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尾忠則X9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不是因為長壽而創造,而是因為創造而長壽

橫尾忠則X9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不是因為長壽而創造,而是因為創造而長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橫尾忠則
  • 設計
  • 建築
  • 藝術
  • 訪談錄
  • 創作
  • 生命哲學
  • 日本設計
  • 設計師
  • 長壽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年紀愈大,
  身體自身就會甦醒過來──
  年紀愈大,
  愈從頭腦的支配中得到解放──


  這本書裏麵齣現的對談人物加起來總共886歲,最大的98歲,最小的81歲,平均89歲!
  但他們都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持續創作與想齣新的點子。

  他們從不認為自己老瞭,他們從不覺得老瞭就沒有創意,他們甚至還到處展覽活動,發錶新作品。
  他們是怎麼迴事?

  他們不是沒有病痛,戴上助聽器,每天可能還要復健,
  但他們除瞭忘瞭自己的年齡外,從來沒有忘瞭好奇心與戰鬥力,
  難道他們有什麼特殊超能力?
  橫尾忠則嚮九位超過八十歲的在職創作者,請教關於活著、創造靈感與老年歲月怎麼過這件事。

  橫尾忠則說,「超過八十歲的現在,我因為想請教其他同是八十歲以上,且仍持續在進行創作活動的前輩們的想法,而展開這一連串的訪談。我們一般會認為,老化就是身體愈來愈動不瞭,但我覺得並非如此,人會在老化的過程中,逐漸脫離頭腦的支配,而使身體自身甦醒過來。聽瞭前輩們的分享,我覺得大傢都是隨著年紀增長,漸漸把自己的創作行為或藝術活動,交託在身體的感覺上,或說身體的知性上,也愈來愈從頭腦的支配中得到解放。」

  訪問對談的人,包括在日本受到極度爭議的女尼瀨戶內寂聽。 她在九十歲壓迫性骨摺動瞭大刀,卻說老化與癌癥,就像青春痘,誰都會有。
  日本數一數二,獲得二O一九年普立茲剋建築奬殊榮的磯崎新, 到七十七歲纔意識到自己是老人這件事,年近九十還忙得不可開交。

  因為拍瞭三島由紀夫而聞名的攝影師細江英公,他說自己想拍的,一定會親自到現場,他認為沒有那種趕赴到現場拍攝的心,就沒有資格當攝影師。他在本書講齣最經典的句子就是「我們不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成為老人,是自己主動成為老人的」

  知名導演山田洋次,獲奬無數,他說「上瞭年紀,作品會變得好有趣!」完全沒有覺得自己的老。

  98歲的金子兜太說,去感受到看不見的事物,纔是創造之本。
  81歲的李禹煥說,社會上的聲音沒啥大不瞭,重要的是自己。
  94歲的佐藤愛子說,我們還是需要經曆老年。
  84歲的一柳慧說,八十幾歲的真正挑戰,纔正要開始。

  可貴的生存之道,是將整個生命都放在「此刻」。
  你現在幾歲,你怎麼過,怎麼看到你的人生?

本書特色

  十位經典創作者,受用一輩子的座右銘
  ●瀨戶內寂聽  現在年輕人寫齣瞭這麼多好作品。我也不能輸給他們。
  ●磯崎 新  身體不好好活動,頭腦就跟不上。身體還是比頭腦重要。
  ●野見山曉治  隻有人類會受年齡牽製,限製自己的行動。
  ●細江英公 不多想。當個傻瓜。順其自然。
  ●金子兜太  去感受看不見的事物,纔是創造之本。
  ●李 禹煥  對我而言,畫畫時纔是我真正活著的時刻。
  ●佐藤愛子  看不見的世界比看得見的世界值得信賴。
  ●山田洋次  我想抬頭挺胸地說:「變老一定會對作品帶來正麵影響。」
  ●一柳 慧  打破既有風格,通嚮嶄新道路。我想走在破格的道路上。
  ●橫尾忠則  創造的喜悅在於變化。為瞭保有自由而傾聽內在的聲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橫尾忠則


  1936年生,兵庫縣人。美術傢。
  1969年,獲頒第六屆巴黎青年雙年展(Biennale de Paris)版畫部門的最大奬

  1972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舉辦個人展。接下來,又在巴黎、威尼斯、聖保羅等各國的雙年展中,展齣作品,在阿姆斯特丹的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巴黎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等美術館舉辦個人展

  1975年,獲頒每日産業設計奬
  1995年,獲頒每日藝術奬
  1997年,進入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奬(ADC Annual Awards)的名人堂
  2001年,獲頒紫綬褒章
  2006年,獲頒日本文化設計大奬
  2008年,以小說《BLUELAND》一書獲得泉鏡花文學奬
  2011年,獲頒旭日小綬章、朝日奬
  2013年,獲頒神戶新聞和平奬
  2015年,獲頒高鬆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奬
  2016年,以《脫離語言》一書獲得講談社散文奬等
  2012年,於神戶成立橫尾忠則現代美術館
  2013年,於香川縣開設豐島橫尾館

譯者簡介

李璦祺


  輔大翻譯所碩士課程修畢,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興趣廣泛,尤其酷愛文字、貓咪與知識。視翻譯為天職,期許自己用文字打開疆界,連結作者與讀者的世界。譯有《女人的命運,頭發來改變》《如何愛你的負麵情感》(大田齣版)等書。

圖書目錄

003【颱灣版序言】將整個生命,放在「此刻」
006【日文版前言】隻做「想做的事」的生存之道
010 瀨戶內寂聽
032 磯崎 新
058 野見山曉治
090 細江英公
112 金子兜太
150 李 禹煥
184 佐藤愛子
224 山田洋次
256 一柳 慧
276 橫尾忠則

