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

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易經
  • 周易
  • 中國哲學
  • 文化
  • 玄學
  • 啓示錄
  • 龍騰天下
  • 天書
  • 預言
  • 神秘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易經」以宇宙天體為範疇,象徵天、地、火(日)、水(月、雨)、雷、風(木)、山、澤( 湖、海)八種自然現象為索引,透過聖賢者長期觀察自然界,反復思索天象與人類牽動互相關係,如實記錄予以應證而有八卦産生,透過「陰、陽」符號演繹而有八八六十四卦的生成,述之於文字有今之「易經」。

  「易經」絕非一部迷信學說,是老祖宗用科學方式,根據天象變化演繹為事物應用至理,具備科學概念與哲學思維,敘述人生成敗、時代興衰之通天大道,「人」為中心參贊「天地」至理,天之道及於人之道,以擷取「趨吉避凶」之法,引領人類通往智慧之門。

  學習「易」文化,它的好處究竟在那裏?為人類注入無盡思想泉源,為人類創造無限科學係統。易之哲思幫助我們打開思維,直指事物核心,縮短處理時效,讓人們提前抵達成功。端視學易者,從「易經」之易,體悟多少真理,淬取多少科學係統,用於人生、事業乃至豐功偉業。

  善易者不占,非占蔔不重要,而是尚其占僅為「言者尚其辭;動者尚其變;蔔筮者尚其占;製器者尚其象」四項之一項。古之聖賢,已應用多種科學方法,有係統整理一套縝密的六十四卦,何須重復動作。

  學「易」,重要的不是重復動作的外衣(蔔筮得數),而是從「卦、爻」辭裏,抓起內涵融會貫通,匯整為科學係統之用,用之於人生、事業,則能有效性整閤思維,為之觀念,以觀念為活動先行指標之下,「知命」;知其事物內涵。「創命」;創新觀念,為活動先行指標。「運命」;運作人生事業的規劃與執行。「知命、創命、運命」三部麯,積極「造命」順遂進行命運演繹,用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效。
 
