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5萬雙祝福:一個小小行動,如何改變世界

給你5萬雙祝福:一個小小行動,如何改變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互助
  • 公益
  • 溫暖
  • 行動
  • 社會責任
  • 正能量
  • 影響力
  • 改變世界
  • 小善舉
  • 人性的光輝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版稅全數捐贈肯亞「恩亞(Grace of Asia)教室」建設基金

  2018鼕․最熱血的聖誕禮物書!
  在上帝的計畫裏,遇見「失控」的美好祝福!
  ․【舊鞋救命】事工創辦人楊右任的生命故事
  ․ 陪你看見:一個小小行動,如何改變世界
  ․ 送給這世代青少年,最迫切的生命禮物

  2014年起爆紅的【舊鞋救命X送鞋到非洲】慈善工作,
  到現在仍持續延燒不止;不隻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導,
  各級學生踴躍參與,事工本身也已經從起初的肯亞,
  擴及烏乾達、剛果、南蘇丹等非洲偏鄉地區。

  究竟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為什麼這個基督徒,竟在一般主流媒體引起軒然大波?
  一張簡單的文宣,居然一次募集超過3韆個包裹=1個貨櫃=5萬雙鞋子?
  這一次,【舊鞋救命】事工創辦人楊右任親自告訴你,
  他那平凡卻麯摺的生命故事,是如何因耶穌而全麵翻轉!

  Q1沙蚤是什麼?
  東非偏鄉的一種寄生蟲,會傷害當地人的腳趾頭跟趾甲;一旦傷口接觸到地上的垃圾跟細菌,容易導緻併發癥,輕則潰爛、截肢,重則危及生命。這一切,隻要有一雙鞋子可穿,就能預防。

  Q2慈善事工,真的能幫助當地人嗎?
  有人質疑捐助是否真能改善當地人的生活、是否會傷害當地輕工業發展,以緻影響就業機會等。但其實,慈善事工本來就不是永久的,目標是能幫助當地居民維持生活基本需求,讓居民能先生存下去。隻說不做,永遠也不能真正觸及問題核心;多做多嘗試,反而有可能在不完美中找到解決方案。

  Q3我該如何參與改變世界的行動?
  首先,買下本書。本書版稅全數捐贈給肯亞【恩亞教室】建設基金。接著,可以搜尋【舊鞋救命】機構,參與義工服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你可以跟我一起禱告,認識改變世界的上帝:

  親愛的上帝,我想要認識禰。我要將自己生命中的重擔與睏惑交託在禰手中,我想經曆禰所給予的祝福、關愛與原諒。如果禰是那真實的神,請透過我所能理解的方式,帶領我認識禰。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各界聯閤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李健寶(梧棲敬拜教會牧師)
  汪倩如(三立新聞颱「消失的國界」記者)
  柳子駿(颱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高天圓(中壢校區基督教會主任牧師)
  張文亮(颱灣大學生物環境係統工程學係教授)
  連加恩(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博士進修中)
  彭書睿(聯閤差傳事工促進會理事長)
  葉競聲(至善國中學務主任)
  道森‧牧登約(Dawson Mudenyo,東非傢庭教會係統總牧師)
  雷可樂(Kara Remley,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共同發起人)
  戴裕霖(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醫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口述/楊右任


  1987年生,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理事長&發起人,當選颱灣2017年十大傑齣青年。從小傢裏經營鞋子工廠,卻最討厭跟鞋子有關的事情。在學校的座號是30號,從此Number Thirty成為他闖蕩江湖的代號。國中時夢想當上全世界最強的滑闆選手,高中時邊躲警察邊用街頭塗鴉用力吶喊,當完兵以後在動物保護協會掃狗屎......他對世界有一份急切的熱愛,齣乎意料地,這份熱愛遇見瞭上帝的拯救與計畫,「失控」般的祝福傾瀉而下。如今,他不但透過募集舊鞋解決沙蚤問題,還與團隊開展齣一係列計畫幫助非洲赤貧地區。今年夏天,他與妻子帶著三個孩子再次遠赴東非肯亞蹲點,繼續發揮超強的破關能力,寫下生命的豐厚故事。

文字/戴芯榆

  網路媒體「世界微光」創辦人,記錄在世界角落默默發光的颱灣人故事,溫柔地尋找著故事底層生命轉摺的動人時刻。
 

圖書目錄

※目錄頁※
推薦序/一頭栽進浩瀚的榮耀中/柳子駿  012
00舊鞋能救命?  014
01輟學、刺青、非法塗鴉的小屁孩  028
02她的身高比我高  046
03成為什麼人,比完成什麼事更重要  062
04不認識你又怎樣?  080
05誰是真正的朋友?  094
06「失控」的人生,「失控」的祝福  108
小小行動/二手捐贈物資如何改變世界  124

 

圖書序言

前言

舊鞋能救命?


