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不僅兩代同垮,傢庭也在垮 我帶著沉重但不訝異的心情閱讀全書,唯一確定的是颱灣日後「兩代同垮」的問題將比日本還嚴重。因為日本鮮少發生殺死傢人的案例,而颱灣已經頻繁齣現,尤其是照顧者以殘忍的手段殺死被照顧者的悲劇,層齣不窮。也因為日本政府至少早已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去迎接高齡化、少子化、年輕人窮忙等的挑戰,主要媒體(包括NHK)持續關注此議題,反觀我們的政府、媒體,又做瞭多少呢?
颱灣至今,沒有一個傢庭法、沒有一個傢庭政策、沒有一個主管傢庭業務的部會、沒有一個專門研究傢庭的科係、沒有一個處理傢庭睏境的專業,當然也沒有一個專門報導、分析、關懷傢庭的電視颱或廣播公司或報紙。
民國八十年,像我這樣擁有博士學位及十多年社會經驗的人很多,有些投身政治,有些在商場上展現纔華,也紛紛成傢立業。四分之一世紀過去,許多人成瞭部長或立委,有些人成瞭董事長或億萬富翁,但這些成功的精英每天都得迴傢,傢,幸福嗎?有名有利絕不能保證有溫暖的傢,在外能管理成百上韆的部屬,迴傢卻無法麵對高堂父母、身邊配偶、自己骨肉。
因此,不僅兩代同垮,傢庭也在垮,親愛的讀者,想想親朋好友、同事鄰居,想想自己的傢吧!如果民國八十年,就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傻瓜,緻力於自己和韆萬人的幸福,颱灣的傢庭絕對不至於垮得這麼快。
我隻希望:因為此書和這篇序言的提醒,有一些人願意改變嚮名利臣服的思維,願意把傢庭的幸福放在生活裏重要的位置。
彭懷真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幸福傢庭促進協會理事長)
序二
中青壯年,也應納入社會安全體係 現下日本,是個高齡化及非正職工作盛行的社會,這些社會特徵,正逐漸改編日本人熟悉的傳統生活劇本。傳統上認為有傢人相伴、共同依附及相互扶持的生活纔是理想,但這個傳統橋段,對書中傢庭來說卻是:為照顧傢人而離職或從事非正職工作、為傢人退而不休的工作、與傢人同住卻失去政府的津貼……傢人同住不再是喜悅的來源,反而成為彼此的牽絆,並預約兩代同垮的未來。此一現實,有意無意地彰顯齣:傢人是理所當然的照顧者,陷入睏境,傢人應付最大責任;再努力一點,努力一定有成果,傢人是幸福的泉源等等社會隱形規範。此類社會隱形規範,不僅成為社會及政府很少將援手伸嚮傢庭的閤理化說辭,也成為傢庭照顧者執著的迷思。
但因果真是如此嗎?NHK團隊為我們解開迷惑:政府生活支援措施的不足、片斷、被動與僵化,使得照護離職者,隻能疲憊地應付照顧者與工作者二種社會角色,並希望以一己之力麵對照顧傢人的睏境。這些照顧者不努力嗎?不是的,而是因為日本長年經濟不景氣,讓照顧者「不論多想工作,都找不到工作」。社會假定照顧這件事應由傢人來承擔,加上政府亦未將兩代互照睏境納入協助的範圍,使得傢庭照顧者難以喘息,甚至有苦在心口難開。以上各因素交織共伴影響下,讓照護離職、父母責任展期、非正職工作兼照護,皆等同於宣告邁入兩代同垮的未來。
日本富裕社會角落傢庭的生活掙紮及無奈,雖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但閱讀他人苦痛後的情緒流動比想像中強,且隱隱刺痛。為何如此呢?因為類似書中的各個傢庭生活故事,在當下颱灣也常有所聞。如果遮掉情境發生地「日本」二字,則書中描寫的兩代同垮的嚮下流沙,仿彿就是全世界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颱灣,當下的寫照。此書文字平易,內容誠懇、真實,值得閱讀,除能豐富知識外,相信內心的慈善存摺亦會有所增值。
呂朝賢
(本文作者為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係教授)
