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百年巨匠

華人百年巨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華人
  • 曆史
  • 人物
  • 傳記
  • 文化
  • 百年
  • 名人
  • 成就
  • 影響
  • 社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華人百年巨匠」是晶美術館開幕之首波獻禮,傾40年蒐藏實力,經數年慎重籌備,梳理精選齣經典畫作,以活躍於二十世紀期間,影響至今的十位華人書畫藝術大師吳昌碩、張大韆、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吳冠中書畫創作,共57件作品共138幅畫作集結成冊。其中包括齊白石的花鳥蟲草二十冊頁、徐悲鴻的六駿馬圖、李可染的國獸長幅「百牛圖」手捲、以及傅抱石的曠世長捲「灕江情」、張大韆的潑彩山水「觀瀑圖」…等等,除齣版畫冊圖錄外,晶美術館並將於後續開幕首展與係列展中呈現在世人眼前。

  此畫冊代錶的是20世紀百年間中華傳統藝術的精髓,也代錶瞭中華美術的高峰,人文的標誌和藝術的符號。二十世紀百年以來,經曆兩次世界大戰與國共內戰等浩劫。這些大師在這樣的動盪顛沛的大時代中,遭亙古未有之國難、經人事變遷之摺磨、曆人世難堪之境,卻仍能堅守藝術領域,持續創作孜孜不倦,終能改變曆史,獲得國際藝壇肯定,在藝術市場上發光發熱,帶領華人走嚮世界殿堂。

  本畫冊中,除畫作外,共有序言專文、大師小傳、賞析釋文超過5萬字,除邀請藝術名傢提筆撰述外,編輯團隊並以追根究柢之精神,努力將每件畫作中之印款、提跋、釋文、鈐印及賞析,巨細靡遺、原貌重現、不留疑惑,甚至企圖查證畫作中的昆蟲植物,考據齣正確名稱,以協助讀者如臨其境。同時這些作品將在晶美術館創館首展中,就教於藝術界先進。今後晶美術館更將陸續舉辦藝術傢個展,及專題學術研討會,引導民眾深度領略巨匠璀璨風華!

  『晶美術館』的創立具有多重的意義,除瞭宣揚古往今來華人藝術大師的曠世傑作,肩負起護持華人珍貴文化資産之使命外,我由衷的期望晶美術館就是美學教育的播種者,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顆藝術的種子,以真善美為養分變化他們的氣質,為我們的下一代厚植生命的質感,我相信美學教育是國力的根本,也是社會良善風氣的基石,讓人們多多欣賞藝術,當為我們的社會增添更多祥和之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光輝


  藝術收藏鑑賞傢,自稱欣遇樓室主人。

  早年開始陸續投資經營地産、高科技産業,於美國、新加坡、中國、颱灣各地均有其相關事業。一生鍾情文物、熱愛中華藝術,收藏曆代各大傢藝術作品。曾於國立曆史博物館、國立颱灣美術館、颱中市立文化中心展齣收藏品,並曾經齣版「中國現代繪畫之父-林風眠畫集」。曾任颱灣省文物收藏協會副理事長,現任群英雅聚收藏協會會長、晶美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館長。

執行編輯/周秉中

  中央大學企管碩士,自幼遵從父訓學習書法,學生時代曾任淡江大學書法社社長,對傳統書畫藝術有所喜好,目前經營個人工作室。

圖書目錄

序文  PREFACES

緣起                4
百年巨匠  世紀之晶 晶美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光輝   10
百年迴眸看「晶美」 前 浙江省博物館宣教部主任 趙幼強   14
海納百川博覽群山–美術館為社會打開藝術之窗 生産力建設董事長 張忠弘 18
藝術  帶動新文化新經濟啓航  創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張芳民    22
 
專文  ESSAYS
國立颱灣美術館請益之旅–蕭宗煌館長期勉共同提升颱灣生活美學教育 特約撰文 周蘭君 26
播芳翰墨  天下文明–晶美術館應有的使命 浙江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池長慶 30
老乾新枝  遍地玲瓏–中國近現代的書畫盛況 復旦大學講座教授 張剋晉 34
 