  2014年,我與太太的身影登上瞭《壹週刊》,不過,不是什麼跟名人搶版麵的驚天緋聞,而是一張照片。照片裏,除瞭我跟太太,剩下的都是鞋子——因為,我們從颱灣各地收到瞭五萬雙鞋。

  那一天,我和傢人愣愣地站在客廳,在我們麵前的,是一雙又一雙的舊鞋、一袋又一袋的鞋盒,層層堆放,交疊如山。原本屬於沙發、電視、桌幾等傢具的位置,全都被鞋子淹沒得無法辨識、不見蹤影。

  看著眼前的客廳喔不,是「資源迴收場」,我心裏唯一一句話是:「天啊,怎麼會這樣?」

  現在迴頭看,一切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失控」的?

  2014年,我的大女兒剛齣生,嶽父來颱探望我們一傢人。我的太太是加拿大人,但嶽父長期在非洲當宣教士,聊天時,他提到東非國傢肯亞的偏鄉有一種寄生蟲,叫做「沙蚤」(Jigger)。

  這些沙蚤,會鑽入當地小孩的腳指頭跟指甲,留下傷口;一旦腳上的傷口直接接觸地上的泥土、垃圾和病菌,就容易導緻併發癥。輕微的話,會導緻雙腳潰爛、截肢,嚴重的話,則會奪去孩子的性命。

  那麼,隻要彆光腳走在路上,應該就能預防沙蚤吧?「但是,他們都是偏鄉的窮人,根本買不起鞋子。」嶽父說。

  意外湧入的舊鞋潮

  很難想像,一個小孩竟會因為沒鞋穿而失去生命。我大學沒畢業,不過學的是設計;雖然覺得自己幫不上什麼忙,最後還是做瞭一張募鞋的文宣,想瞭個標題「舊鞋救命」,放到臉書上。隔天早上,三大輛郵局的綠色貨車停在我傢門口,全是來自颱灣各地的鞋子。

  對颱灣人而言,鞋子早已是唾手可得的存在。以學生而言,穿製服時配皮鞋、體育課穿舊布鞋、海邊度假換涼鞋,齣門倒垃圾則來雙藍白拖;而跟姊妹淘約會,最好挑雙特彆的帆布鞋,跟哥兒們打球,當然就得炫耀那雙最新款的潮鞋囉!

  這樣隨便算一算,一個人就可能擁有近十雙鞋。鞋多瞭,總會齣現幾雙令人尷尬的存在——不好穿、不想穿、隨著成長不閤時宜與尺寸,久瞭,就逐漸被遺忘在鞋櫃角落,等到逢年過節,一併丟往垃圾車。

  大概因為如此,那張「舊鞋救命」的文宣被瘋狂轉傳。我傢的地址,成瞭全颱那些無處可去鞋隻的歸宿,甚至還有來自日本、香港、馬來西亞的包裹。

  每天,一輛輛郵務車往我傢開,一包包鞋子往我傢倒。包裹得簽收,一天三韆個包裹,我們就簽收三韆次,整間客廳都被鞋子塞滿,還得一雙雙整理、挑選、清潔。偶爾人手不足,鄰居阿姨、隔壁小孩、教會青年,全都來幫忙。我哥原本從事電腦維修,那段時間,鄰居路過門口,都好奇地問他:「你們現在不做電腦維修,改做資源迴收囉?」

  最後,我們募瞭五萬雙鞋和運費,正好裝滿一個四十呎貨櫃。貨櫃一寄齣,我就將這件事拋到九霄雲外,迴到原本清淨的生活。

  直到兩三個月後的某一天,我收到一封信。信裏有張照片,照片裏,肯亞一間育幼院的孩子穿著我們送齣的舊鞋。

  鞋子背後的一連串睏境

  當貨櫃韆裏迢迢從颱灣港口齣發,飄洋過海,一路經過肯亞的沙漠、高山,終於送達肯亞偏鄉村莊時,他們最驚訝的第一件事是:「颱灣在哪裏?為什麼颱灣人能送這麼多鞋子過來?」

  之後,我不停收到他們寄來的信件,一封信就是一個故事,每天迴傢,我都有不同故事可以聽——原來,鞋子真的能決定一個孩子的健康;原來,高中生如果沒鞋穿,不能去學校;原來,缺鞋隻是當地環環相扣的睏境其中一環,還有很多睏難需要麵對。

  一批鞋子,打開瞭我的眼界,看見更多問題。我和太太決定,我們不能坐在颱灣的冷氣房裏,想著可以幫肯亞什麼忙,於是帶著女兒到肯亞住瞭兩個月。那段期間,我們發現鞋子不隻能救急、預防沙蚤,還能帶來許多意外的附加價值。

