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 為什麼耶穌的魅力吸引瞭我?

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 為什麼耶穌的魅力吸引瞭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三浦綾子
  • 基督教
  • 耶穌
  • 信仰
  • 傳記
  • 文學
  • 宗教
  • 新約
  • 個人經曆
  • 靈性成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版譯名以和閤本為主,並附有思高本對照,方便讀者閱讀。

  有個人,不到三十歲就號召瞭大批追隨者,他過世快兩韆年,依然好幾億的人聽從他的領導,聽他的話。

  他就是耶穌。而三浦綾子想知道,為什麼耶穌能具有這麼神奇的魅力?
  
  因此,她透過四部福音的作者分彆描述自己和耶穌相遇的親身經曆,讓我們知道耶穌如何把自己的理念實行齣來,他做瞭哪些奇妙的事情,又是如何堅持自己的價值和使命而死,及他的復活如何成為榜樣,讓他的門徒們死心塌地地效法他。這四位作者分彆是稅務員馬太、任性的富傢子馬可、受人敬重的醫生路加,以及最年輕的門徒約翰。
  
  三浦綾子描述瞭耶穌在兩韆多年前,如何以一個「領導者缺席」的方式,藉由他所培育齣來的區區幾個平凡齣身的門徒,將他的價值觀傳布到全世界去。三浦也是透過這些門徒的見證,認識瞭耶穌,更有許多人,藉由三浦寫的這本書,認識瞭魅力無窮的耶穌。
  
  稅務員馬太原本是羅馬帝國的走狗,但他被耶穌改變瞭。他記得的耶穌話語是:「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臉,把右臉也朝嚮他……」(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
  
  馬可記得,當反對耶穌的人指責他在安息日醫治人,一嚮修養很好的耶穌都生氣瞭。他做該做的事,得罪權勢也不怕。
  
  醫生路加特彆記得,耶穌講瞭浪子迴頭的比喻。日本小說傢芥川龍之介聽瞭這個故事之後,為什麼將之喻為「短篇小說的極緻」?
  
  自認為耶穌最喜愛他的約翰記起,法利賽人曾經想要陷害耶穌,找來一個通姦被活逮的婦人,要耶穌決定該怎麼對待她?耶穌的答案讓對手啞口無言。
  
  這本書是《三浦綾子:〈舊約〉告訴我的故事》不可分割的另一半,在說完麯摺離奇的《舊約》故事之後,她開始描述耶穌是如何吸引瞭她,並把她從失去活著信念的深淵中拉迴來。
     
  編者按:以《冰點》感動世人、暢銷超過五百萬冊的小說傢三浦綾子,以她細膩動人的筆觸,把她讀《聖經》的心得挖掘齣來,讓三浦綾子告訴大傢,為什麼人人要讀《聖經》。
  
  三浦綾子的背景跟颱灣很類似,很多人傢裏有一本《聖經》,但是基督徒的數量佔人口比例非常少。對於這本世界名著,隻知道幾個故事,但也看不齣什麼門道。三浦希望大傢能享受這本好書,不要入寶山空手而迴,於是在創作小說之餘,寫作瞭《三浦綾子:〈舊約〉告訴我的故事》、《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從一九七四年初版到現在,不斷再版,是日本讀者非常鍾愛的《聖經》導讀書。為瞭便利年長者閱讀,日本齣版者近年甚至將單本拆成兩冊,推齣瞭大字的版本。

名人推薦

  人氣部落格主.作傢彭蕙仙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黑幼龍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三浦綾子Ayako Miura (1922-1999)

 
  是日本知名的多産作傢,以小說處女作《冰點》贏得日本《朝日新聞》韆萬小說大賞,那是她勇闖文壇初試啼聲之作,當時她的身分是北海道的傢庭主婦。
 
  三浦綾子生於一九二二年,逝於一九九九年。年輕時罹患當時為不治之癥的肺結核,臥病在床十餘年,各式各樣病魔包括肺結核、脊椎潰瘍、帶狀皰疹、紫斑癥接連找上她,暮年又罹患癌癥、帕金森氏癥,但脆弱的生命卻很堅強。
 
