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節錄) 香港五、六十年代,報章不單是一種資訊傳播的重要媒介,更是流行文化的載體,一定程度上,更是當時社會東西文化交流、漸趨國際化的具體錶徵。報紙連載小說的齣現及典盛,便是這個時期特有的文化産物和現象,深受普羅大眾歡迎。通俗文學作傢中,作品題材之廣、産量之多、語言風格之奇、內容有一定深廣度的尤以高雄為箇中代錶人物。高雄的創作時期從四十年代末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初,種類包括連載小說、專欄文章、怪論、雜文、廣播劇等;而報紙上的小說連載創作,質量俱佳的則主要集中於五、六十年代,見證瞭香港報業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作傢本人小說創作的高峰期。
一、私記小說──都市小民的行狀紀傳
高雄最膾炙人口的作品莫過於《經紀日記》、《石狗公自記》等一類私記小說。所謂私記,是指以某一人物為中心,記錄其行事、為人、言談、事蹟或見聞的小說。這類小說沒有明確的思想主題,也沒有連貫的情節,隨記隨寫,人物卻鮮明活潑,語言抵死啜核。1就創作手法言之,「私記」小說上承華夏曆代「言」(words)、「事」(events)並重的書寫傳統,下接清末民初以還筆記小說、私小記、日記小說的文體形式。2這類小說不取五四新文學傢國人生等大敍事書寫方嚮,反而細心經營日常衣食起居等小敍事書寫,亦毫不避諱飲食男女等人之大慾,故曾為論者所詬病。3然而,這些小人物、小敘事在一般普羅巿民眼中反覺可親可愛。每當看到這些小人物詼諧滑稽的遭遇,無不嗤之笑之;但偶爾看到他們辛酸悲慘的命運,普羅讀者亦會有同聲一哭的感慨。據說當年從商的人必有一份《經紀日記》在握,進退依決,以為投資放盤的必備指南;一般巿民大眾亦有一張《新趣》在手,以作茶餘飯後的消遣談資。
高雄的私記小說著重細節經營,情節次之;善用麯筆,以小見大,側麵描繪人物,形象鮮明而深刻;語言本色,見作者機鋒,亦見其道德判斷,抵死而不刻薄,辛辣而存厚道,秉承華夏傳統微言大義的春鞦筆法。茲引一段《經紀日記》如下:
披衣到陸羽,途中遇到大班陳,我說等錢將軍,作瞭他一尺水。到陸羽,周二娘介紹一陳姑娘相見,另細路一名,陳姑娘謂係其弟,細路無意中卻叫起阿媽來。〔……〕穿好衣裳,周二娘再來電話,她告訴我,昨天介紹認識的陳姑娘,最近識瞭一個「老細」,他是貴州的大地主,水頭十足,陳姑娘要他找一隻鑽石戒指,起碼要兩個卡,周二娘託我走盤,並聲明要賺價二百元。
齣門坐上電車,到珠寶店找莫伯,恰好就遇到昨天在陸羽所見到的陳姑娘,她也是來找莫伯的,但莫伯還沒有齣來,我見機會不可放過,就請她到大酒店喝茶,陳姑娘也說是要買鑽戒,我說莫伯的盤口靠不住,她說她已託瞭周二娘,我說周二娘門路少。結果約定陳姑娘,明天送鑽石到東亞銀行內邊某寫字樓,大概這就是她的「老細」的寫字樓瞭 。〔……〕先到莫伯寫字樓,說有人要買鑽石。莫伯說:「有一顆三卡二十分鑽石,水頭不很好,但倘可充得過去。」又說:「近底處有小黑點,對光傾斜來看,若非內行人,包管無法看得齣。」我要自己帶過去,莫伯卻要夥計陪著我,卒之決定底價三韆七百元,浮價歸我所得。
到雪廠街口,剛遇到陳姑娘,嚮一個小販買摩利士,我掏齣腰包來,陳姑娘見我要齣錢,竟拿瞭一罐三個五,又破瞭幾塊錢的財瞭。
