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藥手作帖: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

釉藥手作帖: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釉藥
  • 手作
  • DIY
  • 陶瓷
  • 配方
  • 工藝
  • 美術
  • 材料
  • 釉色
  • 製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我並非窯業化學或是釉藥的專傢,因此關於釉藥的知識,都是身為陶藝傢在活動的過程中, 被迫必須學習而來。

  我在學生時代對於釉藥的研究,僅隻限於想要使用在自己作品上的釉藥。自學校畢業後, 我最初的工作地點是在一傢日本料理店自有的陶房,必須要去學習本來不怎麼有興趣的日本傳統釉的狀況下。後來,我成為陶藝教室的講師,為瞭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必須要去學習各式各樣不同釉藥知識。

  2003年開始連載關於釉藥調閤的專欄。此時我開始思考:「怎麼樣纔能寫齣以陶藝為興趣的人也能簡單易懂的釉藥調閤解說呢?」。連載專欄的內容於2005年集結成單行本《混ぜておぼえる釉藥づくり》( 邊混閤邊記憶的釉藥製作方法)。而本書是將其一部分改寫後,重新編輯而成的改訂版。

  在探尋屬於自己的釉藥的過程中,相信都能感受到成就感,特彆每當一有新的發現,都能讓我們將過程中的辛苦轉化為樂趣。

  想瞭解釉藥的所有一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隻要一步一步從自己感興趣的釉藥開始調閤,相信一定能找齣個中樂趣,並且感受到釉藥的深奧吧。
 
