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南京)憲法研究

中華民國(南京)憲法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946年,國民大會在南京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這也是近代中國最後一部憲法性文件。不過,這部憲法在頒行不久即在中國大陸被全面廢除,後來在台灣亦經過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與增修條文的反覆修正。

  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這部憲法的由來與背景,以及其在台灣的變遷;第二部分析該憲法的政府組織與權力分立情況,如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司法院等的設立、功能與意義;第三部分闡述中華民國憲法下的基本權與社會權。

  本書嘗試梳理歷史的脈絡,比較各國的制度,檢討其中的重大問題。此外,又力圖綜合憲法本文的制定時代、「動員戡亂臨時條款」時代、1990年代以來的七次增修的經過,以及近年來的最新理論發展與制度實踐,系統地分析這部憲法的「變與不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聶鑫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兩岸關係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領域包括中國憲法史、比較憲法等。先後在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得法學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曾赴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台灣政治大學與中研院等處遊學。

  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約30篇;出版著作與教材《中國近代國會制度的變遷》、《中西之間》、《中國法制史講義》,譯著《別了,孟德斯鳩:新分權的理論與實踐》。
 

圖書目錄

憲法的由來與變遷
第一章    《中華民國(南京)憲法》的由來
第二章    《中華民國憲法》在台灣的_變遷:修憲與釋憲的二重變奏

政府組織與權力分立
第三章    作為「政權」機關的國民大會
第四章    國會還是立法委員會:_立法院的地位與權限辨析
第五章    從獨立監察機關到「半個_議院」:中西之間的監察院
第六章    從考試機關到人事機關:_考試院的理念與現實
第七章    司法院:近代最高司法機關的新範式
第八章    公務員懲戒的司法化及其_界限:公務員懲戒委員會體制研究

基本權與社會權
第九章    憲法基本權利的法律限制問題
第十章    「剛柔相濟」:近代中國制憲史上的社會權規定
第十一章 財產權憲法化與近代中國_社會本位立法

附論
第十二章 從對稱式兩院制到「一個半議院」:憲法史上的兩院制問題
第十三章 選擇與創作:近代中國憲制的發展
 

圖書序言

《中華民國(南京)憲法》的由來
 
關於《中華民國(南京)憲法》,大陸歷史學界的鄭大華先生、 法學界的張振國先生都有專論, 他們都特別注意到了張君勱個人在其中的作用;劉山鷹先生則另闢蹊徑,側重於 1946 年制憲之前的史料梳理與政治背景的分析。 本章將結合兩岸的檔案資料與研究成果,立足於整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制憲史,分《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時期、政協時期、憲法的最後通過三個時段細述這部憲法的由來。
 
一、「造法毀法」的民初制憲史
 
1. 混沌應急的民元約法
 
民國草創,便制定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仿照美國總統制的中央政府體制。大綱未設人民權利條款,且其政府體制設計也頗多缺漏,於是由臨時參議院進行修正,草擬了《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草案》,仍採總統制的政府運作模式。很快南北議和成功,根據協議由袁世凱來做臨時大總統。為了制衡袁世凱,參議院擬參照法國第三共和國的責任內閣制,將原案的總統制改為內閣制,企圖架空至少限制總統的權力,於是有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推出。但事實上,由於制憲者內部意見的不一致及其比較憲法知識的缺陷,實際上《臨時約法》「捨棄利於形成責任內閣制的條文,而多採源自美國總統制的條文」,與真正的責任內閣制相去甚遠,堪稱民國制憲史上的「離奇事跡」。
 
2. 《天壇憲草》的起草與擱置
 
1911 年 4 月 8 日,國會於北京成立,根據臨時約法規定,總統選舉與制憲之權均歸於國會。 1912 年正式國會在北京召集,隨之在天壇集會,組織憲法起草委員會,制定《天壇憲草》(即《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草案於同年 10 月 14 日脫稿,袁世凱則「不滿草案中限制總統權力的有關條文,於是乃於 10 月 2 5 日通電各省都督民政長,反對憲法草案,謂(國)民黨議員,干犯行政,欲圖國會專制,要他們逐條討論,迅速條陳電覆。」各省軍政長官多數是袁世凱舊部, 自然一致反對憲草,更有將國民黨籍議員解職和解散國會之議。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