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

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禪宗
  • 詩畫
  • 李蕭錕
  • 生活美學
  • 心靈成長
  • 佛教
  • 藝術
  • 文化
  • 颱灣
  • 小沙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己迷逐物之世,更須打掉妄念,方能坐見本性。
透過小沙彌稚真之眼,找迴初心,再活。
 
  「禪」不隻是宗教,它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是對人生方嚮無窮的探索。
 
  在藝術中修行佛法的李蕭錕,多年來,其作品裏始終不曾齣現佛的形象,不過,卻經常可見小沙彌的身影。不難意會,李蕭錕的禪畫,畫的即是自己對禪的真實觀照,以及對生活的體悟。
 
  本書係以小沙彌為主角之水墨畫及禪詩為主體,禪畫或繁或簡、或濃或淡,或彩色或黑白,或滿版或留白;禪詩則來自禪宗公案、佛教故事之引申、或為作者之自創與演譯,每翻一頁皆圖文並茂,引人入勝。全書以無我、掃地、書寫、茶禪、天地、人間、生死、聞道等,係統性地分為八個篇章,雖不多做賞析與解釋,也能自然地帶領我們進入李蕭錕的禪畫世界。
 
  展讀李蕭錕的58幅現代版禪畫,小沙彌尋常的掃地、喝茶、打瞌睡、等11號公車、在7-11屋簷下躲雨……,無論是文字或圖畫,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即便不解禪意,也能夠會心一笑,直覺親切可愛,同時也提醒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自己的初心,領悟生命的真理。
 
  如同李蕭錕所說:「透過這本書,若讓人起碼有十分鍾能夠想正麵的事,提醒大傢在日常生活中,心存善念,說好話,做好事,就像一年之中找一天茹素一樣,將會形成一種正能量的、善的迴嚮與循環。這就是初心。」

名人推薦

  當今嶺南畫派大師 歐豪年教授 鄭重推薦
 
  嚮陽│作傢
  這本詩畫集充分展現瞭李蕭錕的藝術華彩與人生智慧,他以簡淡之筆、素淨之色、智慧之文,為我們展現瞭一幅幅恬淡自如的生活畫捲,也帶給我們這些在亂世中不知如何自處的人更大更多的啓示與感動。
 
  林榖芳│禪者、颱北書院山長
  從禪畫說生活,以生活入禪畫。平實的筆墨,絕無張揚;日常的用心,極近自然;在公案的契入上,尤多宗門風光。李蕭錕的禪畫因此可以直觀。正如世人盡管不知禪之麵貌,看他的禪畫,一個自然而真切的禪傢生活就跳在眼前。
 
  焦桐│作傢
  通過小沙彌的眼睛,觀看宇宙萬物,飽滿著禪趣和慈悲心。
  好像踮起腳尖,窺探藝術傢的智慧,領悟人生的風景,值得每天用最清醒的時光仔細品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蕭錕 教授

  
1949年齣生於颱灣省桃園縣,1976年於中國文化大學獲藝術碩士學位,曾任ICI得利塗料藝術顧問,華梵大學美術係創係主任,颱北藝術大學美術係專任副教授。專精於色彩學、書法、水墨畫、篆刻、禪畫、油畫……等。作品常受邀於法國凡爾賽、美國洛杉磯、波士頓、蘇聯、澳洲墨爾本、馬來西亞吉隆坡、日本東京、韓國漢城、湖北省武漢、上海……等地展齣,另有國內外個展、聯展無數。

  重要奬章:
  1996 獲頒「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奬」,濛李登輝總統召見

  重要個展:
  1983 書法個展   颱北藝門藝廊
  1984 水墨畫個展  敦煌藝術中心、馬來西亞集珍畫廊
  2007 禪畫個展   雪梨、墨爾本、佛光緣美術館
  2009 禪畫個展   颱北佛光緣美術館
  2010 佛經篆刻展  颱灣新竹中華大學藝文中心
  2012 李蕭錕禪畫展  新北市藝文中心藝文館
  2014 百花春到為誰開─李蕭錕禪畫展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15 「茶餘飯後」李蕭錕插畫、水墨、篆刻、書法、冊頁、寫生等小品展  新北市客傢文化園區
  2015 捷剋布拉格國傢美術館「植物」專題聯展

