佛的身化身。在降生於此世界之前,他先在報身淨土示現為顱鬘力(Thotreng Tsal)的五方佛,然後是八大化身、十二化身以及最後無數的化身。
在離開西藏之前,蓮師留下許多授記和埋藏瞭諸多法教,以便後世的取藏。他加持親近的弟子,使其與他無二無彆,能在未來的轉世中取齣伏藏法教。被賦予和蓮師同樣的神力後,這些弟子能在空中飛翔,在堅實的物體中自由穿梭,也能無礙地闡述佛經、論釋和密續的意義。尤其蓮師授記瞭一百零八位取藏的大伏藏師。由於曆史的變動與動盪,每位伏藏師在預定時間齣世以利生時,必然會遭逢睏境。因為瞭知未來的問題,蓮師埋藏瞭不共的修法,以因應不同的時節因緣而被取齣。取寶的伏藏師會有一個全新、適時、切閤特定時空環境的法教。舉例來說,正如我們偏好新鮮的食物、吃瞭不會讓我們生病般,同樣地,伏藏法也具有非常特彆的功德:其一是伏藏是近傳承、沒有任何三昧耶破毀的染汙;同時,伏藏不曾被彆人所竄改。伏藏法教直接來自蓮師,透過其弟子的未來轉世而取齣,然後直接修習而流傳開來。
簡言之,蓮師所埋藏之伏藏法教的不共功德,在於提供瞭一個切閤每個世代、時代和遇法個人的成就法門,每位伏藏師所取齣的嶄新教法,是為瞭讓具緣的弟子修習。較古老的伏藏也許會因三昧耶的破毀而有過失,延遲瞭成就的徵兆。因此,為瞭盡速成就,新的伏藏法擁有較大的加持力。再者,包括西藏人在內的大多數人,多少都喜歡新鮮的事物。新的伏藏好像比較有趣!西藏人似乎對舊伏藏的信心較為少些,所以修持的成果多少會延宕。較多信心、相信新鮮事、無誤的伏藏會引發修持的較大熱忱,産生較快的成果。這些是導緻新伏藏齣現的原因。不然的話,隻要各有一個三根本的上師、本尊、空行伏藏法就夠瞭。但因為人們是如此地喜新厭舊,一位新伏藏師取齣一個新的伏藏法,能産生極大的喜悅和驚奇。這是蓮師的善巧方便,實在令人驚嘆!
伊喜措嘉是金剛瑜伽女的五位空行母化身之一,體性上也是蓮師自己的化身之一。她的齣世,是為瞭襄助蓮師在雪域西藏弘傳金剛乘,尤其是伏藏的法教。
外相上,空行母一字的字義是指﹁空中所住者﹂,是一種毋須在地上行走的天人。有各類的空行母:智慧空行母、事業空行母和世間空行母。真正的智慧空行母是明覺的空性本質,識(perception)是男性的,而在識中的空性則是女性的特質。因此,法身佛母是所有空行母的根源。
實際上,所有男性本尊的根源是法身佛普賢王如來(Samatabhadra),而所有女性本尊的根源是普賢王佛母(Samatabhadri)。普賢王如來是諸識的根基,普賢王佛母則是諸識中的空性本質。此外,當普賢王佛母被稱為一切化身之基時,她是法身佛母、女性佛般若佛母(Prajnaparamita)。金剛亥母(Vajra Varahi)是般若佛母的報身,五方佛佛母的法界自在母(Dharvishvari)、金剛佛母(Mamaki)、佛眼佛母(Buddhalochana)、白衣佛母(Pandaravasini)、三昧耶空行母(Samayatara)亦是報身。般若佛母的化身是聖度母(Arya Tara)。此為智慧空行母的三身。
除瞭智慧空行母之外,還有為瞭利益眾生而擔負佛行事業的事業空行母;視察我們守護三昧耶情形的三昧耶空行母;還有居住在世間主要、次要聖地的空行母:有三十二個主要聖地,和二十四個次要聖榖。若加上八個主要的屍陀林,即是所謂的六十四聖地,有六十四勇父、空行居住著。和這些外在的六十四聖地相應,在較細微的層次上,在我們體內的六十四脈輪也住瞭相同數目的勇父、空行,是氣、脈、明點的精純體性。
伊喜措嘉佛母也是聖度母的化身之一,聖度母則是金剛亥母的化身,而金剛亥母的體性是般若佛母和普賢王佛母。相對應的男性三身佛,則是普賢王如來、金剛持和釋迦牟尼佛。若說隻有男性纔能成佛是十分愚蠢的,因為般若佛母和普賢王佛母都是女性佛。而金剛亥母的五種型態也都是正等正覺的佛。雖然聖度母是以十地菩薩的身形化現,但實際上她也是位全然證悟的佛。此外,在四十二位寂靜尊中的八大女菩薩,也都是佛。男性或女性的身相特徵,絕對不是究竟的層次。在中陰境時,寂靜尊中的八大菩薩或八大女菩薩,在體性上和忿怒尊中的八本母、八瑜伽女或所有女性尊,皆是相同的。男性佛會顯現為女性,女性佛則成為男性。空行母能以不同方式和各種形體示現,有些會顯得粗暴或令人反感,乃是為瞭遏阻概念化的思考和不淨觀。
最後,在修持佛法時最好憶起金剛乘中寜瑪派的不共功德,尤其是大圓滿教法「修自低起、見由高降」,蓮師的這句話實為關鍵。若我們的舉止依見而行,那麼會看起來瘋瘋癲癲的;但若是隻遵循小乘的見,則永遠不會有解脫的可能。聲聞、緣覺的見,無法讓我們即生成佛,得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因此我們必須依止小乘的修,而保任內密的見。
祖古.烏金仁波切誌於阿蘇拉洞
一九八九年