《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圖書簡介 引子:古老智慧的現代迴響 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中華文明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其光芒萬丈的基石之一,便是那部流傳瞭數韆年的經典——《易經》。它不僅僅是一部占蔔之書,更是一部蘊含著宇宙運行規律、人生哲理與智慧啓示的百科全書。然而,對於當代讀者而言,這部古籍往往被濛上一層神秘而難以逾越的麵紗,其深奧的象、數、理,常常令人望而卻步。 《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本書並非對原著的生硬復述或故作高深的解讀,而是以一種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視角,旨在為每一位渴望探尋智慧、洞察未來的讀者,架設一座直達《易經》核心思想的橋梁。它承諾帶你卸下傳統解讀的沉重包袱,以一種更貼近現代認知和實踐的方式,去“觸摸”和“理解”這部“天書”。 第一篇章:解碼:從符號到哲思的旅程 本書的首要目標是“解碼”。我們深知,《易經》的精髓在於其卦象的結構和爻辭的變動。《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摒棄瞭繁瑣的考據和晦澀的術語,首先聚焦於《易經》最基礎的構建模塊——陰陽與八卦。 陰陽的辯證統一: 我們將深入探討陰陽如何不僅僅是簡單的對立,而是宇宙萬物生成演化的基本動力。通過生動的圖解和日常生活的實例,讀者將體會到“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深刻內涵,理解變化是永恒的主題。 八卦的象源與關聯: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個基本符號代錶瞭天地間最原始的自然力量和人類社會的基本形態。本書將詳盡闡述八卦所對應的自然之象(如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並將其與現代心理學、社會學概念進行巧妙對接。讀者會發現,古人對世界的認知框架,竟然與現代的係統思維有著驚人的共通之處。 六十四卦的係統構建: 本捲將引導讀者建立起六十四卦的整體認知框架。我們不會孤立地去解讀每一卦,而是將它們視為一個動態演進的係統。通過觀察“序卦”“雜卦”的編排邏輯,讀者將理解事物發展的必然序列和內在關聯性,從而掌握《易經》中蘊含的“時位觀”——在特定時間、特定位置采取恰當的行動。 第二篇章:體悟:爻辭背後的行動指南 如果說卦象是“形”,那麼爻辭就是“神”。《易經》的真正價值在於其對具體情境的指導。本書在解讀爻辭時,將重點放在其“行動哲學”上。 從“辭”到“策”: 每一條爻辭,無論吉凶悔吝,都提供瞭一個在特定情境下應對進退的“策略”(策)。我們精選瞭最具代錶性的爻辭,例如《乾》卦的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到飛龍在天,不是簡單地解釋其字麵意思,而是將其轉化為現代人職場晉升、人際交往、自我修養的具體行動指南。 變爻的動態思維: 《易經》的精髓在於“變”。本書著重解析瞭“變爻”的意義。理解從初爻到上爻的漸進過程,意味著掌握瞭事物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我們強調,吉並非終點,凶亦非絕境,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和應對當前所處的“位”,以及如何預判和準備下一個“變”。 中庸之道與時中原則: 爻辭中蘊含的“時中”思想,即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是本書重點剖析的部分。我們將通過大量案例解析,揭示如何避免“過剛易摺”或“過柔不立”,從而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把握進退的微妙平衡。 第三篇章:融會:天書與人生的交匯點 《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閤,真正將“天書”的智慧“鑰匙”轉化為開啓個人命運大門的工具。 易經的現代應用模型: 本部分將介紹一套簡單實用的“易理模型”,幫助讀者將所學的知識結構化,用於分析日常決策。這包括: 1. 情境診斷: 如何快速定位當前所處的“卦位”。 2. 趨勢預判: 如何通過爻變規律推測事物未來走嚮。 3. 策略製定: 如何根據“時位”製定最閤理的行動方案。 超越占蔔的哲學視野: 我們深刻探討瞭《易經》的終極目標——不是為瞭預測未來,而是為瞭“趨吉避凶”,實現個體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本書強調,真正的易學修習者,是那些能從變局中看到不變的規律,從而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保持定力和清醒的智者。我們鼓勵讀者將《易經》視為一種思維框架,而非迷信工具,從而培養齣洞察力、適應性和內在的定力。 結語:龍騰天下的胸襟 “龍騰天下”不僅是一種氣象,更是一種胸懷。掌握瞭《易經》的鑰匙,即是掌握瞭理解宇宙運行和生命哲學的底層邏輯。本書旨在賦予讀者這種洞察力,使他們能夠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以古人的智慧為參照,清晰地認識自我,有效地應對外界挑戰,最終實現個人潛能的充分發揮。 《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是一本獻給所有尋求智慧、渴望掌控人生方嚮的現代探索者的指南。它將引導你,親自推開那扇通往古老智慧寶庫的大門。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作者序

第伍卦
水天需 坎上乾下001

第一章
卦辭 彖辭003
第一節  卦辭 003
(一) 「一代不如一代」與
「一代強過一代」 005
(二) 誠信價值 006
第二節  彖辭 008
(一) 蓄勢以發的真髓 010
第二章
大象辭012
(一) 笑看世界韆姿百態 013
(二) 「有形與無形」的飲食之道 014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016
第一爻 爻辭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016
(一) 成功的一分鍾 017
(二) 我一定會成功 018
(三) 一張入場券 019
(四) 蓄積能量為瞭蓄勢待發 020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需於郊,不犯難行也。 利用恆咎,未失常也。 021
第二爻 爻辭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022
(一) 公道自在人心 023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需於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025
(一) 不要慌,不要拖 025
第三爻 爻辭 九三:需於泥,緻寇至。 027
(一) 唯一的敵人,心魔。 028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緻寇,敬慎不敗也。 029
(一) 管好自己 031
第四爻 爻辭 六四:需於血,齣自穴。 032
(一) 不忘初衷 033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034
(一) 無處不是朋友,無處不是知己。 036
第五爻 爻辭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037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038
第六爻 爻辭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 敬之終吉。 039
(一) 圓融處世之道 040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 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042
(一) 三人行必有我師 043

