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最初的耳語者仍未走開 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的閱讀經驗?如果讓你選擇一個童年時期最難忘的故事,那會是什麼?為什麼?新疆作傢李娟曾寫下她第一次讀懂文字意義時的震撼:
好像寫齣文字的那個人無限湊近我,隻對我一個人耳語。這種交流是之前在傢長老師及同學們那裏不曾體會過的。那可能是我最初的第一場閱讀,猶如開殼中小雞啄開堅硬蛋殼的第一個小小孔隙。(〈閱讀記〉)
這個閱讀體驗打開瞭她身在遙遠的阿勒泰哈薩剋部落中的一扇門,從此通嚮更廣大世界。
榮格心理分析學派對人類心靈有一個假設,認為人的內在有一個核心真我(Self,或稱「自性」),它對每一個獨特生命的發展有獨特的意圖,它發展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完整、獨特又真實的自己。榮格考察不同民族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寓言,得到所有人類共有的幾種原型。他認為原型故事在文學的位置就如同單細胞般的存在,擁有不停被演繹的可能性,所以可以跨越時間與文化,觸動不同的心靈。
這套《111個最難忘的故事》邀請瞭颱灣四十位老中青不同世代的兒文作傢,各自採集童年最難忘的故事,改寫為八百字短篇故事,並說明這個故事令他難忘的原因。奇妙的是,這些被記錄的故事大多是中西方神話、童話等民間文學,以及口傳的傢族故事。這似乎驗證瞭榮格分析學派的理論,這些仍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古老神話、傳說與童話,必然存在著與當代人心靈仍能相應的精神內涵,呼應著述說者各自的內在狀態。當我們對某些故事特彆有所感時,或許它正與我們生命中的主鏇律閤拍共鳴。而當這些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原型故事齣現在我們眼前,講述者與聆聽者也將投射自己的經驗、想像與理解在其中,進而看見故事中的智慧與體悟如何迴應著我們當下的生命處境。如此,故事往往會從一個古老的「他者」故事變成「我的」故事,而同一個故事也會因為一再被傳述而延續,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記憶與資産。
所以,當我們閱讀這些被不同世代作傢所採集或重寫的童年難忘故事時,似乎看見當年對這些作傢訴說的神秘耳語者仍未走開,它仍透過故事對每一個讀者訴說著屬於他,或許也將屬於我們的心靈祕密與寶藏。
黃雅淳◎國立颱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推薦序2:
以新時代語言 傳遞雋永故事
~颱灣首度跨世代故事採集~ 作傢是最會說故事的人!而他們小時候,一定也有人為他們說好聽的故事。那些好聽的故事,讓他們成為愛聽故事、愛寫故事、愛分享故事的人,並且用自己釀造的故事,豐富這個世界,也迴應飽含故事滋養的童年不時對他們發齣的召喚。
有一次和幾位兒童文學作傢朋友相聚,故事高手們見瞭麵,七嘴八舌,不是說八卦,而是說故事。童書作傢的腦子和肚子裏,似乎隨時裝滿各式各樣、五顔六色、神奇精采的故事,它們活潑又充滿生機,不時會淘氣的跑齣來玩。這樣的聚會,簡直像是一場交換故事的遊戲,彼此交換正在進行以及還在醞釀中的故事。就這樣,每個說故事的人都換到好些有趣的故事。在兒童文學還沒有成形以前,故事都以口傳方式流傳,這種互相交換故事的遊戲,不正是故事採集與書寫的源頭嗎?透過採集與書寫,使得原本僅僅流傳於一時一地的口傳文學,能夠代代相傳而成為人類社會共享的資産。
這個交換故事的有趣經驗,促使我想將它轉化為童書編輯計畫,邀集分屬不同世代、不同成長背景的颱灣兒童文學作傢,一起迴顧童年聽過或讀過、迄今仍印象深刻的故事,改寫重述,說給後來的小讀者聽,讓雋永、有趣的故事,透過不同世代、透過新的語言與感知,傳遞下去。
特約主編玫靜嚮數十位兒童文學作傢發齣邀請,共有四十位作傢共襄盛舉,並各自提齣幾個「最難忘的故事」。主編淘汰重復的選題,確定篇目之後,由作傢將原本的故事提煉濃縮為短篇故事,以當代的語言進行改寫重述。這就是這一套《最難忘的故事》的誕生過程。
這應是颱灣首度進行「嚮不同世代的作傢採集兒時故事」。首批採集結果,收集瞭一百一十一個故事,包括童話、寓言、神話、民間故事等多元類型,故事來源則涵蓋古今中外的兒童文學名著、未經書寫的口傳故事……。主編精心編輯,將一百一十一個故事分為四集,每集二十七至二十八個故事,篇篇搭配全彩插圖,讓兒童閱讀文字的同時,也閱讀豐富的圖像,豐富視覺、激發想像。
為什麼將故事篇幅設定為八百字呢?這是考量兒童聽說讀寫的時間、速度、能力,特地做的安排。八百字的短篇故事,適閤兒童隨時隨地利用零碎時間閱讀,隻要短短幾分鍾,便能充分享受一則故事的樂趣。八百字故事,也適閤做為親子共讀的床邊故事,慢慢講述,口讀時間約是五分鍾。題材多元的短篇故事,同時也是校園晨讀、課堂「迷你閱讀」、說故事與朗讀練習的好素材。由於同一集所收錄的故事類型、題材、來源,具高度異質性與多樣性,小讀者手持一書,便得以穿越時空、齣入古今,這種閱讀體驗,相對於閱讀一本單一主題的書,更富於變化也更新鮮有趣。
世上應該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但願我們都能像《一韆零一夜》裏的莎赫劄德,麵對「再說一個故事好不好」的要求,總有說不完的故事。《最難忘的故事》請來颱灣最傑齣、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傢,為孩子們獻上一百一十一個精采的故事。這,隻是字畝文化推齣颱灣版「莎赫劄德」說故事的開始喔……。
馮季眉◎字畝文化社長兼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