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

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聖經
  • 舊約
  • 但以理書
  • 小先知書
  • 預言
  • 末世論
  • 彌賽亞
  • 神學
  • 宗教
  • 靈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讀經讀到纍瞭嗎?
  看過經文瞭卻總是抓不到分享的點?
  杏樹枝係列分享,提供你新的選擇。

  文宣處組織瞭杏樹枝專欄小組,針對聖經的每一章做讀經分享,預計讓整本聖經都的每一章都有一個分享。
 
  即使是同一章節,在不同的時候讀起,也有不同時候的感動,不論是個人閱讀、傢庭聚會、團契分享、讀書會,都可以使用本書做為您陪讀的參考,內有全彩小插圖,以及逐章名詞小註解。讓你在此遇見1189個美好分享。
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 內容導覽與導讀 本書是“杏樹枝”係列中的第九冊,聚焦於聖經舊約中兩部極具深度和影響力的文集:《但以理書》和十二位“小先知書”的匯編。作為對古代猶太信仰、曆史背景、神學思想和預言文學的深入探索,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堅實可靠的文本解讀框架,幫助其理解這兩部分經文在曆史脈絡中的原初意義,及其在當代信仰生活中的持續相關性。 第一部分:但以理書——忠誠、異象與末世的盼望 《但以理書》以其引人入勝的敘事和宏大的異象,長期以來都是聖經研究中的焦點。《但以理書》不僅記載瞭巴比倫和波斯時期(公元前六世紀)猶太精英在異邦宮廷中的忠誠事奉,更重要的是,它嚮身處苦難與流亡中的群體傳達瞭超越性的盼望。 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核心維度展開對《但以理書》的細緻分析: 1. 曆史背景與文學結構: 我們將首先梳理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美索不達米亞的政治版圖變遷,重點解析巴比倫帝國(尼布甲尼撒)與後來的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對猶大國命運的影響。但以理的生平(被擄、在宮廷中的三個青年、解夢)被置於具體的曆史時空下考察。文學結構上,本書清晰地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6章)是“曆史的記載”,以但以理及其同伴的個人見證為主;第二部分(第7-12章)是“異象的啓示”,側重於末世性的預言。 2. 信仰的試煉與個體見證: 重點研讀但以理及其三位朋友在麵對信仰衝突時的抉擇。例如,“不用玷汙自己的食物”的規定(但1章)象徵著對文化同化的抵製;“火窯的考驗”(但3章)體現瞭對偶像崇拜的堅決拒絕;“獅子坑的經曆”(但6章)則確立瞭“嚮上帝禱告”這一至高無上的權威。這些敘事不僅是曆史軼事,更是關於如何在權力中心保持道德純潔性的永恒指南。 3. 宏大異象的解讀: 書中花費大量篇幅解析但以理所見的四大野獸(但7章)和公羊綿羊的異象(但8章)。這些異象被視為對世界曆史進程的預示,涉及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希臘的“帶角公山羊”)乃至後來的羅馬等強權的興衰。本書將采用曆史主義和經文對照的方法,謹慎地梳理這些象徵符號,強調其核心信息:地上的王國終將傾覆,但上帝的“人子”(或“屬天的聖民”)將繼承永恒的國度。 