陶藝釉料基礎與高級應用:從零到精通的實踐指南 本書為陶藝愛好者、手工藝人以及尋求精深瞭解釉料化學與美學特性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深度解析陶藝釉料的配製原理、材料特性、燒製反應及其在不同藝術錶達中的應用。 本書旨在超越簡單的“配方羅列”,帶領讀者深入探究釉料的內在邏輯與外在錶現之間的復雜聯係。我們將係統地梳理傳統釉料的曆史演變,並結閤現代材料科學的最新進展,提供一套全麵、係統且極具操作性的實踐指導。 --- 第一部分:釉料的物質基礎與化學原理 本部分是構建紮實理論基礎的關鍵。我們不會停留在錶麵的顔色描述,而是深入到釉料的分子結構層麵,理解材料如何協同作用,在高溫下形成穩定且具有美學價值的玻璃質層。 第一章:釉料的基本構成——玻璃的誕生 1.1 熔劑、固熔劑與穩定劑的三角關係: 詳細剖析長石、石英、碳酸鹽類(如碳酸鈣、碳酸鋇)在降低釉料熔點、調節黏度與保證燒成穩定性中的作用。通過對比不同化學組分的比例變化,預測燒成後的流動性、光澤度與透明度。 1.2 著色劑的運用與控製: 深入講解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鈷、氧化錳)作為發色劑的機理。重點探討溫度、氣氛(氧化/還原)對最終色相的決定性影響。例如,如何在還原氣氛下控製氧化銅産生美麗的銅紅,以及如何利用氧化鉻實現豐富的綠色調變化。 1.3 助熔劑的精細選擇: 區分硼砂、硼酸、氧化鋅等助熔劑的特性。探討硼在提高釉層耐化學腐蝕性與穩定釉層光澤方麵的獨特貢獻,以及如何處理硼在某些高溫體係中可能帶來的揮發問題。 第二章:粘度、流變性與釉層的厚度控製 2.1 釉料的流變學基礎: 解釋釉料在泥料錶麵的附著力、鋪展性(流掛傾嚮)與在窯爐中的最終流動性之間的平衡。介紹矽鋁比(Si/Al Ratio)如何影響釉層的抗開裂性與硬度。 2.2 釉層厚度對效果的決定性影響: 針對同一配方,通過濕測厚度(微米級)與燒後錶現進行對比分析。深入研究厚釉帶來的“凝脂”效果、半透明的“玉質感”,以及薄釉下泥胎肌理的凸顯。重點討論如何通過調整懸浮劑(如膨潤土)來控製掛釉的均勻性。 2.3 釉病診斷與防治: 係統梳理常見釉病,如針孔、麻點、橘皮、起霜(失光)和開裂(冰裂紋)。提供針對性的配方調整和燒成麯綫優化方案。 --- 第二部分:經典釉係的深度解析與創新實踐 本部分將以曆史經典釉料體係為藍本,結閤現代配方邏輯,指導讀者從理論走嚮實踐,掌握各類風格釉料的調配精髓。 第三章:高溫釉——石灰釉與長石釉的精微調配 3.1 傳統石灰釉(Wood Ash Glaze): 追溯柴窯灰釉的起源,分析草木灰的復雜性。教授如何使用標準化的化工原料模擬天然灰釉的質感,重點在於控製鈣的來源與堿度,以實現柔和的乳光效果。 3.2 高溫長石釉(Felspathic Glazes): 探討不同産地長石(鉀長石、鈉長石)對釉層特徵的影響。提供一套標準的高溫透明釉基底,並指導讀者如何通過微量添加氧化鋅、二氧化鈦(Rutile)來誘發奶油般的質感和“牛毛紋”。 3.3 高溫青瓷釉的復原與改良: 詳細解析傳統龍泉釉的成分結構,重點聚焦於氧化鐵含量、高鈦含量(如使用鈦白粉)對釉麵藍綠色的微妙控製,以及如何通過還原氣氛的精確控製達成“粉青”與“梅子青”的境界。 第四章:中溫釉——從鉛釉到無鉛環保配方 4.1 鉛釉的替代與升級: 鑒於鉛的毒性,本書提供一係列高性能、高光澤的無鉛鋅鈣係或鉍係中溫釉替代方案,保持其亮度和色彩的鮮艷度。 4.2 鎂石釉與乳光效果的達成: 深入研究氧化鎂(Magnesia)在釉料中的作用,如何通過精確控製MgO的用量實現柔和的玉石質感、半透明的奶白色或珍珠光澤。探討不同粘土(如高嶺土)對鎂石釉分散性的影響。 4.3 天目釉與結晶釉的機理探索: 重點解析油滴釉、兔毫釉中金屬(鐵、鈦)的析晶過程。提供可重復實現的配方,並詳述緩慢降溫(Soaking)在促進晶體生長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改變冷卻速度控製晶體的大小與分布。 第五章:低溫釉——色彩的極緻錶現 5.1 低溫釉的玻璃形成與固化: 解釋低溫釉中助熔劑(如硼、鋇、鋅)如何使釉料在較低溫度下快速形成玻璃體,從而鎖住鮮艷的著色劑。 5.2 銅紅釉與鉻綠釉的精細控製: 針對低溫燒製,提供穩定的配方,確保氧化銅在較低溫度下能呈現齣穩定的紅色調,而非過度氧化為綠色。同時,探討如何在低溫下實現鉻綠色的飽和度。 5.3 釉下彩與釉上彩的銜接: 講解釉下彩(如鈷料、鐵料)與透明低溫釉的兼容性問題,以及如何為釉上彩(彩繪顔料)選擇閤適的玻璃質基底,以保證附著力和色彩的持久性。 --- 第三部分:窯爐技術與特殊效果的實現 掌握配方是第一步,理解燒成過程是實現預期效果的決定因素。本部分聚焦於窯爐環境的控製和非常規釉料的應用。 第六章:氣氛控製——還原與氧化的藝術 6.1 還原氣氛的精確管理: 詳細介紹燃氣窯和電窯中製造還原氣氛的技術,包括碳源的添加、溫度麯綫的控製(如在1200°C附近進行“悶火”)。重點分析還原氣氛對鐵、銅、錳元素産生的巨大色變效應。 6.2 氣氛對釉麵質地的影響: 除瞭顔色,還原氣氛還會影響釉層的結構。探討如何利用還原氣氛促進某些釉料的“析晶”或産生獨特的“烏金”效果。 第七章:特殊釉料技術與錶麵肌理創造 7.1 岩花釉與火山爆發效果: 介紹富含硫化物、碳酸鹽或高二氧化鈦的釉料配方。指導讀者如何通過“超溫”燒成(Over-firing)或快速升溫/降溫,誘發釉料的劇烈反應,形成自然流淌的岩漿或爆裂紋理。 7.2 鹽釉與滲入效果: 深入探討鹽釉(Salt Glazing)的原理,即在高溫下噴灑食鹽,鈉蒸氣與泥胎錶麵的氧化鋁、矽酸鹽反應生成天然的玻璃質層。分析不同泥料(如粗砂泥)對鹽釉肌理的影響。 7.3 鐵元素的多變性: 鐵是陶藝中最具錶現力的元素之一。本書將專門闢章展示如何利用不同比例的氧化鐵(0.5%到15%),結閤不同的氣氛和釉層厚度,實現從透明琥珀色、啞光棕色到深邃黑色的所有變化,並探討鐵在“窯變”中的核心地位。 本書承諾提供詳盡的化學式(Cone 06至Cone 10範圍),精準的濕粉稱量指導,以及對每種材料特性的深入剖析,使讀者不僅能復製經典,更能基於原理進行大膽而有依據的創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野田耕一 Noda Kohichi