  一九三九年,她自旭川市立高等女學校畢業,其後七年任教於小學。她受到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的打擊,喪失瞭活著的勇氣,接著發現罹患當時被視為絕癥的肺結核,纏綿病榻,在北海道冰天雪地的療養院看盡人間冷暖,曾經走進鄂霍次剋海企圖自殺,但這一切都因為一群熱心的基督徒接近瞭她而將她從自暴自棄的深淵拉迴來。先生三浦光世比她小兩歲,在她病榻旁等候她整整五年纔結婚,那年她已經三十七歲。
 
  三浦綾子跨入文壇幾乎是個偶然,在她爆紅之前,隻曾在一九六一年以林田律子的筆名投稿參加《主婦之友》雜誌徵文比賽,獲得入選﹔也是在同年的六月,她當起瞭零售店老闆娘。
 
  一九六三年,《朝日新聞》為慶祝大阪本社創立八十五週年暨東京本社創立七十五週年,發佈「一韆萬元懸賞小說募集」,她的弟弟告訴她這個消息,她於是寫瞭《冰點》投稿。《冰點》得奬後,於一九六四年十二月起在《朝日新聞》連載,立刻引發日本舉國瘋狂討論。一九六五年十一月,連載結束,單行本上市,立即造成狂銷七十萬冊的大轟動﹔一九六六年起數度改編為電影、電視劇,搬上舞颱、改編為廣播劇一樣大受歡迎。
 
    《冰點》這部長篇小說仍然是三浦綾子畢生創作的珍珠,暢銷至今逾五十年,創下超過五百萬冊的驚人成績,作品被譯成13種語言,暢銷17國。颱灣當年兩大報《聯閤報》與《徵信新聞》(即《中國時報》前身)搶譯這部小說,競相以整版位置連載,後來也改編成電視劇,由傅娟飾演女主角陽芷(原著名為陽子),掀起另一波《冰點》熱潮。
 
  之後三浦綾子又陸續發錶瞭《積木箱》、《綿羊山》、《鹽狩嶺》和《傢》、《銃口》上下集,都是長篇小說,非小說的文章也陸續不斷發錶,大傢早已肯定她是齣道較晚的文學奇纔,而不是一書作傢。她畢生齣版作品近八十本,創作曆程近四十年。
 
  她的故鄉北海道旭川在她還沒有過世前(一九九八年),就為她設置瞭三浦綾子紀念文學館。原本隻在旭川沒有積雪的季節舉辦活動,到如今每月定期一次演講會,討論三浦綾子的作品,持續由三浦綾子的先生三浦光世主講。 三浦光世先生已於2014年安息,三浦綾子相關著作目前由三浦綾子紀念基金會管理。
    
譯者簡介

許書寜

  
  愛畫畫,愛作夢的北港孩子,天主教的基督徒。
  
  先後畢業於輔仁大學大傳係廣告組及大阪總閤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
  
  作品曾獲關西美術文化展讀賣電視奬、STAEDTLER舉辦筆繪CD-R設計比賽入選,也曾入選青林文化「安徒生童話插畫創作奬」、及2005及2006年度颱灣兒童文學精華集、「第六屆貓頭鷹愛傢手繪書比賽二奬」、入圍第三十四屆金鼎奬「兒童及少年圖書奬」、入選新聞局第三十三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圖畫書類)、入選國傢圖書館舉辦「颱灣齣版TOP1—2012年度代錶性圖書」等奬項。
  
  當過空服員、主持過兒童廣播節目、也曾在大阪與倫敦的STARBUCKS調製咖啡。喜歡一個人旅行與嘗試新鮮的生活,造訪過二十幾個國傢。每換一個新環境,畫風也會自然改變,相當有趣。
  
  目前定居於大阪,從事文圖創作、設計與翻譯工作。
  
  代錶著作包括:《耶路撒冷朝聖日記》、《忽然覺得很幸福》、《亞西西的小窮人》、《古比歐的大野狼》、《愛蓋章的國王》、《穿越書本去旅行》、《阿ㄇㄧㄚˋ!》、《書寜的幸福書》文.圖。
  
  譯著包括:《原子彈掉下來的那一天》(上智齣版)、《艾瑪的大麻煩》(國語日報齣版,翻譯並繪圖)、(以下均為大是文化齣版)《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大前研一不愛上學》、《好運術》……等。
   
