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玉山社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7/11/20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4-12-2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文學作品是當代社會的反映。
從日治到戰後,短短幾十年間,臺灣的政治環境以及社會氣氛產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出生於臺灣,走過這些時代轉折的前輩文人,他們如何在劇變的環境中思索與自處?發展出什麼樣的人際關係?面對劇烈變化的現實環境,他們又發出了什麼樣的文學之聲?
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廖振富從前輩文人的照片、書信,以及社團文件、地圖等當代史料著手,建構出1910到1970年代臺灣文化人的關係網絡,以及文學社群的形成與凝聚,並討論時代變化中臺灣文學的發展狀況。由此回顧臺灣前輩文人如何以文學呼應時代變局,並從其作品中認識他們的涵養與視野,以及想要脫困、突圍的韌性和勇氣。
◎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以古典詩創作為主的櫟社,是日治時期臺灣中部最活躍的文學社團。本書收錄了多項櫟社相關文獻,包括(1)1912年的櫟社題名錄(2)社員黃旭東,1911年11月在青島行醫時對辛亥革命後中國的第一手觀察報導(3)1912年1月、1930年3月,反映連橫與櫟社互動情誼,從親密到決裂的兩張明信片(4)1918年12月,蔡惠如為發起「臺灣文社」奔走募款,與傅錫祺聯絡之信函(5)1924年,蔡惠如因意外受傷,回信答謝社友之慰問(6)1947年1月,二二八事件爆發前夕,櫟社為謀復興,推舉林獻堂接任社長,並吸收新社員的會議紀錄。透過這些史料,不但可具體認識櫟社從日治到戰後數十年間的興衰起伏軌跡,也能看出面臨臺灣近百年來多重時代轉折,櫟社社員如何回應?其理想與堅持何在?也能藉此體會社員文學涵養與寬闊視野,乃至成員立場的差異與紛爭的具體細節,從而思索背後所隱藏的文化與政治意涵。
◎除此之外,作者又從「詩集印刷與文學傳播」、「鐵路交通與文人社群往來」兩大面向,觀察日治時期傳統文人如何透過新興文學傳播網路的運作,以凝聚文學社群意識,從而建構綿密的聯繫網。在現代化巨輪的主導下,各種技術的進步連帶影響了文化、精神的發展。印刷與出版普及,鐵路交通使詩人身體快速移動,人際連結因而更加緊密,而當時盛行的詩會,尤其像「全島詩人大會」如此大規模的文學活動,更是建立在上述物質條件的基礎之上,始有實踐的可能。
◎出身臺中清水的世家公子蔡惠如,跨越商業、政治、文化界的人生經歷,以及長年在日本、中國、臺灣三地奔走往來,使他對世界局勢發展與時代思潮的掌握相當敏銳,在1920年代一躍成為臺灣抗日民族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他的作品中所蘊含的啟蒙意識與進步思想,更見證了時代改變的浪潮。若不以成敗論英雄,他的一生,猶如一道劃過臺灣夜空的流星,如此短暫,也如此絢爛。
【本書特色】
◎以史料奠基,再現臺灣文學之聲
◎本書研究了1910到1970年代約60多年間的第一手文獻,這是臺灣社會多重轉折的時代,從為期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到戰後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與長期戒嚴。這些前輩文人走過激烈動盪的年代,有人甚至付出犧牲自由與生命的慘痛代價。其事蹟與作品在歷史時空中縱橫交錯,點燃希望的微光,讓我們深刻體悟到,他們在黑暗中有所堅持、在挫敗中不放棄希望的曲折心路歷程,而我們,更沒有理由對未來感到悲觀。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廖振富近年來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從這七篇文章中仔細體會傅錫祺、蔡惠如、林獻堂、葉榮鐘、朱點人、莊垂勝、林莊生等臺灣前輩文人,他們面對時代變遷時的思索與生活,以及內心世界的失落與堅持、苦悶與奮鬥、糾結與反思。