藝術傢小傳暨其畫作賞析

吳昌碩  1844-1927  Wu Chang Shuo    38~63
齊白石  1864-1957 Qi Bai Shi                     64~95
黃賓虹  1865-1955 Huang Bin Hong           96~117
徐悲鴻  1895-1953 Xu Bei Hong                        118~141
潘天壽  1897-1971 Pan Tian Shou            142~165
張大韆  1899-1983 Zhang Da Qian             166~191
林風眠  1900-1991 Lin Feng Mian              192~211
傅抱石  1904-1965 Fu Bao Shi                     212~243
李可染  1907-1989 Li Ke Ran                     246~281
吳冠中  1919-2010 Wu Guan Zhong            282~299
 

圖書序言



晶輝熠熠,邁入華人藝術殿堂


  二十世紀世界風起雲湧,戰火頻仍,中國飽受浩劫,遭亙古未有之國難。在這樣動盪顛沛的大時代中,有一群矢誌不渝的藝術創作者,經人事變遷之摺磨、曆人世難堪之險境,卻仍能堅守藝術崗位、孜孜矻矻持續創作,終能卓然成傢,成為一代大師。他們獲得國際藝壇肯定,帶領華人走嚮世界殿堂,各異其趣的藝術風貌大放異彩,並屢屢擄獲世人的驚嘆眼光。這些近現代華人藝術品,是屬於人類的共同資産,值得我們引以為傲,也應有責任予以繼續保存與宣揚。

  細數這百年間,叱吒近現代的藝術大師們,留下瞭無數藝術瑰寶──有的以詩、書、畫、印四絕享譽國際;有人一生有如名川,既長且波瀾壯闊;有的為現代美術教育奠基,力能扛鼎;有人以東方之筆名揚四海;有人開宗立派,為華人畫開闢新天地,有人憂國憂民,以藝術喚醒國魂……。為宣揚這些近現代華人藝術大師的曠世傑作,並肩負起護持華人珍貴文化資産,發揮捨我其誰的使命,一座文化藝術寶庫「晶美術館Crystal Museum」,由率領颱灣各大藏傢傢族之首,投注畢生精華歲月,擁有豐富典藏的「欣遇樓」樓主林光輝,加上藝術科班齣身身兼颱灣建築業翹楚的「生産力建設」董事長張忠弘,以及鍾愛藝術的「創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張芳民等三位創辦人所共同創建。未來將以提升華人藝術欣賞品味與深化美術教育為目標,透過舉辦經典藝術展覽與齣版畫冊書籍、橫嚮跨産業結盟創新,串聯産業鏈上下遊,整閤創造新藝術平颱,進而展現颱灣驚人且豐富的藝術收藏實力,提升成為富而知畫、貴而愛藝的美好社會。

  人文薈萃、文風鼎盛的颱中,近年來呈現齣國際都會之新風貌。就在颱中七期市政中心,緊鄰國傢歌劇院之旁,一幢展現非凡藝術氣質的智慧建築「似水年華Crystal House」大樓巍然矗立,與國傢歌劇院相映生輝。這幢親近林蔭園地之智慧大樓,典雅高貴氣度非凡,由傑齣藝術工藝傢量身訂作的公共藝術作品形塑人文氛圍、明亮大氣的空間以及與環境完美融閤為一的建築典範,吸引人們駐足與品味。三位創辦人曆經數年的精心籌畫,決定將「晶美術館Crystal Museum」在此進駐,希冀成為華人世界「藝術與生活品味的代言人!」、「藝術典藏的知名典範!」、「藝術鑑賞新指標!」的多功能美術館。

  晶美術館開幕首波獻禮,將以「華人百年巨匠」揭開序幕。不惜耗費巨資,傾數十年蒐藏之精華,經年慎重籌備,策展團隊特彆以「開宗立派」、「藝術常展」、「風格獨具」、「教育貢獻」、「專業論述」、「曆史定位」、「個人品範」、「藝術典藏」等八大指標,客觀精選齣百年來具有傑齣貢獻的十位藝術大師。在本館所藏這十位大師所創作的韆件作品中,梳理精選齣經典傳世畫作百餘幅,作為晶美術館之開幕首展獻禮,其中不少係大師們從未曝光的珍品佳作,殊為難得。配閤首展並將精心策畫齣版紀念畫冊,將十位藝術大師藝術生涯經典代錶作,透過深入淺齣筆法導讀介紹,以饗讀者。無論是對於藝術品收藏名傢、藝文愛好者,抑或欲一窺堂奧之普羅大眾而言,皆可視為一本不可多得的藝術寶典。未來也將針對其他上韆件館藏作品舉辦各型主題特展,值得期待。晶美術館在此歡迎所有藝術先進與藝文愛好者前來參觀與鑑賞!

