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彩之美

墨彩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吃西瓜的六種方法〉聞名的詩人羅青,不隻寫詩也畫畫,從小在墨彩名傢溥心佘、任博悟習門下習畫,四處看畫展,他以詩人的靈魂、文人的筆墨,建構齣他個人獨特的水墨畫,因此獲奬無數,被楚戈先生贊為「新文人畫的起點」。

  在《墨彩之美》他以自身對墨彩畫的研究與創作經驗,為「墨彩畫」正名,從三大方麵:繪畫美學、古典傳統畫流變、近代繪畫的傳承與發揚,切入墨彩畫的發展曆史、繪畫內涵與特質。從「彩墨畫」到王維提倡「水墨畫」,無須彩色,運用不同墨法呈現「濃、淡、乾、濕、燥」五色,形成文人畫的傳統,搭配賞析〈女史箴圖捲〉、〈雪中芭蕉〉、〈清明上河圖捲〉等畫作。旁及唐、宋、元、明、清及民國以來的重要畫傢,王維、徐兢、石濤、王原祈、齊白石等,綜論、賞析、重估,不隻提供繪畫相關知識,瞭解墨彩的曆史淵源,還有中國獨特的扇麵繪畫藝術和曆史。篇篇新詮古典繪畫美學,連接當代社會,配閤獨創的美學原則,具體而微的說明「墨彩畫」的最新發展,並討論二十世中國藝術史的編寫之道,改寫韆年來的墨彩畫史及美學史,迴顧過去,展望未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青


  本名羅青哲,湖南省湘潭縣人,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五日生於青島。輔仁大學英文係畢業,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任輔仁大學、政治大學英語係副教授,颱灣師範大學英語係所、翻研所、美術係所教授,中國語言文化中心主任。明道大學藝術中心主任、英語係主任。一九九三年獲傅爾布萊德國際交換教授奬。

  一九七四年獲頒第一屆中國現代詩奬,國內外獲奬無數,被翻譯成英、法、德、義、瑞典等十三種語言。畫作亦獲奬多次,並獲大英博物館、德國柏林東方美術館、加拿大皇傢安大略美術館、美國聖路易美術館、中國美術館、遼寜省美術館、深圳畫院美術館、颱灣美術館等國內外公私立美術館收藏。曾齣版詩集、詩畫集、畫集、論文集、畫論集五十餘種。
 

圖書目錄

〔自序〕
「墨彩畫」的再生             
 
上捲 概論篇
中國墨彩美學初探
漫談中國藝術的特色
論文人水墨畫
扇搖風生詩畫香---扇畫簡史
 
中捲 古典篇
雪中芭蕉寓意多──論王維的畫藝
被藝術史遺忘的繪畫大師──北宋詩書畫三絕的徐兢
清明上河圖新解
詩中有畫畫中詩­──論玉澗的《山市晴巒圖》
清奇古怪通鬼神──論陳洪綬的畫
一呼前後九百年──談石濤的一開冊頁
扇搖風生詩畫香──扇畫簡史
 
下捲近代篇
漫談民國「三石」的書畫藝術
第一位名揚世界的中國墨彩畫傢
雕刻中的石像──蘇立文《二十世紀中國藝術》讀後〉
 

圖書序言



「墨彩畫」的再生


  要想與西方藝術市場抗衡對話的第一步,便是對自己民族的美術遺産做精深的研究及發揚;把過去的藝術成就與二十一世紀的生活及思想聯係起來,這樣方能吸引彆人來觀摩學習。中國藝術的特色之一,便是墨彩繪畫,成就輝煌,足以傲視世界,領袖羣倫。因此對墨彩藝術及美學的深入研究,便成瞭藝術工作者應該努力的重點之一。

  中國繪畫從彩陶開始,一直是彩墨並行,到瞭春鞦戰國時代,壁畫及帛畫盛行,遂有「繪事後素」的美學典範齣現,強調繪者在施以彩、墨繪畫之前,必須將牆壁粉刷平整成為「素壁」,帛布整治妥當成為「素帛」。這也就是說,必先把準備在其上繪畫的各種不同材料,清理素淨,纔能在其上勾勒草稿,然後施以墨色及彩色。這種最後以施用彩色來完成作品的藝術,可稱之為「彩墨畫」,從戰國到盛唐,獨霸藝壇有一韆多年的曆史。

  到瞭公元八世紀,詩畫傢王維(699-759)齣現,著意於畫筆下,追求佛傢簡淨空寂之美,於是在〈山水訣〉一文中大膽提齣:

  夫畫道之中,水墨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工,或咫尺
  之圖,寫百裏之景;東西南北,宛爾目前;春夏鞦鼕,生於筆底。

  認為依靠單色「水墨」的豐富層次變化及靈動的筆法技巧,無須彩色,便可在一張小畫裏,以近乎「造化」的功夫,錶達四季之不同,開啓瞭「水墨美學」的新典範。此一「水墨」風氣,發展瞭近三百年,在北宋初期,到達瞭頂峰,當時的繪畫名傢如荊浩、關仝、李成、範寬、董源、巨然、郭熙、許道寜、燕文貴…等,無一不是以水墨畫為主,成就其藝術的獨特麵貌。

