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9大認知原則,就能掌握有效學習的訣竅!
不是學生不喜歡學習,原來是大腦喜歡這樣學!
★比爾∙蓋茲(Bill Gates)大力推薦
★《商業周刊》第1622期書摘推薦
★被評選為教育教學與學習10大好書之一
本書特色 大部分教師都會感到困惑,學生為什麼對課堂上的知識學習興趣缺缺,卻熱中於打電玩、滑手機,對偶像劇的劇情記得一清二楚?本書作者是美國知名認知心理學家,專攻學習和記憶,為了解開這些迷題,他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和實驗,試著揭開人類大腦是如何習得知識和儲存記憶,以及對什麼知識有學習的偏好。
本書中作者清楚闡述了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思考和學習的方式,透過大量圖表協助讀者了解大腦的運作結構和記憶程序。當教育工作者可以掌握大腦背後的運作原理,將有助於教學技巧的磨練和增進,也能提升自身的教學方法。
本書內容條理分明,揭櫫故事、情感、記憶、知識脈絡、練習的重要,這都是累積知識與開創持續學習經驗不可或缺的。全書在眾多認知心理原理中挑出最有用、放諸四海皆準的九大原則,包含令人訝異的研究結果,例如打破傳統的定義、智能是可塑的,以及缺乏事實就不能培養思辨能力等。每個原則都合乎科學,經得起時間考驗。每一章講授一個原則,並列舉諸多資料佐證原則背後的科學原理,最後引領教師如何實踐這些原則於教學策略,突破教學工作的瓶頸,以協助學生專注於課堂中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本書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認知心理學的科普書籍,而是一本有趣又實用的指南,不只適合教師在教學上的參考,更能幫助自學者掌握學習和記憶的運作,以提高學習效能。
問:為什麼學生不熱中於課堂上的學習?
答:我們普遍以為大腦的功用就是思考,但大腦不那麼善於思考。思考很慢,而且不可靠。如果動腦能有圓滿的結果,人還是喜歡動腦;但大腦不喜歡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如果課業對學生來說總是太難,難有成就感,學生自然不會喜歡。
問:要學生死背一知半解的事實,有用嗎?
答:一般認為強迫學生背誦枯燥無味的事實不太有幫助,但在缺乏事實型知識的前提下,要教學生分析或思辨等技巧是不可能的。認知科學研究指出,教師希望學生分析與批判思考,都需要依靠廣泛的事實型知識。
問:為什麼有些事情會留在記憶裡,有些又那麼容易忘記?
答:記憶不是你想記住的事,也不是你努力要記住的事,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所以記憶是思考的殘餘物。
問:為什麼學生對抽象概念這麼難理解?
答:抽象思考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但大腦並不喜歡抽象思維,大腦偏好具體事實。我們在已知事物的架構下理解新事物,而大多數我們所知都是具體的。
問:反覆練習真的對學生的學習有用嗎?
答:反覆練習一直背負惡名,但認知系統有其瓶頸:大腦可以應付多種概念的範圍是有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就是練習,因為練習能降低腦力活動所需要的「空間」。
問:怎麼做才能讓學生像科學家、數學家、史學家那樣思考?
答:學校課程教授的都是既定結論。很少課程鼓勵學生像史學家一樣思考、分析史料與證據,提出詮釋歷史的論點。自然課程要學生背誦事實,做的實驗其結果也在預料之內,學生並沒有練習到真正的科學思考,沒有進行真正的科學探究和解決問題。我們不訓練學生做科學家實際做的事,又如何能夠培育出下一代的科學家?
問:教師要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風格,要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對教師是個重擔。幸好學生在學習與思考方面的相似點比不同處多,教師可以試著把心力放在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調整,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
問: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智能是天生的還是環境的影響?
答:西方認為智能由基因決定,聰明人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好成績,如果你認真努力,代表你不夠聰明。亞洲國家則認為智能可被塑造,如果學生考試考不好,不是他們笨,而是不夠用功。孩子的智能確實有所不同,但智能可以透過不斷努力加以改善。
問:教學是一種認知技能嗎?
