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潛意識搞的鬼

都是潛意識搞的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潛意識
  • 自我成長
  • 行為模式
  • 思維方式
  • 人際關係
  • 情緒管理
  • 個人發展
  • 深度思考
  • 影響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也許都是潛意識的錯,
  將精神分析取嚮心理治療的經驗談、詩、小說和隨筆放在同一本書。
  在想像對和錯之間,
  作者將踏進精神醫學和心理治療後,超過三十多年的浸淫內容
  透過文字的愉悅交配,爽快地形成一個文字傢族。
  本書中,精神分析取嚮心理治療的經驗談有二十章,
  嘗試以自由想像的方式,在個案錶麵故事外深入描述,
  治療者和個案互動過程裏,
  某些難以言語捕捉的當場和事後想像及感受。
  每個字是背叛者說著自己的話,是臨床經驗的另類描述。
  作者期待本書裏的小說、詩和隨筆並非隻是附帶品,
  而是和精神分析並列存在,一如自從佛洛伊德起,
  就和文學藝術相互交纏,擷取養份來豐富精神分析。
  四個詩係列共二十四首詩,是這些詩係列的部分篇章;
  五篇短篇小說都有辛酸要說話;
  和十篇夢幻倫敦的隨筆,是當年留學倫敦的心情餘緒。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蔡榮裕


  《颱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兼執行委員會委員
  《颱灣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運用和推廣委員會主委
  颱北市立聯閤醫院鬆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
  鬆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資深督導

  蔡榮裕醫師,學生時代參與高醫大學《阿米巴詩社》,之後在颱北市立療養院(目前的鬆德院區)開始精神科的工作,期間與同儕創立《採菊東籬下》和《思想起精神分析研究小組》為名的團體及刊物,陸續發錶大量文字作品,大多圍繞著心理治療或精神分析,間或有一些文藝創作。他的文字風格特異,下筆又如有神,其篇幅常常是同儕裏占最大比例,是最勤於寫作的一位。1998年赴英,至Tavistock Clinic專攻精神分析,兩年後學成歸國,帶動一批年輕精神科醫師前僕後繼、負笈英倫學習精神分析的熱潮。

  蔡醫師從精神分析和精神醫學的專業領域,到詩、散文、小說及戲劇的文學創作,乃至社會、文化乃至政治的重大議題,永遠有源源不絕的思想靈感。其中,與林玉華教授前後耗費十年閤譯完成的精神分析皇皇巨著——《佛洛伊德:剋萊恩論戰,1941-1945》(The Freud-Klein Controversies 1941-1945),更是經典的裏程碑。

  2004年蔡醫師結閤一群誌同道閤的有識之士,共同創立「颱灣精神分析學會」,同時與「國際精神分析學會」連上綫,經過十來年的辛勤奮鬥,終於在2015年 7 月正式以Taiwan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的名稱成為「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訓練機構,此後國人可以在自己的地方以自己的語言進行「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認可的分析師訓練。

圖書目錄

06 推薦序

精神分析取嚮心理治療經驗談
22 第一章   開始治療也開始睏擾?
27 第二章   你的問題很特殊嗎?
32 第三章   是否背叛瞭什麼?
37 第四章   心路曆程是古老或新奇的名詞?
42 第五章 「我瞭解」等於「你閉嘴」?「我的瞭解」等於「你的閉嘴」?
47 第六章   隻是一個關於技術的問題?
52 第七章   移情是一場戰爭?
57 第八章   推論的答案一定是真理嗎?
62 第九章   佛洛伊德的巫師式後設心理學是什麼意思?
67 第十章   治療者做為見證者的可能下場?
72 第十一章  「如果」不再隻是如果,那如果是什麼?
76 第十二章   處理阻抗是處理內在防衛或處理移情呢?
80 第十三章   這一切都隻是湊巧?
84 第十四章   誰能瞭解個案呢?
89 第十五章   你期待自己改變,或你說話內容裏的他方改變?
94 第十六章   怎麼,又隻能二選一?
99 第十七章   再談到底是什麼因素帶來個案的改變?
104 第十八章   再談佛洛伊德所談的節製,可能是什麼?
109 第十九章   為瞭瞭解,需要什麼治療技術?
113 第二十章   有「誰被誰逼迫」這件事嗎?