最近在颱灣書店裏偶然看到這本書的介紹,當“蓮師親授”和“空行母伊喜.措嘉”這幾個關鍵詞映入眼簾時,我腦海裏瞬間湧現齣許多關於藏傳佛教高僧大德的傳說和故事。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絕對是心靈上的一場盛宴,是嚮更深層次的佛法領域邁進的絕佳機會。 我一直對蓮花生大士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和影響深感敬佩,他被譽為“第二佛陀”,是藏傳佛教能夠紮根於雪域高原的關鍵人物。而伊喜·措嘉,作為他的主要女弟子,她的智慧和成就,在佛教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能夠讀到由蓮師親口傳授給她的教言,並被集結成書,這本身就具有極高的價值,是寶貴的傳承。 “空行法教”,這個名詞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讓我聯想到那些在高山峻嶺、險峻之地修行,以超越凡俗的智慧和力量,引導眾生走嚮解脫的修行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領略到,在麵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睏境、誘惑和無明時,如何運用這些“空行法教”的力量,去化解業障,增長福慧,甚至獲得心靈的真正自在。 書名中“教言閤集”的字樣,也暗示瞭內容的豐富性和係統性。這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有組織的、完整的教導,可能涵蓋瞭從基礎的觀修到甚深的證悟之道,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的學習藍圖。這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性地學習佛法,但又苦於不知從何開始的佛學愛好者來說,是極大的福音。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更深刻地理解“空性”的本質,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空行母”所代錶的智慧與慈悲。我相信,通過閱讀這些曆經韆年傳承下來的教言,一定能夠為我的修行帶來新的啓發,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力量。
评分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份量,是關於“空行母”的教言,而且是“蓮師親授”的,聽起來就不是一般的佛經,而是非常核心、非常秘密的傳承。蓮花生大士在藏傳佛教裏可是大神級的人物,他的教法,特彆是傳給他的主要弟子空行母伊喜·措嘉的,一定蘊含著無上甚深的智慧。 我一直對藏傳佛教裏的“空行母”概念很好奇,她們不隻是女性修行者,更像是智慧和能量的化身,是連接凡俗世界和證悟之境的橋梁。伊喜·措嘉作為蓮師最主要的弟子之一,她的教言,想必能讓我們從一個非常特彆的角度去理解佛法,去觸及到那些更深層的、不輕易示人的教義。 尤其“空行法教”這個詞,聽起來就帶有一種神秘和力量感,讓人聯想到修行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顯現和幻象,最終證悟實相。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在麵對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和執著時,如何運用這些“空行母”的智慧,轉化業力,開顯自性,找到真正的解脫之道。 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想要深入瞭解藏傳佛教,特彆是寜瑪派教法,並且對“空行母”這個概念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份珍貴的禮物。蓮師和伊喜·措嘉的組閤,本身就代錶著一種不共的傳承,而“教言閤集”則意味著內容會相當豐富,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有體係的教導。 我非常期待能通過這本書,窺見那高深的佛法殿堂,感受空行母伊喜·措嘉的慈悲與智慧,也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實修的指引,讓自己的修行之路,能有更堅實,也更光明的基礎。
评分這本《空行法教》,光是書名就讓我這個在颱灣土生土長,從小接觸廟宇香火,但一直對外來佛法有種既好奇又敬畏的讀者,心頭一震。蓮師,光是這個名字,就足以讓人想象那股磅礴的氣勢,而“親授”更是強調瞭這份傳承的純粹與不容置疑。 再說到“空行母伊喜.措嘉”,這個名字對我來說,雖然不陌生,但總覺得濛著一層神秘的麵紗。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女菩薩,而是具有特殊功德與力量的女性成就者,是智慧能量的象徵。想到她的教言,是由蓮師親自傳授,並且被匯編成集,這讓我充滿瞭期待,仿佛能藉此一窺甚深的密乘教法。 “空行法教”這四個字,單獨拆開來看,都帶著一種精妙的韻味。空行,本身就暗示著超越世俗的飛行,一種不受拘束的自在;法教,則是修行的方法和教導。閤在一起,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不隻是理論上的講解,更包含瞭許多修行的實際操作、觀想方法,甚至是一些非常貼近生活,能夠幫助我們轉化煩惱的智慧。 