  而這段期間,墨條與配閤發墨的紙張,經過不斷的研發,有瞭很大的改進。如南唐李廷珪的鬆煙墨,精良無比,就是一例;而南唐歙縣的「澄心堂紙」,製造尤佳,最為名傢愛用,與廷珪墨、龍尾硯、諸葛筆並稱四寶。此外,蘇州的「金栗山藏經紙」,湖北的「鄂州蒲圻紙」…等,亦名氣響亮。名墨配上佳紙,把水墨的特色發揮到瞭極緻,樹立瞭新的美學品味與典範。

  到瞭宋徽宗(1082-1135)即位,在翰林院中創立「畫學」(1104),吸收瞭水墨畫所發展齣來的精華,以墨色的運用為主,重新讓彩色迴到繪畫之中,變「彩墨」、「水墨」的傳統為「墨彩」新猷,開創瞭影響廣大的「墨彩畫」時代,傳承變化發揚至今,已有近韆年的曆史,成為農業時代美學與品味的代錶,並繼續嚮工業社會及後工業社會挺進。

  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迄至一九七〇年代,一百三十年間,傳統農業社會遭到西方工業社會的巨大挑戰,帶來瞭深遠的美術變革,「現代主義」(Modernism)風潮,隨工業社會而起,所嚮披靡。許多現代主義畫傢,因為美學理論的不足與匱乏,倉促重新啓用「水墨畫」一詞,藉以代錶東方精神,期望從「形式技巧」上與油彩畫所代錶的現代主義理論接軌,完全忽略瞭「墨彩畫」基本美學的重新詮釋、再開發與創造,喪失瞭自傢藝術的立足點,成瞭西方現代主義的附庸與註解。等而下之者的作品,則成瞭機械形式與新奇技巧的大量復製,淪為可以批發代工的工藝美術品。

  從一九八〇年代至今,近四十年間,因個人電腦及手機在海峽兩岸的大量齣現,有關後工業社會與「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的思想,勃然而興,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去中心主義(anti-logocentrism)與多元化(Pluralism)的風潮,刺激瞭藝術傢對「墨彩畫」根源的反省,大傢開始分頭在美學上探討「墨彩畫」的過去、現在與可預見的未來。

  本書的上捲「概論篇」,就是在這個前提下寫成的。其中〈中國墨彩美學初探〉、〈漫談中國藝術的特色〉、〈論文人水墨畫〉三篇通論文章,重新迴顧瞭「墨彩畫」的內涵與形式特質,希望找到其與當代社會的連接點。

  接下來中捲「古典篇」,以〈雪中芭蕉寓意多──說王維的畫藝〉、〈被藝術史遺忘的繪畫大師──徐兢〉、〈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新解〉、〈詩中有畫畫中詩¬──論玉澗的畫〉、〈清奇古怪通鬼神──論陳洪綬〉、〈一呼前後九百年──說石濤畫〉、〈墨中有色熟後生──論王原祈〉、〈扇搖風生詩畫香──扇畫簡史〉八篇文章,分彆選擇唐、宋、元、明、清的重要畫傢,深入賞析,做為瞭解古典繪畫史的鑰匙。

  下捲「近代篇」,以〈漫談民國「三石」的書畫藝術〉、〈第一位名揚世界的中國墨彩畫傢---齊白石〉、〈雕刻中的石像---蘇立文《二十世紀中國藝術》讀後〉三篇文章,討論民國以來的重要畫傢,配閤上述通論所揭櫫的美學原則,具體而微的說明「墨彩畫」的最新發展,並討論二十世,中國藝術史的編寫之道,迴顧過去,展望未來。

圖書試讀

中國墨彩美學初探
 
(一)前言:繪畫應以展現「生命力」為主
 
中國藝術的範圍廣闊,種類繁多,源遠流長,代有發展。在理論與實踐上,都能夠與時推移,前後連接,綿延不斷。就以繪畫一項來說,便有壁畫、磚畫、帛畫、絹畫……等項目;而以繪畫的顔料來分,則有漆畫、油畫、重彩畫、淡彩畫、水墨畫……等類彆。
 
曆來藝術史傢討論繪畫,多半以絹本與紙本為主,隻有在絹本與紙本真跡缺乏的情況下,纔轉而研究以其他方法製做成的繪畫,來證明時代思想風格的演變,以及形式技巧的發展。例如漢、魏、隋、唐各代所留下來的絹本或紙本繪畫十分稀少,於是在討論這一個階段的繪畫時,便不得不大量引用墳墓石室磚畫、敦煌石窟壁畫、石刻上的畫像、佛畫中的幡旗、彩漆屏風上的圖繪、石棺碑片上的綫刻等等,以為自己看法的佐證。可是,一旦絹本或紙本的真跡或材料充足,藝術史傢便立刻迴過頭來,仔細研究論證,而把紙絹以外的品類,放在一邊存查。這一點,我們看元明清以來的藝術史研究,便可清楚。這一大段的時間之內,紙絹以外的繪畫材料,是十分豐富的,但研究者並沒有充分利用。
 
這樣的現象,使後來的人産生瞭一種錯覺,認為曆來的藝術史傢或評論傢,都是士大夫階級,他們受瞭階級觀點的限製,有意提高他們所謂的正宗繪畫,而故意忽略民間藝術的發展。因此,目前留傳下來的畫論及繪畫史料當中所記載的,多半是所謂的正統或上層建築的繪畫曆史,而民間匠意的成就,則付之闕如。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上述種種現象的産生,可能另有復雜的原因,並非簡單的階級史觀,可以解釋得周全。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