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原理與實務

社會心理學:原理與實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賴惠德
圖書標籤: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
  • 行為科學
  • 社會行為
  • 人際關係
  • 態度與說服
  • 群體動力
  • 認知心理學
  • 應用心理學
  • 研究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打從我們一齣生,就開始與人建立連繫、發展關係或友誼。我們與傢人、朋友、以及其他人們的連結,定義瞭我們的社會自我、社會連繫,以及社會生活的品質與歡喜傷悲。

  宛如在《仙履奇緣》裡的灰姑娘,我們會遇見不同的人事物,會經歷幸福與失落,同時也可能感到睏惑──為什麼人與人會互相吸引?為什麼戀人之間的關係既親密又孤寂?為什麼人們會助人或不助人?為什麼態度改變不一定具有持續性?……透過這本《社會心理學:原理與實務》,將有助我們踏入科學社會心理學的世界,直麵社會與人生的睏惑,成就更幸福的社會與人生。

本書特色

  1. 權威經典:作者纍積十餘所大學及補教機構教學經驗,全新整閤國外主流教科書最新知識,精確的用字遣詞,有助建立對本學科的正確認識。

  2. 從電影故事窺見社會與人生:16 部電影故事,引領讀者串連起 16 章的主題與社會生活的連結。

  3. 專有名詞彙編:書末彙編各章專有名詞解釋,有助於建立更紮實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知識與考試答題技巧。
 
好的,以下是一本與您提供的書名《社會心理學:原理與實務》無關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力求自然: --- 《古羅馬工程學的輝煌:從渡槽到萬神殿的結構奧秘》 作者:馬庫斯·維特魯維斯·卡爾佩恩 譯者:李明哲 齣版社:寰宇文史齣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古羅馬工程學的核心技術、設計哲學及其對西方文明的深遠影響。它不僅僅是一部技術手冊的現代解讀,更是一部關於羅馬人如何利用幾何學、材料科學和組織能力,將宏偉構想轉化為永恒實體的曆史畫捲。作者卡爾佩恩,一位資深古典考古學傢與結構工程師,通過對大量一手文獻(如《論建築》的殘篇)、考古發現以及復雜的工程遺址的實地測量,構建瞭一個立體而詳盡的羅馬工程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奠基之石——羅馬的工程思想與資源管理 本書伊始,便探討瞭羅馬工程學的哲學基礎。與希臘人偏愛純粹的理論推演不同,羅馬人秉持的是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工程決策圍繞“堅固性、實用性與美觀性”(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三大原則展開。作者詳細闡述瞭羅馬帝國龐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是如何被高效調配的。這包括瞭從徵服地區獲取優質石材(如卡拉拉大理石和提沃利石灰岩)的供應鏈管理,以及對奴隸、工匠、退伍老兵組成的專業化工程部隊的組織和訓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羅馬混凝土(Opus Caementicium)的配方和應用進行瞭細緻的化學分析。羅馬人如何利用火山灰(火山岩粉,Pozzolana)與石灰、碎石混閤,製造齣能夠在水下固化並曆經韆年侵蝕依然堅固的材料,是本書的一大亮點。書中配有詳細的配比圖錶和現代材料學測試報告,力求還原這種失傳技術的核心秘密。 第二部分:流動的動脈——水利工程的奇跡 古羅馬的生命綫是其復雜的水利係統,這部分內容占據瞭全書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作者係統梳理瞭羅馬引水渡槽(Aqueducts)的設計與建造過程。 渡槽係統: 書中詳細分析瞭著名的波提奧爾(Pont du Gard)和剋勞迪烏斯渡槽的案例。重點剖析瞭羅馬人如何通過精確的坡度計算來保證水流的持續動力,同時避免水流過快對管道的衝刷。書中展示瞭用於測量水準的科利馬特(Chorobates)和裏帕(Libella)等復雜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揭示瞭在沒有現代激光設備的情況下,羅馬人如何達到毫米級的水平精度。 供水與排水: 渡槽的終點並非灌溉,而是城市內部的供水網絡。本書探討瞭加壓供水技術,例如,通過鉛製管道(Fistulae)的壓力分配係統,如何將水輸送到公共浴場(Thermae)、噴泉(Fontana)乃至私人府邸。同時,對宏大的城市排汙係統——大下水道(Cloaca Maxima)的結構與維護機製,也進行瞭考古學上的深入考察,闡釋瞭其在維護城市公共衛生方麵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空間的掌控——建築工程的革命 羅馬工程的另一高峰體現在其對大跨度、大體量建築的掌控上。本書重點剖析瞭拱、券、與穹頂這三大結構支撐體係的成熟應用。 拱與券的力學: 作者以龐大的羅馬劇場(Theatra)和圓形競技場(Amphitheathea)為例,解釋瞭拱的結構如何有效地將垂直荷載分散到側牆和墩柱上,從而實現更大的開放空間。書中分析瞭拱心石(Keystone)在結構穩定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及羅馬人在模闆(Formwork)製作上的精妙工藝。 萬神殿的穹頂之謎: 毫無疑問,萬神殿(Pantheon)是羅馬結構技術的巔峰之作。本書投入瞭大量篇幅解構其無支撐的巨大混凝土穹頂。作者結閤結構分析,闡釋瞭穹頂厚度的變化(從基座到頂部的逐漸減薄)、二十八道凹槽(Coffers)不僅僅是裝飾,更是為瞭有效減輕上部結構重量的工程學設計。對於中央的眼洞(Oculus),書中不僅討論瞭其采光和通風功能,還分析瞭它在結構受力平衡中的巧妙作用。 第四部分:聯結帝國——道路與橋梁工程 本書最後一部分聚焦於羅馬的陸地基礎設施。羅馬道路(Viae Romanae)是其軍事擴張和貿易往來的基石。 道路的結構分層: 深入解析瞭標準羅馬道路的“三明治”結構:從地基的夯實、鋪設粗石、細碎石、沙礫層,到最上層的石闆鋪麵。作者強調瞭道路的微小拱形傾斜(Camber)設計,確保瞭雨水能夠迅速排齣,防止路麵積水和軟化。 橋梁工程的耐久性: 羅馬橋梁的特點是簡潔、堅固且耐久。書中對阿爾坎塔拉橋(Alcántara Bridge)等實例的分析錶明,羅馬人對基礎承颱的深入挖掘,以及對橋墩形狀的流綫型優化,有效減少瞭水流的阻力,使這些結構屹立韆年而不倒。 本書價值 《古羅馬工程學的輝煌》為曆史學傢、土木工程師、建築學學生以及對古代科技史感興趣的讀者提供瞭一部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洞察力的著作。它不僅重現瞭宏偉的工程奇跡,更揭示瞭支撐這些奇跡背後的數學原理、材料創新和嚴謹的管理藝術,是理解古代世界工程智慧的必讀之作。本書配有大量高清測繪圖、遺址照片和結構剖麵圖,使復雜的工程概念一目瞭然。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賴惠德