  1968年 生於廣島縣
  1993年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碩士課程陶藝專攻結業
  加入鎌倉的料理店的陶窯(∼1998年)

  現任   
  祖師榖陶房常任講師
  東京純心女子大學非常任講師
  日本GraphicDesigner協會會員

  〈主要個展〉
  日本橋三越/京王百貨店/玉川高島屋/たち吉/工藝いま/うっわー客/ギャラリー工/ACギャラリ等等。

  〈主要的著作〉
  《釉藥と施釉がわかる本》《絵付けと裝飾がわかる本》《電動轆轤とことんマスター》《はじめての楽燒陶蕓》《はじめての窯選び》《混ぜて覚える釉藥づくり》《陶蕓教室が教える作陶のポイント》《化粧と施釉の大原則》(誠文堂新光社刊)等等
 

圖書目錄

4 釉藥調閤的基礎    調閤釉藥隻要「將各種原料計量後混閤」即可
6 燒成(本燒)與釉藥調閤
 
7 第一章‧以石灰透明釉為基底,調閤基礎釉
8 使石灰透明釉産生變化的5種原料
9 6種原料的功用
10 01土灰釉
11 02無光白釉   03無光高嶺土釉
12 04鈦結晶釉  05金紅石結晶釉
 
13 第二章‧以石灰透明釉為基底,調閤色釉
14 使石灰透明釉産生變化的7種原料
15 8種原料的功用
16 06黃戶釉   07青瓷釉
17 08焦糖釉 09蕎麥釉
18 10黑釉  11無光黑釉
19 12瑠璃釉  13織部釉
 
21 第三章‧使用4種原料調閤5種基礎釉
22 調閤基礎釉
23 4種原料的功用
24 14透明釉 15長石釉
25 16土灰釉[2]
26 17無光高嶺土釉[2] 18玻璃釉
 
27 第四章‧使用7種原料調閤5種白色釉藥
28 使釉藥變成白色的5種原料
29 7種原料的功用
30 19無光白釉[2] 20白濁釉
31 21鋯白釉 22長石白釉
32 23白釉
 
33 第五章‧使用11種原料調閤9種鐵釉
34 調閤鐵釉使用的4種原料
35 11種原料的功用
36 24黃戶釉[2] 25青瓷釉[2]
37 26焦糖釉[2] 27蕎麥釉[2]
38 28黑釉[2] 29無光黑釉[2]
39 30紅長石釉 31伊羅保釉
40 32禾目蕎麥釉
 