  重要著作:
  1984《李蕭錕水墨畫集》、《李蕭錕書法集》敦煌藝術中心齣版
  1985《色彩的魅力》漢藝色研齣版社
  1995《色彩學講座》藝術傢齣版社
  1998《李蕭錕的單刷版畫》太平洋文化基金會
  2001《中國書法之旅》雄獅圖書公司
  2003《颱灣色》藝術傢齣版社
  2006《颱灣藝術經典大係─書法藝術捲》藝術傢齣版社
  2007《書法空間藝術》石頭齣版社
  2007《坐者何人》香海文化
  2010《曉雲尊師禪畫》原泉齣版社
  2014《颱灣名傢美術100 YEARS TAIWAN ARTISTS》香柏文創有限公司
  2014《茶餘飯後―李蕭錕柑仔店》新北市政府客傢事務局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嚮陽     納須彌於芥子─讀李蕭錕詩畫集《初心─小沙彌生活禪》
林榖芳     語默動靜,皆可為禪傢風光
 
代序     李蕭錕     初心
 
無我
一無所有 / 我是誰 / 己迷逐物 / 無相說法 / 柳綠花紅真麵目

掃地
灑掃第一 / 掃葉僧 / 齣波 /掃地掃地掃心地  心地不掃空掃地 / 山居歲月

書寫
書寫對話 / 書寫心中的佛 / 以心傳心 /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 無字天書

茶禪
路邊奉茶 / 一期一會 / 茶禪一味

天地
下雨瞭!/ 天地一捲經 / 山居簡牘 / 獨坐幽懷 / 山居習靜 / 笙歌散後 / 山居歲月 / 山居寄懷 / 天涯若比鄰 / 山居獨吟

人間
塵夢醒來 / 擁有和佔有 / 無所有 / 觀荷 / 留白

生死
二哲對話 / 隻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 等待下一個生命再起 / 無常並不可怕 / 海海人生 / 你就是佛

聞道
師父開示 / 願解如來真實義 / 無情說法 / 橋流水不流 / 空諸所有 / 選佛場 / 當下 / 傾聽無聲 / 佛法 / 打坐 / 彼岸 / 滿目青山空念遠 何不惜取眼前人 / 六月買鬆風 人間恐無價 / 空空 / 牛皮也得看破 / 雲水生涯 / 齣傢 / 韆年暗室一燈即明  百年愚癡一智即悟 / 甚麼是開悟?

圖書序言

代序
(本文由作者口述,編輯採訪整理)
 
  關於小沙彌的創作緣起,應該要從二十多年前,我接受華梵大學曉雲法師的邀請,創辦美術係開始說起。

  還記得當年,曉雲法師告訴我說:「華梵大學的美術係,希望能培養有慈悲心、有愛心的藝術傢,不能隻會畫畫。」這句話深深地打動瞭我,但當時我並不知道該怎麼做?佛法要如何用藝術轉化?畢竟我不是齣傢人,更不知道要如何弘法。

  那時候,曉雲法師在學校齣版的《華梵鍾聲》月刊發錶禪畫,請我幫忙寫賞析,一個月一篇,寫瞭六年之久。那些年我觀察到,自古至今宗教大多以佛像的形式齣現,很嚴肅,與現代人有很大的距離感。曉雲法師的禪畫畫得非常好,可以說是民國以來的第一人,但是透過月刊弘法的效果終究沒有彰顯齣來,年輕人對那樣的題材與形式還是很陌生、甚至有點排斥。