4. 末世論與聖徒的盼望: 《但以理書》的末章(12章)明確指嚮瞭“末瞭的世代”和復活的應許(但12:2)。我們將探討但以理對“七十個七”的計算,及其指嚮的彌賽亞事件。這種對未來終極審判和公義得勝的盼望,是維係流亡社群信仰的強大精神支柱,也是舊約預言嚮新約啓示過渡的關鍵橋梁。 --- 第二部分:小先知書——從“十二小捲”看以色列的信仰脈搏 “小先知書”匯集瞭十二位先知的作品,篇幅雖短,但信息密度極大,涵蓋瞭從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五世紀(從亞述強盛到巴比倫傾覆後重建期間)以色列和猶大王國存亡的關鍵階段。本書將對這十二位先知進行係統的、分階段的考察。 1. 時代的劃分與背景定位: 小先知的工作橫跨數百年,因此,理解他們所處的曆史背景至關重要。本書將把十二位先知大緻劃分為三個時代: 亞述的陰影下(公元前8-7世紀): 涵蓋何西阿、約珥、阿摩司、俄巴底亞、約拿、彌迦。重點關注北方以色列國(亡於亞述)和南方猶大國在社會不公、偶像崇拜和外敵壓境時的警告。 巴比倫的衝擊中(公元前7-6世紀): 納鴻、哈巴榖、西番雅。探討麵對巴比倫的崛起時,上帝的審判的必然性與公義性。 被擄後與重建期(公元前5世紀): 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聚焦於重建聖殿的屬靈怠惰、祭司階層的腐敗以及對彌賽亞再臨的期盼。 2. 核心主題的貫穿:公義、憐憫與聖潔 盡管每位先知都有其獨特的呼召和風格,但全套小先知書的核心信息是高度一緻的:社會公義與真正的敬拜不可分割。 社會倫理的呼喚: 阿摩司強烈譴責富人對窮人的壓迫;何西阿則以其個人的婚姻悲劇象徵上帝對以色列不忠的哀痛;彌迦則總結瞭上帝對人基本要求:“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審判與存留的辯證: 小先知們毫不留情地宣告上帝的“忿怒之日”(如約珥書對蝗災的詮釋,將其視為末日預演),但同時也總是保留一綫希望,強調上帝的慈愛是審判背後的最終驅動力。 3. 關鍵先知的深度剖析: 何西阿(愛的神學): 探討“贖買的愛”——上帝如何以近乎悲劇性的方式,嚮背叛的子民展現其永恒的忠貞。 哈巴榖(苦難的神學): 分析先知與上帝之間激烈的“對話”,探討“惡人為何亨通?”這一人類亙古的疑問,並最終導嚮信靠上帝的信實。 撒迦利亞(異象與彌賽亞的描繪): 細緻解讀撒迦利亞的八個異象,特彆是對“橄欖山上的兩位執事”、“穿舊衣服的約書亞”以及對彌賽亞騎驢進耶路撒冷(賽9:9)的預言性引用。 4. 瑪拉基書:信仰的“收尾”與應許的開啓: 瑪拉基書被置於小先知書的末尾,它以一係列尖銳的問答,揭示瞭被擄歸迴後猶太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屬靈懈怠、敷衍的獻祭和對上帝應許的懷疑。本書將著重分析瑪拉基對“進貢的使者”(施洗約翰的原型)的預言,以及對“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的最後警告,從而為舊約的結束和新約的開啓架設瞭必要的橋梁。 結論:貫穿全書的信仰遺産 《但以理書》提供瞭在強權麵前堅守信仰的典範和對終極勝利的異象;《小先知書》則提供瞭對社會責任和內心敬虔的持續提醒。本書力求將這兩部分看似獨立的文獻有機結閤起來,揭示它們共同指嚮的同一個神聖藍圖:一位掌管曆史進程、施行公義審判,最終以信實和愛來完成救贖計劃的上帝。通過細緻的解讀,讀者將能更深刻地體會古人如何在黑暗中緊握上帝話語的亮光。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杏樹枝專欄小組


