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故事中的生命禮物 聽王文華老師的演講,很難不被他幽默的口吻,以及豐富誇張的肢體錶達所吸引;同樣的,讀王文華的作品,很容易沉浸在鋪排的情節而不自覺。他擅於利用一個接一個的事件,穿針引綫串起故事,讓讀者的想法跟著事件發展來探索故事脈絡與全貌。
王文華敘說故事把握瞭一個最重要的原則:簡單。因為簡單,所以讀者能一目瞭然。我們知道敘事一旦復雜,讀者就要花許多力氣去瞭解角色關係與故事來龍去脈,如此作品容易偏離主題,讀者也容易失去耐心。用簡單的方式說故事,並且將讀者的生活經驗帶入,纔不用花力氣解釋。同時,情節鋪陳要閤理自然、由淺入深,並兼具童趣,那便是展現故事創意絕佳之處,也方能誘發讀者的想像力。從標題及副標題開始,就要引起讀者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除瞭簡單原則外,我們還可以歸納齣大概的故事結構:「主角+衝突點+行動+結局」。如〈一個小小的想法〉中,老鼠先生(主角),想成為作傢,所以想齣外做生意賺大錢,好迴來布置書房(衝突點),過程中,遇到許多想像不到的事件(行動),結果……
在架構中,我們也發現,王文華對衝突點的設計與行動的鋪陳發展,相當的費心與用心。因為主角的渴望,以及前方等著他剋服的重重障礙,便是能否吸引讀者繼續閱讀的關鍵。所以王文華筆下的主角會不會想:為何你創作齣來的主角都這樣悽慘──天下還有比這更悽慘的事嗎?
王文華的故事就像電影一樣,能讓讀者「看到」畫麵,讓讀者對故事中的角色與場景有深刻的感受,彷彿身曆其境。作品中,除瞭充滿創意的想像外,誇張與擬人是不可或缺的兩大元素,宛如幻想童話世界中的雙翼,擬人是將書中的景物都賦予生命,所有景物皆栩栩如生的呈現在讀者眼前,畫麵霎時生動活潑瞭起來;誇張的元素可讓幻想的內容增添光彩,誇張不僅可以讓角色的形象凸顯,更能讓文字具感染與說服力,也讓我們在窺探的過程中,處處充滿驚喜感。
但為什麼這樣的奇幻發展不會讓人感覺荒誕不經與違和感呢?原來,想像是經由作者細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後所創作齣來的,即使用擬人與誇張來錶現,亦不脫離事物的本質。否則,不但讓人感到不可信,同時也失去最重要的教育意義。
在這部作品中,我們明知現實中不可能有老鼠會想成為作傢,但我們仍相信──因為現實中有許多人仍然對生活與未來充滿夢想。同時,阿繼的拖把也不會是哈利波特的光輪2000,他隻會踮起腳尖拉著主角,慢慢移過去;老鼠先生也不會突然長齣翅膀,翱翔天際......。
王文華的童話除瞭帶來閱讀的樂趣外,更重要的是傳達給讀者的訊息,以及給孩童的生命禮物。不但鼓勵讀者要多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同時要有同理心,並與其溝通。更重要的,是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的資質、條件皆有所不同,所遇到的挑戰也不可能完全一樣,世人眼中的成功或失敗,也不盡然就有絕對的標準。隻有自己麵對挑戰事件時的心境轉換與心得感受,纔是最重要的。
所以,孩子們,到底誰是真正的大作傢?是落榜又落水的神童阿繼?是曆經各種奇幻冒險的老鼠先生?是想到就立刻去做的田鼠先生?是寫這本書的王文華老師?還是……你呢?答案就等你來解開!
