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作品的析賞(2版)

屠格涅夫作品的析賞(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屠格涅夫
  • 俄國文學
  • 文學評論
  • 文學賞析
  • 經典文學
  • 小說
  • 文學史
  • 文化
  • 名著
  • 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先細述屠格涅夫的傢世、父母、幼年、青少年求學經過,繼而敘述他隨抵俄演唱的法國女高音寶琳.韋雅朵旅歐,到處遊蕩、寄人籬下;接著提及他《獵人筆記》結集造成的重大影響、首部長篇小說《魯金》所引發的好惡評論、他與《當代人》編輯群的恩怨情仇等等。屠氏最成功的長篇為《父輩與孩輩》,幾部中短篇如《初戀》、《春潮》、《阿霞》等也備受歡迎。壯年一度擬在德國巴登建屋定居,卻因普法戰爭爆發而尾隨韋雅朵一傢遷往倫敦,後轉迴巴黎久居,不過常抽空返俄吸取鄉土的氣息,並於此期間撰寫不少篇中短型小說。《處女地》的齣版贏迴年輕學子對他的擁護,這也是他國際聲譽達到高峰之際。晚年迷戀本國戲劇演員沙維娜,算是他一生愛情故事的插話。最後以脊椎癌逝世於巴黎,而歸葬俄土。

  本書不但以傳記筆法詳述屠格涅夫的生平、著作和思言雲為,還討論其時代之俄國與西歐局勢的演變,俾瞭解人物與時地之互動,以及作傢和其親友的交流。再以曆史社會學和心理分析的角度,評讀和析賞其隨筆、書信、詩詞、戲劇、小說。最重要的是探索屠格涅夫的心靈與哲思的世界,析述其天道觀、社會觀和人生觀,俾在其生涯、作品和時代形成一個圓融的有機體,把文學體現人生的意義,以屠氏的平生、時代和傑作刻劃齣來;最終評價屠氏文學貢獻和影響。本書插圖眾多而珍貴,參考文獻不限於俄文,兼涉及英、德、法、漢文資料,相信為同類著作中最具普世觀的屠格涅夫傳記與評論之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洪鎌德


  學曆:
  颱大政治係學士
  維也納大學國傢學博士

  曾任:
  慕尼黑大學、南洋大學、新加坡大學和颱大國發所、哈佛、加州(柏剋萊) 大學、波恩大學等歐美大學訪問學人、北大、復旦、上海、南開、廈門、中山、人民等中國十所大學客座、名譽、顧問教授,中國馬剋思學會顧問
 
  現任:
  國立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國立體育大學體研所博士班兼任教授

  著有:
  《馬剋思與時代批判》(2018)
  《馬剋思誕生兩百年後世局之演變》(2018)
  《淵博與創思──洪鎌德教授八十高壽慶賀文集》(2017)
  《黑格爾哲學新解》(2016)
  《馬剋思》(2015二版;1997初版)
  《個人與社會——馬剋思人性論和社群觀的析評》(2014-2015)
  《當代政治社會學》(2013二版;2006初版)
  《全球化下國際關係新論》(2011)                                        
  《馬剋思的思想之生成與演變——略論對運動哲學的啓示》(2010)
  《西方馬剋思主義的興衰》(2010)
  《人本主義和人文學科》(2009)
  《當代社會科學導論》(2009)
  《從唯心到唯物——黑格爾哲學對馬剋思主義的衝擊》(2007)
  《黑格爾哲學的當代詮釋》(2007)
  《當代主義》(2004)
  《西方馬剋思主義》(2004)
  《法律社會學》(2004二版; 2000初版)
  《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2000二版;1997初版)
  《人的解放——21世紀馬剋思學說新探》(1999)
  《當代政治經濟學》(1999)
  《從韋伯看馬剋思——現代兩大思想傢的對壘》(1998)
  《21世紀社會學》(1998)
  《馬剋思社會學說之析評》(1998)
  《傳統與反叛——青年馬剋思思想的探索》(1997四版)
  《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1997)
  《跨世紀的馬剋思主義》(1996)
  《新馬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1995二版)《新加坡學》(1994)
  《馬剋思與社會學》(1983)
  《世界政治新論》(1977)等書共49本,以及論文300餘篇
 

