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 卷期 (頁碼) | 作者/現職 |
性別平等教育推動中「平等」概念的反省 | 1-1 (49-78) | 薛雅慈(曉華)╱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
多元文化與女性主義教育學:文獻評析與議題深探 | 4-2 (41-69) |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
臺灣性別與情感教育研究之回顧分析:知識生產的挑戰與展望 | 14-2 (109-163) | 楊幸真╱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
性別化的興趣與能力:高中學生類組選擇之探究 | 5-2 (113-153) | 楊巧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教育分流與性別再製──二班高中女生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 | 10-1 (127-174) | 黃鴻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王心怡╱臺北市私立薇閣高中教師 |
臺灣高等教育擴張對職業成就的影響:世代、性別、性別化科系與初職社經地位的取得 | 11-2 (47-85) | 彭莉惠╱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熊瑞梅╱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紀金山╱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專任教授 |
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 | 7-1 (69-110) | 黃鴻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武曉梅╱臺北市建安國小教師 |
來自邊緣的雜音:兩位青少女哪吒的性別認同形構 | 7-2 (83-122) | 林昱瑄╱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在教育場域中實踐基進民主──以同志教師身分認同與抗拒實踐為例 | 1-2 (131-169) | 張盈堃╱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
成為女性主義教師:身分認同與實踐經驗的意義探問 | 9-1 (1-40) | 楊幸真╱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
小學職場的性別與權力:以臺灣女性教師抗爭為例 | 15-1 (1-42) | 李曉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PhD, School of Sociology,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stol, the UK |
邊緣與跨界:中等師資培育性別教育課程知識/權力關係之女性主義分析 | 15-2 (1-43) | 楊巧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學位論文形構南洋籍婚姻移民論述之分析 | 13-2 (1-45) | 許誌庭╱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南大附小校長 |
從壓迫到解放:南洋新移民女性自拍影片的反再現與實踐 | 15-1 (89-131) | 柯妧青╱輔仁大學傳播學院影像傳播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