第陸卦
天水訟 乾上坎下 045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047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047
第一節  卦辭 047
(一) 我退一步,你讓一步,都是贏傢。 049
(二) 止於初,不要何必當初。 050
(三) 代溝的形成與化解 051
第二節  彖辭 053
(一) 自性修持,平伏心魔。 056
(二) 好處全拿 058
第二章
大象辭 060
(一) 道不同不相為謀 060
(二) 尊重、真誠、包容化解紛爭 062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064
第一爻 爻辭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064
(一) 冤傢宜解不宜結 065
(二) 逆轉勝 065
(三) 真誠待人化解歧見 066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068
(一) 妥協代替對抗 069
第二爻 爻辭 九二:不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069
(一) 忍一時海闊天空 071
(二) 最可怕的敵人是自己 072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不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073
第三爻 爻辭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074
(一) 無名英雄 075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077
(一) 好樣的官員 078
第四爻 爻辭 九四:不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079
(一) 創造雙贏 080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081
(一) 轉危為安 082
第五爻 爻辭 九五:訟元吉。 083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084
第六爻 爻辭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085
(一) 該收手時且收手 086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087
(一) 雖贏亦輸 088

第柒卦
地水師 坤上坎下 091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093
第一節  卦辭 093
(一) 師是為正義而戰 095
第二節  彖辭 096
(一) 兵者,國之大事。 097
(二) 王者之師 099
(三)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100
(四) 王者之師之所以為王者之師 101
第二章
大象辭 102
(一) 「兼容並蓄」的智慧與勇氣 103
(二) 群眾力量來自於人心 104
(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支軍隊 105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107
第一爻 爻辭 初六:師齣以律,否臧凶。 107
(一)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108
(二) 知民所需,苦民所苦。 110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師齣以律,失律凶也。 111
(一) 建立規律,遵守紀律。 112
第二爻 爻辭 九二:在師中,吉, 咎,王三錫命。 113
(一) 九二共識的迷思 114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116
(一) 上層安心、百姓放心 116
第三爻 爻辭 六三:師或輿屍,凶。 118
(一) 考核的重要性 120
(二) 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120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師或輿屍,大無功。 121
(一) 偉大的母親,戰勝心魔。 122
第四爻 爻辭 六四:師左次, 咎。 124
(一) 將軍與主帥的差異 124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左次咎,未失常也。 125
(一) 怒氣少一點,化乾戈為玉帛。 126
第五爻 爻辭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 咎。長子帥,弟子輿屍,貞凶。 127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屍,使不當也。 129
第六爻 爻辭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傢,小人勿用。 130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132

第捌卦
水地比 坎上坤下 135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137
第一節  卦辭 137
(一)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138
(二) 真心、妄心 139
(三) 真相、假相 140
(四) 有苦難言 141
第二節  彖辭 142
(一) 坐井觀天 143
(二) 同理心 144
(三) 親戚是什麼,什麼是親戚? 145
第二章
大象辭 147
(一) 「勢」、「力」與「誠信」立國 148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150
第一爻 爻辭 初六:有孚,比之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150
(一) 誠信不是口號 151
(二) 信評的重要 152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153
(一) 「有它真好」 154
第二爻 爻辭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155
(一)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又見山是山。 156
(二) 陰陽魔界,分道揚鑣。 157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158
(一) 附加價值,真能一飛沖天。 159
第三爻 爻辭 六三:比之匪人。 161
(一)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162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163
(一)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164
第四爻 爻辭 六四:外比之,貞吉。 165
(一) 事實證明,肯定自我。 165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 167
(一) 成功的最佳途徑 168
第五爻 爻辭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169
(一) 「圓滿」與「完善」 169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顯比之吉,位中正也。捨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171
(一) 平凡中的不凡友人 171
第六爻 爻辭 上六:比之無首,凶。 173
(一) 比之無首的探討 174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比之無首,所終也。 175
(一) 解除比之無首的魔咒 176

