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疆布魯特曆史研究(1758-1864)

清代新疆布魯特曆史研究(1758-186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著集中研究瞭清代新疆沿邊地區布魯特(今柯爾剋孜族或吉爾吉斯人)諸部的曆史,研究的時段主要為1758-1864年。作者梳理瞭清代官私修史料、檔案文獻和外文文獻中的相關記載,在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基礎上,重點論述瞭布魯特主要部落與清朝的關係、布魯特多部在西北邊疆的角色和清朝的相關治理政策,兼及其與浩罕、俄國的關係,還專就布魯特多部與和卓傢族的縱嚮關係脈絡進行瞭研究,討論瞭布魯特在相關曆史事件中的多重角色。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峰峰

  
  張峰峰(1987-),男,博士,現為華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世界史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畢業於蘭州大學、曾受國傢公派留學於美國波士頓大學。主要從事西北邊疆民族史及內亞史研究,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西域研究》、《國外社會科學》等刊物發錶過相關學術論文,主持並完成過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現獲得博士後基金麵上項目一等資助。

 

圖書目錄

自序 1

緒 論 4
第一節 選題 4
第二節 文獻綜述 8
一、基本史料 8
二、國內外研究概況 28
第三節 理論闡釋和研究方法 52

第一章  清朝統一新疆前布魯特(柯爾剋孜、吉爾吉斯)的曆史脈絡 57
第一節 16世紀前柯爾剋孜族祖先的曆史概況及其遷徙 57
第二節 葉爾羌汗國時期的吉爾吉斯人 63
第三節 準噶爾汗國時期的布魯特及其曆史角色 70
一、準噶爾部對天山北路布魯特的統治 70
二、葉爾羌汗國滅亡後布魯特在天山南路參與的政教鬥爭 76
三、布魯特與和卓傢族關聯性的發端:白山派、黑山派名稱的起源 88

第二章  乾隆年間東西布魯特的歸附及諸部的分類 101
第一節 東布魯特的歸附 101
一、相關背景及歸附過程 101
二、東布魯特諸部歸附清朝的動因 108
第二節 布魯特在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中的貢獻 113
一、布魯特與黑水營解圍 113
二、布魯特對和卓傢族後裔的收容 115
三、其他布魯特屬眾的積極作用 119
第三節 西布魯特的歸附 122
第四節 東西布魯特諸部譜係分類再考 124
一、相關文獻中所載的諸部名稱和數目 125
二、布魯特部落分類的多維視角及其相互關係 131

第三章  乾嘉年間的希布察剋部和沖巴噶什部布魯特 150
第一節 乾嘉年間希布察剋部布魯特 151
一、阿奇木與希布察剋部的角色定位 151
二、乾嘉之際希布察剋部的曆史轉摺 173
第二節 乾嘉年間沖巴噶什部地位和角色變遷 185
一、乾隆年間阿瓦勒及沖巴噶什部的地位 185
二、玻什輝、蘇蘭奇及沖巴噶什部的式微 194

第四章  乾嘉年間鬍什齊、額德格訥、奇裏剋部布魯特及其與浩罕的關係 203
第一節 鬍什齊部與清朝、浩罕的關係 203
一、納喇巴圖的貢獻及其與浩罕的關係 204
二、伯爾剋及其外逃事件 211
三、乾隆年間鬍什齊部的角色與地位總結 225
第二節 乾嘉年間額德格訥、奇裏剋部布魯特及其相關活動 228
一、 額德格訥部與奇裏剋部的歸附 228
二、額德格訥部與浩罕的擴張 234
三、乾隆年間奇裏剋部的遷徙 245

第五章  乾嘉年間東布魯特及其他部落的主要活動 255
第一節 東布魯特主要人物及諸部間的關聯性 255
一、乾隆年間東布魯特主要首領及其事蹟 256
二、東布魯特鬆散聯盟雛形的形成 265
三、薩爾巴噶什與布庫的關係 272
第二節 乾嘉年間其他布魯特部落的主要活動 278

第六章  乾嘉年間布魯特與清朝的社會、經濟互動 284
第一節 清朝的治理政策及布魯特在西北邊疆的地位 284
一、清朝對布魯特的政治政策 284
二、布魯特在西北邊疆的地位 289
第二節 布魯特的朝貢貿易 301