對於許多像我一樣,對藏傳佛教的“密”法感到好奇,但又不知從何入手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難得的切入點。它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直指蓮師核心弟子伊喜·措嘉的教言,這意味著內容會非常地精煉、有力,並且可能包含許多直接的、不繞彎子的指引。 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空性”的真實含義,不僅僅是在概念上,更能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種種境遇中。我也期待能夠從中找到一些實際可行的修行方法,讓自己能夠更有效地精進,更接近那些蓮師和空行母所代錶的究竟成就。
评分在颱灣,隨著大傢對心靈成長和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些原本隻在小圈子裏流傳的珍貴法本,也漸漸地被更多人所認識。《空行法教:蓮師親授空行母伊喜.措嘉之教言閤集》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著作。光看書名,我就知道這絕非等閑之輩,而是蘊藏著極其深厚的佛法智慧。 蓮花生大士在藏傳佛教界的地位,不言而喻,他被尊稱為“古魯仁波切”,是開啓藏傳佛教的偉大上師。而伊喜·措嘉,則是他最重要的女弟子之一,她的修行成就和智慧,曆來備受推崇。這本書能將蓮師親授給她的教言匯集在一起,這本身就說明瞭其教法的重要性和珍貴性,是連接兩位偉大成就者的橋梁。 “空行法教”這個概念,對我而言,帶著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闡述,更像是修行上的“秘法”或“心要”。我猜想,這本書會包含許多關於如何觀想、如何轉化煩惱、如何與自身內在的智慧能量連接的方法,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極具指導意義的。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佛法,是要能夠落實在生活中的,是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生命品質的。而“空行法教”,聽起來就有一種能夠賦予修行者力量,幫助他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明與自在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閱讀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空性”的含義,以及如何去實踐“空行母”的智慧。我相信,這些來自蓮師和伊喜·措嘉的教言,一定能夠為我的修行之路帶來更深的體悟和指引,讓我能夠更有效地邁嚮覺悟的彼岸。
评分我是在偶然的機會下,在一傢颱灣的書店看到這本書的,當時就被它的書名深深吸引瞭。 《空行法教:蓮師親授空行母伊喜.措嘉之教言閤集》,這幾個詞語組閤在一起,仿佛一股來自雪域高原的神秘而古老的力量,撲麵而來。 蓮花生大士,這位在藏傳佛教中擁有崇高地位的大師,他的教法嚮來以甚深和廣大著稱。而他親授給伊喜·措嘉的教言,更是具有非凡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般的佛法開示,而是包含瞭高階修行者與傳承者之間的直接互動與智慧傳遞。想到能夠閱讀到這樣一份珍貴的“原汁原味”的傳承,我的心中充滿瞭期待。 “空行法教”,這個詞匯本身就充滿瞭神秘色彩。在我的認知中,“空行母”是智慧與能量的化身,她們能夠洞悉宇宙的奧秘,並引導眾生走嚮解脫。而“法教”,則代錶著一套係統性的修行方法和理論。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有機會可以一窺這深邃的“空行法教”,瞭解它們是如何被傳授,又是如何被實踐的。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麵對現實生活中各種看似無解的睏境時,如何運用“空行母”所代錶的智慧,去轉化那些阻礙我們前進的力量。我更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實修的指導,讓我能夠將這些古老的教言,融入到我自己的修行實踐中,從而獲得心靈上的成長和提升。 這本書的齣現,對於許多像我一樣,對藏傳佛教,特彆是寜瑪派的甚深教法感到好奇的颱灣讀者來說,絕對是一個寶貴的資源。我期待著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智慧,並且從中獲得真正的啓迪,讓我的修行之路,能夠更加堅定而富有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