第玖卦
風天小畜 巽上乾下 179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181
第一節  卦辭 181
(一) 以小畜大,得天下民心。 183
(二)「小畜」的小,是成就大事的基礎。 184
第二節  彖辭 186
(一) 得位纔能成事 186
第二章
大象辭 188
(一) 風起雲湧的態度 188
(二) 安定中求發展,發展中求抱負。 189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191
第一爻 爻辭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191
(一)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彆 192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193
(一) 小細節大道理 194
第二爻 爻辭 九二:牽復,吉。 195
(一) 以不變應萬變 196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197
(一) 不改其誌,體恤人心。 198
第三爻 爻辭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199
(一) 吃虧在眼前 200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201
(一) 保養你的觀念 202
第四爻 爻辭 六四:有孚,血去惕齣,無咎。 203
(一) 熱誠、信譽與智慧,相得益彰。 204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有孚惕齣,上閤誌也。 205
(一) 危機中創造轉機的生存條件 206
第五爻 爻辭 九五:有孚孿如,富以其鄰。 207
(一) 有福同享 208
(二) 最大贏傢 208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有孚孿如,不獨富也。 209
(一) 因無私而成其私 210
第六爻 爻辭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徵凶。 211
(一) 時代進化的推手 213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 君子徵凶,有所疑也。 214
(一) 「夢想」裏創造「理想」 215

第拾卦
天澤履 乾上兌下 217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219
第一節  卦辭 219
(一) 人人有隻看不見的老虎 220
第二節  彖辭 221
(一) 依法行政依理行事 223
第二章
大象辭 224
(一) 規矩製定的重要性 225
(二) 左青龍右白虎的淵源 226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228
第一爻 爻辭 初九:素履,往咎。 228
(一) 珍惜第一步 228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230
(一) 堅持所願不改初衷 230
第二爻 爻辭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232
(一) 獨守正道 233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234
(一) 心中有道 234
第三爻 爻辭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 235
(一) 一失足成韆古恨 236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於大君,誌剛也。 237
(一) 凡事,要有規矩。 238
第四爻 爻辭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240
(一) 富貴險中求,善終之法。 240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愬愬終吉,誌行也。 241
第五爻 爻辭 九五:夬履,貞厲。 243
(一) 慎選領導者 244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246
(一) 領導者的麵相 247
第六爻 爻辭 上九:視履考祥,其鏇元吉。 248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250

第拾壹卦
地天泰 坤上乾下 253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255
第一節  卦辭 255
(一) 「三陽(羊)開泰」的要件 257
第二節  彖辭 259
(一) 領頭羊 260
(二) 人心歸嚮 261
第二章
大象辭 263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265
第一爻 爻辭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徵吉。 265
(一) 建立信心打破膽怯 266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拔茅徵吉,誌在外也。 266
(一) 果苗自己栽,惡習自己除。 267
第二爻 爻辭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268
(一) 包荒;包容的氣度 268
(二) 用馮河;果斷力 269
(三) 不遐遺;高瞻遠慮的視野 270
(四) 朋亡;公平 272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272
第三爻 爻辭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274
(一) 忠臣與孝子 275
(二) 堅持一本初衷 276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 往不復,天地際也。 277
第四爻 爻辭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278
(一) 解除心防的利器,虛心存誠。 279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280
第五爻 爻辭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282
(一) 不記舊惡,誠心得良相。 283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284
第六爻 爻辭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285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城復於隍,其命亂也。 287

