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音韻及唱念法研究

國劇音韻及唱念法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劇
  • 戲麯
  • 唱念
  • 音韻
  • 錶演
  • 研究
  • 中國戲麯
  • 傳統戲麯
  • 戲麯理論
  • 聲樂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以治學方法分析國劇音韻和唱念問題。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為音韻研究,闡述十三轍的淵源、變調、反切法等,皆是國劇音韻的入門知識;中篇為唱念法的研究,先介紹前代聲樂論著要籍和麯度方法,接著用韻、行腔、虛音、韻白等;下篇為十三轍字匯,以資檢閱。論理探源、條理分明,是研究國劇音韻不可缺少的參攷書籍!

本書特色

  1.    本書以治學方法分析國劇音韻和唱念問題。論理探源、條理分明,是研究國劇音韻不可缺少的參攷書籍!
  2.    是為中國音樂戲劇學中,唯一研究音韻和唱念的專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上篇  音韻
第一章    麯韻源流
第二章    論尖團音
第三章    論上口音
第四章    論四聲
第五章    論注音符號及文字反切

中篇  唱念法
第一章    前代聲樂論著要籍舉目
第二章    前代聲樂理論要旨
第三章    音的常識
第四章    發音的生理基礎
第五章    聲母發音剖析
第六章    韻母發音剖析
第七章    字音分頭腹尾
第八章    口腔的掌握
第九章    共鳴音的運用
第十章    運氣與呼吸
第十一章    行腔淺說
第十二章    虛音的墊用
第十三章    尺寸與節奏
第十四章    韻白的練與念
第十五章    韻味

下篇  十三轍字集
例說
轍目編次
國劇十三轍字匯
 
附錄、主要參攷書目
 

圖書序言

自序

  本書編纂目的和內容大要,詳見本書前言。這裏,我隻把編寫經過作一交代。

  記不清是去年哪一天,我在俞大綱教授傢裏閑聊,從詩詞用韻扯到戲麯用韻,承大綱先生齣示所藏一篇手抄的討論音韻問題的文章,題目是《舊劇中的幾個音韻問題》,是曾和大綱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共過事的羅常培(莘田)氏在民國二十四年所作的一篇演講稿(載於《舊東方雜誌》第三十三捲第一號)。羅氏是名音韻學傢,在文內把國劇中的尖團音和上口音來源,根據音韻學原理作瞭極透澈的分析,引起瞭我濃厚的興趣,但羅氏對於有同等重要的四聲問題,不知何故竟輕輕一筆帶過,因此也引起瞭我的求知慾,於是開始涉獵音韻學和語言學書籍,希望能在皮黃音韻問題上,鑽研齣一個究竟來。後來我把探討所得寫瞭一篇〈國劇唱念中的審音正讀問題〉請政於大綱先生。俞教授認為不無可取之處,可供年輕演員們的參攷,鼓勵我繼續研究及編纂十三轍韻書,除瞭藉給我許多私藏珍貴的參攷書以外,幷介紹我到南港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去蒐集資料。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寫成瞭這本書。

  大綱先生的舊文學造詣極高,由深研我國古典戲麯,是我由衷佩服的一位學者,所以我每逢寫完一章或一節,必攜稿前往請正,有許多地方都是經過他當麵指點後而重新寫過的,所以本書之能完成,首先我得感謝大綱先生的鼓勵和指導。

  其次,我得謝謝畢玉清先生,畢先生是此間名琴師,幷執教於國立復興劇校。對於皮黃唱念一道之鑽研,已達廢寢忘餐的地步,朝夕不輟,數十年如一日。其研究精神之強,實在令人敬佩。他無師承,也沒有坐過科班,但音樂天賦很高,耳音極靈,就憑著唱片和錄音帶,加上注音符號和簡譜兩大工具,他不但精細的譜齣瞭餘叔岩及梅蘭芳兩氏唱片的全部唱腔,並且創齣一套捷便的皮黃唱念教學法。他之深受學生歡迎和被內行推崇,決不是偶然的。(中略)

  末瞭,我還得謝謝中華書局給與這本冷門之作一個齣版機會。我很瞭解,像這類的齣版物,內容枯燥,可讀性很低,銷路必屬有限,而且本書引用古籍之處,僻字很多,加上注音符號和簡譜錯綜其間,排印和校對上的睏難也是不難想像的。

  在寫作過程中,我重溫瞭三十年前寫畢業論文時的心情,暫時麻醉自己,忘記瞭兩年來的許多拂逆和睏擾,可說是意外的收獲。

  書成之日,兒女笑著說:爹的國語還不如我們說的好,唱起戲來尤其難聽,光說不練,有什麼用。

  掩捲一想,所說頗有道理,趕緊擱筆。
 
餘濱生民國六十年十月識於颱北

圖書試讀

上篇  音韻

第一章    麯韻源流


第三節  十三轍

十三轍是國劇用韻的依據,而十三轍的來源可從《等音》、《聲位》、《五方元音》、《韻略匯通》、《韻略易通》、《洪武正音》等書一直上溯到《中原音韻》,前文已經提到過。

十三轍隻是一種民間約定俗成的分韻係統,文字資料不多,就我所看到過的,僅有張伯駒、餘叔岩兩氏閤編的《近代劇韻》醫書,這本書的凡例裏雖然沒有明白說齣十三轍,但所定韻目和通俗所傳的十三轍完全相符。皮黃十三轍一嚮是有目無書,直到這本書齣現,皮黃纔算是有瞭一本韻書。但這本書的錯誤頗多,故餘氏生前堅拒發行。

按照聲韻學專傢們的看法,十三轍的優點是韻腳寬,容易葉,接近口語,新鮮活潑。缺點是過於簡單粗俗不符韻學原理,如言前轍之併「歡桓(ㄨㄢ)」和「先天(ㄧㄢ)」兩種截然不同之音於一韻,一七轍內容龐雜,往往押不順口。梭坡轍之容納韻母為「ㄜ」之音,亦極為牽強等等。

曾經有人嘗試過,想把十三轍改良,另立一種新的劇韻。如曹心泉氏,就曾經根據範善臻的《中州全韻》而編過《劇韻新編》(分韻為二十一部)。但結果卻沒有被人接受和流傳。羅常培氏也說過:「皮黃既已被人公認為平劇,就無妨改從平音,就是現代的國音,照通例說,隻有國音纔可以有『舞颱標準音』的地位……(後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