序三
架好三張人生安全網,纔能自保 從日本迴頭看看颱灣,目前老年破産的現象似乎還沒日本那麼嚴重,這是因為颱灣開始失落的年代,比日本晚瞭約十年;而且目前屆齡退休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三、四十年的職場生涯,正逢二戰後全球重建、經濟起飛,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的盛行,把齣口導嚮的颱灣經濟推嚮高峰。2006年起,他們開始邁入六十歲的退休階段,帶著努力大半生的積蓄,多數人都可自給自足、安養天年,還不緻陷入老年破産的境地。
但是1964年之後齣生的人就沒那麼幸運瞭。他們在1990年代開始進入職場,當時經濟狀況還算不錯,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接連遭受科技泡沫、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巨大衝擊。至今不但自己國傢認同分裂、人纔資金外移、産業空洞化、産業結構扭麯、教育改革失敗;更在近年反全球化、反資本主義的詭異浪潮中載沉載浮!以六十歲退休來算,2024年起,這群堪稱目前颱灣中産階級主力的後嬰兒潮世代,也將陸續退休,離現在剩下僅僅不到十年。
值得警惕的是,他們退休時正逢政府年金製度岌岌可危,自己手邊的錢也比嬰兒潮世代少,應付危機的本錢明顯較差,退休後落入老年破産的機率將大大升高!且年輕人薪資長期停滯的現象已經在颱灣持續近二十年,少子化也持續瞭二十多年,這意味著後嬰兒潮世代若想靠更少的子女數,和子女更少的收入來奉養照護自己,最後恐將拖垮子女,步入兩代同垮的悲哀。
要改革,必須政府、民間、個人同心協力。但在期待之餘,我們更應該自求多福,趁早謹慎投資、備妥自己的退休金,然後把政府年金、子女奉養都看成是多齣來的,這樣就會更快樂、更安心。
另外,該有的壽險、醫療險、意外險、殘廢險,甚至癌癥險、重大疾病險、長照險等,也都應該買對、買夠。當然,健康更是重要,盡量吃原形食物不吃加工食品、持續規律運動、經常靜心啓靈,這樣身心靈閤一,就能活得老更活得好。從初入職場到退休,一步一步架好投資、保險、健康這三張人生安全網,方不至落入老年破産、兩代同垮的窘境。
宋炎本
(本文作者為《一生三錢過四關》作者)
序四
老年貧窮與中年失業交織的悲歌 老年時與孩子兩代共居,互相照顧扶持,原本是一個美好的老年生活願景,但曾幾何時,兩代共居卻可能導緻同垮的現象。日本NHK2015年所製作的「防止兩代同垮」專題報導,讓我們看到兩代同居可能造成風險加劇、共同崩解的現象。
颱灣自一九九○年代中期,也受全球化、企業外移與産業結構改變的影響,開始齣現大量失業現象,愈來愈多中年人發現他們的「工作不見瞭」。早期失業大多是短暫、有期限性且規模不大,現在卻逐漸轉變為龐大且結構性的失業,波及中産階級,成為新的貧窮階級。同時外籍移工不斷進入颱灣市場,加上企業為靈活運用人力、壓低成本,開始大量使用約聘雇人員,使得低薪與工作貧窮現象更為加劇。這樣的傢庭如再遭逢父母需要長期照顧,更是雪上加霜。
颱灣的長照纔剛起步,不如日本完備,經濟與照顧的負擔仍多落在個彆傢庭身上,且颱灣老人不如日本老人普遍可得到適足年金的保障,所以如果相同的現象發生在颱灣,麵臨的考驗隻會更加嚴峻。
這本書提醒我們,當今我國努力發展老年長期照顧,可謂走在一個正確的方嚮上,也有助於部份問題的解決,但我們更應看到青年及中高齡失業及貧窮的問題,如不妥善處理,它並不會消失,隻會延後爆發。我國在發展長照之餘,也當正視青年及中高齡所麵臨的失業與貧窮的問題,纔能真正防範兩代同垮於未然。
李淑容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工作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