答:教師和學生的大腦認知條件是一樣的,教學和所有複雜的認知技能一樣,一定要練習才能進步。
吳麗君,北教大教育學院院長
林玫伶,國語實小校長
邱世明,北市大附小校長
徐建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
秦夢群,政大教育系教授
陳學志,師大教育學院院長
黃貞祥,清大生科系助理教授
黃雪萊,培風中學校長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鄭國威,泛科知識共同創辦人
賴以威,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家和學者對本書的讚譽
一位認真的老師穿上羅馬人的寬外袍到校,因為他要進行古羅馬的課程。他認真教學的舉措打錯靶了嗎?從認知科學的視角來詮釋,會有什麼不同的看見嗎?本書值得認真投入實務現場的老師用來思考自我的教學。
──吳麗君,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生命教育碩士班)教授、 教育學院院長
九個關鍵問題、九個認知原則,這本書以有趣實用的方式告訴我們:身為教師,我們得知道大腦喜歡怎麼學,而後才能設計出幫助學生的教學活動。
──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校長、兒童文學作家
把觀念有效的放進別人腦中,就跟把錢賺進自己口袋一樣的充滿挑戰。作者分析了大腦運作以及學生不愛上學的原因,值得你我一起來探索。
──邱世明,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校長、教育學系副教授
如果上學像看電影一樣有趣,我相信每位學生都會樂在其中。本書不但告訴您如何有效學習,還告訴您為什麼。
——徐建國,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
學生為何不喜歡上學,已成為教師心中的大哉問。本書根據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清楚闡述大腦運作與學習知識的程序;並以實用的觀點,提出學習的相關原則。其中如思考之後才會有記憶、反覆練習能夠降低腦力所需空間、智能可以透過努力而改善等。對於希望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師,本書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指南,值得一讀再讀。
──秦夢群,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糸教授
學生不喜歡上學,可能是學習時沒有獲得適性的教學以及獲得成就感。本書從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剖析大腦學習的奧祕,有助於老師及學生發展有效的教學與學習策略,獲得學習的喜悅!
——陳學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教育學院院長
雖然教學是種專業,可是要讓學生更有效學習,僅僅讓學校教師負責,這種想法不太實際,很多時候家長的共同參與,同理教師面對的辛酸,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這也是一本關心小孩課業的家長需要好好研讀的好書!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學生為什麼學不會?為什麼缺乏學習意願?這些問題絕對是教育前線老師最最頭疼的難題。這本書讓我們重新了解腦袋的喜好和運作,讓我們真正「辨症論治」去探討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都希望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愉快的,因此,這是一本值得我們仔細閱讀的好書!
──黃雪萊,馬來西亞培風中學校長
作者以清楚流暢的文字,恰到好處的案例,揭開了隱藏在關鍵學習問題背後的大腦機制。這本書值得每一位家長跟教育工作者讀三遍;如果有空,就讀十遍。我要開始讀第二遍了。
──鄭國威,泛科知識總編輯與共同創辦人
這是一本教育版的「流言終結者」,作者以學術研究、論文為基礎,讓我們破除許多教育的迷思,更清楚該怎麼面對學生。
──賴以威,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作為一個教育投資者,我推薦本書,因為這本書十分有趣而且非常實用,讓教師能夠協助學生如何有效學習和思考!
──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創辦人
作者的問答集也可應用在課堂之外:企業講師、行銷人員等,還有家長——只要是關心我們如何學習的人——都會覺得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華爾街日報》
作者從易懂的認知科學出發,進行有趣但複雜的研究。內容是扎實的概念,教師不但會覺得長了見識,對教學也相當實用。
——蘭迪‧溫加頓(Randi Weingarten),美國教師聯盟主席
本書好讀易懂且實用,由傑出認知科學家所撰,闡述有效教學的共同根源。本書筆調風趣,又有實證研究權威,這是我所知道最佳的教師指南,是一本經典之作,從幼兒園到研究所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人手一本。
——赫許(E. D. Hirsch, Jr.),維吉尼亞大學榮譽教授
作者是認知科學家群中少見的優秀作家,本書內容是關於學校學習的書籍,讀起來就像在野外與冒險新國度中的一趟旅程。對教師和家長,甚至學生而言,每一頁都有驚喜,比方說,你知道我們的大腦天生不是用來思考的嗎?
——杰‧馬修(Jay Mathews),《華盛頓郵報》教育專欄作家
教育工作者會喜歡這本好書。作者用清楚且有說服力的文字,告訴我們認知革命中最重要的發現,可以如何用來改善教學、啟發課堂上的學生。
——約翰‧加布里埃利(John Gabrieli),麻省理工學院健康科技與認知神經科學Grover Hermann基金會教授
關於孩子如何學習,本書提供諸多研究、論據,能幫助讀者成為更有效能的教育工作者。
——喬‧雷納(Joe Riener),華盛頓特區威爾森高中英文教師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認知心理學家解開大腦學習的運作結構,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