41 第六章‧使用8種原料調閤8種色釉
42 加上顔色的2種原料
43 8種原料的功用
44 33瑠璃釉[2] 34無光青釉
45 35禾目青釉 36青玻璃釉
46 37織部釉[2] 38無光綠釉
47 39禾目綠釉 40綠玻璃釉
 
49 第七章‧以4種天然灰調閤成12種灰釉
50 使用天然鬆木灰的釉藥 41天然鬆木灰3成
51 42天然鬆木灰5成 43天然鬆木灰7成
52 使用天然橡木灰的釉藥 44天然橡木灰3成
53 45天然橡木灰5成 46天然橡木灰7成
54 使用天然栗皮灰的釉藥 47天然栗皮灰3成
55 48天然栗皮灰5成 49天然栗皮灰7成
56 使用天然櫟木灰的釉藥 50天然櫟木灰3成
57 51天然櫟ぎ灰5成 52天然櫟木灰7成
 
59 第八章‧使用4種原料調閤16種化妝土
60 使用日本陶料高嶺土的化妝土   53日本陶料高嶺土單獨使用
61 54日本陶料高嶺土2+河東高嶺土1   55日本陶料高嶺土2+蛙目黏土1   56日本陶料高嶺土2+大道土1
62 使用河東高嶺土的化妝土    57河東高嶺土單獨使用
63 58河東高嶺土2+日本陶料高嶺土1    59河東高嶺土2+蛙目黏土1   60河東高嶺土2+大道土1
64 使用蛙目黏土的化妝土     61蛙目黏土單獨使用
65 62蛙目黏土2+河東高嶺土1    63蛙目黏土2+日本陶料高嶺土1    64蛙目黏土2+大道土1
66 使用大道土的化妝土   65大道土單獨使用
67 66大道土2+河東高嶺土1    67大道土2+日本陶料高嶺土1     68大道土2+蛙目黏土1
 
69 第九章‧以科學角度理解釉藥調閤

70 調閤基礎釉的3種不同功能
71 本書使用的22種原料的功能
72 稍微有點睏難的「塞格式」
74 塞格式所需要的三項資料
75 使用塞格式、由調閤錶預測釉藥熔化作用的方式
78 22種釉藥原料一覽
82 釉藥調閤一覽
84 施釉的基礎   施釉前的準備,以及符閤器物形狀及目的之施釉方式
88 關於釉藥的Q&A
95 販售釉藥原料的陶藝材料店一覽
 
小專欄
10 何謂石灰透明釉
20 在石灰透明釉中添加天然鬆木灰的效果
25 土灰與土灰釉
32 天然槁灰與閤成槁灰
40 焦糖釉三兄弟「焦糖釉、蕎麥釉及禾目蕎麥釉」
42 銅的各種發色狀態
48 添加弁柄,調閤成具有深度的顔色
58 天然灰的原料製作
68 化妝土的調閤及調整方式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釉藥手作帖: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真的是太棒瞭!我一直都對陶瓷創作很有興趣,但總是覺得釉藥調配是門非常高深的學問,感覺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和摸索,所以遲遲不敢下手。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名字就寫著“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這簡直是為我這樣的新手量身定做的嘛! 打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非常清晰易懂的目錄,每一章都按照不同的釉藥類型或者效果來劃分,比如晨曦微光、大地暖色、海洋幻想等等,光是看名字就覺得很有畫麵感,讓人充滿期待。最吸引我的是,書中並沒有直接丟給讀者一堆復雜的化學公式,而是非常貼心地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一步一步地講解如何準備材料、如何混閤、如何燒製。每一頁都充滿瞭實際操作的指導,讓我這種動手能力不強的人也能看得明白,甚至躍躍欲試。 而且,這本書不隻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它啓發瞭我的創意。書中提供的配方不僅實用,還非常具有美感,我看到瞭很多我之前從來沒想過能用在陶瓷上的顔色和質感。它讓我明白,即使是簡單的配方,也能組閤齣韆變萬化的效果。我特彆喜歡書裏提到的一些“小訣竅”,比如如何根據燒製溫度微調顔色,或者如何利用不同的施釉手法創造齣獨特的紋理。這些細節的處理,讓這本書顯得格外用心,也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可以成為一個“釉藥手作人”。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的文字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手把手教你一樣,沒有任何距離感。作者沒有用很多專業術語來嚇唬我們,而是用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傳達知識。這讓我覺得學習的過程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滿樂趣和成就感的。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書裏的幾個配方都嘗試一遍,用我的雙手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陶瓷作品。這本書,絕對是陶瓷新手入門的寶藏!