  2013年開始,杏樹枝專欄小組是一群由基督徒所組成的,輪流寫著聖經每一章的讀經分享,幫助大傢讀經可以讀入到生活中。

圖書目錄

但以理書
1章 不見威權隻見主
2章 金頭、銀胸、銅腰、鐵腿、半鐵半泥
3章 即或不然的信心
4章 再一次的機會
5章 被秤在神天平裏的,是虧欠?還是滿足?
6章 與素常一樣
7章 祂的國必不敗壞
8章 在神掌管下謙卑、等候
9章 定意為民代求
10章 努力成為閤神心意的人
11章 抬頭望月
12章 在神的生命冊上有分

何西阿書
1章 丈夫的心
2章 復濛眷愛
3章 多日獨居
4章 真實的行為何需爭辯?
5章 在原處等你
6章 良善如早晨速散的雲霧
7章 期許自己今天
8章 你忘記瞭嗎?
9章 他們的食物隻為自己的口腹
10章 茂盛的葡萄樹
11章 神愛如繩索
12章 伊勒‧伯特利
13章 善與惡,是與非,孰為生命浮水印?
14章 真心悔改主必接納

約珥書
1章 嚮主哀求
2章 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
3章 把審判放在心上

阿摩司書
1章 一次又一次的犯罪,神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
2章 三番四次地犯罪
3章 誰摀耳朵?
4章 一種軟弱的硬心
5章 春風暖心
6章 不為約瑟的苦難擔憂
7章 代禱的功效
8章 靈性的飢荒
9章 日子將到,你準備好瞭嗎?

俄巴底亞書
1章 起來與以東爭戰

約拿書
1章 愛人的條件
2章 神還在乎我
3章 起來、去、宣告
4章 當你軟弱時神必教導你

彌迦書
1章 萬民哪,你們都要聽!
2章 你懂耶和華的心?
3章 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
4章 暗夜星光
5章 你、我、他都走在曆史大道上
6章 神嚮人要甚麼?
7章 獨居的民

那鴻書
1章 烈怒罰誰?恩慈賞誰?
2章 屬世界的必過去
3章 我與你為敵

哈巴榖書
1章 你不應允,要到幾時?
2章 節慶與使命
3章 因救主喜樂

西番雅書
1章 在主麵前靜默無聲
2章 在主發怒的日子得隱藏
3章 神言我語

哈該書
1章 起來建造這殿
2章 諸事不利的背後

撒迦利亞書
1章 轉嚮
2章 準繩
3章 葡萄樹與無花果樹下
4章 大山哪!你算什麼?
5章 飛行的書捲
6章 在神掌管之中
7章 為何禁食為何吃喝
8章 活在應許中
9章 世人的眼目都仰望耶和華
10章 嚮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
11章 我的他,不愛我瞭!
12章 就是他們所紮的
13章 泉源洗淨‧希望再生
14章 上耶路撒冷求雨

瑪拉基書
1章 禰愛我嗎?
2章 詭詐的心,是為自己編織無法逃脫的密網
3章 使我傢有糧
4章 使父親的心轉嚮兒女,兒女的心轉嚮父親

圖書序言



  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耶利米,你看見甚麼?」
  我說:「我看見一根樹枝。」

  耶和華對我說:「你看得不錯;因為我留意保守我的話,使得成就。」(耶一11-12)

  在這一段神與耶利米生動活潑的對話中,我們看到瞭神巧妙地以一「雙關語」來開闊我們的思考與眼界,令人印象深刻。

  杏樹,希伯來文音譯為「shaked」,是寒鼕之後,初春乍暖之時,首見開花的樹,杏花潔白,有展現更新生命之意涵,這過程需要留心觀察,用心思想,纔能瞭然於心,這樣的意義,正叫做「shoked」,當我們留心祂的話語,保守在道理中時,必然能堅信他的恩慈,明白祂的旨意。

  庇哩亞人喜歡查考聖經,甘心領受,保羅稱許他們的聰慧賢明(徒十七11),我們也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反覆思想(西三16;路一29)。

  如同以西結先知將神所賜的書捲吃下,充滿肚腹,口中覺得其甜如蜜一般(結三1-3),我們若能多思想、咀嚼神的話,造就性必然極大,每 個人有其不同的角度、觀點、環境,但主也樂意問我們:「你看見甚麼?」有思想,就會有看見,「我何等愛慕神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我沒有偏離神的典章,因為教訓瞭我;稱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一一九97-103)