  歡迎拜訪書寜的部落格:shuninghsu.wordpress.com/

圖書目錄

導讀   閱讀聖經,閱讀自己/彭蕙仙  
推薦者的話/黑幼龍
緣起/三浦綾子
 
1稅務員眼中的耶穌:〈馬太福音〉
一份愛的禮物
先認識耶穌的身傢背景
耶穌的媽媽
福音就是好消息
耶穌要講重要的話瞭!
另一個角度看「幸福」
天國在我的心中
被愛改變的稅務員馬太
麵對真實的自我
善變的良心
將心比心就是良心
罵人和殺人其實是一樣的
「把左臉也轉給他」
忍耐焠鍊勇氣
被贊美幾句就抖起來瞭
右手做的好事,不要讓左手知道
驚濤駭浪中讓齣救生衣
開啓平安的門
祈禱就像是跟父親說話
天父的特質
為「我們」的祈禱
耶穌的先驅者
先知的任務
盲從母親的莎樂美
也有自私自利的母愛
冠軍變成吊車尾?
機會是給撐到最後一刻的人
 
2火爆青年眼中的耶穌:〈馬可福音〉
任性的富傢子馬可
耶穌喜歡不完美的人
耶穌不怕假道學
第七天的安息日乃是天主的戒律
連耶穌都生氣瞭!
兩件真實的「奇蹟」
真正的治癒
 
3醫生眼中的耶穌:〈路加福音〉
受人愛戴的醫生路加
命竟是被陌生人救的!
我們總是「旁若無人」
浪子迴傢瞭!
「隻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
迴傢的感覺
耶穌的比喻不好理解
照字麵解釋有危險
不懂的經文,彆硬解釋
 
4小帥哥門徒眼中的耶穌:〈約翰福音〉
難民幫忙翻譯的〈福音書〉
腦力激盪的成果
尋找陷害耶穌的把柄
日本人對罪不敏感
刺傷瞎子的話
猶太人的因果報應觀
耶穌打開瞭我們的眼睛
釐清真相
 
5情到深處無怨尤:耶穌的十字架
耶穌的奇蹟讓經師不安
最悽慘的「以色列王」
我們嚮耶穌求什麼?
耶穌竟然不是來當國王的!
魔鬼進瞭猶大的心
如果有彆的選擇的話!
猶大之吻
 
6衝破黑暗的曙光:耶穌的死亡與復活
讓羅馬人來殺耶穌
釘死他!釘死他!
耶穌受難瞭!
耶穌為誰而死?
耶穌受難的曆程
耶穌復活帶來光明
門徒看見耶穌復活
 
7前僕後繼的英雄:〈使徒行傳〉
嶄新曆史的開始
在獄中寫的信
聖靈徹底改變瞭門徒
光的震撼
希律王迫害基督徒
保羅所行的奇蹟
 
8多變的世界和不變的愛:使徒的書信
為我們而寫的信
〈雅各書〉:沒有行動的信仰是死的
二十一封書信的引言
〈羅馬書〉:保羅的遺言
〈哥林多前書〉:愛的真諦
〈哥林多後書〉:恩典夠用
〈加拉太書〉:燎起宗教改革之火的書信
〈以弗所書〉:婚禮中常朗讀的書信
〈腓立比書〉:能鼓勵人保持喜樂
〈歌羅西書〉:基督V.S.世俗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用三個星期建立的教會
〈提摩太前後書〉:以愛忠於所託
〈提多書〉:僕人的典範
〈腓利門書〉:解放奴隸的導火綫
〈希伯來書〉:唯有你,永不改變
〈彼得前後書〉:紀錄暴君尼祿的迫害
〈約翰一書〉:親眼所見的耶穌天主性
〈約翰二、三書〉:用愛檢驗真理
〈猶大書〉:小心被私慾把持的人
〈啓示錄〉:為保護信仰用密碼書寫
迫害中寫成的《新約聖經》

圖書序言

導讀

閱讀聖經、閱讀自己

彭蕙仙(作者從事採訪工作二十餘年,著有《轉念,遇見幸福》。一個基督徒;一個母親;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 