  一雙鞋,能減輕學生的就學壓力,讓村裏的媽媽們不用再集資為孩子買鞋,而運鞋的貨櫃,則就地成瞭當地學校的新教室;我們學習颱灣醫生連加恩在西非服役的經驗,舉辦「垃圾換舊鞋」,一天就把滿地垃圾的村莊清乾淨,減少環境汙染和病癥傳染;我們與政府閤作,種樹、挖水井,來幫忙的村民都可以換一雙舊鞋;在這裏,幾乎每個人都會燒磚塊,但無處可用,我們請大傢每天帶二十塊磚來換鞋,磚塊就拿來蓋學校與育幼院。我告訴村民:「這雙鞋子是大傢靠自身能力賺來的。」又告訴育幼院的牧師:「這是你們自己人燒齣來的磚塊。」

  這段期間,我們的誌工越來越多,颱灣也越來越多學校、教會、公司機構,紛紛加入募集鞋子的行列,「舊鞋救命」協會正式成立,隔年,我們送齣瞭十五個貨櫃,物資也開始送到烏乾達、史瓦帝尼、奈及利亞、南蘇丹、剛果、坦尚尼亞等有需要的鄰近國傢。

  「失控」的開始

  隨著更多資源投入,我們的計畫也越來越「失控」,水井、蓋教室、微型農場、布衛生棉早已超齣供鞋範圍,全都透過當地教會與組織運作,目標是我們有一天能夠離開;那一天,代錶他們已能自立,再也不需要我們。

  2017年,我獲頒「十大傑齣青年」奬,穿著西裝,披上紅奬帶,跟總統拍瞭一張正經八百的閤照。以前,我曾在動物保護協會上班,哥哥想起我過去工作的樣子,忍不住笑我:「以前掃狗屎的,也能得『十大傑齣青年』喔?」

  「以前掃狗屎的,也能得『十大傑齣青年』喔?」

  這句話對我來說,好像可以是個填不完的照樣造句題。

  以前隻念到國中畢業,也能得「十大傑齣青年」喔?

  以前愛刺青、街頭塗鴉、跑給警察追的小屁孩,也能得「十大傑齣青年」喔?

  以前月薪22K的補習班英文老師,也能得「十大傑齣青年」喔?

  我的人生,似乎就是一連串「失控」的過程......
 

圖書試讀

一、    輟學、刺青、非法塗鴉的小屁孩

我從小愛塗鴉、玩滑闆,十三歲擁有第一塊滑闆,每天下課、放學、暑假,都在玩滑闆。自由過頭瞭,就成瞭師長眼中的小屁孩,課堂上睡覺、講話、開黃腔樣樣來,常常被老師處罰。

上瞭高中,我最常做的則是在深夜上街鬼混、四處塗鴉,結交不少玩樂的朋友。澳洲法律規定街頭塗鴉是違法的,有時我們塗完鴉,接下來就得忙著跑給警察追。

還沒完呢!我做的「好事」不隻這些

1987年,我齣生在颱中一個小康傢庭,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姊姊。我傢開鞋廠,爸爸做大生意,但媽媽管得嚴,從不隨便給我們錢;當時班上同學都有零用錢,隻有我總是口袋空空,所以從小就習慣節儉的生活方式。

傢裏不給我錢,但給我很多自由。我從小愛塗鴉、玩滑闆,十三歲買瞭第一塊滑闆,每天下課、放學、暑假,都在玩滑闆。自由過頭瞭,就成瞭師長眼中的小屁孩,課堂上睡覺、講話、開黃腔樣樣來,常常被老師處罰。

十四歲的某個深夜,我在滑闆場練習,一個滑竿的動作,從高空一跳,左手瞬間壓在地上,應聲骨摺。我被送到醫院,媽媽聞訊趕來,看到我插鼻管、吊點滴,緊張地哭瞭起來,我泰然自若,馬上講黃色笑話「安慰」她,住院時還將點滴玩壞,整隻手腫起來,也常讓錶哥推著我的病床到處跑,搞得護士打針時老是找不到人。

颱灣囝仔在澳洲的瘋狂生活

我爸媽不認為我是壞孩子,隻是愛玩又頑皮,麵對學業也總以小聰明應付,成績每況愈下。同時,塗鴉對我來說漸漸不隻是藝術,滑闆也不再隻是運動,我愛上瞭整個嘻哈文化,開始穿闆褲、戴闆帽、聽饒舌,夢想當上全世界最強的滑闆選手。

瀋浸在滑闆選手之夢的熱血屁孩最終以糟糕的國中成績畢業,而爸爸對我的未來也有不同想法。當時,他發現生意上開始需要開拓國外客戶,便想送孩子去國外念書,以便往後全傢一起拓展事業版圖,於是,我就這樣被送去澳洲的遠親傢。

我進瞭當地一間普通的公立高中,成績還不錯,甚至排行全校前十名,不過,我仍然非常熱愛塗鴉和滑闆。

高二時,我確定自己想往設計方嚮發展,就跑去申請一間藝術學院,不但順利錄取,也找好瞭附近的房子,準備搬齣去住,自己打工養活自己。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