圖書目錄

序 以哲學和社會科學來探索文學
第一章 身世、傢族和幼時教育
第二章 留德與返俄
第三章 韋雅朵在俄國演唱的轟動
第四章 再次海外三年的飄泊(1847年2月至1850年6月)
第五章 逮捕與軟禁
第六章 文學創造生涯的低潮和重尋繆思
第七章 《魯金》的齣版和兩種性格的剖析
第八章 又是離鄉赴歐之旅(1856年7月至1861年5月)
第九章 與《當代人》編輯群的來往與絕交
第十章 農奴解放與父輩和兒輩的代溝
第十一章 小說《父輩和孩輩》之齣版與反響
第十二章 在巴登享受歡樂的歲月
第十三章 鳩雀同巢,巴黎的共居
第十四章 《春潮》的撰寫與齣版
第十五章 《處女地》的齣版及其反響
第十六章 暴力、革命和改革運動之失敗
第十七章 《夢》和其他神祕小說的撰述以及好友的凋零
第十八章 最高的喜樂和病痛的摺磨
第十九章 最後返鄉短暫居留的幸福與光采
第二十章 生命的終結
第二十一章 屠格涅夫文學生涯的分期
第二十二章 屠格涅夫初期與晚期的詩作
第二十三章 《獵人筆記》的各篇簡介和社會影響
第二十四章 屠格涅夫劇作的析評
第二十五章 屠格涅夫六部長篇小說的析賞
第二十六章 中短篇小說的解讀
第二十七章 作為思想傢的屠格涅夫
第二十八章 屠格涅夫文學的評價與影響
屠格涅夫年錶
參考書目
人名引得
事物引得
後記:屠格涅夫和馬剋思兩百年誕辰紀念文
英文目錄

圖書序言

二版序

  自從本書第一版在2017年1月麵世以來曆經兩年,曾被本人使用為交大通識教育新課程「屠格涅夫散文和小說的析賞」之教本。至今此一新課已講解四次,本學期將要五度講授。一般而言,學生反應相當良好。本校推廣部還把本課程選列為開放學程,將錄取的影音帶對外發行,俾校外人士可以購備參考。

  對於本書加以閱讀、評論和贊揚的人為下列諸好友:中研院李壬癸院士、退休的孫森淼大法官、法界纔女葉賽英法官、颱大社會學係前主任林瑞穗教授、政大俄羅斯研究所洪美蘭和魏百榖兩位教授,以及畫傢兼詩人的邵素貞與郭美鈴女士。另外,親自撰文評述的有新竹科學園《園區生活雜誌》總編輯何乃蕙女士(文章發錶於施正鋒主編《淵博與創思──洪鎌德教授八十高壽慶賀文集》(2018年6月,五南版)。對上述諸友好的鞭笞和鼓勵,我謹緻最高敬意和謝忱。

  由於我在交大任教七年(2012-2019)間幾乎每年齣版一本新書,而引起學校當局的矚目。遂在張懋中校長、陳信宏副校長、黃美鈴學務長,以及多位學界前輩和通識教育中心諸位同仁推薦下,校評會於2019年6月中旬一緻通過任命我為該校終身講座教授。這項殊榮無異是我半生教學生涯的巔峰,令人無限感激,極為珍惜。藉本書二版齣梓之便,謹對校內外同仁敬緻至深謝忱。希望我能把餘生貢獻給交大,再盡棉薄之力。
 
  最後,再三再四為本書再版付齣心力的五南劉靜芬副總編輯和執行編輯林佳瑩小姐錶達無比敬佩之忱和真摯的謝意,祝福她們工作順利、身心康泰。

交大終身講座教授
洪鎌德
2019年11月1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個資深的文學愛好者,我對任何能夠深化理解經典作傢的作品的書籍都抱有濃厚的興趣。這次的《屠格涅夫作品的析賞(2版)》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一類。屠格涅夫的作品,總給我一種疏離又親切的感覺,仿佛他筆下的人物就在我們身邊,經曆著我們或曾或將要經曆的睏惑與選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透著一種沉靜的力量,這與我心中對屠格涅夫作品的印象十分契閤。我特彆關注的是它是否能幫助我理清屠格涅夫作品中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脈絡,以及他如何通過敘事技巧和語言風格來塑造人物、錶達思想。我曾多次閱讀《獵人筆記》,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但總覺得在理解深度上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更係統、更專業的解讀,例如對作品中社會現實的映照、對農民和貴族階層關係的細緻剖析,以及屠格涅夫獨特的“淡淡的憂傷”是如何形成的。光是想到能夠從學術的角度去審視這些我鍾愛的文字,我就感到無比興奮,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理解之門。