评分

天啊,我最近買的這本《釉藥手作帖: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真的完全顛覆瞭我對陶瓷釉藥的認知!我之前一直覺得,要做陶瓷,釉藥是最高門檻,需要專業的知識背景,還有燒不完的實驗。我試著在網上搜過一些資料,但那些密密麻麻的化學式看得我頭暈眼花,感覺自己根本不可能掌握。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真的假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 翻開書,我真的被它的內容震撼到瞭。它不是那種隻講理論的書,而是真正地把“簡單製作”這個概念貫穿始終。書中提供的配方,都是經過作者精心設計和測試的,而且非常詳細地列齣瞭每種材料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它還配上瞭大量的實操圖解,從準備材料的工具,到如何準確稱量,再到混閤的過程,每一步都清晰可見。我這種手殘黨都能看懂,而且感覺自己真的可以照著做。 我特彆喜歡書裏介紹的那些“一看就會”的配方,比如那些非常適閤新手入門的簡單釉,還有一些能做齣特殊效果的釉。它沒有把我當成小白一樣對待,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我。而且,書中對燒製的參數也有非常具體的建議,這對於很多新手來說是最大的睏擾。這本書真的把那些繁瑣的步驟都給簡化瞭,讓我覺得陶瓷製作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棒,作者的語氣非常鼓勵人,讓人覺得“我也可以做到”。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裏行間都透露著對陶瓷的熱愛和對讀者的真誠。讀著讀著,我腦海裏已經開始構思我第一個釉藥作品瞭,感覺非常期待。總而言之,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被釉藥的復雜性勸退瞭,那這本書絕對是你的救星!它真的把“釉藥手作”變得觸手可及。

评分

我最近入手的這本《釉藥手作帖: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簡直是讓我對陶瓷製作重新燃起瞭希望!我一直以來都對陶藝有著莫名的好感,總覺得用雙手創造齣溫潤的器物是一種很治愈的體驗。但是,每次看到關於釉藥的介紹,那些復雜的成分和比例,還有對燒製過程的嚴苛要求,都讓我望而卻步,覺得這一定是專業人士纔能玩轉的領域。 直到我看到瞭這本書,它的名字就直接擊中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隻要依配方混閤,任誰都能簡單製作”。我當時就想,這聽起來也太誘人瞭!拿到書之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首先,它的排版非常精美,大量的圖片讓我眼前一亮。書裏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將每一步的操作都用圖片清晰地展示齣來,就像是有人在我旁邊手把手教我一樣。 讓我特彆驚喜的是,它提供的配方不僅僅是“能不能做”的問題,更是“怎麼做得好看”的問題。書裏有很多不同風格和效果的釉藥配方,從基礎的單色釉,到一些我之前從未想象過的特殊紋理和效果,應有盡有。而且,它不僅僅是給你一個配方,還告訴你這個配方大概會呈現齣什麼樣的效果,甚至還會提供一些小技巧,讓你能根據自己的創意進行微調。 最讓我覺得安心的是,這本書對燒製過程的指導也非常到位。它不會說得模棱兩可,而是給齣瞭具體的溫度範圍和燒製建議,這對於像我這樣的新手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我再也不用擔心因為燒製不當而毀掉辛苦製作的作品瞭。這本書真的把那些讓人頭疼的“難點”都一一化解瞭,讓我覺得陶瓷製作原來可以這麼有趣,這麼容易上手。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親切,讀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作者就像是一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朋友,把你帶入陶瓷釉藥的世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對釉藥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而是真的踏上瞭釉藥手作的徵程。這本書,絕對是所有想要嘗試陶瓷製作,卻又被釉藥嚇退的朋友們的福音!

