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

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公共工程
  • 履約管理
  • 工程管理
  • 閤同管理
  • 風險管理
  • 質量控製
  • 進度控製
  • 成本控製
  • 招投標
  • 建設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公共工程因為金額龐大,涉及之工程技術及法律問題紛雜,以緻工程爭議層齣不窮,公務員動輒得咎。坊間相關書籍大多從上位的法律層麵探討,對工程人員而言太過艱澀不實用。本書完全自基層人員實務上著眼,以一問一答的方式,企圖解答公共工程自決標後一直到竣工驗收完成所會遇到的問題。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可持續利用:挑戰、策略與未來展望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可持續利用這一復雜而前沿的議題。隨著地麵空間日益稀缺,嚮地下要發展空間已成為全球特大城市麵臨的共同挑戰。本書聚焦於地下工程規劃、建設、運營管理以及環境保護的各個關鍵環節,旨在為城市規劃者、工程師、政策製定者及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套係統、前瞻性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指導。 第一部分: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的基礎理論與規劃框架 本部分首先界定瞭城市地下空間的概念範疇,剖析瞭其區彆於傳統地下工程的獨特性——即多層次、多功能復閤利用的綜閤性特徵。我們詳細闡述瞭基於地理信息係統(GIS)和三維地質模型的地下空間資源評價體係,強調瞭在資源評估中對地質適宜性、環境承載力和社會經濟需求的綜閤考量。 規劃層麵,本書提齣瞭“以人為本、適度超前、分級管控”的地下空間開發指導原則。內容涵蓋瞭地下空間功能分區的策略,例如交通樞紐、公用管綫廊道、應急避難場所及商業休閑空間的協同布局。特彆關注瞭在規劃初期如何通過風險評估,識彆並規避潛在的地質災害和工程連鎖反應。我們還引入瞭國際上先進的“多維城市規劃”理念,探討瞭如何將地下空間的開發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的法律和技術框架之中,確保其與地上係統的有機融閤,避免“地下孤島”現象的産生。 第二部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地下工程技術創新 地下工程的實施往往麵臨極端復雜的地質條件,包括軟弱土層、高水壓、斷裂帶及城市既有基礎設施的密集乾擾。本書的第二部分集中展示瞭近年來在深基坑工程、超大斷麵隧道、城市地下綜閤管廊(UIG)建設中的技術突破。 針對深基坑支護,我們詳細分析瞭新型復閤型支護結構的應用,如地下連續牆與內支撐係統的優化配閤,並引入瞭實時監測預警係統,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地層沉降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控製在可接受範圍內。在隧道工程領域,重點闡述瞭TBM(隧道掘進機)在復雜岩層中的適應性技術,如泥水區域的平衡控製、超前地質預報的精度提升,以及針對性地解決隧道襯砌的抗滲和耐久性問題。 管廊建設作為城市韌性基礎設施的關鍵,本書不僅關注瞭標準的預製化施工工藝,更著重探討瞭在既有復雜地下環境(如穿越既有地鐵、高壓燃氣管道)時的非開挖技術應用,如定嚮鑽穿越、微型隧道技術等,強調瞭管廊的模塊化設計和未來可維護性。 第三部分:地下空間運營安全與全生命周期管理 地下空間的價值實現依賴於高效、安全的運營管理。本書將運營安全視為地下工程可持續性的核心要素。內容涵蓋瞭火災防控、通風排煙、人員疏散和結構健康監測(SHM)四大支柱。 在火災安全方麵,我們超越傳統的被動防禦,探討瞭基於物聯網(IoT)的智能火災早期識彆和快速響應係統,包括針對不同地下空間類型(交通隧道與大型地下商場)的定製化應急預案和疏散路徑優化算法。結構健康監測技術部分,詳細介紹瞭光縴傳感、聲發射技術在長期服役中的應用,如何從“事後維修”轉嚮“預測性維護”。 運營管理還包括瞭資産全生命周期管理(ALM)。從設計階段的BIM(建築信息模型)導入,到施工階段的數字化交付,再到後期設施設備的智能化運維,本書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數字化管理流程,旨在最大限度延長地下設施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並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 第四部分:環境影響、風險管理與社會效益評估 地下空間開發對區域水文地質環境、地錶沉降和既有環境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挑戰。本書專門開闢章節,係統分析瞭地下工程對區域地下水位的擾動機製,並提齣瞭相應的迴灌和生態補償措施,以維持區域水文平衡。地錶沉降控製是城市工程中的“紅綫”,我們細緻梳理瞭監測數據分析方法和主動乾預技術。 風險管理是本書的重點之一。我們構建瞭多層次、多尺度的風險矩陣,涵蓋瞭地質災害風險、運營事故風險、乃至極端天氣(如城市內澇)對地下設施的影響風險。本書強調瞭跨部門協同的應急響應機製建立,確保在突發事件中,地上地下係統能夠協同運作,最大化保障公眾安全。 最後,本書探討瞭地下空間開發帶來的綜閤社會效益評估,包括對城市功能結構優化、交通效率提升、以及對城市氣候韌性增強的長期價值的量化分析,為決策者提供科學依據,推動地下空間開發從單純的工程行為嚮更高層次的城市戰略轉型。 本書旨在通過嚴謹的學術論證和豐富的工程案例,為推動我國城市地下空間的高質量、可持續開發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可操作的技術指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宗文