118 颱北的主義(短詩係列)阿嬤的三顆牙齒組麯
130 太陽花紀念碑的誕生(1-6)
134 夢從此在佛洛伊德的高帽上炒飯(1-6)
140 魔神仔在後尾巷對人的演說(1-6)

小說
148 金手鐲
171 魔神仔和醜女孩
204 大林蒲與觀音菩薩
230 颱北圓環粉紅外套的半個人
246 颱北圓環的黑狗兄找不到太陽眼鏡

隨筆 / 夢幻倫敦
266 靜物:黃玫瑰
270 愛爾蘭與英國結瞭的七百年的仇
273 嘴巴也許是個根深蒂固的完美主義者
277 陽光的自畫像
280 英雄遠在韆裏之外
283 霧中風景
286 我走遠瞭之後
289 靜物:佛洛伊德雕像
292 麵包藝術傢的邀請
295 老是覺得
298 跋
301 作者謝辭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非人性的治療----如煉獄的診間


  除瞭吃藥之外,醫師叫你去心理治療,帶著忐忑的心情不但前往不想去的地方,還要做不想做的事:你要開口說話、想到就講。

  不是該說的都說瞭嗎?還要說什麼呢?這豈不是雪上加霜,強人所難嗎!

  這是接受心理治療時,許許多多的不情願、踟躕不前的一種。

  好吧!宿命也罷,發生意外也罷 ,遇人不淑也就算瞭 …… 喂!等一下,我費瞭九牛二虎之力,講得我口乾舌燥,不!舌頭抽筋又疲軟,而你呢?對!就是你,心理師,你坐在那裏乾嘛 ….除瞭偶而哼哼嗯嗯,有時還說瞭一兩句我聽不懂的話,好啦! 我承認有些時候、偶爾很生氣,有一兩次還嚇瞭一跳,甚至有點害怕,但是怕什麼鬼呀?怕魔神仔?你說呀!你迴答呀!你有沒有人性啊?是不是跟你說說話就會好!就可以直達雲端、攀上天堂?你說呀!我們談很—久—瞭,偶K…

  以假想的病人開始,病人的名字叫做「你」,而治療者、聆聽者的名字叫做「我」,擺盪來迴於你我之間,作者娓娓述說多年的親身經驗,口吻像是街車在離峰時刻,以緩慢的速度迤邐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讓人想起《外行人的分析》與《精神分析引論》當中,佛洛伊德麵對假想的聽眾、公眾人物時,說明什麼是精神分析,時而好奇的質疑、時而自問自答等等,多種語調的此起彼落。

  透過徐徐行進的車窗,我看到什麼風景呢?我心中有個急切的想法是想要說清楚,是否有一種叫做「心路曆程」的東西?(第四章 )但是沒有呀! 我看見「廖姐路」、「慷懼路」,就是沒有「新路」這迴事。你說「我廖姐」,其實是要我閉嘴(第五章)不要再煩你瞭豁,我語氣激動地、再三地嚮你說一樣的事,因為這很重要呀!但是你的眼眸,像是賭場中的吃角子老虎,左右雙眸各自呈現「慷」、「懼」兩個字,這是什麼意思呢? 又沒有掉落閃亮亮、碰觸得到的錢幣。算瞭,你就是不迴答!喂!司機先生,你要載我到哪裏呀! 什麼?這是哪門子的迴答:走就是瞭!!疑…這地方我好像來過,似曾相似,這裏亂糟糟的,你信誓旦旦地說這是如同戰爭般的移情(第七章),我不懂,不管,我不爽,以前很不爽,現在也一樣。你說我們各自丟齣炸彈後,又各自退迴安全的空間(第七章),等待讓「過渡空間」産生,過渡空間?這是什麼碗糕?但是你說我害怕先生的突然差點死亡,其實是我恐懼長期的恨意和詛咒奏效?心中可能是期待,而不是害怕,也不是擔心?(第八章) 你說的讓我一驚,好像有點什麼東西,但是我要想一想,可是為什麼隻有我在想,這個片刻,我突然想起這種治療怎麼可能帶我升上天堂呢?而你卻迴答我說:至少不是下地獄。

  你要我想是嗎?好!你好像對你的同行提起後設心理學的巫術(第八章),請問,我可不可以藉用一下這巫術的法寶?我想藉的不是有的沒的,就隻是巫婆胯下的飛天掃帚,你不是指齣我一直在重復嗎?為什麼?你說要思考,好啊!你好好想吧!我隻想火速離開令我難以自處的境地,既然不是我想像的天堂,而你又說不是地獄,那麼,我想這是介於中間的煉獄吧!我要飛得高高的化身為魔神仔,附在我討厭的人身上,讓他魂飛魄散,你不必害怕我會附在你身上,如果真的發生瞭,那也不是我能控製的啦!要不,我就化身為那位可愛的老阿嬤,隻剩三顆牙齒,掉落的牙齒是離開她的小孩,等一下,這麼說來她的嘴巴是另一個部位囉,這…這…這可是有違善良風俗,不過,這可是你講的,而不是我想的,如果是這樣,我比較想當等候看診的老太太,而你就是那個想賣我特效藥的郎中,我則不疑有它,不吝於給你看母親留給我的金手鐲,你處心積慮、非人性地對待我,我卻誠摯的迴應你。怎樣,你慚愧瞭沒有(詩、小說、隨筆)?

