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慈濟大陸

跨越.慈濟大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慈濟
  • 大陸
  • 慈善
  • 宗教
  • 社會服務
  • 佛教
  • 人道關懷
  • 文化交流
  • 紀實文學
  • 颱灣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並未钜細靡遺地將慈濟在大陸的諸多事件盡皆蒐羅,而是想「由小見大」──藉由個人悲喜經驗的書寫,觸動讀者民胞物與、同體大悲的柔軟心靈。主要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慈濟至大陸關懷的開創過程;
  第二單元:談慈濟人在大陸的陪伴及用心;
  第三單元:談非颱商的大陸當地誌工發展。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總序 永遠拉長情擴大愛 /證嚴上人
編輯序 不離不棄──沛然莫之能禦的動人力量

第一單元:我們隻是做該做的事
迴首一九九一‧華東大水災
迴首一九九一‧真情之路
在愛的旅程‧那些相遇的人
兩岸交流‧利他的新人生哲學
東方明珠下的天空
南京‧一杯咖啡的力量

第二單元:不要怕,我在你身旁

■貴州
堅定的愛,終能改變赤貧曆史
叫我山裏娃兒
藍天白雲 七年不曾遠離
樓起時──安順西花慈濟小學援建紀實
山那麼近
夢不輟
慈濟樓啓用 勤學展夢想 
新路‧心路──羅甸助學

■甘肅
援助生態移民 甘肅變與遷
遷村路 好漢一步一腳印
伸手相援最美
高原上的希望弦歌
黃土地的明天
紅艷艷的微笑
從沒想過的好日子
山下的第一個年

■四川
重建天府 化災難為契機
把希望找迴校園
帳棚區的安心小站
心寬傢也寬
十方愛 暖蘆山
美麗山城 鍾聲響起
愛,不間斷

․迴首來時路--華東助學十四年
․髓緣相伴
․圍爐獻愛 像傢一樣溫馨
․老有所樂 老有所用
․傢書牽引 情感倍增
․挺立人生 翻轉生命

第三單元:謝謝你,我們也能做該做的事瞭!
三輪車,跑得快──從熱食站到環保站
川東明珠 五百裏菩薩道
青春,在路上
大山的呼喚
草根教師
有你真好
青島曙光
約定
孩子是希望
從都市到離島,一起做環保
關懷民工子女 身心皆得安頓
搶救生命 做為堅強後盾

圖書序言

總序

永遠拉長情擴大愛
證嚴上人

 
  慈濟從剋難時期微薄的五毛錢開始,匯聚愛心成為愛的力量,這半世紀的慈濟路,足跡已遍及逾九十個國傢。現代科技讓我們能放眼天下,目睹苦難眾生偏多,為瞭救拔苦難,需諸多菩薩在人間。如一九九一年,慈濟賑濟大陸華東洪澇,至今已二十餘年,大愛的種子已落地生根,人間菩薩一一成長,看到近年來的鼕令發放,都是當地慈濟人投入在寒鼕送溫情,用愛膚慰孤老無依者,無分親疏付齣關懷與幫助。

  二○一一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許多城市被破壞殆盡,幾成廢城。在菲律賓的慈濟人,用「以工代賑」陪伴災民清淤、打掃、恢復市容,不但幫災民重建傢園展現生機,也讓人與人之間增添愛的互動,經過長期不斷地陪伴,時時關懷貧睏傢庭與發放物資,進而帶動瞭當地纍積小錢做好事的觀念。

  二○○八年緬甸納吉斯氣鏇釀災,慈濟人走入災區急難援助,由於這分因緣而有人醫會,定期為苦難人舉行義診,這都是長年纍月所凝聚愛的能量,因應不同的國度所需而付齣。不久前,緬甸發生大水災,淹沒尚未收成的稻田,慈濟人及時給予稻種;雖然外在的榖種給瞭他們,但是內在的心田則需自己耕耘。所謂「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從為苦難眾生付齣,而「見苦知福」;從用心耕耘自性的福田,而見證佛法能「『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是多麼珍貴。

  又如遠在非洲,有一群閃亮的「黑珍珠」,他們是南非的本土誌工。起源來自颱灣的一群誌工,原初為開創事業前去南非,而今則是為慈濟誌業留在那裏播撒善的種子。這把善的種子,不但萌芽也已逐漸茁壯。他們承擔跨國的關懷,將苦不堪言的愁容,轉變成處處可見的笑顔。所以人世間,隻要有心,能發心立願去乾涸又貧苦的地方耕耘,自然能將之轉化為淨土。

  希望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平安、無災無難。可是,能求得嗎?許許多多的事,都是求不得苦。為什麼會有「苦」?天地之間為什麼會不調和?為什麼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會苦難偏多?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對立而互相傷害?我們生活周遭的平安,就是真正的平安嗎?我們應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天地共生息的胸懷;若隻在意自己的得失,天下如何能平安?     