  現 職
  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建築科科長

  學 曆
  逢甲大學建築工程學學士

  經 曆
  96年專技建築師高考及格
  颱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助理工程員、工程員、幫工程司、工務所主任
  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正工程司兼股長

圖書目錄

推薦序/詹榮鋒
自  序

PART 1 萬事起頭難 先看得懂手上的文件
Q1 工程已經決標瞭,我拿到一大本工程預算書,不知道該怎麼看纔可以快速抓到重點?/3
Q2     常常聽到工程管理費,那是什麼?什麼時候會用到?/7
Q3 翻開工程契約,厚厚一大本,到底要從何看起呢?/13
Q4 聽說單價分析錶是僅供參考,真的是這樣嗎?那麼詳細價目錶呢?和單價分析錶之間的關係是什麼?/17
Q5 在權責分工錶中及各種文件中,有核定、核備、備查、存查、審查、審定等各種工作名詞,看起來都很像,他們的差彆為何?/21
Q6 開口工程契約和一般工程契約的差彆是什麼?/26
Q7 翻開監造技術服務契約,重點在哪裏?該從何看起?/29
Q8 建築師與技師,工作上關係很密切,但是業務範疇又似乎有很大的不同?請問他們的差彆及關聯在哪裏?/32
Q9 在履約過程中,承攬廠商與監造單位的技師,都適用「公共工程專業技師簽證規則」嗎?簽證和簽署,又有什麼不同?/36

PART 2 有備而無患 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Q10 委託監造現場人員的選核機製是什麼?/43
Q11 開工前主辦機關可能的界麵協調有哪些?承辦人要注意什麼?/46
Q12 機關審查監造計畫時有什麼要注意的?/49
Q13 機關審查整體品質計畫時有什麼要注意的?/53
Q14 機關審查整體施工計畫時有什麼要注意的?/56
Q15 基地裏的樹木,一定都要移植嗎?該怎麼移植?/59
Q16 建築工程與土木工程開挖土石方的處理方式好像不同?為什麼?該怎麼區彆?/63
Q17 基地底下挖齣瞭垃圾該如何處理?/66
Q18 營造業法中有關專任工程人員與工地主任,其工作內容到底差異在哪兒?/70
Q19 承辦人員審查廠商提齣之營造工程保險單應該注意什麼?/75
Q20 綠建築和智慧建築標章的規定好多,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基本架構是什麼?/78
Q21 決標之後,什麼時候開工比較適閤?/83
Q22 突然被交代要辦開工典禮,完全沒有頭緒,怎麼辦?/86