  作為一位小說傢,三浦綾子必然考察過無數的人性練習題,在她眼中 ,《新約聖經》裏的耶穌是一位熟諳人性的大師,祂所說的話之所以能夠穿透人心,正是因為祂瞭解人會怎麼想、人會怎麼做,因此祂的話語總是指嚮人性的明暗虛實之處;當我們在閱讀《新約聖經》時,我們也彷彿就是在閱讀自己;幾乎是一種自我逼視。 
       
  許多時候,耶穌用譬喻,在敲擊的當下,為我們預備瞭一個又一個靈性的靠墊,好讓脆弱的我們,找到迴身的空間。有的時候,耶穌直言斥責,祂的話語帶著強大的能量,讓駑鈍的我們,無所遁逃。耶穌話語的節奏就在這些緊緩相間的書寫中,怕隻怕,我們會因為選擇性的認知而錯過其中的珍貴提醒。 
       
  閱讀《聖經》的過程像旅行,有人習慣說走就走,不由分說地上路;有人習慣先閱覽地圖、說明書之類的輔助工具,甚至是一邊旅行一邊不斷參考各式各樣的指南、前人經驗分享。我自己的旅遊經驗是,如果能多些預備,可以在旅行時增加更多被「感動」的機會;因為理性的充實會增加感性的豐富,這是我的體會。 

  對信仰,我的想法也是如此。 
       
  比起《舊約聖經》,很多人覺得閱讀《新約聖經》的難度沒有那麼高,起碼不會有「跟以色列人一樣,始終齣不瞭埃及」的痛苦。在讀完〈創世紀〉、〈齣埃及記〉後,就會進入〈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鋪天蓋地的祭祀之例、典章之律、支派和人數之類的敘事裏,钜細靡遺到讓人讀得坐立難安、欲哭無淚。所以很多人興緻勃勃拿起《舊約》想認真一讀,不久就會就會卡在〈齣埃及記〉上;但《新約》也是一樣,一開頭就給你一個「下馬威」,四福音的第一捲〈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頁,嘩啦嘩啦一大堆人名,交代的是耶穌的生平。 
       
  很多牧師都會好心提醒,這些人名不可以直接跳過去哦,一定要認真給他讀下去,但是讀起來真的「很沒有感覺耶」,我們乾嘛要讀這些「名字」? 
       
  三浦綾子的解說讓我覺得原來這些名字的背後有如此豐富的意涵。耶穌的族譜真的是「暗潮洶湧」,充滿瞭道德倫常的挑戰,按照一般的認知,「偉人」的過往總是會被美化的,像是帝王將相、貞潔烈婦、父慈子孝,但在耶穌的族譜裏,讀者會看到充滿人性黑暗的罪惡、不光采的事蹟,祂的先祖有娼婦、有不倫,甚至於,對許多人來說,還有最難過的一關:馬利亞處女懷孕,真有這種事? 
   
  很多人是打算從《新約》認識基督教的,三浦綾子懷疑,這個信仰有必要在第一頁就搞齣這麼個「無稽之談」嗎?三浦綾子曆經近三十年的思索,終於下瞭個很有意思的結論:正是因為這是個不可動搖的事實,因此《新約聖經》的撰寫者纔會在明知很多人很難相信其為真的情況下,還是要把馬利亞受聖靈成孕、童女生子的過程記下來,就是不怕你要辯論,不擔心你會因此不信。如三浦綾子說,〈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頁所記的事是進入這個信仰的第一關,不過這一關,就看不到後麵堆積如山的寶藏。 
       
  三浦綾子這本書是她閱讀《新約聖經》的心得,也是她的信仰與人生曆程的對照,她用溫暖且甚至有時帶著商量和探詢的文字,與讀者進行一種生命的交流。她坦誠地錶達自己的疑惑與不解之處,每讀到這些地方總讓我會心一笑。我自己也是如此,讀到實在不懂不通的地方,就先放下,不在該處執著盤鏇。《聖經》在人生不同階段讀起來總有不同的體會與興味,所以不必被現在打結的地方卡住,不通的地方,將來總有機會有不同的看見。甚至於你認為自己已經懂瞭通瞭的地方,下迴再讀,竟然還有驚奇。  
       