  《聖靈》月刊自2012年起,開闢瞭「杏樹枝」專欄,由《創世記》起始,逐章分享靈糧,字數簡練,頗受好評,特彆值得一提的是,這專欄不是同一人執筆,她由不同作者、分彆從個人所領受的五餅二魚,奉獻齣來凡物公用,所以每一篇風格不同,筆觸各異,長短不一,文白不拘,現在我們把已刊登齣來的創世記與齣埃及記共90篇,先匯集成冊,以饗讀者,並 以「杏樹枝係列」為叢書之名推介給諸兄姊,盼望造就層麵更廣,願一切 榮耀歸於主聖名之下,阿們。

李盈硃 2014年2月

圖書試讀

但1
 
不見威權隻見主
 
我的父親服務於中國石油公司,曆任澎湖、嘉義及新竹等地油庫庫長。因油庫慣例,員工們每逢初一、十五、農曆七月,都會在油庫大門擺香祭拜,求保工作平安順利,但我父親到任後,錶明自己是基督徒,憑著信心,告訴部屬:「我的真神保護我,也會保護你們。」不願他們擺香祭拜。
 
猶記得兒時,偶爾父親會在深夜前往油庫,處理突發狀況,母親就帶著我們,一起跪在床前禱告,幼小的心靈,隻是單純的想著:求神幫助爸爸!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六1)。
 
古時,但以理和三位友人,被擄至巴比倫,在眾人皆領受祭拜過偶像的王膳和飲酒時,他們卻立誌,不以王的膳和飲的酒玷汙自己,錶明自己保守聖潔的態度,真是令人捏一把冷汗!已是亡國奴,還敢反抗王命?已是萬中選齣的幸運兒,豈不趕快把握諂媚逢迎的好機會?
 
但以理卻不對威權屈服,立定心誌。神使他們勝齣,巴比倫王考問他們一切事,其智慧聰明,比通國的術士和用法術的,勝過十倍。
 
我的父親,靠著真神幫助,在任內不擺香案祭拜,無重大交通事故發生,遇油品運輸突發狀況,亦能逢凶化吉。在工作期間,因績效優良,受到長官賞識,獲頒許多奬狀。
 
在眾人麵前,錶明自己是基督徒身分,甚至獨排眾議,堅持自己的信仰,是需要勇氣的。
 
投靠神的,勝過依賴人,我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神而來。(文/林心怡)
 

用户评价

评分

讀完《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我腦海裏留下的印象是,作者是一位非常有耐心且富有洞察力的嚮導。在解讀但以理書時,他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鋪陳背景,從波斯帝國到希臘化的時期,他讓我們看到瞭那個時代文化的交融與衝突,以及信仰如何在夾縫中生存。他對於但以理書裏那些如“獅子坑”、“烈火窯”等經典故事的解讀,也跳齣瞭單一的字麵意義,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象徵意義,例如在苦難中不屈的信心,以及上帝對忠誠者的保護。這種解讀,讓我覺得這些故事不再隻是寓言,而是對我們當下生活中麵臨挑戰的一種深刻啓示。而對於小先知書,作者則展現瞭一種令人動容的關懷。他細緻地分析瞭像約珥書裏關於“末日審判”與“聖靈降臨”的連接,或是瑪拉基書裏關於“獻祭”與“人際關係”的關聯。他讓我們看到,這些先知們不僅僅是在預言災難,更是在呼喚一種更深層、更真實的敬拜,一種發自內心的改變。整本書的敘事流暢,引人入勝,讓我感覺像是和作者一起在探索古老的智慧寶藏。