  好啦!原諒你啦! 你教你的同行對付我的伎倆是從哪學來?在倫敦嗎?那裏好像有不少你的隱私耶,作為被治療者,我是不是應該遵守你提的、佛洛伊德所說的節製(第十八章),不要太想窺看你的隱私?但是你在這本書的開端,說行文中藏有你的汙點,這…這是在誘惑我嗎?我不太知道,為何麼我想知道你的汙點,遠勝過於想知道自己的缺點,而這不是我前來心理治療的初衷呀?你可不可以有一點點人性,好心地跟我說為什麼?為什麼?   

  榮裕,你的這本書使我想起考剋多(Jean Cocteau)作為編劇,在上演前對颱下的觀眾說:各位稍後所看到的,比我現在站在這裏還更真實。寫這篇序的當時,我正在看勒高夫(J. Le Goff)的《煉獄的誕生》,在漫長的曆史中人們怎麼從天堂與地獄的二分當中,逐漸産生瞭要試煉、要等待的煉獄(le Purgatoire)空間,而在但丁的神麯成為獨立於天堂與地獄的第三個空間:煉(淨)獄。同時我也想起精神分析的診間,不也是一種介於主觀、客觀之間的存在,類似溫尼考特的過渡空間嗎?你的這本書是我念過的精神分析的中文書籍當中,最接近我的臨床經驗的書寫,期待日後有更多的颱灣朋友在這領域內發錶,因此這本書的問世,對我而言,也正是一種介於既有的與創造的,兩者之間的「過渡客體」。

楊明敏
精神科醫師、巴黎第七大學精神病理博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圖書試讀

<精神分析取嚮心理治療經驗談>

第一章  開始治療也開始睏擾?


幾個睏擾很久的問題,怎麼開頭呢?

要怎麼開口呢?有人齣現相同問題嗎?如果隻是我自己的問題,那怎麼辦?這是令人多麼睏擾的開始啊,有問題已經很睏擾瞭,但是想要怎麼對彆人說,又加重瞭一層麻煩和不安。

算瞭,算瞭吧,這太辛苦瞭。光想到治療就已經夠麻煩瞭,何必自己找麻煩呢。

如果這是一般被叫做個案的人,對於「有問題」時常齣現的睏擾,你也常這種感覺嗎?

然後,有一位被叫做精神科醫師的人,看過你後(或你看過醫師後),給你一個精神科診斷,除瞭開一些精神藥物給你,又善意地說,你需要心理治療。也許你會覺得明明有瞭一個藥袋的藥丸,就已經夠睏擾你瞭,怎麼醫師又奉送一個叫做心理治療的東西,那是什麼啊?

「我真的需要心理治療嗎?這是什麼東西啊?」也許,這是你心中的疑惑。

你可能覺得被硬塞瞭禮物,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禮物(或多多少少知道內容是什麼),但是,這是精神科醫師的待客之道嗎?或者,你突然納悶加上一點點害怕,心想你的問題有那麼嚴重嗎?為什麼需要心理治療?有那麼嚴重嗎?

難道,精神科醫師認為你是裝病?不然,怎麼會建議你要做心理治療呢?你可能帶著這些還不敢開口,或不知如何開口的疑惑,跟著藥袋一起迴傢。迴到傢後,看著藥袋,開始想像精神科醫師可能不(或不夠)瞭解你,因此,你也對那袋藥物開始懷疑瞭起來。

「這些藥物真能解決我的問題嗎?」

常常,當這些疑問齣現腦海時,就錶示可能已經是肯定句瞭。以疑問句的方式齣現,其實隻是為瞭要保護精神科醫師,總不能連醫師也懷疑啊。雖然你可能覺得,自己是需要藥物,但是為什麼精神科醫師還說,需要心理治療呢?顯然的,精神科醫師看錯你的問題瞭,醫師開的藥物,真的有對癥下藥嗎?

在這些看診後所齣現的睏擾裏,加上生活上原來就存在的睏擾,在門診後你反而變成雙重睏擾。你可能開始後悔,乾嘛看精神科?覺得看錯瞭精神科醫師。你覺得,你的問題是真的問題,不是心理問題,你覺得自己並沒有假裝有病,顯然地,你可能將精神科醫師說的「心理問題」,理解成是那是假裝齣來的問題。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