第拾貳卦
天地否 乾上坤下 289

第一章
卦辭 彖辭 291
第一節  卦辭 291
(一) 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 292
第二節  彖辭 295
(一) 小來使人失去警戒心 297
(二) 改變觀念以破解宿命魔咒 298
(三) 成長與退卻 300
(四)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01
第二章
大象辭 303
(一) 轉危為安撥亂反正 304
第三章
爻辭、小象辭 306
第一爻 爻辭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306
(一) 拿得起放得下 307
第一爻 小象辭 象曰:拔茅貞吉,誌在君也。 307
(一) 忠於自己,就是君子。 308
第二爻 爻辭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309
(一) 價值觀不同,利益有等差。 311
第二爻 小象辭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312
第三爻 爻辭 六三:包羞。 313
(一) 可怕的敵人,小人中的小人。 314
第三爻 小象辭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315
第四爻 爻辭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316
(一) 處處驚,處處險。 317
第四爻 小象辭 象曰:有命咎,誌行也。 318
第五爻 爻辭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係於苞桑。 319
(一) 記取教訓以保安康 320
第五爻 小象辭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322
(一) 大人的精神 323
第六爻 爻辭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324
(一) 誠實對己 325
第六爻 小象辭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326
(一) 泰來之後,又怕什麼? 327

 

圖書序言

作者序

  「需卦」,告訴人們,事情之來非偶然,命運也不會是偶然的,寜靜到波濤有其必然性的連接,從偶然機會裏創造機會,掌握機會,實踐機會,滿足欲望。一個需求欲望,需要一個完善縝密條件,配閤與執行每一個新的需要、需求執行過程中,內外不一的爭執,促使矛盾與衝突的對立,因而有「需卦」之後,「訟卦」的調停。

  「訟卦」,乾為天,在上;坎為水,在下,天與水違行,誰都不禮讓,各持其理而有「訟」端。訟卦,善於化訟者,以妥協代替對抗,為小為無為好,以無訟為最高指導原則。但也有,以威嚇、扣帽子等方式,令之以服。結果,相爭,氣不過,傾力予以對決,爭鋒相對,而有「訟」卦之後,「師卦」的交戰。

  「師卦」,戰爭,必須師齣有名。「正義」不能淪為口號,「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人生是戰役的延續,從中纍積真諦,改變文明與文化,是一場值得的人生大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支軍隊,一支跨越未來的主力部隊,而有「師」卦之後,「比」卦之擴展,擴建人生、事業版圖。

  「比卦」,水地比,水因謙卑就下,順地之勢以成江河大海。人心似水,有股似水的力量,推動世界波動,激起浪潮,推動雄心壯誌,建造事業功勛版圖。比之所以吉,真誠感受客觀「比」對,完善「纔能與德行」,由小以畜大,成就高尚品德操守,故以「比卦」之後,而有「畜卦」畜養德行。

  「畜卦」,「小畜」的小,是成就大事的基礎。以小畜大,從點滴曆練過程擷取成功經驗,用成功方法打造人生價值。欲昇華人生價值觀,上知天意(大環境趨勢,乾為天,為天意),下知心意(兌為澤,為心,為心意),辨上下定民誌(定誌嚮),建立規矩,履行實踐,成就誌嚮之成,故有「畜卦」之後,「履卦」之實踐。

  「履卦」,明知山有虎,還能通行無阻,這是為何?原來,老虎被關在籠子裏,籠子就像規矩,規矩心中坐,不讓風險靠近。令其國傢、社會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規範下,各職所司、各盡本分,建構國泰民安祥和社會,故以「履卦」之後,而有「泰卦」世代的來臨。

  「泰卦」,三陽(羊)開泰,小往而大來,事事順心誌遂,順至極點,樂而忘憂,物極必反,小心!泰的時代即將結束,「否」的時代將來。處泰之來,戒慎戒懼以律己,「居安思危」持盈保泰;如若不能生聚教訓,恐有順轉逆之虞,故「泰」之後,而有「否」的來臨。

  「否卦」,「否」的現象是天地背離,陰、陽閉塞,消息不通,上,上不去;下,下不來,造成萬物難以順暢互通。「盛極而衰,否極泰來」告誡,好時居安思危,樂觀中抱持遠慮,而能持盈保泰。泰是通順,好;否是閉塞,不好,二者相反相成。事有一體兩麵,有好、有壞相互轉化,好到極點可以轉壞,壞到極點可以轉好,唯心所造。「否極」,緻力改善終能等到「泰」的來臨;「否」到瞭終極,參透趨勢,終能打開閉塞,則「否」必然傾覆,又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願龍騰天下三部麯,帶領諸位,探索新紀元大同世界的序幕,故「否」之後,而有「同人」之誌(世界大同之願景)。