  現職
  佛光大學心理學係副教授
  國立空中大學心理學類學科委員

  學歷
  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

圖書目錄

Part 1 緒論篇
第01章 社會心理學概論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建築學概論
1.1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1.2 社會心理學的歷史
1.3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1.4 社會心理學的內容

第02章 研究方法:探索社會行為的真相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戀夏 500 日
2.1 研究概述
2.2 研究的類型
2.3 研究方法

Part 2 社會訊息處理篇
第03章 社會知覺:瞭解他人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海街日記
3.1 社會知覺的訊息
3.2 行為的因果歸因
3.3 歸因過程中的偏誤

第04章 社會認知:理解社會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一一
4.1 社會觀察與思考
4.2 組織社會知識
4.3 社會認知的捷思與偏誤

第05章 社會自我:我是誰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蜂鳥
5.1 認識自我
5.2 自尊
5.3 自我呈現

第06章 刻闆印象、偏見、歧視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寄生上流
6.1 刻闆印象:認知因素
6.2 偏見:情感因素
6.3 歧視:行為因素

Part 3 社會關係篇
第07章 性別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花木蘭
7.1 基因演化與性別
7.2 性別與自我
7.3 性別角色與發展

第08章 喜歡與愛情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大話西遊
8.1 喜歡:人際吸引
8.2 從伴侶選擇到親密關係
8.3 什麼是愛情?
8.4 愛情的終點

第09章 攻擊與暴力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教父大結局
9.1 攻擊及其起源
9.2 攻擊的理論解釋
9.3 攻擊的成因與對策

第10章 利社會行為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橫道世之介
10.1 幫助睏境中的他人
10.2 利社會行為的理論解釋
10.3 利社會行為的個人與情境因素

Part 4 社會影響篇
第11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不標準情人
11.1 態度與行為
11.2 態度的理論
11.3 態度的持續性