PART 3 好還要再更好 品質管理怎麼做
Q23 監造報錶及施工日誌內容是不是一定要相同?/93
Q24 契約條文不清楚,誰有解釋權?設計圖不清楚是由設計單位釋疑,還是由廠商繪製施工圖釐清,應如何定義?/98
Q25 真的搞不清楚材料及設備資格文件審查要檢附些什麼?/104
Q26 請問正字標記免驗是什麼時候纔用得到?/107
Q27 同等品、替代方案、替代工法各是什麼意思?有差彆嗎?/110
Q28 工程的材料設備種類這麼多,哪些要做檢驗哪些不用?檢驗的標準是什麼?/113
Q29 材料設備檢驗的流程細節及該填的錶格是什麼?/117
Q30 監造執行施工檢驗非常嚴格,廠商一直抱怨,工進實在推動不瞭,該怎麼辦?/121

PART 4 恨鐵不成鋼 施工管理怎麼做
Q31 什麼是工程司?與監造單位有何不同?兩者在工程期間能起什麼作用?/127
Q32 為什麼大部分工程都是委託監造,如果突然被指示自辦監造,該如何執行纔好?/133
Q33 工地裏會議及會勘紀錄該怎麼寫比較妥當?/137
Q34 該怎麼管好共同投標廠商?/141
Q35 機關承辦人要怎麼樣纔能輕鬆的管好工地?/144
Q36 工地裏安全與衛生管理大傢都說很重要,但廠商似乎相當漠視,該怎麼辦?/148
Q37 廠商十分不聽話,想給點懲戒,但契約內找不到適用的罰則,該怎麼罰?/152
Q38 我想要罰監造但又覺得罰太重瞭不太好,怎麼辦?/157

PART 5 看彆人做一定比自己做容易 鋪天蓋地的督工
Q39 公共工程會遇到多少施工督導?督導對工程有幫助嗎?/165
Q40 審計機關究竟是在做什麼的,為什麼執行公共工程要那麼重視他們的意見?/168
Q41 施工品質查核該怎麼準備纔會拿高分?查核真的有助於公共工程品質提升嗎?/173
Q42 收到民眾陳情案,怎麼迴復都不滿意,該怎麼辦?/177
Q43 因為廠商施工有民眾受損害申請國傢賠償,聽說國傢會轉而嚮承辦人要錢,我該怎麼做?/181

PART 6 推動工程的燃料 精準的付款機製
Q44 預付款是什麼?廠商在工程中段申請,可以給付嗎?/187
Q45 工程款的估驗付款進度一直不理想,廠商和機關互相指責,問題齣在哪裏?/191
Q46 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在工程執行過程中起到瞭什麼作用?/196
Q47 廠商申請估驗計價應檢附的文件有哪些,為什麼每個地方要求的都不大一樣?/200
Q48 履約期間遇廠商申請非契約內項目支齣時,如何處理?/204
Q49 機關裏的會計人員對工程執行百般挑剔,憑什麼,可以把會計廢除掉嗎?/207
Q50 預算執行率是什麼?要怎麼做纔能達標?/211

PART 7 一人一把號 難上加難的變更設計
Q51 變更設計相關的規定好多好亂,有很快能夠理解變更設計的入門介紹嗎?/217
Q52 工程契約中有關契約變更的條文很難懂,該怎麼解讀?/222
Q53 聽說「各機關辦理公有建築物作業手冊」有關變更設計的內容還不錯,可以依據使用嗎?/227
Q54 廠商施作結果被發現與原設計略有差異,該不該辦理變更設計?如何辦理?/231
Q55 可以給我變更設計的標準流程嗎?/235
Q56 變更設計的文件好難做,有比較簡單的方法嗎?/241
Q57 變更設計追加或追減數量超過30%該怎麼議價?/247
Q58 契約變更該怎麼與廠商議價?議完價後應該以什麼樣的比例調整單價?/251
Q59 變更設計大傢都辦得不順利,很可能是製度上的問題,有什麼方法可以改革?/256
Q60 設計單位、監造單位在變更設計過程中的角色是什麼?/260
Q61 事情做得好好的,為什麼一定要監辦?上級機關又是作什麼的?對工程有什麼幫助?/264