戴振琳(懷常) 徐子雲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易經》的神秘魅力充滿敬畏,總覺得它是一部蘊含著天地運行規律和人生哲理的寶典。然而,真正去接觸它,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各種解讀版本參差不齊,很多時候都讓我一頭霧水。這本書的《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這個書名,聽起來就非常有氣勢,而且“開啓天書的鑰匙”這個比喻,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更便捷的理解《易經》的方式。我特彆好奇,作者會如何運用“龍騰天下”這個概念來貫穿全書,它是否與《易經》中的某些卦象或者哲學思想有關聯?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個清晰的路徑,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易經》的核心思想,而不是被那些復雜的概念所淹沒。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智慧的長者,耐心而細緻地引導我,讓我逐漸領悟到《易經》的精髓,並從中獲得安身立命的智慧,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世界。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瞭我,龍騰雲海的圖案,金色的“易經”二字,仿佛預示著一段宏大的旅程即將展開。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易經》這種古老而充滿智慧的典籍感到好奇,但苦於其晦澀難懂。這本書的副標題“開啓天書的鑰匙”更是激發瞭我想要深入探索的欲望。我期待它能以一種更易於理解、更具啓發性的方式,帶領我走進《易經》的神秘世界。我希望作者能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基礎上,加入一些現代的視角和解讀,讓這部古老的智慧之書煥發齣新的生命力。不知道書中是否會用生動的故事或者貼近生活的例子來解釋那些抽象的卦象和爻辭?我非常期待,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易經》理解上的空白,讓我能夠真正領略到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更好地理解人生的起伏和變化。

评分

收到這本書,我立刻被它獨特的書名吸引:《易經(龍騰天下二部麯):開啓天書的鑰匙》。這個名字充滿瞭一種神秘感和探險的意味,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解讀《易經》的書,更像是一次深入心靈的旅程。我對《易經》的瞭解非常有限,一直覺得它像是一扇緊鎖的大門,而這本書的名字則給瞭我一把能夠打開這扇門的鑰匙的希望。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又充滿智慧的方式來解讀《易經》,讓那些古老的智慧不再遙不可及。我很好奇,“龍騰天下”這個概念在書中會扮演怎樣的角色?它是否與《易經》中的某種哲學思想或者命運的走嚮有關?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真正領略到《易經》的魅力,理解其背後關於變化、發展和順應自然的深刻道理,並從中汲取力量,更好地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活齣自己的精彩。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大氣磅礴,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智慧與命運的宏大探索。我對《易經》一直抱有一種敬畏之心,覺得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錶性的經典之一,但其深邃的內涵常常讓人難以企及。這本書的副標題“開啓天書的鑰匙”讓我眼前一亮,這暗示著作者試圖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或者方法,來幫助讀者解開《易經》的奧秘。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否會包含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分析,或者通過一些生動形象的比喻來闡述復雜的概念?我希望它能帶領我一步步走進《易經》的世界,不僅僅是理解其錶麵的文字,更能深入探究其背後所蘊含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知識上的啓迪,也能在精神層麵有所觸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無常,並從中找到一種安定的力量。

评分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厚度,這讓我意識到裏麵一定包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細緻的講解。我對《易經》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片段,比如“乾坤”二卦,以及一些關於陰陽五行的基本概念。我一直覺得《易經》是一本“天書”,充滿瞭玄機和智慧,但也因為其古老的文字和深奧的含義而望而卻步。這本書的名字“龍騰天下二部麯”讓我聯想到其中可能蘊含著波瀾壯闊的故事或者曆史背景,這讓我非常好奇。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對《易經》的純粹解讀,還能融入一些敘事性的元素,讓我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天書”的鑰匙這一概念融入到書中,它會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呈現?是故事、比喻,還是其他更具象化的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真正“打開”《易經》的大門,理解其中的智慧,並從中獲得啓示,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