评分

我最近真的找到瞭一本寶藏書!就是這本《釉藥手作帖: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說實話,我之前對陶瓷的興趣一直停留在“看看就好”的階段,主要是因為感覺釉藥這東西太專業瞭,需要化學知識,還需要大量的試驗,我實在是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鑽研。但是,這本書的名字簡直太吸引人瞭,讓我覺得“咦?好像真的可以試試看?”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好,我最喜歡的是它提供瞭很多非常實用且易於操作的配方。它不是那種把一大堆枯燥的化學術語堆砌在一起的書,而是用非常親切、生動的方式來介紹各種釉藥。它會根據不同的顔色、質感,甚至不同的應用場景來分類,比如適閤製作餐具的釉、適閤創作藝術品的釉,等等。而且,每一款配方都附帶瞭詳細的用量說明和製作步驟,並且配上瞭高清大圖,讓我能直觀地瞭解每一步該怎麼做。 我特彆欣賞書裏對於“為什麼”的解釋。它不會隻告訴你“這麼做”,還會稍微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樣做可以達到某種效果,這樣我不僅能跟著做,還能慢慢理解釉藥的原理。這讓我感覺我在學習,而不僅僅是在模仿。而且,它還提供瞭一些關於燒製條件的建議,比如溫度、氣氛等等,這些對於新手來說至關重要。書裏甚至還分享瞭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讓我覺得這本書真的非常貼心。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聊天,他耐心地解答你的疑惑,並鼓勵你大膽嘗試。書中的例子也非常豐富,我看到瞭很多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使用這些釉藥製作齣來的驚艷效果。這給瞭我很大的靈感,讓我覺得我也可以創造齣這麼漂亮的作品。總之,如果你和我一樣,對陶瓷釉藥感到頭疼,但又心存嚮往,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评分

最近我入手瞭一本《釉藥手作帖:隻要依配方混閤 任誰都能簡單製作》,簡直是太令人驚喜瞭!我之前一直對陶藝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是覺得釉藥這個環節是最大的門檻,各種化學成分、比例,還有燒製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性,讓我覺得自己永遠也學不會。每次在網上看到那些陶瓷作品,都覺得它們是那麼遙不可及。 這本書的名字真的太吸引人瞭,“隻要依配方混閤,任誰都能簡單製作”,我當時就心想,有沒有這麼神奇?結果,收到書之後,我真的被它的內容深深打動瞭。首先,它的結構非常清晰,從基礎知識的介紹,到各種不同效果的釉藥配方,循序漸進。最讓我喜歡的是,書中用瞭大量精美的插圖和照片,將復雜的配方和製作過程可視化,讓我這種完全沒有基礎的人也能輕鬆看懂。 它不僅僅是羅列配方,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為什麼”。在介紹每一個配方的時候,都會稍微解釋一下這個配方為什麼能呈現齣這樣的效果,以及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這讓我感覺自己是在學習,而不僅僅是在照搬。而且,書裏還提供瞭很多關於燒製條件的建議,比如溫度、氧化還原等等,這些對於新手來說至關重要,讓我在嘗試的時候心裏有底多瞭。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創意發揮”的部分。它鼓勵我們在掌握瞭基本配方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一些小小的調整,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獨特釉色。這本書沒有給我任何壓力,反而讓我覺得充滿樂趣和可能性。它讓我明白,釉藥手作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知識,隻要有心,有好的指導,每個人都能做齣令人驚艷的作品。 總之,這本書就像是一位溫柔的引路人,把我帶進瞭釉藥的世界。它讓原本對我來說如同天書一般的釉藥,變得簡單、有趣、易於掌握。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曾經被釉藥勸退,但又對陶瓷製作懷揣夢想,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寶藏!它真的把“釉藥手作”變得觸手可及,讓我充滿瞭創作的動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