PART 8 被時間追著跑 圍繞工期的諸般問題
Q62 請問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檢討工期?/271
Q63 不計工期與展延工期的差彆是什麼?/275
Q64 氣候因素對工期影響,該以什麼標準去認定?/279
Q65 工期展延後,廠商竟來要求給付管理費用,閤理嗎?/283
Q66 工程進度落後要中止估驗計價,但廠商認為沒有落後那麼多,如何處理?/287
Q67 廠商進度落後,該怎麼追進度?如果是廠商本身財務齣現狀況,分包商不願施作,該怎麼繼續下去?/291
Q68 試問竣工的標準該怎麼認定?/295
Q69 工程逾期的罰款為什麼訂得這麼重?實際上該怎麼計算?/299

PART 9 所有的問題都逃不瞭 結算驗收的難題
Q70 廠商都按圖施工瞭,但使用執照申請不下來,怎麼處理?/305
Q71 竣工後纔發現結果不夠理想,打算增補某些項目改善,但來不及變更設計,該怎麼執行?/310
Q72 竣工後到驗收應該間隔多長時間纔算閤理?難道不能在竣工後馬上驗收嗎?/313
Q73 竣工圖有什麼功用?竣工圖和設計圖有什麼差彆?/317
Q74 廠商在驗收前應交付的結算文件有哪些?/321
Q75 契約數量、設計圖說數量、實作數量、結算數量、竣工圖說數量有什麼差彆?/325
Q76 請問各種結算方式的差彆為何?/329
Q77 使用單位急著要使用但來不及辦理驗收,可以辦理部分驗收或分段查驗嗎?選擇哪個較為適當?/334
Q78 初驗是什麼?為什麼驗收前還有個初驗程序?可以取消掉嗎?/339
Q79 主驗人員裁量標準過於寬鬆或過於嚴苛,或逾越瞭主驗人員的權責,該怎麼協助主驗人員完成驗收?/343
Q80 減價收受的條件是什麼?施工期間可以減價收受嗎?/347
Q81 驗收時如果丈量、清點現場施作數量與結算明細錶數量不同,接下來該怎麼處理?/351
Q82 驗收後什麼時候應辦理移交接管?該準備什麼文件?接管單位如果堅持不接管該怎麼辦?/355
Q83 我是學土木的,對機電設備一竅不通,該怎麼辦理機電設備的安裝及結算驗收?/359

PART 10 有開始就有結束 如何順利結案
Q84 填具工程結算驗收證明書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365
Q85 工程尾款怎麼計算?將工程尾款撥付給廠商,還得辦理哪些工作纔算是結案?/370
Q86 請問技術服務契約該怎麼驗收、怎麼結案?/375
Q87 廠商保固期間發現瑕疵,該怎麼處理?如果保固期已過瞭纔發現瑕疵,能要求廠商改善嗎?/380

PART 11 好聚而不能好散 履約爭議處理
Q88 該以什麼樣的策略麵對公共工程履約爭議事件?/387
Q89 該以什麼樣的策略麵對廠商提告?/391
Q90 工程如果不幸走到終止契約、重新發包,有什麼要注意的?/394
Q91 廠商違約情況已超過擔保金額,如何嚮廠商求償?/398

PART 12 讓設計與施工閤為一體 統包工程
Q92 試問統包工程與一般傳統工程有何不同?/407
Q93 統包工程如果投標廠商僅有一傢,會有什麼樣的影響?/411
Q94 統包工程的設計管理如何執行?/415
Q95 統包工程之價金詳細錶內容是否須钜細靡遺?在估驗計價時能發揮什麼作用?/419
Q96 統包工程契約範本中有關「調整流用」以及「移作他用」看起來很像,具體該怎麼執行?/424
Q97 統包工程契約變更架構為何?與一般傳統工程有何差彆?具體該如何執行?/428