 《新約聖經》我已閱讀多次,但是看三浦綾子的這本書,仍有不少新的發現,是過去閱讀《新約聖經》時沒想到或者沒注意到的地方。除瞭前述耶穌族譜的「族群意義」和內中暗藏的倫理課題之外,她對「八福」中「哀慟的人有福瞭,因為他們必得安慰」中「哀慟」的解釋最讓我「為之一動」。 
       
  一般我們說的「哀慟」,談的多是人生的「失去」,失去瞭親人、失去瞭健康、失去瞭財富等等,但是真正的哀慟不是這些「外在的東西」沒有瞭,而是你發現瞭自己「內在的匱乏」,發現自己竟然對自己的自私、氣量狹小、不誠實、軟弱、壞念頭……沒輒,這纔是人生深沉的哀慟,因為你感覺到自己對自己的那種「無能為力」。沒錢,你可以去賺,身體不夠健康,你可以鍛鍊,然而,麵對人的罪性,你能怎麼辦呢? 
       
  這就是為什麼「八福」告訴我們,哀慟的人是有福的人,因為當人們懂得瞭哀慟,他也就看透瞭人的有限,在這樣的認知下,他也纔知道人生真正重要的課題,不是嚮外追求成功,而是嚮上支持生命。如此,他就成瞭有福之人。 
   
  這本書裏四處可見這樣娓娓道來的讀經一得,三浦綾子的文字安靜沉潛,不疾不徐,三不五時加上她所經曆的人生小故事,讀來每每讓人進入溫柔的沉思,並且理解到原來《聖經》跟我們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關。在基督教思想與生活觀還並不是主流的東方,這種寫作方式相當可貴;特彆她是一位作傢,讀經與文學經驗的觀照,尤其難得,也格外引人入勝。 
       
  三浦綾子不是站在高處的一位博學解經者,她像是與我們並肩而行的旅伴,她的旅遊心得本身就是另一個動人的旅程。

緣起
   
  人究竟在什麼時候、為瞭什麼原因,而開始接觸《聖經》呢?我曾聽說,日本八成以上的傢庭擁有《聖經》,而那些《聖經》又是經過怎麼樣的過程,纔到瞭擁有者手中呢?
       
  有的是彆人送,或是逛書店時,一時興起而買的。有一次還聽說,有人為瞭買一本《聖經》,專程從離島搭船到本州,這件事叫我感動萬分。
       
  不管怎麼樣,《聖經》以各種管道進到瞭我們傢裏。不過,即使是因為自己想要而買迴,就馬上把《聖經》從頭到尾徹徹底底地讀過的,大概也不多吧。大部分的情況是:打開來翻瞭翻,卻很快地放棄瞭;或是束諸高閣,任其塵封,視而不見,見而不讀。這可以說是日本傢庭與《聖經》間關係的實況吧。
       
  這世界上,對《聖經》毫不關心地度過一生的人應該也不少。但是不管怎樣,一個人在生命曆程中,總會遇上一次、兩次悲傷痛苦,萬分無助、以緻於不自主地發齣:「啊啊……神啊!我究竟該怎麼辦纔好呢?」的哀嘆吧!在那樣的時候,如果接觸到《聖經》,所遭受的痛苦與悲傷便不再是無法忍受的苦難,而將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吧。
       
  拿自己的例子來說,如果將現在的我和還沒接觸《聖經》時的我相比,相信會得到相同結論的。我曾經生瞭十三年的病,遭遇過與至親及戀人的死彆,在人際關係上也曾有過不順遂的煩惱。但是自從接觸《聖經》以後,那些苦痛與傷悲的意義,就和從前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瞭。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和那些從沒碰過《聖經》或是曾經想讀、卻又因為看起來太難而放棄的人,一起用平易簡單的方式,探索《新約聖經》的世界。《聖經》對我而言,也不是一本容易的書,因此可以瞭解大傢的心情。
       
  在此順便一提,雖然現在已經不太常見,但在我的少女時代,也就是昭和初期的時候,路邊經常有宣教的救世軍,一邊敲著鼓,一邊大聲地唱著聖歌:

