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能‧革命:綠能大國或核災難民的選擇

颱灣‧能‧革命:綠能大國或核災難民的選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
  • 能源政策
  • 綠色能源
  • 核能
  • 能源轉型
  • 環境議題
  • 可持續發展
  • 政治經濟
  • 社會議題
  • 氣候變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作者方儉,投入社運數十年,從八八風災後檢視颱灣的地質環境、電力環境,在本書以數據和實證說明,什麼纔是颱灣最能永續發展且不會耗費環境成本的能源政策,並且以他在綠能産業上的參與經驗,提齣「社區綠能發電」的計畫,和未來的方嚮。一本對颱灣當前能源與經濟政策最關鍵的建議,非常誠實且重要的參考書。

  「88水災後,我對颱灣的土地完全改觀,對颱灣人的人性也完全改觀。

  颱灣的土地是如此脆弱,如此險惡,任何時間的突如其來的地震可以奪走我們或我們所愛的人的生命,與其說「愛颱灣」,不如說,為瞭我們所愛的人,我們要更瞭解颱灣的土地、海洋、天空,小心被颱灣動蕩難安的土地吞噬。」

本書特色

  ★投入社運,關懷土地20年,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對颱灣人與執政者的慎重呼籲,一本最誠懇、真實的能源政策剖析,揭露颱電與政府的愚民說詞。從能源、電力到綠能的全麵、內行探討,不想失去颱灣這塊土地,全民必須要瞭解的能源觀點!

  ★所有颱灣的決策者、政府首長、民代、能源相關産業,都應看這本書。

  ★颱灣人要過什麼樣的日子,要發展什麼樣的未來?核電在颱灣是否必須?颱灣的能源政策,除瞭核能還能發展什麼?不蓋核電就須節能嗎?不靠核電,就會影響經濟和工業嗎?

  ★「所有的能源政策都不能單獨隻考慮能源,能源政策是建立在土地、人口、生活、産業、經濟政策之下,綜閤性的産生。」

  ★「颱灣從現在開始,是否會進入能源的黃金時代,而非走嚮能源危機的黑暗時期,這完全要看我們這一代人是否願意提齣必要的能源革命。」

名人推薦(依筆畫順序)

  鬍因夢(知名演員、作傢)
  高如萍(恩誌歐社會企業創辦人,颱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發起人)
  陳錫南(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
  陳玉峯(成功大學颱灣文學係教授)
  馮光遠(知名作傢)
  楊斯棓(知名部落客、醫師作傢)
  楊憲宏(中央廣播電颱常務董事兼節目主持人)
  劉黎兒(知名作傢)
  魯颱營(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

各界推薦:
  
  以下依姓氏筆畫順序排放。
  
  田鞦堇(立法委員)﹕
  能源對現代國傢而言,就像血液之於人體一樣重要。颱灣超過97%的能源靠進口,這就像一個人的血液97%都靠彆人輸給他一樣危險。
  我們有兩個選擇,就是像現在這樣繼續飲鴆止渴,依靠核電和石化能源,或者像工業大國德國一樣,立下國傢目標,2022年放棄所有的核電廠,全國進入非核傢園。而且,在2010年,他們的行政立法單位同時通過「2050能源規劃案」,到瞭2050年,德國80%的電力來自綠色能源,不同的選擇,我們將建立一個麵貌完全不同的國傢。
  確實,此刻,這本書對颱灣無比重要。
  「颱灣從現在開始,是否會進入能源的黃金時代,而非走嚮能源危機的黑暗時期,這完全看我們這一代人是否願意提齣必要的能源革命。」
  從環保記者,到社會運動者,放著好日子不過的方儉,為瞭放不下的颱灣,和他所愛的傢人和朋友,平常裝得酷酷的他,忍不住還是放手一搏,齣瞭這本書,想辦法把道理說個通透。和大傢一樣,他願盡一切努力,隻求颱灣遠離核災,永保平安,而且還可以發展綠色經濟、永續發展!
  
  鬍因夢(名演員、作傢)﹕
  細節、精確的數據、不厭其煩的深入探究、赤祼的批判和憤慨,或許這些都會讓讀者的耐力遭到考驗,但深入於生態危機背後之「一體性」的真實環保運動者,又如何能以有彆於此的寫作方式,來呈現或壓抑內心深處無法言錶的悲憫呢?
  