圖書試讀

齊白石 花卉草蟲冊頁二十開

齊白石之草蟲畫,開啓瞭中國繪畫的全新一頁!其繪畫過程,亦為傳奇,至今仍無人能齣其右!白石為多産畫傢,其筆法與選材,幾乎不受傳統的束縛,看似他心中有著跟傳統文人畫傢不一樣的情趣,而他總以自己的心境與鍛鍊,以通俗來包裝文質,去呈現他自己的文人意趣,形成齊白石式的自然大雅!

此草蟲冊,以格物的精神實踐,取各色能見而不毒醜的昆蟲,經異於常人的細膩觀察,於小開紙上,不拘位置的全形、全神呈現。或單一隻,或成雙,或數隻,或數種,其用紙為極佳的上好熟紙,毛筆精良講究,設色全以乾筆,層層堆疊齣所細心觀察的蟲身、翅、勾足、眼、嘴,完整真實地錶現硬殼、薄翅、粉翅、各種觸須、各類蟲足、不同眼嘴,下筆極為寫實而精準!生鮮盎然!毫無闆滯之樣!

白石每完成一張蟲蝶,即將其收整妥當,待多年後取齣,紙張膠礬稍退,張張補繪以花草,亦不拘一格,大筆草草,自然天成。此時用筆大膽而多樣,用色更為讓人驚嘆,所選繪之花草,皆常人所常見,直接掌握人之視覺效果,毫無障礙,此為白石之美術語言過人之處,他人難於仿學!

此冊每頁之落款位置精妥,書法墨色華滋,用印講究,印色鮮美勻厚,齊白石之草蟲畫作,尚無見有過於此冊者,全冊精工裝潢,保存妥當,當為今世之至寶!

寫實寫意交融,抒情言誌並陳
一氣可染百牛圖

一生與牛結下不解之緣,愛牛畫牛,堂號命名為師牛堂,並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李可染,傾40年功力,耗時月餘,畫成長捲「百牛圖」,為其畢生罕見之扛鼎力作!李可染畫牛之韆姿百態及數量之多,為當代水墨一絕。郭沫若1942年創作的「水牛贊」詩中有雲:

「…花有國花,人有國手,你是中國國獸,獸中泰鬥。……
當你背負著牧童,讓他含短笛一支在口;
當你背負著烏鴉,你浸在水中,上有楊柳。
水牛,水牛,我的好朋友。」

從郭沫若具體而微的描述中,為李可染牧牛圖寫下意象詩篇。可染先生以其中「國獸」二字為此畫自題引首,贊譽牛為獸中泰鬥,數韆年來連結著人民社稷,與代錶著中國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的意義!李可染筆下的牛是寫實與寫意的交融,是抒情與言誌並陳。寫牛,也是寫人,寫畫傢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蠻有質感的,讓人一看就覺得是認真做學問的齣品。封麵選用的色調和排版,都透露齣一種沉穩而有力量的感覺。我特別喜歡它那種不張揚,但卻能一眼抓住人目光的風格。在翻閱的過程中,我注意到書中的圖片運用也相當考究,不隻是簡單的插圖,很多都是珍貴的歷史照片,有些甚至是我從未見過的。這讓我更加確信,這本書在資料蒐集和呈現上,是下瞭不少功夫的。我想,對於歷史題材的書籍來說,圖像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能幫助讀者更直觀地感受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們留下的印記。我很好奇,作者在挑選這些「巨匠」時,是否也考慮到瞭他們在視覺藝術上的傳承和影響?畢竟,很多偉大的人物,他們的思想和成就,也體現在他們所創造的視覺符號和美學意境中。如果書中能多一些關於這些視覺部分的介紹,那將會讓閱讀體驗更加豐富,也更有層次感。這讓我開始期待,書中文字的內容,是否也能像它的外在呈現一樣,同樣精緻而引人入勝。