  後來我接受《人間福報》的邀請,撰寫純藝術欣賞的專欄,寫瞭一半之後突發奇想,想要寫點不同的內容,偶然間創作瞭一個打坐的小沙彌,再搭配佛教的故事,沒想到很受歡迎。我的學生中有佛教徒、基督教徒、伊斯蘭教……大傢一見到小沙彌都說「好可愛!好可愛!」它不分宗教、不分國籍,並且不分年齡,老少鹹宜,可以說是一個最沒有爭議的角色。自那時候起,藝術欣賞的專欄遂轉為以小沙彌為主角的禪宗公案,每周一篇,也寫瞭四五年。

  對我來說,「禪」不是宗教,它是一種信仰,一種對使命的堅持,對人生方嚮的探索。佛教典籍裏經、律、論三藏內涵許多智慧,經過撰寫曉雲法師的禪畫賞析與《人間福報》的藝術欣賞專欄的這十幾年來,我對佛法纔逐漸有瞭更深一層的認識。說起來矛盾,雖然我的個性低調,不喜歡曝光,但對於弘法一事卻願意鞠躬盡瘁。好在拜科技之賜,近年來我開始透過FB,將佛教的經典句子以現代的文字轉化齣來,配上稚真的小沙彌,在網路上發錶之後,得到很多迴響,很多朋友告訴我說,這些小沙彌的貼文,讓他們對生命的認知有一些體悟和改變。至此,總算為弘法找到瞭一條路,而且現在還一直在進行中。
 
  我在大學美術係教瞭四十年的書,對藝術創作的多元媒材有相當的駕馭能力,但是藝術傢不能隻會畫畫、寫字,那很容易變成畫匠。一位好的藝術傢除瞭有創作的技巧,還要有想法、有信念,若能有宗教的情懷,他的作品就會更有內涵。在《初心:小沙彌生活禪》中,如掃地、書寫、天地、生死……等題材,都是來自禪宗公案、佛教故事,或是佛法的偈語,這些主題都很適閤用畫麵來錶現,尤其以小沙彌日常的生活彰顯高深的佛法,真可謂天作之閤。因為佛法講的就是初心,找到初心,就會快樂。凡人都有兩個我,一個是本我,一個是自我。本我就是初心,悲憫之心,自我則是被社會約束的心,拿掉自我顯齣本我需要靠日常的反省能力,也就是佛教所說,去除「貢高我慢」的心,本我即可彰顯。近年來,小沙彌的形象也一直在進化當中,慢慢的接近我所想像的造型,加上色彩與形狀,讓人望文生義,接受度更高。

  現代社會有太多物慾充斥,對物慾的不滿足,乃汲汲營營的名利追逐。透過《初心:小沙彌生活禪》,若讓人起碼有十分鍾能夠想正麵的事,提醒大傢在日常生活中,心存善念,說好話,做好事,就像一年之中找一天茹素一樣,將會形成一種正能量的善的迴嚮與循環,就如同本書所提:「當我們的正念一齣,正心一發,宇宙將迴贈你以心靈的芬多精。」

  這就是初心。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書名】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 喔,這本《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一聽書名就很有味道,讓人好奇。身為一個每天在鋼筋叢林裡打滾的上班族,生活中充滿瞭各種瑣碎的煩惱和無窮的壓力,總覺得離那種內心的平靜越來越遠。所以,當我看到「小沙彌生活禪」這幾個字的時候,心裡就嚮往起那種簡樸、自在、專注當下的生活方式。想像一下,在晨曦微露時,聽著木魚聲響,看著小沙彌們認真地打掃庭院,或是在佛堂裡專心緻শ্বরের地念經,那種畫麵本身就帶著一種療癒的力量。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有這樣細膩的描寫,將那份清淨無染的氛圍傳達齣來?尤其李蕭錕老師的詩畫結閤,聽說他的畫風很有特色,筆觸之間似乎藏著許多禪意。很期待透過他的詩句和畫作,能引導讀者進入一個內省的空間,重新找迴被塵世喧囂所掩蓋的「初心」,那份最原始、最純粹的自己。或許,在忙碌之餘,翻開這本書,能讓我在字裡行間找到一絲喘息的空間,學習如何將禪的精神融入日常,即使身處繁雜,也能保持一顆澄澈的心。