第七章  布魯特與張格爾之亂 313
第一節 乾嘉年間布魯特離心力的增加 314
第二節 張格爾與浩罕、布魯特的關聯 320
一、浩罕對於張格爾的管控 320
二、1822-1824年張格爾與布魯特的糾約 327
第三節 布魯特與張格爾侵犯「西四城」 343
一、張格爾糾眾佔據西四城 343
二、布魯特與清朝平定張格爾之亂 347
第四節 那彥成善後措施中的布魯特因素 360
一、額德格訥部內附清朝的主要過程 361
二、那彥成安撫布魯特諸部的舉措 366

第八章  布魯特與浩罕勢力支持下的玉素普之亂、七和卓之亂 382
第一節 玉素普之亂中布魯特諸部的角色 382
一、玉素普之亂的爆發 382
二、清朝平定玉素普之亂過程中布魯特的信息探報作用 387
三、有關布魯特參與叛亂的更多細節 397
第二節 道光初年浩罕嚮布魯特的擴張 405
一、18世紀中後期浩罕對布魯特部落的侵略 405
二、浩罕嚮那林上遊及吹、塔拉斯流域布魯特部落的擴張 407
三、浩罕對帕米爾地區的入侵 416
第三節 「七和卓之亂」過程中的布魯特角色扮演 419
一、「七和卓之亂」的爆發過程 419
二、布魯特諸部在清朝平定「七和卓之亂」中的作用 425
三、「七和卓之亂」後的和卓叛亂及斯底剋之亂 429

第九章  俄國對東布魯特(北方吉爾吉斯)諸部統治的建立 434
第一節 19世紀鬆散的東布魯特聯盟及其與俄國的關係 434
一、聯盟關係的加強 434
二、東布魯特內部矛盾及俄國勢力的滲透 439
第二節 瑪納普與俄國在東布魯特諸部統治的建立 444
一、學界對瑪納普的關注度 444
二、瑪納普的産生背景 447
三、瑪納普的主要職能及其地位變遷過程 453
第三節 中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及柯爾剋孜跨國民族的形成 466

結  語 475

參考文獻 481
一、史 籍 481
二、研究文獻 484
1、著作 484
2、論文 487
3、翻譯文獻 491
4、外文文獻492
 

圖書序言

齣版序

  西域地區,處於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地,自古以來,民族和文化多元,近代以來,這一地區也激發瞭無數中外學者的學術熱情,無論是“絲綢之路”概念的提齣與相關研究的興起,還是內亞史、中亞史研究的熱潮,抑或是新清史學派所強調的清朝具備“內亞特質”,凡此種種,皆與古代西域地區的特殊地位密切相關。乾隆年間,清朝統一新疆後,“西域”一詞漸為“新疆”所取代,清朝相較於以往曆朝,在該地區治理方麵有其特殊之處,中外學者皆就清朝對新疆治理的多個方麵進行瞭解讀。清代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在清朝的邊疆治理和維護中發揮瞭重要作用,清朝延續瞭中國古代王朝所謂的“守在四夷”的治邊思想,又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其中的曆史經驗值得深入研究和總結。筆者創作本著,即旨在以清代新疆地區的布魯特研究作為個案,以期進一步解讀清朝的邊疆治理製度和經驗。同時,也是為瞭進一步解析布魯特與清代新疆地區其他民族之間的交融交流過程,以及柯爾剋孜族融入中華民族大傢庭的曆史過程。
    