评分

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華人百年巨匠》,書名就讓我產生瞭極大的好奇。說實話,這幾年我對「巨匠」這個詞彙有些敏感,感覺好像什麼人都能被冠上這個頭銜,變得有點廉價。但看到「百年」兩個字,還是被吸引住瞭。我一嚮對那些在時代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感到敬佩,他們不隻是單純的成功人士,更是時代的縮影,是我們理解過去、展望未來的窗口。想像一下,在這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跨度裡,華人世界經歷瞭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動盪不安的亂世到經濟起飛的時代,再到如今的全球化浪潮,每一個階段都孕育齣瞭獨特的人物。我特別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挑選這些「巨匠」,他們的標準又是什麼?是學術上的貢獻?藝術上的成就?還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我很期待作者能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帶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段歷史的脈動,去理解他們如何在各自的領域裡,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為這個時代注入力量。尤其是在颱灣這塊土地上,我們也見證瞭許多令人尊敬的人物,他們的故事同樣值得被銘記。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讓我對「巨匠」這個詞,有更深刻、更飽滿的理解。

评分

這幾年,我們聽瞭太多關於「成功學」的演講和書籍,動輒就是要你一夜緻富,或者成為人生贏傢。但說實話,我更關注的是那些真正為人類文明進步做齣貢獻,卻不一定被大眾廣為人知的人物。這本《華人百年巨匠》聽起來,似乎更有這樣的氣質。我希望它能帶我認識一些,不隻在所謂的「功成名就」上有所成就,更是在思想、藝術、科學、社會公益等方麵,有著深刻影響的人物。比如,那些默默耕耘的科學傢,他們的發現如何改變瞭世界?那些開創性的藝術傢,他們的創作如何觸動人心?那些勇於改革的社會運動傢,他們的行動又帶來瞭怎樣的改變?我希望書中能呈現齣,這些「巨匠」們,他們是如何在各自的領域裡,不斷挑戰極限,突破自我,並且將他們的智慧和熱情,投注到更廣闊的社會之中。尤其是在這一百年中,華人世界經歷瞭內憂外患,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有如此傑齣的人物脫穎而齣,他們的奮鬥歷程,一定充滿瞭戲劇性和啟示性。

评分

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談到我們這一代人,對於前輩們的歷史和貢獻,其實瞭解得並不算深入。很多時候,我們隻是聽過一些名字,知道他們很厲害,但具體的貢獻和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卻是模糊不清的。這讓我覺得,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根源,似乎有些斷裂。因此,我對《華人百年巨匠》這本書,有著一種期待,希望它能填補我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想瞭解,在這一百年裡,有哪些關鍵人物,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塑造瞭今天的華人世界,包括颱灣。他們是如何在那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做齣自己的選擇,並且影響瞭後世?我希望能透過書中的敘述,去感受他們的智慧,去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去學習他們麵對睏難的勇氣。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堆歷史人物的介紹,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能讓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也更能珍惜那些為我們的今天付齣努力的前輩們。

评分

老實說,我對歷史人物的傳記一直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態。愛的是,透過閱讀他們的生平,總能獲得豐富的知識和人生經驗,彷彿與偉人對話,從中汲取智慧。但又怕的是,有些傳記寫得過於平鋪直敘,像是流水帳,缺乏故事性,讀起來枯燥乏味,很容易讓人提不起勁。所以我對《華人百年巨匠》的期待,其實是希望能看到一些有深度、有溫度,而且能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希望作者能夠不僅僅是羅列事實,而是能深入挖掘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掙紮、他們的抉擇、他們的夢想。我對那些在睏境中依然堅持理想,在時代變革中勇於創新的靈魂特別感興趣。尤其是「華人」這個概念,本身就包含瞭太多元、太複雜的麵嚮。在這一百年裡,他們如何麵對文化衝擊,如何尋找自身定位,如何將傳統與現代融閤,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我希望能從書中看到,這些「巨匠」們,是如何在歷史的大潮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