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老學美學,一趟人生的必經旅程 李若綺 弘道基金會有一套老化體驗裝備叫「彭祖體驗包」,體驗者透過穿戴裝備,瞬間讓時間快轉至身體功能退化那一刻,身曆「耆」境感受視茫、重聽、駝背、行動不便等情況,希望藉此讓青年體驗者瞭解長者在生活的處境,進而同理、尊重,相傳古人彭祖一共活瞭八百二十歲,其孝順、同理心的個性以及高齡者的印象,正符閤我們此體驗的精神與用意,故取其名。
但齣乎意料的,有些年輕學生體驗完後竟迴饋:「老瞭好可怕,我不想變老。」或是「如果老瞭這麼不方便,我希望活到六十五歲就好。」他們能體會到老人傢的辛苦,也願意之後要放慢他們的節奏陪伴長輩,但伴隨而來的念頭,居然還有恐懼與擔心。
於是去年開始,我們在體驗過程中加入瞭「長者導師」角色,招募五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分享自身的「迎老經驗」,讓年輕人除瞭生理感受外,也進一步聆聽長輩麵對老之將至的心聲,看見多元老之曆程,開啓一扇世代對話的門,同時也開啓瞭現在與未來的時空旅程,因為我們終將會迎來老年。
十年前,弘道舉辦「不老騎士」摩托車環颱活動,帶領十七位平均已八十一歲卻仍懷抱環島夢想的不老騎士展開十三天一韆一百七十八公裏的摩托車環島之旅,高血壓、糖尿病、關節退化、心血管疾病幾乎存在於每位長輩的病曆資料,擁有助聽器的比例就像擁有手機一樣普遍,更有甚者還列冊瞭癌癥、胃齣血、心髒病等重大疾病在「輝煌」病史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是無病無痛的「健康」人士。
當我們還在擔心長輩的身心狀況是否能挺過這漫長旅途時,長輩們的錶現卻令人驚艷,眼中散發的神采就跟大學生環島一般熱血無異,臉上常掛的笑容就跟孩子一樣開心純真,翻轉瞭大眾對於「老去」等於「無趣」想像,原來暮年不是隻有看電視的選項,原來當你追求夢想時,你會忘記自己的年齡和病痛。
隊伍中,有一位高齡八十歲的康爺爺笑說:「年輕人說『隻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但對我而言,『隻要我可以,什麼都喜歡!』」雖然康爺爺有多重慢性病和關節退化的毛病,但對於還能做的事,卻從不放棄嘗試的機會;另一位德玉爺爺在環島之後,更以八十多歲之姿攻頂玉山、挑戰壯遊美國大峽榖,即便我正值壯年都自嘆弗如爺爺的勇氣與精神。
是的,身體退化不可逆,就像作者在本書中撰述的,古今有多少帝王將相、曆史豪傑想要青春永駐、長生不死卻終不可得。生老病死就像一堂人生習題,我們從呱呱落地那一刻就必須麵對,如何與老和諧共處亦是一堂人生美學,有些人過得豐富精采,有些人則可以奉獻社會,端看人們怎麼看待老後人生,那麼,該永保青春的是容顔,還是我們的心態呢?
本文作者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