第12章 社會影響:從眾、順從、服從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史丹佛監獄實驗
12.1 社會影響
12.2 從眾心理
12.3 順從心理
12.4 服從權威

第13章 群體行為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小偷傢族
13.1 群體的本質
13.2 他人在場的影響
13.3 群體決策
13.4 群體互動:競爭與閤作

Part 5 應用社會心理學篇
第14章 社會心理學在工商領域的應用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抱歉,我們錯過你瞭
14.1 工業社會心理學
14.2 社會知覺與人事甄選
14.3 組織文化與領導

第15章 社會心理學在司法領域的應用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黑水風暴
15.1 司法中的社會心理學
15.2 刑事被告的招供與測謊
15.3 陪審團成員的選取與決策

第16章 社會心理學與未來生活
那些電影裡的社會與人生 獨自等待
16.1 社會壓力與健康
16.2 社會關係與健康
16.3 氣候變遷、物質主義和未來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492458
  • 規格:平裝 / 472頁 / 17 x 23 x 2.3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作者序

  歡迎您來到社會心理學的旅程!步履不停的社會生活,是一場又一場的不期而遇。途中您會遇見不同的人,或與您擦身而過、或相伴一程、或相伴一生;有些人您過一會兒就忘瞭,有些人點點滴滴您會一輩子銘記心裡,甚或在閉上眼睛的前一剎那,您還想起那些年、那些事。迴憶過往,我們會迴想起不同的人,那個人可能帶給您幸福的快樂迴憶、或痛徹心扉的傷害、或改變一生的成長。

  人生沒有如果,麵對沒有迴頭路的人生,我們可不可能更進一步避免掉社會生活中的某些不幸、遺憾、錯過?開創更美好的社會與人生?社會心理學正是懷抱上述理想、關乎這些社會生活課題的一門科學;包括友誼與愛情、攻擊與暴力、偏見、歧視、從眾、態度改變、……等,在在都關乎人們社會生活的健康與福祉。

  社會心理學是探索人類社會生活中人際互動的一門科學,同時也是心理學範疇最貼近社會人生的一個學科。但科學的社會心理學中抽象的理論與構念,如果是來到嚴格的研究所入學考或國傢考試,它就變得更難以掌握及發揮。所以,在三十年的教書生涯,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二十年前在颱北車站附近的補教機構,每年總有學生為社會心理學的國傢考試或升學考試所苦,甚至悵然淚下。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陸續整理瞭超過十幾萬字的講義,努力嘗試把握社會心理學的用字遣詞,初步建立瞭這本書最早的雛形。

  但儘管早有規畫想要編寫一本容易閱讀的社會心理學教科書,俾利莘莘學子理解這門知識,既能應用於社會人際課題的關鍵決策,且不須再花費昂貴補習費奔忙於補教機構。但是,社會生活中總有一件又一件忙不完的事,前與其他齣版社的洽約也都一次次無疾而終。所幸得有雙葉書廊齣版部羅曼瑄小姐,以及業務部邱榕濱先生的慷慨幫助,促成瞭這本書得以實際進入編寫階段。

  本書原本預定一年半時間完成,卻又拖延瞭一年多,終於得以完稿齣版,特別要感謝雙葉書廊齣版部編輯蘇依琪小姐與同仁們的共同努力與協助,讓本書能以更好的內容與麵貌來與讀者相見。感謝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郭建誌教授的真摯友誼與勉勵,他早早交待當這本書麵市時,應須先送一本交由他審閱過目。此外,還要感謝揚達先生、珈翎小姐共同協助校稿並提供寶貴意見,感謝揚凱先生的溫暖支持,以及感謝遠在天堂的母親、父親,一生艱苦奮鬥並教養子女,要努力成為有貢獻於人群及社會的社會人。

  作者在本書中介紹瞭16部以上的電影故事,主要希望藉由描繪社會與人生的電影故事,幫助讀者更具體掌握抽象的理論與構念。例如,吸引力的要素是什麼?愛情三角形理論如何套用到一部部電影與日常生活?正如在《戀夏500日》裡,描述瞭一位男生(湯姆)和一位女生(夏天)的一見鍾情,但卻沒能發展成為愛情。但會造成兩人分手的真正原因,其實大部分是湯姆的錯,而非夏天;觀眾們大多眼見為憑,我們也經常更相信眼見為憑,但單從自己的視角,往往看不到事件的全貌,所以在這個社會,纔會一遍又一遍重複上演著那《戀夏500日》裡的遺憾與錯過。假若我們可以學習到更多科學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將更能在社會的人際互動中,作齣更具遠大眼光的判斷與選擇。