  高茹萍(恩誌歐社會企業創辦人,颱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發起人)﹕
  從《颱灣.能.革命》中;我看到瞭方儉的鐵漢柔情
  當我開始讀此書,就像是進入瞭一本故事情境,看到瞭方儉因為顛沛流離的傢世背景,方儉像是說故事般在書裏麵帶著我們經曆瞭生命裏從颱灣小林災區到日本福島到國際的豐富視野和問題,我想,這本書,是作者想喚起身為現代的颱灣公民從現在到50年甚至500年的未來思考,如何麵對現況?如何嚮子孫交代我們這個世代的作為?是一本一不小心就會讓人陷入瀋思的好書,也是身為現代颱灣人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陳錫南(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
  甫自方儉口中全颱灣最接近上帝的颱電26樓電力調度中心歸來,就接到為新書寫序的任務,何其偶然,何其榮幸。
  方儉兄這本書,不僅談核電,還針貶整個颱灣多年沉屙,甚至提齣藥方,令人嘆服。我們或許可以繼續濛著雙眼,擁有自己的小確幸。但看方儉的書,卻能看見這個天下熙攘皆為利往的真實謊言社會樣貌。
  不讀這本書,你不懂為何有人放著大好日子不過,非要跑去福島沾染輻射。不讀本書,也不會懂得那些生活中認為的理所當然,隻是被僵化教條,宣導與廣告所灌輸齣來的錯誤觀念。颱灣還有救,隻要多幾個像方儉般能洞穿虛妄,看見真實的人,未來就還有希望。
  
  楊順美(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發起人)﹕
  方儉經常說颱電破産後,我們應該把颱電買下來經營。我真這樣盼望。
  當所有外國專傢說颱灣最好發展風力跟太陽能的時候,隻有颱灣的官員舉齣各種睏難,不肯做。當福島核災發生後,幾個用核電的國傢反過頭去檢討自傢核電廠安全的時候,隻有颱電這個把核電廠蓋在斷層火山地層上的「老大哥」,拍胸脯說,不怕,很安全。
  當我們討論颱灣能源問題的時候,著眼點不能隻放在我們這一代用電的方便性,還要考慮將來的永續性以及留給後代甚麼。這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關心與負責,也是我們能選擇的!
  
  楊憲宏(中央廣播電颱常務董事兼節目主持人)﹕
  能在颱灣搞革命嗎?方儉的書給瞭清楚的路標。當然這也是一本「革命傢」的生命告白。「綠能大國或核災難民的選擇」並非危言聳聽,核災是20世紀齣生的人送給21世紀齣生的人揮之不去的最大惡夢。方儉敲下瞭醒夢的警鍾。
  
  魯颱營(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
  好一個「多元含意」標題的書名。2009年八八風災,方儉兄帶著存疑來到高雄專程拜訪我,開始瞭我們對颱灣環境自然甚至於「人為」災難的共同學習曆程。災難讓我們反省很多,也進步很多,當然我們更看到政客不但沒有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太多人都知道颱灣急需改變,但大傢都怨天尤人,束手無策,於是不抱希望!這本書的齣版讓我非常興奮,方儉靠著他記者曆練的文字能力與鍥而不捨的堅持,寫下這本對颱灣「務實」的期望,我不需恭維,但要極力推薦!因為我強烈期望這本書能喚起「颱灣往正麵改變」的引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方儉


  1960年生於颱北市。曾任記者,獲得金鼎奬新聞類公共服務奬,1988年: 馬肉冒充牛肉(民生報)、1990年:媒體與不實報導(首都早報)。多次進入核電廠採訪,著有《核能馬戲班》。

  1990年後投入環保運動,與國際閤作,發起1990地球日運動、聯閤國世界清潔日,參與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育等。後設立綠色消費者基金會。

  1997年加入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全球供應商品質管理係統QS-9000與ISO/TS 16949稽核員認證培訓,以及韆禧蟲(Y2K)供應商專案管理與審查計劃。曾參與通用汽車公司泰國、上海設廠,以及福特汽車公司長安福特與中國採購中心成立工作,擔任供應商開發與産品開發品質與技術支持工作。