评分

這本《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給我的感受,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作者在撰寫但以理書的部分時,如同一個曆史偵探,抽絲剝繭地揭示瞭當時政治、宗教和社會背景,讓那些古老的文本瞬間活瞭起來。他不僅僅是翻譯和解釋,更是將自己對曆史的理解融入其中,讓讀者能夠更立體地感受到但以理所處的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他分析但以理在夢境和異象中的解讀,如何影響瞭曆代君王的決策,又如何預示瞭未來的走嚮,這種宏大的敘事讓我對曆史的進程有瞭更深的敬畏。而當翻到小先知書的部分,我則感受到瞭一種更加個人化的溫暖。作者在闡述像哈該、撒迦利亞這些先知們關於重建聖殿、復興信仰的呼喚時,並沒有將他們描繪成高高在上的神諭者,而是將他們看作是懷揣著對上帝深沉愛意的普通人,他們用最樸實卻最有力量的語言,呼喚著沉睡的子民重新站起來。這種接地氣的解讀,讓我覺得信仰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並在逆境中給予力量。

评分

坦白說,起初拿到《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時,我有點擔心會像以前看過的某些學術性太強的解經書一樣,讀起來頭昏腦脹。但齣乎意料的是,這本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作者在處理但以理書部分時,展現瞭一種相當獨特的視角,他不僅僅是在解釋但以理所看到的異象,更是在剖析這些異象背後的權力博弈、文化衝擊以及信仰的堅守。他會詳細分析但以理在巴比倫宮廷中的處境,以及他如何憑藉智慧和對上帝的忠誠,在異族文化中生存並影響他人。這種敘述方式,讓但以理不再隻是一個古老的人物,而是變成瞭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智慧的榜樣。而對於小先知書,作者的解讀則更加側重於他們傳遞的“悔改與更新”的訊息。他沒有迴避先知們嚴厲的責備,但更強調瞭這些責備背後深藏的上帝的慈愛和期盼。例如,在談到彌迦書時,他會強調“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的重要性,這對於身處競爭激烈社會中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提醒我不要在追求世俗成就的同時,丟掉內在的品格與良善。

评分

我必須要說,《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這類題材的刻闆印象。作者的文筆兼具學術的嚴謹和文學的感染力,在講解但以理書部分時,他不僅梳理瞭書中的曆史脈絡,更是一步步帶領我們走進但以理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麵對巨變時的掙紮、堅定與智慧。例如,他對於但以理如何解讀尼布甲尼撒王的夢,以及後來亞述巴尼拔王書寫詔令的分析,都展現瞭他對曆史細節的精準把握。這些分析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但以理書所蘊含的關於國傢興衰、民族命運的宏大敘事。而在小先知書的解讀上,作者則展現瞭他對人性細微之處的敏銳捕捉。他並沒有把這些先知們塑造成遙不可及的神人,而是將他們視為在時代洪流中,努力發齣微弱卻堅定的聲音的普通人。例如,他對於何西阿書裏,上帝藉由先知與妻子歌衊的婚姻關係,來錶達對以色列人背叛的痛苦與不捨的闡述,簡直是催人淚下,讓我深刻體會到上帝的愛是多麼不離不棄。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讓我在閱讀中既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又能體會到人性的溫暖。

评分

這本《杏樹枝(9):但以理書、小先知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原本以為會是很枯燥的神學解讀,結果完全不是!作者的筆觸相當細膩,他沒有直接拋齣深奧的教義,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敘述,將但以理書那些充滿象徵意義的異象和預言,以及小先知書裏那些被遺忘卻又深刻的呼喚,一一呈現在我們麵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能夠將幾韆年前的文字,巧妙地與現代人的生活經驗連接起來。比如,在解讀但以理書關於帝國興衰的片段時,他會引申到我們今天社會結構的變化,甚至股市的波動,讓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預言, suddenly 變得觸手可及,引發我很多關於曆史、權力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另外,小先知書的篇幅雖然短小,但字字珠璣,作者花瞭大量篇幅去挖掘這些先知們在絕望中傳遞希望的訊息,像是阿摩司的社會公義控訴,或是何西阿對不忠的上帝子民的深情呼喚,都讓我反思瞭在個人生活和社群中,我們是否也常常忽略瞭內心的真誠與愛。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它不是一本“讀完就忘”的書,而是會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停下來,咀嚼,然後重新審視自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