  作者纔疏學淺,假若這本書能對初學者在學習上有那麼一點點幫助,那肯定是我在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就讀期間,黃光國教授、黃榮村教授、鄭伯壎教授……治學嚴謹且教導有方。假若有任何問題或疏漏,那肯定是我必須負起全部責任,敬祈各位教師先進及同學,能慷慨惠允不吝指正。

賴惠德 謹識
於宜蘭員山冷水坑
2022年7月22日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印象就是它的厚度,很有份量感,感覺像抱著一塊磚頭。不過,光是從目錄就能感受到作者團隊的用心,他們似乎很不怕深入探討複雜的議題。我特別注意到它在處理文化差異和跨文化比較的那幾個章節,這對我們身處在多元社會的颱灣讀者來說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我們習慣用西方的理論框架去套用在東方的社會現象上,結果常常會失焦。我很期待這本書在如何解釋亞洲脈絡下的社會行為,尤其是在強調集體主義和人情倫理的社會中,個體是如何被塑造和調適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本土化的案例或者至少提醒我們思考這些差異,那就太棒瞭,這樣讀起來纔不會覺得隻是在翻譯國外的資料而已,而是真正能幫助我們理解身邊的人和事。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注重閱讀的舒適度,紙張的選擇是那種霧麵的,不會太反光,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比較不會痠澀。在內容編排上,我注意到它似乎有特別強調「社會影響」這塊大主題,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吸引力。我對於權威的服從、群體決策中的盲點,以及說服力的機製特別感興趣。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那些成功的行銷手法或是政治宣傳背後,究竟運用瞭哪些社會心理學的原理,並且能清楚地指齣其中的倫理界線。畢竟,理解這些機製,不隻是為瞭知道「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麼不能亂做」。如果這本書能平衡地探討這些光明麵與陰暗麵,引導我們成為更有批判性思考的社會成員,那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本普通的教科書瞭。

评分

我對社會心理學的興趣,其實是從一些社會熱門事件開始的。像是最近網路上各種群體極化、同溫層現象,都讓人開始思考「為什麼大傢會想得這麼不一樣」。這本書的書名中強調瞭「原理」,讓我好奇它會如何解析這些當代議題的底層邏輯。我希望能看到它如何用紮實的實驗設計和嚴謹的統計概念來解釋這些看似混亂的社會現象。例如,在探討從眾壓力時,我希望它能提供不同情境下的強度差異分析,而不隻是簡單地說「人會跟著別人做」。如果能結閤一些近年來的神經科學或行為經濟學的觀點來輔助說明,那就更完美瞭,這樣能讓原本抽象的心理學概念變得更加具體和可信服,畢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讀者對證據的要求越來越高瞭。

评分

這本《社會心理學:原理與實務》的書皮設計得很簡潔,配色是那種沉穩的藍綠色,看起來就很有學術氣息。我平常對社會心理學蠻有興趣的,但總覺得市麵上很多教科書都寫得太過於理論化,讀起來會有點硬邦邦的。拿起來翻瞭一下,發現它在章節安排上蠻有條理的,從基礎的個體感知、態度形成,一路講到團體動力、人際關係,感覺涵蓋的範圍很廣。特別是看到「實務」這兩個字,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隻是紙上談兵,或許在應用層麵會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發。我猜測作者應該花瞭不少心思去平衡學術的嚴謹性和實務操作的連結性,這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社會現象時,會是很有幫助的工具書。整體來說,光看排版和編排,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本紮實的著作,值得花時間去深入研究。

评分

說實話,我過去在念相關科係時,對社會心理學就有點頭痛,覺得很多概念都混在一起,很難釐清。這次看到《社會心理學:原理與實務》的齣現,我抱持著一種「再給它一次機會」的心態。我比較重視的是它的教學輔助功能,希望它在每個章節後麵都有足夠的思考題或延伸閱讀的指引。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實務」二字,那麼它應該要提供一些工具,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立刻應用所學的知識。例如,當我們需要做團隊溝通、化解衝突,或者隻是想理解為什麼別人的偏見那麼難以改變時,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思考步驟或框架。這遠比單純背誦幾個學者的名字和理論要來得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