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離世:2000人臨終照護醫師,獻給所有害怕疼痛的人

無痛離世:2000人臨終照護醫師,獻給所有害怕疼痛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臨終關懷
  • 疼痛管理
  • 生命哲學
  • 安寜療護
  • 生死觀
  • 醫患關係
  • 心理撫慰
  • 臨終照護
  • 生命質量
  • 恐懼應對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拒絕痛苦死亡,選擇平穩善終
你有權利笑著說再見

  具有2000名病患臨終照護經驗的醫學權威長尾和宏醫師,
  分析病患、親屬與醫師三者的立場,
  透過三方共識,找迴人生善終權!


  我們或許看過臥病在床的親友,最後在加護病房中因急救無效過世,全身插滿管綫、四肢肌肉萎縮、甚至無法與親人道彆。在熟悉的傢中安辭世,為何看似遙不可及?

  在日本,在颱灣,安樂死尚未閤法。
  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罹患胰髒癌,隻能遠赴瑞士尋求安樂死。
  瑞士的蘇黎世郊外有個名為「Dignitas」的設施,專門執行安樂死。
  執行安樂死需要長時間的評估,更需要耗費大筆金錢。
  但除瞭到異鄉安樂死之外,我們還能夠選擇在傢裏「平穩死」。
  何謂「平穩死」?與安樂死又有何不同?
  生命最後的課題,並非隻有無法避免的痛苦。
  你其實能夠照常生活,直到與所愛之人微笑道彆,再安詳睡去。

  長尾和宏醫師一直緻力推廣「平穩死」,希望找迴醫療自主權,捨去不必要且痛苦的延命醫療行為,在自己、親人以及與醫師充分溝通、達成共識後,選擇自己希望的臨終照護,直到最後都不需要忌口,能夠盡情歡笑,並自然平靜的辭世。

  本書為《平穩死:為自己寫下期望的人生結局》的續集,在介紹過平穩死的概念後,數年來的醫療心得。除瞭麵對死亡時能夠減輕痛苦的措施之外,也討論鼻胃管、胃造口、靜脈點滴等處置的維生治療之必要性。

  人生最後一哩路,何必自找痛苦?
  死亡,並非單屬銀發族的課題,而是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一刻。
  瞭解「平穩死」,除瞭能為親人避開不必要的摺磨,也能進一步規劃自己未來該如何道彆。

  死亡是我們無法逃避的課題,但我們仍擁有死亡的自主權。

名人推薦

  人氣醫療圖文粉專/急診女醫師其實
  颱灣在宅學會理事長/都蘭診所所長 餘尚儒
  颱灣在宅醫療學會常務理事/聯順居傢護理所負責人 汪鞦蓉
  前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院長/颱灣安寜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楊育正
  傢庭醫學/安寜緩和/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硃為民
  愛長照執行長 硃偉仁
  暢銷圖文作傢 Nikumon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長尾和宏


  日本醫學博士。醫療法人社團裕和會理事長。長尾診所院長。一般社團法人 日本尊嚴死協會副理事長‧關西分部部長。日本慢性期醫療協會理事。日本安寜居傢照護研究會理事。全國居傢療養支援診所連絡會理事。

  一般社團法人 End-of-Life Care協會理事。
  一般社團法人 實現給予適量抗失智癥藥物會代錶理事。
  關西國際大學客座教授、東京醫科大學客座教授。

  ●個人部落格「Dr.和の町醫者日記」穩坐人氣部落格排行榜醫師類彆第一名www.nagaoclinic.or.jp/doctorblog/nagao/
  ●每周在日本産經新聞兵庫版連載「Dr.和の町醫者日記」
  ●每個月在日本醫事新報、醫療時報等刊物發錶連載專欄

譯者簡介

邱顯惠


  輔仁大學日文係畢業。曾任職齣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看漫畫學習Excel的32個規則》,並曾翻譯日語學習書籍。享受從翻譯中汲取新知的樂趣,同時也期許自己如實呈現作者想法,與讀者一起徜徉於作者創造的書海中。
 

圖書目錄

推薦序……2
前言 從平穩善終,到無痛離世……5
做好萬全準備,卻齣現意想不到的結果……16
歐美國傢安樂死,日本是犯罪?……34
日本準許自殺嗎?……45
最不痛苦的死法……50
何謂「維生治療」?……55
快樂的胃造口和不快樂的胃造口……62
不要抽胸水和腹水,使用利尿劑並「等待」,比較不痛苦……66
叫救護車急救之前,必須知道的事……71
醫療麻醉藥並不可怕……77
難以忘懷的痛苦延命死案例……82
何謂「靈魂上的痛苦」?……87
癌癥末期的實際情況……92
自然衰老離世……97
器官衰竭離世……99
失智癥末期的離世……101
人工透析和人工呼吸……103
在傢裏生活的「嗎啡效果」……106
在傢裏,比在醫院還不痛……108
沉醉於興趣,減輕疼痛……110
在友人陪伴下臨終……112
第一個條件 瞭解無法達成平穩善終的現實……124
第二個條件 尋找具有實際臨終照護經驗的居傢醫療醫師……129
第三個條件 主動與殯葬業者討論……138
第四個條件 選擇支持平穩善終的養護機構或醫院……143
第五個條件 領取高額年金的人,更需要齣示生前預囑……153
第六個條件 預防「跌倒←骨摺←臥病在床」的惡性循環……158
第七個條件 脫水對患者有益,不輕易抽取胸水和腹水……163
第八個條件 接受安寜緩和療護……168
第九個條件 「叫救護車」的後果……173
第十個條件 正確解讀「日本醫師法第二十條」……178
「死亡之牆」──臨終的實景……184
結語……188

 

圖書序言



  拙作《善終,最美的祝福:預約圓滿終點的10個條件》問世成為暢銷書,是在二○一二年六月。時光飛逝,已經過瞭好幾年瞭。

  那時整個日本對於311東日本大地震的記憶都還曆曆在目。我認為日本人的生死觀好像也稍微改變瞭。

  此外,從倫敦到裏約熱內盧,這中間橫跨瞭兩次奧運,而日本的臨終醫療在這幾年間有什麼改變呢?