评分

這本《屠格涅夫作品的析賞(2版)》,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細讀,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前言,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我一直都很喜歡屠格涅夫的作品,他的文字裏有一種獨特的憂鬱美,總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初版的時候我就關注到瞭這本書,可惜當時因為種種原因錯過瞭,這次二版的消息齣來,我第一時間就下單瞭。從書的裝幀和紙張的質感來看,齣版社是下瞭功夫的,這對於一本學術性的賞析類書籍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尤其期待書中對屠格涅夫筆下那些經典女性形象的分析,比如《父與子》裏的奧麗加,還有《貴族之傢》裏的麗莎,她們身上那種矛盾、掙紮和對理想愛情的追求,至今仍讓我迴味無窮。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更深入理解這些人物、理解屠格涅夫創作世界的新視角。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解讀那些復雜的社會背景和人物心理,是否會提齣一些我之前從未想過的觀點。光是目錄裏那些標題,就已經勾起瞭我無限的遐想,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在這本書的字裏行間,與作者一起,再次品味屠格涅夫永恒的魅力。

评分

我一直覺得,閱讀屠格涅夫的作品,就像是在品一杯陳年的威士忌,初嘗時或許有些微的澀,但迴甘卻綿長而悠遠,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又有著深刻的哲理。而《屠格涅夫作品的析賞(2版)》的齣現,無疑就像是為我提供瞭一個專業的品鑒指南。我之所以如此期待,是因為我曾在閱讀中遇到過一些睏惑,比如某些情節的處理,或者某些人物塑造的動機,總覺得可以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承諾的“析賞”二字,讓我看到瞭解決這些疑問的希望。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作品梗概,而是能夠深入到文本的肌理,剖析其創作的時代背景、哲學思考,以及屠格涅夫獨特的藝術手法。特彆是那些關於愛情、理想與現實衝突的探討,一直是屠格涅夫作品中最動人心魄的部分。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將如何解讀這些永恒的主題,是否會揭示齣更多我未曾察覺的細節和深意。總之,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經占據瞭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它承載著我對屠格涅夫藝術世界更深層探索的渴望。

评分

說實話,在看到《屠格涅夫作品的析賞(2版)》這本書的名字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終於來瞭!”。我一直認為,屠格涅夫是俄國文學史上繞不開的一位巨匠,他的作品,無論是《初戀》的純真、《父與子》的代溝,還是《獵人筆記》的現實,都以其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洞察和優美的語言,徵服瞭無數讀者。然而,對於很多像我一樣的普通讀者來說,要完全理解其作品背後復雜的社會曆史背景、哲學思辨以及作者的創作意圖,仍然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一本高質量的“析賞”作品,就顯得尤為珍貴。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屠格涅夫創作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尤其讓我好奇的是,在二版中,作者是否會加入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對原有的分析進行更深入的拓展和深化。單是想到能有專業人士為我梳理屠格涅夫作品的脈絡,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就已經讓我激動不已。

评分

我最近正準備重溫一下屠格涅夫的一些經典作品,正愁找不到一本能夠深度解讀的書籍。《屠格涅夫作品的析賞(2版)》的齣現,簡直就是及時雨。我一直覺得,屠格涅夫的作品雖然在語言上讀起來很流暢,但其背後蘊含的深刻含義,往往需要反復品味,甚至是藉助一些專業的解讀纔能完全領會。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屠格涅夫筆下的人物塑造,特彆是那些性格復雜、充滿矛盾的女性角色,以及他如何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人物內心世界的技巧,抱有濃厚的興趣。我相信,一本優秀的析賞作品,不應該僅僅是作者的個人觀點陳述,更應該能夠引導讀者自己去發現、去思考。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豐富的例證,清晰的邏輯,以及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幫助我以一種更成熟、更全麵的視角去理解屠格涅夫的藝術世界。光是想到能夠通過這本書,再次走進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文學場景,就已經讓我心潮澎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