PART 13 到底要懂多少纔能辦工程 公務員的睏境
Q98 公共工程的主辦機關承辦人應具備的能力包含哪些?/435
Q99 請問辦理公共工程各類公文寫作的訣竅是什麼?/439
Q100 公共工程現行製度似乎還有不少問題,有什麼建議?/443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公共工程的推動,首重在興利達成公共利益,講求的是公平閤理、團隊閤作與工程倫理,但過程往往麵臨依法行政、無法援例、適法變通的抉擇與挑戰,尤其是防弊緊箍咒隨伺在側。常言,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如何剋服睏難,發揮專業能力、整閤團隊運作,完成社會責任,著實不易。本書的目的即在協助工程界朋友達成此目標。

  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主管業務主要為道路、橋梁、公園興闢或改建,從企劃、用地、土木設計到工務履約管理,涵蓋工程執行全生命週期。此外,代辦市府各機關不同類型建設,舉凡學校、圖書館、運動中心、停車場、活動中心、行政大樓、市場、醫院、托幼托老、生命紀念館等,由靜到動、從生到歿、包羅萬象、無役不與。

  這些工程建設往往會麵臨各種嚴厲挑戰,包括上級長官要求計畫加速推動、工期縮短、績效第一;委託代辦或使用單位要求預算管控、需求CP值超標;研考查核督導單位要求進度、職安、品質均能完美理想達標。但工程同仁實務執行的環境卻往往是,預算有限、需求無限、用地取得睏難、基地條件不佳、介麵復雜、變更不斷、天候不佳卻又得依限完工。同仁即便麵對各項工程挑戰,仍鼓起勇氣勇往直前,剋服萬難,完成社會責任。隻是使命必達過程,又得麵對後續審計、監察稽核、查核督導,包括採購法、品管查核、職安法、刑法圖利罪等防弊機製重重關卡伺候。在此環境下,如何兼顧興利、落實工程倫理,達成公共利益目標,善盡社會責任,永遠是參與工程的有誌之士必須麵對的睏境。

  宗文兄目前任職於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建築科科長,是極為優秀且頗具公共工程履約管理經驗的主管同仁,也是我們的好同事。麵對前述遭遇的工程難題,能夠條理分明、耐心地抽絲剝繭,發現問題本質,援引法令規則,旁及實務案例,找齣有效的解決之道,協助同事解決於各個不同類型工程,不同履約階段,麵對良莠不齊的廠商,可能發生的各種工程疑難雜癥。

  本書是宗文兄在公暇之餘,將各種公共工程履約管理過程可能發生疑義,以親身經曆與體驗,及協助同仁處理之心得,有係統的從開工到完工,從工程契約、預算書圖到變更文件,從內業文書到外業進度及品質管理,從竣工結算到驗收移交接管,從業主、設計、監造到廠商立場觀點,以及傳統與統包工程等執行差異,钜細靡遺地將問題爭點列齣,參考中央採購法令、條例、規範,或地方執行契約範本、要點、規則,深入淺齣分析比較,提齣有效的管理與實務作為,或獨到解決對策或建議,將之匯集整理成冊,提供工程界的朋友參考,可說是功德無量。尤其是年輕新進的工程新血,更可以透過此書,快速且深入的瞭解工程履約管理常見的各種問題,包括實務工程處理要領與訣竅等,並獲得解決建議。因此,特彆推薦此書給各位好朋友,相信此書一定會成為您公共工程履約管理過程中最佳的教戰手冊。
 
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處長
詹榮鋒
2018年5月

自序

  筆者為公務員,民國96年考試錄取即踏入公共工程這行業,從颱北市轉戰新北市,迄今已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不能算是新手,也稱不上資深,對於像公共工程「履約管理」這樣大的議題,本來是輪不到筆者來說三道四的。但這十多年來筆者觀察公共工程的種種奇特現象,親身感受到從業人員的睏惑與憤慨,這激起瞭筆者自學生時代就好舞文弄墨的習性,當經驗及眼界積纍到一定程度,自然地會透過寫作來挖掘問題並試著解釋、解決這些問題。

  於是有此一書。

  現今公共工程最大的盲點,在於絕大部分的人,包含一般民眾、公務人員、工程專業人士、民意代錶乃至調查監察審計人員,均錯誤地將工程視為類似工廠輸送帶的生産方式,輸送帶能極有效率且品質穩定的持續産製;而在産綫上投入多少資源,會獲得多少數量的産品是完全可以事先估計的。這形成瞭一種迷思,既然工程像是工廠在製造産品,理應可以非常精確而不會齣錯,如果善加利用「管理」的手段,定然可使公共工程達到「更快、更好、更經濟」的目的。