圖書序言

颱灣版序言

將整個生命,放在「此刻」

 
  為何長壽的畫傢這麼多?答案很簡單,因為畫傢使用的不是頭腦,而是身體。小說傢、文字作傢使用頭腦,因為用語言纔能錶達觀念。畫界也有以觀念為優先的畫傢,但我是以感覺為優先,比起頭腦我更重視身體。畫畫的行為,就是排除掉腦中的思考和語言,極力呈現齣渾然忘我的狀態。當多餘的思考開始支配我的頭腦時,畫筆就會在我手中停下來。這是我自己進行創作的方式,我並不知道其他畫傢、藝術傢是否跟我一樣。

  雖說如此,但我並非會在製作中停止一切思緒。我也會思考某些事,也會羅織夢想,但內容往往是無關繪畫的。當自己開始忘情於作畫時,作品的成果與目的,就會愈來愈無關緊要,而逐漸進入禪定境界。自己會愈來愈接近孩童渾然忘我地專注於自身行為的狀態。這麼一來,就能得到超越時間的體驗。製作過程也會在短時間內結束。

  這是我個人在畫畫上的體驗,我想知道其他創作者是否也有相同經驗,因此透過本書,與攝影師、電影導演、俳句詩人、小說傢、音樂傢、建築師、畫傢等從事創作工作的人,針對「創造與老年」這個主題進行對話。這本書中的對談者,年齡都介於八十歲到九十多歲。而且,每個人都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對談時)。為何說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那是因為大傢都依然在過著創造作品的生活。不是因長壽而創造,是因創造而長壽。是創造在為我們延年益壽。我非醫生,我不知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但許多創作者(藝術傢)都是長壽的。

  我猜,或許是因為玩遊戲這項元素,與創造行為的內在,有著深厚的連結。換言之,遊戲性質的快樂與自由,原本就是孩童性質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全部。孩童既不會去思考睏難的問題,也不會思考事物的結果與目的。因為行為本身就是目的,所以不是為瞭什麼纔玩遊戲。他們將整個生命,都放在「此刻」這個瞬間。創造與孩童玩遊戲是相通的。即使到瞭老年,內心仍是個小孩。即使上瞭年紀,仍讓小孩存在內心。隻要那個小孩不老,年老的身體就能保有青春活力。

  本書的受訪者,都是有著長不大的童心與靈魂的老藝術傢。我與他們以老年與創造的關係,進行瞭各式各樣的對談。每個人都是帶著創造性的想像力來到這世界上的,這一點並不限於從事藝術工作的人。無須以創作為業,隻要懷有做做看、畫畫看、寫寫看的心情,或許就能透過這種創造力,讓自己保持健康,延年益壽。願各位皆能透過創造,展開新的生活與人生。
 
二○一八年十一月 於東京的工作室

圖書試讀

橫尾忠則X瀨戶內寂聽
不拘泥。帶著玩心。樂在其中。
或許就是因為樂觀以對,
纔在九十二歲發生壓迫性骨摺後,還能恢復健康吧……

 
▏八十八歲突然發生壓迫性骨摺 ▏
 
橫尾 今天是老人傢的對談,您看我也帶瞭這種東西(助聽器)來。
 
瀨戶內 我也有戴。您看(將隻有一個小指指尖大的助聽器從耳中摘下來,給對方看)。
 
橫尾 居然這麼小。完全看不齣來(您有戴)。隻有一顆蠶豆大而已。我的還有接著綫,看起來很不像助聽器吧?
 
瀨戶內 真炫。您戴著,就像在聽音樂一樣(笑)。
 
我也已經九十……幾歲啊?九十三歲?(二○一五年八月對談時)。真是不敢相信!
 
橫尾 瀨戶內師父,您怎麼還在說這種話?七十歲時,您也說過一樣的話喔(笑)。
 
瀨戶內 也是(笑)。雖然這麼說,但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竟會活到九十三歲。不過啊,(這副身體)畢竟已使用超過九十年瞭,耳朵是戴上助聽器就聽得見,眼睛是這隻(右眼)幾乎看不見,但這隻(左眼)看得見。還可以讀報紙。腳是雖然撐不瞭太長的時間,但也還能走路。所以,我到現在還很硬朗呢。
 
橫尾 不過,這幾年辛苦您瞭。第一次倒下,是發生在什麼時候?
 
瀨戶內 八十八歲的時候。
 
橫尾 那就是五年前。
 
瀨戶內 對。那時候我發生壓迫性骨摺。壓迫性骨摺就是脊椎斷裂。但我沒發現,照著平常那樣生活,結果痛得不得瞭……
 
橫尾 有沒有什麼導火綫?
 
瀨戶內 我在飯店裏打包行李時,腰部傳來「喀」的一聲,我就開始痛瞭。一開始我以為是閃到腰。雖然會痛,但因為我隻有自己一個人,所以還是硬把行李打包好瞭。後來,我搭上新乾綫前去下一站,結果痛得我死去活來。但我不得不把事情辦好,所以我還是硬著頭皮辦完事情。
 
如果這時候就好好休息的話還好,但我為瞭辦好另一件事,又去瞭下一站。下一站是婚禮,我隻跟對方打瞭個招呼,就告辭瞭。在那之後,我還有彆的事要辦,所以我又去瞭下一個地方。
 
好不容易迴到京都,因為我以為是閃到腰,所以就去按摩店找師傅。師傅也跟我說「您這是閃到腰」,所以我就讓他幫我好好按一按,治治我的閃到腰。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