  近五年來,中東地區的難民不斷地增加,鄰近各國收容難民,這分承擔很辛苦。聯閤國難民署嚮慈濟求援,希望慈濟能對約旦首都三百多公裏外的邊界難民營伸齣援手。幾經評估之後,約旦的慈濟人就準備物資,穿越沙漠到邊境,冒著漫天風沙發放飲用水、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他們在沙漠中不隻是為邊境的難民付齣,還長期陪伴孤老無依、病苦、孤寡者,定期發放與關懷。

  此外,在土耳其也有慈濟人,看到難民逃難的苦──盡管已經到瞭土耳其首都,可是孩子們無法上學,大人也無法打工賺錢,唯有靠孩子打工。孩子在逃難時已經受盡驚恐與諸多危險,到瞭他鄉還需挑起傢庭生計,遭逢充滿仇恨、殘酷的人事,對孩子的心靈將造成怎樣的影響?為瞭讓這群孩子們能多獲得一些愛,慈濟人除瞭助學之外,並給予關懷與照拂,希望能讓孩子們明辨是非,體會人間有愛。

  有愛的人生,纔有和平與快樂;但是凡夫總是在五濁惡世中不斷地造作煩惱、彼此對立、汙染,導緻人禍與動亂,這都是來自人的一念心。我們要用心在人間,因為人間就是道場;有煩惱,就是我們修行的菩提覺,所以要長養成「覺有情」在人間。

  看看海內外的慈濟人,都是「法入心」身體力行,不論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各誌業都有許多人間菩薩盡心盡力地付齣愛心。希望這分大愛能廣披普天之下,大傢能做到哪裏有苦難,除瞭給予物資之外,也能以真誠的心引導,讓苦難人充分獲得心靈的依靠。

  最近日本、厄瓜多分彆發生強震並傳齣災情,大傢都聞震色變;南美洲烏拉圭龍捲風造成數韆人無傢可歸;美國德州則是豪雨成災,海地因持續乾旱無法播種。看看全球四大不調的災難頻傳,真令人擔心。我們生活於大地,需依賴大地的物資而生存,應該時時感恩它、疼惜它、愛護它。需知天地調和,人類纔能平安。

  我們不能忽視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故需好好把握時間,用在人與人之間,互相疼惜、彼此愛護,以培養那分和平的善念。如此,人與人之間和樂,社會纔能平安,國與國之間纔有真正的和平。

  慈濟用大愛鋪路五十年,這五十年也已過去,我們要永遠擴大愛、拉長情,將「大愛之道廣庇寰宇」,讓「長情大愛古往今來」。「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也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堅定那一分初發心,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心靈淨化;心靈淨化,則大地淨化。

  每一天能很平安地度過,就是福。願天下都能和平,纔能長長久久;願我們有無數量的五十年,這一條大愛之道能更平坦,大乘佛法更昌盛,人心更淨化、更美好,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也是努力的方嚮。
 
編輯序

文/賴誌銘

不離不棄──沛然莫之能禦的動人力量
 
  看著慈濟人在大陸奔忙的報導,於字裏行間想像著一幕幕畫麵,我的眼前因潮溼而變得有些濛矓……
 
  《慈濟》月刊裏有這麼一則關於汶川大地震的報導:一個小女孩,在經曆瞭大地震後,不願讓母親離開身邊太久,甚至以「自殺」威脅母親;因為,從小已失去爸爸的她受到地震驚嚇,不想再失去媽媽。還好,有慈濟人的陪伴,讓小女孩漸漸放下瞭恐懼……
 
  有一個女兒的我,想像著小女孩驚恐的眼神、害怕再度失去親人的「任性」,讓我好想馬上緊擁著女兒,讓她感受滿滿的安全感。之後又讀到,小女孩因為慈濟人在地的持續陪伴,讓她不再驚懼,逐漸重拾笑容;讓我又想像著:當我「不在」時,如果有慈濟人這般「不離不棄」的陪伴、讓傢人「心安」,我也能夠含笑「靈安」吧……
 