和陳姑娘到瞭她的「老細」寫字樓,這個「老細」看到瞭,便六神無主……我把鑽石交給陳姑娘,陳姑娘交給瞭他,他看也不看,頭一句就問我香港有無房齣賣,要有花園,又要交吉,我隨便亂指一通,他不斷點頭,陳姑娘不耐煩,問他鑽石怎樣,他說:「橫竪是你的東西,你說好就好瞭。」我要價五韆元,陳姑娘嚮我斬眉斬眼,後來陳姑娘說明天再商量,那「老細」卻說今天錢便,可以馬上交易,話未說完,就從囊中掏齣瞭十隻牛仔。陳姑娘要我齣騎樓,問我何故不要價六韆元,我說一言既齣,無法想。陳姑娘硬要我退迴一韆元迴傭,否則不要。我默認退迴一韆元,尚有三百,不看僧麵看佛麵,祇得答應,迴到內邊,陳姑娘坐在她的「老細」椅子上麵,說在騎樓已把鑽石看清楚,從他手中取瞭五韆元交我。〔……〕到昇降機口,陳姑娘走齣來,要馬上過水,我拉瞭兩隻牛仔給她,肉刺無似。迴莫伯處,交瞭價,找迴三尺水,袋中銀銀如也,身體輕浮,如騰雲駕霧,齣莫伯寫字樓時,迴首一顧,那夥計正與莫伯密談,大概莫伯查問誰是售主。
以上引文以經紀拉第一身覆述,側麵描寫其他人物的言行。不用言明,各人物嘴臉均已錶露無遺──陳姑娘假老實釣金龜、貪小便宜;貴州老細揮金如土、色迷心竅;經紀拉、周二娘、莫伯等經紀之間爾虞我詐、互相利用但又互不信任。此外,引文還呈現瞭整個金錢流動(money flow)過程。試計算一下各人收支:貴州「老細」支齣五韆元買鑽石贈送陳姑娘;陳姑娘獲贈鑽石一顆,並賺迴傭一韆元,外加經紀拉請喝茶、香煙之油水;莫伯賺底價三韆七百元;經紀拉賺差價三百元,但須扣減應酬費用,另外無端失去一韆元差價,到頭來還是得不償失。《經紀日記》中如此钜細無遺地呈現當時香港社會的經濟活動,保存不少社會及經濟資料,甚至披露好些營商內幕,極具曆史價值,這一點早為論者所肯定。4事實上,《經紀日記》一類私記小說吸引之處,除瞭書中側麵描寫到當時香港社會中各行各業小民麵貌與生活行狀,主人翁鮮明而立體的人物形象亦起到重要作用。以緻當時的報紙上齣現瞭大量人物傳記類的連載小說,各行各業,包羅萬有,作傢紛紛為當時普羅小民作傳立說。5
張嘉俊
----------------------------------------
1以西方敍事學視之,私記小說並不屬於完整的敍事,當中雖敍述瞭某些事件(events)的發生,但卻欠缺瞭事件與事件之間連接的因果關係(即「起」、「承」、「轉」、「閤」的小說要求),屬於一種「綴段性」(episodic)處理。小說中所記的「事」若不是開始不久即吿完結,就是一些「無事之事」(non-events)諸如飲茶、見客、應酬、生病、消遣、偷情的描述、追記,事件中間的發展過程一概欠奉。參看浦安迪教授講演:《中國敍事學》(北京:北京大學齣版社,一九九五),頁三四—五四。
2一般而言,華夏的書寫傳統以《尚書》「左史記事,右史記言」始,下接《史記》紀傳,魏晉誌人、月旦,唐傳奇,宋話本,明擬話本,清末文言小說、筆記小說,民初日記小說,及受日本文學影響的私小說。
3中國大陸學者袁良駿於〈小議三蘇的早期小說〉一文認為《經紀日記》雖有經濟學和社會學上的意義,但卻未肯定其文學上的價值。
4程宇靖認為高雄《經紀日記》這類作品不但繼承瞭「五四」寫實精神中諷刺及抨撃現實的傳統,同時開創瞭中國方言文學某種獨特麵嚮,對當時香港的社會及經濟狀況的保存可謂貢獻良多。劉紹銘也認同程對《經紀日記》在「社會學和經濟學上的價值」的看法。
5先後有夢中人《懵人日記》、《賴尿叔傳》(作者不詳)、夏易《香港小姐日記》、姚正南《香港白潘自記》、藍莉《新紮師姐日記》、《香港工廠妹》、王坤《嗲王香閨秘記》及《靚仔王散記》、《豬肉佬英雄史》、《撈女萍》、高華《酒樓經理日記》、過來人《唱傢班手記》等,各行各業、不同界彆、不同階層的人物紛紛在各大報章立傳作記;至八、九十年代,報紙及坊間仍屢見私記體小說的蹤影,如高華《大師姐實錄》、黃霑《香港仔日記》、《大傢姐傳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