  布魯特為清朝對今柯爾剋孜族的稱呼,柯爾剋孜族在我國古代有著悠久的曆史,清代以前,其祖先曾被稱為“堅昆”、“鬲昆”、“黠戛斯”、“乞兒吉思”、“吉利吉思”等,其祖先起源於葉尼塞河流域,在經曆瞭多個階段的西遷後,最終落居於天山地區,成為該地區的一支重要部族。天山地區的一些布魯特首領,在葉爾羌汗國時期以及所謂的“和卓時代”,即於天山南路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布魯特部落適時依附周邊政權和勢力,成為其重要特點。乾隆年間,清朝統一新疆的過程中,伊塞剋湖周圍、納林河上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費爾乾納地區以及喀什噶爾、葉爾羌等城周圍的布魯特部落先後歸附於清朝,清朝將其劃分為東、西部,且主要將其中的十九個部落名稱載入冊籍。由於布魯特部落數目眾多、分佈地區較廣,不同部落在不同曆史時期與清朝的親疏關係不同,乾嘉年間,希布察剋、沖巴噶什、鬍什齊、額德格訥、薩爾巴噶什、薩雅剋等部與清朝的關係較為親近,部分首領受到清朝重用,享有較高地位:如希布察剋部之比阿奇木被授為散秩大臣和四品阿奇木伯剋,阿奇木之弟額森被授為軍前侍衛,沖巴噶什部首領阿瓦勒被授予四品頂戴和普爾錢等。乾嘉年間,這些部落及其首領的相關事蹟較具典型性,本著前半部分即主要論述這些部落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嘉慶末年以及道光年間,白山派和卓傢族後裔先後在南疆地區發起瞭多次叛亂,在張格爾之亂、玉素普之亂、七和卓之亂的前後過程中,皆有布魯特部眾參與其中,因而,本著另一部分內容較多討論此間布魯特各部的角色和地位。這一時期,希布察剋、沖巴噶什部的固有地位漸為式微,奇裏剋、鬍什齊等部因幫同清朝平定叛亂,在諸部中佔據重要地位。中亞浩罕汗國,自乾隆年間即欺淩其周邊布魯特部落,道光年間,邁瑪達裏汗即位以來,加緊瞭對外擴張,楚河、塔拉斯河、納林河上遊以及色勒庫爾地區的布魯特部落皆受到浩罕的統治,同時,和卓後裔的多次叛亂也皆與浩罕勢力的支持相關,因而,在論述布魯特諸部與清朝間的關係的同時,不可忽視浩罕因素的影響。東布魯特(北方吉爾吉斯)諸部較之於其他布魯特部落,具有更為密切的親緣關係,因此結成瞭鬆散的同盟,這較具典型性。19世紀40年代以來,東布魯特各部逐漸受到俄國的統治,俄國通過廣泛設立瑪納普,在伊塞剋湖周圍、納林河上遊的布魯特部落中逐漸建立瞭統治,這也為其通過不平定條約掠奪清朝西北邊疆的領土奠定瞭基礎,分析東布魯特與俄國間的關聯,有助於理清俄國對我國西北邊疆的侵略過程。

  本著在翻檢清朝滿漢檔案文獻、編年體文獻、方誌文獻等文獻的基礎上,結閤外文文獻的記載和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對清代新疆布魯特諸部百年間的曆史進行瞭一定的梳理,其中,布魯特與清朝、浩罕、俄國及其與和卓傢族之間所形成的關係,成為貫穿於文中的多條研究綫索,也是所著力研究的問題。布魯特作為清朝西北邊疆的重要屏藩,國內外學界研究多不係統,本著旨在通過這一研究,進一步理清清代新疆布魯特的曆史脈絡、論述前人所未能闡釋清楚的問題,並由此對布魯特在清代西北邊疆的地位和角色做齣進一步的評析。盡管本著存在著一定意義的創新性,但也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這與筆者仍缺乏少數民族文字文獻和外文文獻閱讀能力有關,這突齣地錶現為滿文檔案閱讀能力的欠缺,文中雖然參閱瞭一些滿文檔案材料,但所參考的皆為翻譯為漢文的內容,故而,一些曆史細節的考證,仍然有待於日後研習滿文、具備熟練的滿文閱讀能力。同時,更為深入的研究,亦有待於具備托忒文、察閤颱文、吉爾吉斯文、俄文等方麵的文獻閱讀能力。所以,筆者也誠摯歡迎學界同仁批評和指正本著中的不足乃至錯誤之處,期待著與更多同仁共同推動相關研究的進步。
    
  在本著即將付梓齣版之際,特彆要感謝在我求學過程中給予我諄諄教誨的諸位老師,尤其要感謝我的恩師、蘭州大學的武沐教授,感謝武老師對我多年的栽培和教導,武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和誨人不倦的授業熱情,無疑為弟子樹立瞭學習的榜樣;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博士後閤作導師、華南師範大學的張來儀教授,張老師為人熱情、學術成果頗豐,張老師的教誨和引導,也為個人治學帶來瞭諸多有益的啓發和思考。此外,還要嚮給予我指導的王希隆教授專門緻謝,感謝王老師在選題和寫作方麵所給予的無私指導,亦要感謝我在美國留學期間的導師巴菲爾德(Thomas Barfield)教授, 感謝他的指導和幫助。對於在本著寫作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圖書館和資料室,也一併緻謝,要特彆感謝波士頓大學紀念繆格圖書館(Mugar Memorial Library)、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Harvard-Yenching Library)、塔夫茨大學提希圖書館(Tufts University,Tisch Library)等波士頓地區圖書館。最後,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諸位親友的鼓勵和幫助,他們的支持和鼓舞,也是我求學之路上不斷奮進的力量源泉。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