  「就信瞭吧!
  凡不信的人,
  必不能得救。」
   
  他們有時也朗讀《聖經》,或對經過的路人講道理。

  大部分的人都毫無反應地匆匆走過,但其中也會有態度惡劣的人,故意用讓人聽得到的音量說齣:「哼!耶穌教的臭和尚!」之類的話。至於我,則屬於像前者般漠然走過的路人之一。
       
  但是齣乎意料地,卻也有很多人因為那樣的路邊傳教而成為教友或牧師。
       
  我這本《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在光文社發行的《寶石》月刊上,從昭和五十二年(西元一九七七年)一月號起分彆連載瞭十三迴。在這樣一本以報導政治、經濟、社會事件為主的刊物上放著「《新約聖經》入門」專欄,讓我有類似於路旁宣教般的感慨。這本雜誌並不是宗教性的刊物,因此絕大多數的讀者一定對印瞭「《新約聖經》入門」標題的那幾頁,完全不感興趣地啪啦啪啦翻過,甚至連正眼也不瞧上一眼吧!至少我是這樣子猜想的。
       
  現在專欄的文章集結成書,想必也將混在各種不同領域的茫茫書海中,被放置在書店不起眼的小角落裏吧!這樣想想,果然真像在路邊宣教呀!
       
  我想,幾乎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把手伸嚮我這本書吧!不過,或許會有幾個人能專心地讀進去,說不定最後還因此開始讀《聖經》呢!如果能夠有一兩位也就夠瞭,我就是為瞭這樣的人,而將此書獻給世界。
       
  我想再說一次,這本《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是以相當平易簡單的方式撰寫。我既不是牧師、也不是老師,隻不過是個每星期上教堂參加禮拜、聽牧師講道的普通信徒。因此,太過專門的東西我是不懂的。僅將皈依耶穌二十五年來,從牧長及長輩教友們那裏聽來的、從各種基督新教刊物及參考書中讀到的,以及自己所想所感受到的寫齣來而已。換句話說,不過就是照本宣科、現學現賣罷瞭。
       
  話說迴來,雖然氣力微薄,我也相當努力,一邊寫、一邊祈禱著希望本書能對《新約聖經》的入門者有所幫助。如果藉由我這本貧乏的小書,能讓人因此對《聖經》産生瞭親切感,那將會是多麼幸運的事呀!
       
  這本書是之前同由光文社齣版之拙作《三浦綾子:〈舊約〉告訴我的故事》的姊妹書。《聖經》是由《新約》與《舊約》構成,因此我也希望這兩本書被當成是同一部著作來讀。
       
  另外,書中的章節長短並不平均。譬如:我花瞭特彆長的篇幅描寫〈馬太福音〉;而後半段的書信也因為性質上的關係,就隻有簡單帶過。在這裏先知會大傢一聲。
       
  最後,我還要深深感謝於連載期間為我畫插圖的荻太郎老師、負責設計裝幀的小西啓介老師,以及幫瞭我許多忙的諸位。

三浦綾子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一日(寫於河童書庫齣版之際)

圖書試讀

浪子迴傢瞭!
       
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被小說傢芥川龍之介激賞為「短篇小說之極緻」的〈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第十一節以下的部分。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那小的嚮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份傢産給我罷!父親遂把産業給他們分開瞭。
 
過瞭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瞭。他在那裏荒淫度日,耗費他的資財。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瞭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睏起來。他去投靠一個當地的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上去放豬。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裏反要餓死!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裏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瞭天,也得罪瞭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
 
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裏去瞭。他離得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瞭他,動瞭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兒子嚮他說:父親,我得罪瞭天,也得罪瞭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瞭!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齣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給他腳上穿上鞋,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瞭,我們應吃喝歡宴,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瞭;他們就歡宴起來。
 
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裏,當他迴來快到傢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遂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僕人嚮他說:你弟弟迴來瞭,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瞭那隻肥牛犢。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遂齣來勸解他。他迴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們歡宴;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們耗盡瞭你的財産,他一迴來,你倒為他宰瞭那隻肥牛犢。
 
父親給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隻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在芥川龍之介之前,這段比喻早已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短篇傑作瞭。正因為它有深厚的文學性,不管誰讀,都心有所感。每當讀到這段章節,總會叫我聯想起一個故事來。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