  於是乎許多聰明的腦袋,為瞭促使公共工程嚮上提升,一路朝著有效「管理」的方嚮去思索,訂立瞭數也數不清的規章製度、一層再加一層的監督機製。但是公共工程隻靠管理及監督真能嚮上提升嗎?筆者是存疑的。理由在於,工程的組成項目固然有其機械化、商品化的成分,但從整體來看,無論設計或者是施工,「做工程」這件事本質上仍是一種專門的「技藝」,是技術與藝術的結閤。就像同一位雕刻師傅一輩子也雕不齣兩尊一模一樣的雕像,每一件工程都是獨一無二的。做工程不是在烤土司,不是在泡泡麵,不是復製再貼上,所以不應該等同於工廠産製商品,工程的技藝是需要琢磨纔會發亮的。

  但在許多公共工程管理者及監督者的觀念中,工程沒有技藝可言,工程隻有冷冰冰的時間、數字及程序,當産能達不到預期,想的、做的隻有加強管理及監督的力道,而被管理者,也就是真正在做事、真正身懷技藝之人,隻能忙著排除管理/監督者製造齣的障礙,或者閃避著管理/監督者的乾擾,好騰齣空間及時間來,纔能專注於工作本身。

  本書梳理齣的一百則問題,都是基層公務員麵對公共工程如汪洋般的管理機製,求助無門下一再提齣來的疑問。筆者試著將各類型的問題分門彆類、抽絲剝繭,提齣個人見解及論述,協助基層的公務員排除、剋服公共工程現行管理機製製造的睏擾。但不光是公務員,這些疑問應該同樣睏惑著民間設計、施工、監造、專管等涉足公共工程各領域的從業人員。其中許多問題都極為實務,故以往少見有人曾經探究。因相關資料匱乏,筆者根據個人有限經驗分析論述,不免強作解人,若有過於武斷或不周延之處,均屬個人見解,綆短而汲深,敬希各方不吝指正。

  感謝元照齣版公司對本書的大力支持;另筆者在工程業界曾受到許多前輩及優秀的同仁啓發,沒有他們,筆者難以成就此書。包含菜鳥時期給予指導的陳乃城建築師;接下來踏入公門颱北市政府新工處北區工務所:翁復中主任、範世強主任、謝哥、麗珠姐、宗儀、誌龍、明華、文誌、富傑、永吉、文吉、誌平、冠廷;在社子大橋一同奮鬥的颱灣世曦張英發經理、春原營造粘進發經理;之後轉戰新北市政府工務局:硃惕之局長;新工處詹榮鋒處長、王益翔副處長、周誌峰副總工程司、李仲昀主任秘書、鄔豪中科長等,以及建築科的兄弟姐妹們。在此特予誌謝!
 
黃宗文
2018年5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真是太棒瞭!身為一個在工程顧問公司工作的技術人員,我每天都在第一線和工程的各個環節打交道。而「履約管理」這塊,絕對是工程執行中最複雜、也最容易齣狀況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在設計圖說上做瞭很多努力,但進入施工階段後,各種各樣的「變數」就跑齣來瞭。 這本書以「問答」的形式,實在是太貼閤我們這種需要快速解決問題的工程師瞭。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個狀況,腦袋裡會冒齣很多疑問,例如「這個狀況算不算契約範圍內?」「我們該如何要求廠商改善?」「如果廠商不配閤,我們有哪些權利?」。過去,我們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查閱厚重的契約條款、工程契約範本,或是相關的技術規範。但這本書就像是把所有這些資訊,都整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直接切入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品質管理」和「進度落後」的處理方式,有非常具體的說明。例如,如何正確判斷工程品質是否符閤標準?發現品質瑕疵時,有哪些處理步驟?工程進度落後時,我們該如何要求廠商提齣改善計畫?以及如果廠商無法在期限內改善,我們有哪些懲罰性的措施?這些都是我們在現場每天都在麵對的實際問題。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它會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法規依據是什麼。這對於我們這些技術人員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不僅要懂技術,也要懂管理,更要懂法規。隻有理解瞭法規的精神,我們纔能在執行中,更穩健、更有效率。 我認為,這本書絕對是每個在公共工程領域工作的人,都應該人手一本的工具書。它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履約管理中的各種問題,並且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指引,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工程,確保工程的品質與進度。強烈推薦!

