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

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這資訊紛雜的社會中
看馬森層層卸下文化表象的桎梏
讓思維破繭而飛

  人類在無文化的狀態是最自由的,但也是最沒有意義的。文化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意義,為人類的生命賦予了某種目的,同時也就形成了某種束縛。正如繭之於蛹,既保護了蛹之生存,卻也限制了蛹之發展。蛹變而為蛾,勢必破繭而出,始可生存。也有無能破繭而出的,則只有窒息而死。

─馬森

  《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解析了文化和生活息息相關之餘,卻也可能為思考模式帶來限制。書中從文化的角度分析經濟、資產階級、性別、民主政治等,各個層面的社會議題,反思如何掙脫文化枷鎖,靠自身的創造力與思維開創全新的發展。

本書特色

  作者馬森為知名戲劇家、小說家、文學評論家,曾兼任《聯合文學》總編輯,並曾任教於多所知名大學,包括台師大、巴黎語言研究所、墨西哥學院、加拿大亞伯達及維多利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香港嶺南學院、國立藝術學院、國立成功大學等。

  文化研究長期以來皆為熱門題材,本書觀察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發展,  點出文化思維未發展與突破帶來的阻礙,並反思如何掙脫文化的束縛,為社會開創更具發展性的未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馬森Sen Ma


  馬森,原名馬家興,一九三二年生於山東省齊河縣。撰寫專欄常用飛揚、牧者、樂牧、文也白等筆名。

  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國文研究所碩士,法國巴黎電影高級研究院(IDHEC)專攻電影、戲劇,巴黎大學漢學研究院博士班,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先後執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巴黎語言研究所、墨西哥學院東方研究所、加拿大阿爾白塔大學、維多利亞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香港嶺南學院(今嶺南大學),台灣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駐校作家。一九八一到一九八二年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校講學。一九六五年在巴黎創辦《歐洲雜誌》,並曾任台北《聯合文學》總編輯。退休後當選成功大學科技與人文講座教授及受聘為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作品有學術著作《東方戲劇‧西方戲劇》、《當代戲劇》、《台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中國文化的基層架構》、《與錢穆先生的對話》;文化及文學評論有《文化‧社會‧生活》、《東西看》、《中國政制的前途》、《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戲劇─造夢的藝術》、《文學的魅惑》;小說有《巴黎的故事》、《北京的故事》、《孤絕》、《夜遊》、《海鷗》、《M的旅程》;劇作有《腳色》、《花與劍》、《美麗華酒女救風塵》(歌劇)、《我們都是金光黨》、《蛙戲》(歌舞劇);散文有《愛的學習》、《墨西哥憶往》、《大陸啊!我的困惑》、《台灣啊!我的困惑》、等五十餘種。曾獲第一屆五四文學獎、府城文學特殊貢獻獎等。

圖書目錄

秀威版總序
繭式文化─代序

關於現代化
「現代化」與「西化」
附錄 現代化、理性化與傳統/杭之
再論「傳統」與「現代」
懷五四─看中國現代化中的矛盾

論資本主義
資本家的歷史角色
資產階級的道德
中產階級與自由
競爭與合作
享樂與苦行
進取與守成
金錢何罪?
現代社會的安定力量
剜龍肉的故事
香港億萬富豪列傳導言
香港資本家的特質
資產階級必定是腐化的嗎?
民主、法制與資本主義
貪之有道
富國之恥
社會資本主義的困境
人這種動物

民主的道路
花朵 與根株─從「台灣已突破民主政治的瓶頸」談起
正確看待民主政治的病態
觀念的民主
英國的民主廣場─海德公園的一角
人權一例

中國人在現代化中所面臨的問題
歷史的重演
壞人與好人
公私之間
言與行
革命值得美化嗎?
經濟發展中的上層結構
權力多元化與價值多元化
容忍的限度
女性的權力
人性與理性
附錄 謠言是惡司機的幫兇/謝台寧
有所不為的自由
東風壓倒西風
勞資之間
勞基法的困擾
現代社會中的慈善事業
專業教育的社會功能
麥當勞的衝擊
身邊的定時炸彈
暴發戶的悲哀
雙城記
失去靈魂的人
馬森著作目錄

圖書序言

「現代化」與「西化」

余英時先生在〈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一文中,很高明地點出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只有個別具體的文化,而無普遍抽象的之化」;二是「現代化不等同於西化」。現在我想再提出同樣重要的一個問題:即「文化是可以發展、可以變化的。」

如果我們拿西方「現代」「各別」的文化與中世紀歐陸「各別」的文化相比較,就知道今日西方「各別」的「現代文化」絕不同於中世紀歐陸「各別」的文化;其差異之大,尤甚於目前我國之「現代」面貌與明清時代中國文化之不同。由此可見文化之發展並不必定因其具有「各別性」而停滯不前,自然也沒有理由因文化本身具有具體的「各別性」而先決地認為其不便於改變,或不能發展!

西方國家何以獲得「現代化」的動力,是一個聚訟紛紜的大問題。但在眾多不同的聲音中可以析理出一個共同可以接受的脈絡,即是一種相對於「傳統惰性」的「理性」力量。

「傳統」從某一個意義上說,是代表一種文化的「惰性」。「惰性」者,就是隨原有的軌轍和趨向前進,不必加以思考、檢核,更不必消耗「額外的精力」而任其所之。西方的「現代化」卻是不管在科學研究上還是在政治與社會制度上都是一種大量消耗人類「額外精力」的過程。這種「額外精力」消耗的主導原則,即是「理性化」。所以西方國家的「現代化」無寧是一種時時在檢核「傳統」、修正「傳統」的「理性」的發展。

如果其他文化在遭受到西方現代化的衝擊之後,也無能再繼續固守原來的「固有」文化。而不得不受到西方「現代文化」中種種具體而各別的事物的影響,在表面上看來,這些文化中的「現代化」幾乎等同於「西化」。但是如果一旦憬悟到西方的「現代化」不過是一種「理性化」的發展,因而抓到了促進「現代化」的原動力量,各自針對本體的文化加以「理性」的檢核與過濾,其結果必定有異於在西方傳統的基礎上所發展起來的「現代化」。那麼,其他文化的「現代化」就不必等同於「西化」。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