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人生

國學與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大師,
  為你講解國學,
  為你的人生解惑。
  
  對自己要約,對別人要恕,對物質要儉,對神明要敬。
  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
  存自己以誠,待別人以謙,觀萬化以幾,合天道以德。
  
  國學帶來的,不僅是智識上的學養,
  更是古人承先啟後的智慧
  
  若要探討國學對人生有何啟發,首先要做的是正本清源,須以儒家為主,並以道家為輔。在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過程中,不能忽略從起源到流變的重要材料。
  
  所謂以儒家為主,是說關於《易經》、《書經》、《詩經》、《禮經》與樂論的詮釋,皆採取儒家觀點,同時也側重介紹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的學者與經典,兼及朱熹與王陽明。以道家為輔,則是充分發揮老子與莊子的思想,旁及其對道教與佛教的影響。至於《山海經》與墨子、韓非等思潮,也附帶做一介紹,使國學的架構雖未能全面兼顧,亦可稍顯完整。總之,今日談論國學,側重的是其對人生的啟發,並且是正面而積極的啟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圖書目錄

序 承先啟後的智慧 
【引論】 文化.國學與人生 
一、《易經》:群經之首,學會可以終身受用 
二、《易經》的象數:養成達觀心態看待自身的處境 
三、《易經》的義理:觀天道以立人道 
四、《尚書.洪範》的政治規劃 
五、《尚書》所呈現的理想 
六、《詩經》使人溫柔敦厚 
七、《詩經》:孝是最恆久的情感 
八、禮儀之本:在於真誠的心意 
九、大同與小康:政治家該有的社會關懷與理想 
十、樂教:感通人心,人文化成 
十一、《山海經》的神話思維 
十二、天人之際:現代人該如何面對天? 
十三、孔子(一)自我的覺醒,人人皆可超凡入聖 
十四、孔子(二)成功沒有捷徑,需好學、深思、力行 
十五、孔子(三)修養是快樂的保證與保障 
十六、孔子(四)展現宗教情操 
十七、孟子(一)人生需要修養 
十八、孟子(二)「性善」在說些什麼? 
十九、孟子(三)關於「仁政」的理解 
二十、孟子(四)快樂的祕訣 
二十一、《大學》:修身乃為人生之本 
二十二、《中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二十三、老子(一)天下大亂有處方 
二十四、老子(二)成為你自己的聖人 
二十五、老子(三)道法自然,使人因悟而無所執著 
二十六、老子(四)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 
二十七、莊子(一)修行要兼顧身心 
二十八、莊子(二)有用與無用之間 
二十九、莊子(三)看清「死亡」這一回事 
三十、莊子(四)天人合一與悟道契機 
三十一、墨子的兼愛:全面而平等的愛護眾人 
三十二、荀子是儒家嗎:人性向善或人性本惡? 
三十三、荀子思想的轉折:「二千年之學,荀學也」 
三十四、韓非的法家:最大的盲點在於遷就現實的君主 
三十五、三綱五常:並非儒家思想 
三十六、道教:依託於古代的民間信仰 
三十七、佛教:不再輪迴的涅槃境界 
三十八、中國佛學的特色 
三十九、朱熹的儒家詮釋 
四十、王陽明的修行心得
【結論】 國學面對三大挑戰 

圖書序言

《山海經》的神話思維
 
宇宙之間,萬物有如生命共同體,相互轉化,彼此感應。山海之所經,神明之所成,人類寄託其間,可以和諧均調。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人力有限而心願無窮,尊嚴由此確立。
 
「神話」一詞由外文翻譯而來,所指的是一個民族在理性尚未發展的遠古時期,經由口耳相傳之有關神的故事。這些故事沒有固定的作者,也沒有標準的版本。人有理性,想要解釋一切現象;但理性尚未發達時,只能發揮想像力,設法描繪自然世界與人類世界中所有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由此形成各種故事。稱之為「神話」,是因為其中的主要角色即使是歷史上的人物,也都具有神的樣貌與能力。
 
神話思維的特色,一是萬物都有生命;二是所有的生命可以互相轉化;三是主導神話故事進展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是人的一廂情願投射在其想要了解的現象上;四是神話顯示為一齣齣戲劇,展演不同的主題,如創世、造人、災難、救世、文化超人、民族英雄等。
 
神話的目的何在?在於提供原型,使人在時間的流變與空間的局限中,可以不斷回歸原始的與完美的理想。神話不是歷史,歷史受制於時間而一去不復返;神話的開頭常是「在起初」,其故事正是為了超越歷史而展現永恆的原型。神話的場所也不是一般所見的凡俗世界,而是某種神聖空間,使人可以接上神明的領域。於是像山、海這些宏偉的自然景觀,就顯示了超自然的色彩。
 
(一)《山海經》這部書
根據西漢劉秀(即劉歆)《上山海經表》所說,《山海經》出現在堯舜時代。當時洪水氾濫,百姓無法生活。經過禹治平洪水,益驅逐禽獸,並考察山川水土,「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記下變怪之物與奇風異俗,寫成《山海經》。
 
劉秀為何上此表?因為當時漢宣帝在位,有人於郡無意中發現一座石室,其中有一屍,雙手反縛,用頭髮繫住;雙足赤裸,右足有腳枷。劉秀之父劉向為諫議大夫,上前報告宣帝,說「這是貳負之臣」。問他何以知之,他回答出自《山海經》。「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經》者,文學大儒皆讀學,以為奇,可以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國異人之謠俗。」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