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最高目的,就是為了人類的用途。
沒有創造就是模仿,不能稱為真正的設計。」
從橋樑、餐具、椅子的設計分析、
日本的民俗造形、尼泊爾的工藝文化觀察,
以及父親柳宗悅與藝術家友人的作品與收藏,
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關於民藝、工藝與設計思想的完整集結。
柳宗理(1915-2011)是日本設計界代表性人物,亦是二十世紀最為西方設計界推崇的亞洲設計師之一。
身為日本「民藝運動」創倡者柳宗悅的長子,於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攻讀西洋油畫,其設計耳濡目染自柳家的獨特環境,提出了民間器物的哲學性與實用性思考,並對於「無名設計」反芻與再開創。
1950年成立Yanagi設計機構,數十年來設計的作品獲得日本工業設計競賽首獎、義大利米蘭金獎,以及日本工業設計界最高榮譽good design賞等無數國際獎項。「蝴蝶椅」與「大象椅」更被譽為二戰後日本設計的代表作;金屬與陶瓷的家居及餐廚用品亦廣為人們推崇。此外,知名的設計作品廣及天橋、高速公路隔音牆、人孔蓋、公共家具等等,也為1964年東京奧運、1972年札榥冬季奧運設計聖火火炬。
他站在現代主義時代的前端,並濟接包浩斯學派的想法,也曾與夏洛特‧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合作。他的作品兼容西方現代主義思維,融合傳統的日本民藝元素,細膩的手工質感又帶進工業生產之優勢,巧妙地尋得民藝與工業間平衡點,最是為人樂道。曾言「True beauty is not made, it is born naturally.」。
他對於日本設計的思想與發展脈絡影響深遠,也受到海外設計界極高的推崇,作品位列巴黎龐畢度中心、紐約現代美術館與瑞士Vitra設計博物館的永久典藏。
柳宗理個人極堅持以「手」進行設計。特別是家用器具,不畫設計圖,直接手工開始製作實物大小的石膏模型,真正從「用」出發,「是手要使用的東西,當然要用手來設計!」「用手去感受,手上便有答案。」
1977年起擔任父親柳宗悅設立的日本民藝館第三任館長,並且長年任教於金澤美術工藝大學,對培養後進設計師不遺餘力,2002年當選文化功勞者。
本書精選集結柳宗理各個主題的重要論述,分為六個部分: ◆「何謂設計」深入闡述柳宗理對於「無名設計」、「工業設計」、「傳統與設計」等議題的看法。
◆「設計產生的瞬間」臚收了數件柳宗理的經典設計,由柳宗理來破讀當初設計的背景與脈絡,以及過程中的故事。
◆「新工藝/生之工藝」精選了柳宗理在《民藝》雜誌上的專欄。由「工藝」的角度介紹各種製品的美好,選物廣及棒球、計算機、吉普車、蛋糕等。
◆「日本之形・世界之貌」談論日本、拉達克、尼泊爾、不丹、南義等傳統造形與民間文化。
◆「民藝與現代設計」追溯民藝運動極其重要人物,以及續接現代設計的歷史切片。論及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的收藏、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的成就、柳宗理的家族,後至民藝運動今後開展與夏洛特‧貝里安。
◆「柳工業設計研究會」詳細介紹柳工業設計研究會以及柳宗理的年譜簡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