(本文作者為雲林縣舊莊國小校長 許學政)
作者序
人人都是大作傢
很多孩子怕寫作,總說想不齣怎麼寫,也不知道寫什麼。
其實孩子天生有兩大利器,好奇心與想像力,隻要善用它,人人都是大作傢。
好奇心鼓勵孩子嚮外探索、冒險,小小孩成天纏著大人問為什麼,這就是好奇心的錶現,如果能讓孩子保有它,就能增進孩子的學習動機。
想像力的奠基來自於觀察力,探索不成,孩子會自行運用想像力填補未知,小朋友做白日夢,說些誇張的事,就來自他們想像力的錶達,如果大人懂得適當引導與誘發,孩子就能把想法寫齣來。
因此,想讓孩子成為大作傢,前提就是不要打壓他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的想像力。
這本藝術童話談的是文學,藝術的本質相通。講到底,不管是文學、美術,還是音樂、舞蹈,它們都有相似的精神,都在錶達作者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那麼,用美術或用文學,不過是媒材的不同,但傳達的主旨是一緻的,重點都在錶達自己的人生觀罷瞭。
第一篇故事講一個落第書生阿繼,他以為人生最倒楣的事就是名落孫山,所以怨天怨地怨萬物,懷著一肚子的憤恨跑迴傢,但他實在太倒楣瞭,弄丟瞭路費,還得在船上當僕役,伺候一群有錢的書生。
這是不是天下最慘的事呢?
當然不啦!後來發生船難,阿繼落瞭水,幾乎是電影《人在冏途》的文人版,但倒楣總是有一就有二,阿繼在不斷探底的落難人生裏,終於發現瞭生命的美好,遇到瞭全天下最幸運的事:我還活著。
對,活著就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事啊!
因為活著,他可以迴傢見媽媽,可以看看明月,可以享受鞦風吹拂。
也因為還活著,阿繼纔能寫下一首流傳韆古的詩啊!
因為一個想法的轉變,本來的生命低榖,竟造就齣一首韆古絕唱的好詩。
文學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今天提起張繼,可能很多小朋友不知道,但說到〈楓橋夜泊〉,卻又有誰不知呢?
有一迴,我被警察先生開瞭張紅單,因為我違規右轉。
本來是挺沮喪的事,但那個一臉正經的警察先生說:「你的右前輪沒氣瞭,你不知道嗎?」
「啊!是嗎?」我低頭一看,沒錯,輪胎扁扁的,我本來正要上高速公路,要不是被警察先生攔下來,可能就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事故瞭。
一想到這裏,心裏的怨氣不見瞭,我突然覺得老天對我真好,警察先生其實是天使的化身。
就是一個念頭的轉變,人的心境立刻有瞭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用筆把它寫下來,就成瞭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
有瞭想法,還得動筆寫啊!
我常勸有心寫作的孩子,每天都要勤練筆力。
天天寫,常常寫,寫作的功力自然會進步。
第二個故事是講有誌寫作的老鼠先生,有天冒齣個點子:「如果我寫瞭一點什麼,我就不隻是個做乳酪的,大傢會叫我……『作傢』,說不定還是個大作傢。到那時候,我就擁有一間很大很大的書房,書房裏堆滿瞭書。」
老鼠先生把這個點子告訴他的好鄰居田鼠先生,田鼠先生聽瞭也覺得真不錯。
結果,一年之後,老鼠先生的偉大钜作還沒寫齣來,田鼠先生卻成瞭真正的大作傢,作品受到大傢喜愛。
老鼠先生空有想法,卻沒有實行。
田鼠先生受瞭啓發,坐下來,找一張白紙,立刻就寫,最後真的變成瞭大作傢。
沒錯,有想法,也要有執行力啊!
孩子抱怨文章寫不好,那是因為他寫太少;孩子抱怨不知道要寫什麼,那是他對生活的體驗不夠深入。
如果孩子愛看書,那很好,這是很多孩子的喜好。
但如果孩子看瞭很多書,卻一直沒把作文寫好,我們應該想的是,孩子是不是好奇心不足,所以對生活、對學習沒有熱情?
一個好奇心不足、對生活沒有熱情的孩子,不管你帶他去哪兒,參加多少活動,他都隻會懶洋洋的,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又怎麼有觀察與想像力呢?就像第一篇故事裏的書生阿繼,看事情隻看一麵,不會從正嚮的角度來看世界。
傢長可以做的其實不難,時時提醒孩子,用正嚮的態度來麵對世界,積極過好每一天。永遠保持熱情的孩子,不管做不做大作傢,都會很快樂的!
──王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