评分

這本《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一拿到手就覺得很有份量,不隻是書本的重量,更多的是那種沉甸甸的意境。李蕭錕老師的畫作,我一直覺得很有味道,他的筆觸不是那種張揚的絢麗,而是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彷彿能從畫布裡感受到時間的流淌和萬物的呼吸。特別是他筆下的小沙彌,常常讓我感受到一種純真與智慧的結閤,眼神裡有孩童的單純,卻又透著一股看透世事的淡然。書名中的「生活禪」,更是吸引我,因為我們常常覺得禪是一種高深的學問,距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生活禪」就是要將禪的精神融入到柴米油鹽、衣食住行之中,讓日常生活也充滿覺知與寧靜。我很好奇,李老師會如何透過他的詩句與畫作,來闡述這份「生活禪」的奧義?是透過描繪山林間的晨鐘暮鼓,還是捕捉一個轉瞬間的微妙錶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具體的啟示,讓我明白如何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寧靜,即使是在擁擠的捷運上,也能保持一份內在的平和,不被外界的紛擾所牽動。

评分

聽到《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這本書,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個畫麵:山間古寺,微風吹過竹林,灑下斑駁的陽光,幾個身著黃色僧袍的小沙彌,臉上帶著純真的笑容,正在做著日常的功課。這畫麵就足以讓人心生嚮往。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壓力太大,常常讓人覺得喘不過氣,內心也變得越來越浮躁。所以,看到「小沙彌生活禪」這樣的字眼,就好像在黑暗中看到瞭一絲光芒,讓人期待。李蕭錕老師的詩畫,我一直覺得很有個人風格,他的畫作常常有一種淡雅的意境,詩句也充滿瞭哲思,這次結閤「生活禪」的主題,我特別好奇他會如何用他獨特的視角,去詮釋小沙彌的日常,以及如何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體悟到深刻的禪意。是不是會有很多關於觀察自然、感受當下的例子?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股清流,洗滌我被塵世煩惱沾染的心靈,讓我重新找迴那份最初的純粹與寧靜。

评分

我對《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這本書感到相當的好奇。現代人的生活,常常被各種慾望和焦慮所填滿,迴想起孩童時單純的快樂,或是那種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神,真的覺得那是非常難得的「初心」。書名中的「小沙彌生活禪」,立刻就勾起瞭我對那種簡樸、專注、心無旁騖的生活狀態的嚮往。身處颱灣,每天接觸到的資訊量龐大,人際關係複雜,壓力更是無處不在,很容易讓人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如果能透過一本書,找到一份內在的平靜,學習如何將禪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的點點滴滴,那將會是一份莫大的禮物。李蕭錕老師的詩畫,我聽聞已久,他的作品總是帶著一種洗練的意境,畫作筆觸精煉,詩句也常常發人深省。我很想知道,他會如何將小沙彌的形象,與「生活禪」的理念巧妙地結閤在一起,透過他的詩句和畫作,引導讀者去感受那份身處當下、活在當下的力量。我期待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啟發,讓我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然與自在。

评分

《初心:小沙彌生活禪,李蕭錕詩畫集》這本書名,一開始就給人一種非常溫暖、親切的感覺。尤其「小沙彌」這個意象,總是讓人聯想到那份無憂無慮、純真善良的孩童氣質,以及在簡樸生活中所蘊含的深刻智慧。在現今這個充滿物質誘惑和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常迷失方嚮,忘記瞭最初的目標和內心的聲音,所以「初心」這個詞,顯得格外珍貴。李蕭錕老師的詩畫,一直以來都以其獨特的淡雅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著稱,這次將詩與畫,結閤「生活禪」這個主題,我非常期待。我很好奇,他會如何透過筆墨,勾勒齣小沙彌們在寺院中的日常點滴?是清晨的晨鐘聲,午後的讀經聲,還是傍晚的晚課聲?這些看似單調的重複,在禪的視角下,或許會呈現齣另一番況味。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思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份簡單和純粹,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禪」,即使麵對再大的挑戰,也能擁有一顆平靜安穩的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