评分

這本《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真是我的救星!身為一個負責工程採購的公務員,履約管理絕對是我工作中壓力最大的部分之一。每次招標案一結案,進入履約階段,各種狀況就開始層齣不窮,從廠商的施工計畫、材料設備的進場、工程品質的查驗、到工程款的支付,每一個環節都像是在走鋼索,稍有不慎就會惹來麻煩。 過去,我常常需要翻閱大量的採購法規、解釋函令,甚至還要請教同事、長官,有時候一個問題就要花好幾天的時間去釐清。但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把所有這些零散的知識,都濃縮成瞭一本精華,而且是以「問答」的形式呈現,實在是太貼心瞭!它直接點齣瞭我們在實務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然後給齣瞭一個非常清晰、專業的解答。 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爭議處理」和「契約變更」這兩個部分的詳盡說明。這兩個環節常常是工程糾紛的重災區,如何閤法、閤理地處理,對於保護機關的權益,同時也兼顧廠商的權益,是非常重要的。書中對於如何認定契約變更的必要性、如何計算變更價款、以及如何進行驗收等,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並且引用瞭許多相關的法規條文和判例。這讓我對這些複雜的程序有瞭更清楚的認識,也更有信心去麵對這些挑戰。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平實易懂,即使是對法規比較不熟悉的同仁,也能夠輕鬆地理解。它沒有艱澀的學術理論,而是直接針對實務操作中的痛點,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本書就像是我的「履約管理兵器譜」,讓我能夠隨時拿齣來,找到對應的招式。 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對公務體係有用,對於第一線的營造廠商、監造單位,甚至是學術界的研究者,都能帶來很大的啟發。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平颱,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公共工程履約管理的全貌,並且提升整個工程產業的專業素養。我真心推薦給所有在公共工程領域努力的人!

评分

這本《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真的讓我眼睛一亮!身為一名在公共工程領域多年的規劃與管理人員,我一直覺得這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跟實務操作之間,有時候會有一層隔閡。我們在做政策規劃、預算編列時,很難完全預想到執行層麵會遇到的種種狀況,尤其是履約管理的部分,常常是許多問題的源頭。 書中的「100問」形式,其實非常符閤我們這種需要快速找到答案的人。畢竟,在處理實際的工程專案時,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慢慢研讀厚重的法規條文,而是需要針對當下遇到的問題,迅速找到最閤適的解決方案。這本書就好像一個「疑難雜癥」的集散地,將所有可能在履約管理階段發生的常見問題,都一一攤開來,並且給予專業、清晰的解答。 我特別喜歡的是,書中不僅僅是單純地列齣問題和答案,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瞭每一個問題背後的邏輯與法規依據。這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纔能在實際決策時,更有信心,也更不容易被質疑。例如,關於工程變更的審核機製、物價指數的調整方式、或是工程延遲責任的歸屬,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議題,書中都做瞭非常詳盡的說明,甚至還會牽涉到相關的採購法規、行政程序法等。 此外,書中對於風險管理、品質確保、以及安全衛生等方麵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在公共工程的執行過程中,這些環節的任何疏忽,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框架,讓我們能夠係統性地思考這些問題,並且預先做好規劃與應對。它不是一本教你「投機取巧」的書,而是一本紮實地教你如何「依規辦事」、「規避風險」的工具書。 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提升我們公共工程的整體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幫助我們在實務操作中,能夠更貼近法規精神,減少不必要的爭議,並且最終確保公共工程的品質與效率。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公共工程履約管理的人,我都強烈推薦這本書!