  為瞭編輯慈濟五十週年專書的大陸特輯,隻在十餘年前去過三次大陸發放的我,得從慈濟於一九九一年因華東水災而展開大陸賑災開始,閱讀與觀看至今二十餘年的相關文字及影像資料;資料林林總總,實令人眼花撩亂。大緻說來,自從因水災而與大陸結緣後,慈濟在大陸做的不隻是賑災而已,大概與慈濟四大誌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有關的方方麵麵,慈濟全將「颱灣經驗」移植大陸瞭。
 
  二十多年前的中國大陸,經濟條件遠不如今日;直至今日,仍有許多偏鄉地區百姓的生活條件相對貧窮。慈濟在江蘇、安徽、甘肅、貴州、福建、廣東等二十七省市與自治區,分彆進行各種慈善工作,包括洪災、雪災及震災的賑濟與發放物資,此外還有援建新村、兒童福利院、敬老院、希望中小學,提供清寒奬助學金,援建水窖、移民遷村,骨髓捐贈、援建醫療大樓,協助白內障復明手術的「光明行動」等項目。
 
  如果隻是給錢、給物資,許多慈善團體都能做得到;然而,慈濟之所以動人,並不在於其投入多少錢、做瞭多少事,而是在於投入瞭多少時間、多少關懷,這纔是感動的力量之所以能沁入人心的根本原因。
 
  透過影像與文字,我看到瞭--
 
  ․年近六十歲的某位慈濟誌工,提起一隻皮箱,隻身來到四川龍門山腳下的一座農村小鎮,從五一二地震後到現在,一待五年多時間。陪伴著受災鄉親走過重建路,不同的生命機緣在此交會相遇,
 
  ․黔道迢遙,慈濟誌工每次踏上這塊土地,就隻盼著能多援助一個孩子;每當這裏的孩子對生命感到無助時,慈濟人就成瞭他們尋求慰藉與力量的所在。因為眾人的愛,這裏的孩子得以圓瞭求學夢,麵對未來也有瞭清晰而明確的目標。
 
  ․一段陌生人間的相約、一份忘年之交的誓言……從第一次彼此握緊雙手、相凝微笑後,便默默許下陪伴之約。從初見麵到現在,長達一年多、纍計十數次的相約,彼此間也信守承諾,風雨無阻。
 
  有一位敬老院的老人傢對誌工們說:「我來這裏十年瞭,你們一直不離不棄的……」聽到這段話,我心裏忽然有所觸動:對瞭!就是這幾個字──「不離不棄」!這不就是慈濟人一嚮的態度嗎?不是將所關懷的對象視為「個案」,而是彼此間有種如親人般的「羈絆」,念茲在茲、不離不棄……
 
  人性的美善,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栽下種子」、「紮根、茁壯」、「開枝散葉」。本書便依這樣的階段發展,分為三大單元──
 
  第一部分敘述慈濟至大陸關懷的開創過程,引領讀者穿越時空,迴顧二十多年前的兩岸緊張氛圍,體會證嚴法師與慈濟人們如何憑藉其大悲與大願,剋服諸多政治與人心的藩籬,讓大陸受災鄉親冰冷的身心得到溫暖。
 
  第二部分談的是慈濟人的陪伴及用心,主要述說颱商慈濟人對當地鄉親的關懷與 膚慰。因為對於乾旱的甘肅、貧瘠的貴州以及震災的四川這三個地方的心力投入更多、更深,因此特彆將這三個所在的相關文章獨立編輯。
 
  第三部分則談非颱商的大陸當地誌工發展。賑災、鼕令發放就不必說瞭,包括平日的居傢關懷、環保、敬老、靜思語教學,無不用心、盡力推展。慈濟的「颱灣經驗」,就這麼在大陸生根、茁壯。
 
  本書沒有钜細靡遺地將關於大陸交流的諸多事件盡皆蒐羅,收錄的皆是較為近期的、未在其他專書裏刊齣的文章。一來是不想重覆說著相同的故事以節約資源;二來而是想「由小見大」──藉由個人悲喜經驗的書寫,觸動讀者民胞物與、同體大悲的柔軟心靈。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感人的事情相對更多,難免會掛一漏萬,也隻能抱遺珠之憾瞭。
 
  慈濟之美,在於體貼人心、無微不至的溫柔;更難得的在於,慈濟人綿長不斷地相伴。也唯有如此,這分大愛纔能超越政治的紛擾與人心的猜忌,成為「天下無災難」的安定力量,讓每一顆無助的心都能得到關懷與膚慰。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