【專業推薦】
◎「通過這本書,我們得以看到這些前輩文人,如何以他們的行動與作品來回應缺乏自主性的殖民社會?如何在臺灣社會的多重矛盾與煎熬之中,展現作為知識份子的理念和實踐。」─向陽
◎「詩的歷史,就是記憶的創造,就是意志的泉源,像臺灣人這樣,連單純地活著都得要拼命的,夾縫中的弱小民族的,朝向希望的意志。」─吳叡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廖振富
1959年生於臺中霧峰,1977年畢業於臺中一中,1981年畢業於臺灣師大國文系,1996年臺灣師大文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嘉義師專、臺中科技大學、臺灣師大、中興大學。曾任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著有《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晩清到二二八》、《櫟社研究新論》、《新修霧峰鄉志.文化教育篇》、《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林癡仙集》、《林幼春集》、《在臺日人漢詩文集》、《時代見證與文化觀照:莊垂勝、林莊生父子收藏書信選》、《臺中文學史》(與楊翠合著)、《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等書。
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鉤沉史料,重建宿昔 向陽
推薦序 那個時代─ 吳叡人
自序
時代轉折的見證,臺灣文學史料的新發現─傅錫祺家藏櫟社文獻的學術價值
印刷、鐵路交通與文學社群─日治前期新興文學傳播網路的形成
從「富家公子」到「啟蒙先鋒」─蔡惠如生平與作品新論
動亂時代的跨國情誼─從朱點人致莊垂勝、岸田秋彥信函談起
從反殖思想到戰後的退隱意識─莊垂勝詩中的時代與自我
建構在地文化的旗手─論葉榮鐘60 年代的散文創作及其文學史意義
一個海外臺籍知識份子的現實關照─林莊生致葉榮鐘信函初探(1961─1976)
圖書序言
時代轉折的見證,臺灣文學史的新發現
─傅錫祺家藏櫟社史料的學術價值
「臺灣文學研究」成為獨立的學科,時間相當短淺,臺灣文學史料的挖掘、整理與建構,乃是臺灣文學研究朝向深刻學術化不可或缺的奠基工作。近十多年來,在臺灣文學的學術範疇,不論原住民文學、母語文學、民間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新文學、當代作家文學等諸多領域,不少學者、作家及其家屬、文史工作者、研究生紛紛投入這股挖掘臺灣文學史料的潮流中,提供不同程度的貢獻,出版各類專書或論文,使臺灣文學的研究不斷有新發現,產生新論述,逐步建構更堅實的研究成果。目前臺灣文學史料的挖掘、整理工作仍如火如荼展開之中,而國立臺灣文學館發行《臺灣文學史料集刊》,提供交流分享的平臺,也可說是以國家資源回應這股新興學術潮流的產物。
筆者專業研究以臺灣古典文學為主,從事櫟社研究多年,並關注近百餘年來臺灣新舊世代知識份子的思想傳承、文學活動與創作,社會與政治關懷。2007 年8 月筆者從臺灣師大轉到中興大學臺灣文學所任教,偶然得知興大臺文所在職專班學生羅瑰琳(現任臺中市潭子國小教師)為櫟社社長傅錫祺之外曾孫女,筆者經由她的引介,進而結識其母親傅紅蓮女士,透過傅女士之協助,並取得其家族之信任,陸續將其家中珍藏大批櫟社書信、手稿及其他原始文獻提供筆者參考。其資料之豐富、份量之龐大,令筆者大為驚訝。根據這批資料顯示,傅錫祺雖然在1917 年才接任社長,但其實從1906 年櫟社組織化開始,他便擔任櫟社活動的主要聯絡中心,與資料之保管者,因而可以斷言:櫟社相關資料與原始文獻,絕大部分都保存於傅錫祺家中,若能陸續整理,將可提供不少值得研究的新資料。
圖書試讀
None
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