  從結論來看,民眾的氛圍稍微改變瞭,但是醫療人員的氛圍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具體來說,居傢臨終照護漸漸變得不再罕見。加上受到媒體的啓發,知道「平穩善終」一詞的民眾也增加瞭。

  另一方麵,醫院醫療加速進步,每年齣現各種維生治療,讓人分不清楚哪個階段纔是人生的最後一刻。在四年前沒有執行的醫療手術,例如九十歲族群的患者,也開始普遍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

  而在癌癥領域,由於研判一年要價三韆五百萬日圓的免疫檢查哨抑製劑具有劃時代的效果,於是開始使用於皮膚癌或肺癌等臨床現場。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在五年前都還如同白日夢一樣,但是目前確實因為醫療進步的緣故,可以暫時改善病情的範圍正逐漸擴大。

  然而盡管如此,人總有一天會死亡。

  即使可以稍微遠離死亡,也無法百分之百地避開死亡。世界上多數的研究者認為:「不論多麼努力,人的壽命最多隻能活到一百二十歲。」即便如此,和醫療加速進步形成對比,我認為「人生最終章」(以下簡稱為「臨終」)一詞的意思,和四年前相比好像更難理解瞭。

  我的日常生活就是以執業醫師的身分進行門診和居傢醫療。

  在我負責的居傢醫療臨終照護對象中,有一半是末期癌癥患者,另一半則是衰老、失智癥或神經重癥之類的,也就是所謂的「非癌癥」患者。

  不論是癌癥或非癌癥的居傢醫療患者,隨著死期的逼近,患者傢屬在肉體上跟精神上都會承受相對的負擔。

  「患者在臨終階段非常痛苦吧?」
  「我們做得來臨終照護的工作嗎?」

  而且還有人這樣問我:

  「醫生,死亡時應該很痛吧?會有多痛呢?」

  到底是怎樣呢?

  因為我還沒死過(雖然有過好幾次的入棺體驗),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很痛。再加上所謂的「疼痛」,在身體或心靈等情況就有好幾種,所以個人差異也超過韆倍。

  但是,身為一位居傢醫療醫師,目睹患者在自己傢裏平穩離世的過程時,總覺得他們好像沒有那麼痛苦。在自己傢裏臨終的情況中,我沒有看過患者是錶情扭麯離開人世的。

  我所接觸的末期癌癥患者的居傢臨終照護率超過九成,非癌癥患者則是癌癥患者的一半左右。臨終照護一結束,傢屬一定會跟我說:「醫生,傢人沒有疼痛也沒有受摺磨,就像睡著一樣過世。採取居傢臨終照護真的是太好瞭,感謝您。」

  每個人都會把「死亡」和「疼痛」聯想在一起,覺得死亡非常難受。

  但是,實際情形是怎樣呢?

  在本書中,我會從「平穩善終」這個觀點,盡量以容易理解的方式,為大傢說明「無痛離世的方法」,希望患者及傢屬都能一起閱讀。

  獻給所有害怕疼痛的人。
 
長尾和宏

圖書試讀

所謂的「維生治療」,是指醫師對不治之癥或末期的患者所施行的醫療措施。

相關醫療措施有很多種,其中人工營養(胃造口或高卡路裏輸液等等)、人工呼吸,以及人工透析被稱為「三大維生治療」。

在這裏,我們來談談最近極具話題性的人工營養。

人工營養是針對無法從嘴巴進食的患者所進行的營養療法。胃造口則是在患者腹部開一個洞,從那個小洞將導管插入胃部,再注射水分或營養的營養療法。

據說現在日本有多達四十萬人採用胃造口。和一樣是注射營養劑到胃部的鼻胃管相比,胃造口有幾個方麵是較為勝齣的。另一方麵,輸液則是將水分、電解質或營養素注入患者體內的營養療法,有多種途徑可以完成輸液。例如在手臂等部位的末梢靜脈注射點滴、在鎖骨下方等部位埋入中心靜脈導管的高卡路裏輸液,或是在腹部或大腿注射皮下點滴。我希望大傢記住一件事,胃造口是人工營養療法的其中一種方法,和直接從血管輸入營養的方法不同,是利用消化道來補充營養,算是最符閤人體生理運作的人工營養療法。

最近有很多患者的子女如此認為:「胃造口對身體不好,不要採用胃造口,從鼻子插管就好瞭。」或是「中心靜脈營養或點滴的話還可以接受。」但這些想法完全是對胃造口的誤解。

「胃造口」隻不過是一種方便且優異的人工營養道具。如果要採取人工營養療法,胃造口是第一選擇。去追究胃造口是好是壞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就跟「菜刀可以殺人,所以不要使用比較好。」的沒什麼不同。而且患者對於胃造口的適應,會根據病情和年齡齣現完全不同的狀況。

那麼,失智癥末期患者可以透過人工營養延長生命嗎?

美國的老年醫學學者托馬斯•費紐肯(Thomas Finucane)等人,在一九九九年的世界權威醫學雜誌《JAMA》上,發錶瞭以下論點:「我們調查分析過去三十三年的醫學論文後,未曾找到吸入性肺炎及其預防感染、生存期間延長、癥狀緩和等臨床問題有所改善的論文。所以我們認為高齡失智癥患者應該避免採取管灌飲食。」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