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序 隨著科技進步,火化機技術得到瞭迅速提升,為瞭滿足殯葬行業的發展及遺體火化師從業需求,受邱達能老師之邀請,一起閤作編寫瞭本書,實感欣慰。
本書中火化機實務部分,是本人根據中國火化機技術的發展及長期實踐經驗總結編寫而成,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突齣「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本書以滿足遺體火化師工作為主綫,突齣火化機的原理與結構等內容,並結閤綠色殯葬的發展,增設瞭火化機節能、環保和安全防護等知識,讓知識與技能相融通。在知識學習上除瞭盡可能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外,特彆為每個知識點都安排瞭詳細的例子說明,並全麵、係統地介紹瞭火化機在操作、維護與維護等方麵的技術,使知識學習與技能養成相互融通。
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瞭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的全力支持。殯儀學院創建於一九九五年,是中國最早開辦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的院校,是中國國傢高職示範院校重點專業。現有殯儀服務、殯儀設備、防腐整容、陵園設計與管理等四個專業,是目前中國開設殯葬專業最全、培養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院校。殯儀學院的開辦填補瞭殯葬職業教育的空白,為社會培養瞭非常多的優秀畢業生,被業界譽為中國殯葬教育的「黃埔軍校」。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還得到瞭颱灣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江西南方環保機械製造總公司、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設備教研室等單位,以及北京宋宏升老師、廣州董福勝工程師、秦皇島薑東明副總經理、颱灣邱達能老師等單位與個人的支援,他們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提齣瞭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本人對上述單位和個人,一併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自身水準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盧軍 謹識
2018年4月於湖南長沙
邱序 對今天的人而言,遺體採取火化的做法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隻要深入瞭解遺體火化曆史的人,就會知道遺體火化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接納的。實際上,遺體火化之被接納其實是經曆一段煞費苦心的過程。為瞭讓大傢能夠瞭解這個過程,也為瞭讓大傢知道這個過程的不容易,能夠更加珍惜這樣的成果,纔有瞭這本書的齣現。
不過,在構思如何撰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們遭遇瞭一些睏難。最初,由於過去都沒有類似的教科書,所以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後來,在經過一番訪查與思慮後,我們發現大陸那一邊的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曾經開設過類似的課程。於是,想到類似的課程應該會有教科書的撰寫,遂産生直接參考使用的構想。可是,經過進一步的思慮後,發現這樣的想法雖好,卻不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因為,大陸那一邊的教科書,主要以技術操作與原理說明為主,對於為什麼會齣現遺體火化的做法的相關背景和政策,並沒有太多的著墨。但是,對我們而言,這樣的說明卻是必要的。如果欠缺這樣的說明,那麼一般人就不會瞭解遺體處理的方式,為什麼要從土葬的掩埋改成塔葬的火化。
此外,這種相關背景和政策的說明還牽涉到學生學習的問題。如果隻是技術性的學習,那麼學生就會變成隻是技術的操作者,難以瞭解這種操作所具有的意義成分。可是,對一位專業的服務者,他不僅要有技術的能力,也要有知識的能力。唯有在技術與知識兼備的情況下,他的服務纔能臻於專業的極緻。所以,基於課程本身的需要,我們考慮相關背景與政策說明的加入。
就是這樣的構想,這本教科書纔會以現在這樣的麵貌齣現:一方麵有颱灣的相關背景與政策的說明,這一部分由本人負責撰寫;一方麵有技術操作與原理的說明,這一部分由盧軍教授負責撰寫。在彼此的分工閤作下,颱灣終於有瞭火化觀念與實務方麵的教科書。雖然這本教科書的撰寫,隻是相關領域的一個小小的開始,卻是未來進一步開展很重要的一個開端。
最後,我們除瞭要感謝中國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盧軍院長的同意配閤,還要感謝教育部技優計畫的經費補助,以及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輯部分的辛勞,尤其是本校黃柏翔校長殷殷切切、持續不斷的鼓勵與支持,這本教科書纔能在預定的時間內如期付梓,在此一併緻謝!
邱達能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