评分

這本《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簡直就是一本「現場寶典」!身為一個在工程現場打滾瞭十多年的技師,我最常遇到的就是各種突發狀況,尤其是跟履約管理有關的。從開工前的協調、施工過程中的品質、安全、進度管控,到驗收、保固,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學問,也充滿瞭挑戰。 很多時候,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實際現場的狀況,會有很大的落差。而履約管理這塊,更是細節繁多,牽一髮而動全身。過去,我們遇到問題,常常隻能靠經驗,或是嚮資深前輩請教。但經驗有時候會帶有個人的主觀判斷,而且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套用同樣的解決方案。 這本書的「100問」形式,實在是太有幫助瞭!它就像是把我們在現場腦袋裡閃過的各種疑問,都預先幫我們問瞭齣來,並且給齣瞭一個非常專業、而且是基於法規和實務經驗的解答。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直接針對我們在現場會遇到的具體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變更設計」、「價金調整」、「工期展延」這些常見的爭議點,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這些都是影響工程成本和進度的關鍵,也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地方。書中詳細解釋瞭如何判斷變更設計的閤理性、如何計算變更價款、以及如何申請工期展延等等,並且引導我們思考其中的關鍵因素。 此外,書中對於「安全衛生」和「環保」等麵嚮的強調,也讓我印象深刻。這不僅是法規的要求,更是我們作為工程從業人員的責任。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很好的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將這些重要的議題融入履約管理中。 總之,這本書不僅對於新手工程師有極大的幫助,對於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也能提供新的觀點和更紮實的依據。它就像是我們在工地上的「定心丸」,讓我們在麵對複雜的履約管理時,能夠更有信心、更有方嚮。絕對是每個工程人的必備參考書!

评分

哇!這本《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真是太及時瞭!身為一個在營造業打滾多年的老兵,常常覺得工程上的眉角太多,尤其是在履約管理這個環節,眉來眼去的細節一堆,一不小心就可能踩雷。平常我們都是靠經驗,或是嚮資深同事請教,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把經驗值濃縮成一本武功秘笈,而且還是針對性超強的那種! 想想看,從開工前的準備、施工中的進度、品質、安全管控,到驗收、保固,每一個階段都可能冒齣各式各樣的問題。像是工期展延的認定、變更設計的處理、價金的調整、施工日誌的填寫重點、甚至是契約爭議的解決途徑,這些都是我們在現場每天都在麵對的課題。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不知道「最標準」、「最安全」、「最閤乎規範」的做法是什麼。過去我們可能要翻閱厚重的法規、期刊,或是花時間去請教專業律師或顧問,但有瞭這本書,很多疑問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個清晰、有條理的解答,而且是以「問答」的形式呈現,非常貼近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睏惑。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例如「可歸責」、「不可歸責」、「情勢變更」等等,都做瞭非常具體的解釋,甚至搭配一些情境模擬。這對於我們這些非法律背景的工程人員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很多時候,我們隻知道事情發生瞭,但不清楚為什麼,更不知道該如何主張權益或承擔責任。這本書就像是幫我們架起瞭一座橋樑,讓我們能夠更理解法規背後的精神,並且在實際應用時,能夠更有依據、更有信心。 而且,這本書不是那種死闆闆的學術論文,它用瞭大量的實務案例,有些甚至就是我們日常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這讓我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很有共鳴,也很容易將書中的知識連結到自己的工作經驗。它並非隻是條列式的規則,而是透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並且提供多角度的解答。這錶示它不隻告訴你「是什麼」,更讓你理解「為什麼」以及「怎麼做」。 總之,這本《公共工程履約管理100問》絕對是工程界朋友們的必備參考書。不論你是初入行的菜鳥,還是資深的工程師、監造、承商,甚至是在機關擔任採購或管理職位的公務員,這本書都能為你帶來極大的幫助。它就像是你的私人顧問,隨時隨地都能為你解答履約管理上的疑難雜癥,讓你不再為這些繁瑣的細節而煩惱,更專注於把工程做好。我已經迫不及待要把它放在我的辦公桌上,隨時翻閱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