  2004年擔任美國品質學會中國分公司首席代錶,負責美國品質學會品質工程師、品質經理、六標準差、FDA HACCP稽核員等認證培訓開發工作。

  2006年返迴颱灣,設立《天母閤眾國》社區雜誌,2009年結束。

  現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企業顧問、自由撰稿。

圖書目錄

前言:見習災民手記
代序:陳玉峰
推薦序:楊順美╱田鞦堇╱魯颱營╱楊憲宏……
自序  因為電
前言:見習災民手記

第一篇  福島之後
1. 從福島到布魯塞爾
2. 2065年,我們將生活在什麼樣的颱灣?
3. 新經濟秩序
4. 不可違抗的地質
5. 民粹纔能興邦

第二篇  陽光空氣水,與電
6. 尋地球的根
7. 啊!法拉第
8. 三個卑微的請求
9. 一座城市的程式

第三篇  颱電官點
10. Y2K,颱電26樓
11. 核電騙局
12. 不蓋核四,也不缺電
13. 颱電正在殺死綠電
14. 颱灣人民電力公司
15. 從天龍國的都市規劃談起

第四篇  未來世界
16. 未來世界:綠能直流電網
17. 綠能夠不夠工業使用?
18. 颱西綠電經驗
19. 核災發生時該怎麼辦?
20. 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未來

後記:誰說你不能改變這個世界

圖書序言

再生原鄉──代序
  
陳玉峯(成功大學颱灣文學係教授)

  
  認識方儉將近4分之1個世紀,從1989年他將世界地球日引進颱灣以降。因為環境、生態、政治等種種弱勢運動的諸多接觸,我似乎有些瞭解他的內心世界,也欣賞、肯定他的纔氣、膽識與格局,而許多的觀點、見解或智能,特彆是颱灣的能源政策麵嚮,方儉永遠走在時代浪潮的先端。
  
  方儉徹徹底底是颱灣環保界的尖兵,然而,在許多環保人士眼中,他卻是個桀傲不馴、睥睨凡夫俗子的孤寂者,這也造成他在生涯或心路曆程的九彎十八拐,麯摺多變;然而,在我心目中,方儉人格的最大特徵之一,他是個「情癡」,對公義的情癡、對土地環境或世代正義的情癡,我想世間沒幾個人瞭知方儉的「情癡」。好不容易,在他「知天命」之後,終於寫齣瞭塵封半個世紀的款款深情!
  
  錶麵上這部直指颱灣能源政策未來的警世之作,固然淺入深齣地揭櫫諸多知識與價值抉擇的智慧,然而,我卻將這書視為颱灣文化與土地倫理的範例,而超越瞭時下膚淺的政治意識形態之爭,因而我以「再生原鄉」代序之。
  
  「火燒林投,不死心;梧桐落葉,心未死」,颱灣這片土地上永遠不斷萌長齣仁人誌士,有如方儉!誠摯地嚮國人推薦這冊力作,或可期待颱灣的新世代,在涵泳方儉的靈心慧筆中,走齣生機的未來。
  
作者自序
  
因為電……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重新認識瞭電,同時認清瞭環境,也認清瞭我自己。我不反核,我一直對核電提齣的質疑,是因為我太愛電,愛之深責之切。社會把我歸類成「反核社運者」,其實我沒有那麼高尚的情操,隻是因為我不想因為核災、核廢料,而剝奪瞭我用電的機會,讓人類仇視我最愛的電,並且也毀滅瞭這個傢園。
  
  正如1990年我齣版《核能馬戲班》的自序,「彆以為我是反核者,隻是基於自私的理由……」過瞭25年,我沒什麼長進,還是自私,正如廣告人孫大偉為馬英九2008年大選包裝的競選口號:「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我是「一路走來,始終自私」。
  
  吾友孫大偉過世前最後一次談話是因為我質問他為何幫陳文茜製作《±2℃》,因為我認為那部紀錄片是「紀錄騙」,太多問題瞭,甚至我也編瞭劇本,可惜沒拍成。孫大偉不太好意思的說:「因為我在贖罪,太喜歡吃牛排,所以排放很多二氧化碳,纔幫忙拍瞭這部紀錄片。」
  
  「大偉,彆擔心,就怕你吃的牛不夠,如果安格斯牛被你吃成像犀牛一樣,快絕跡瞭,就是消滅排碳源最好的方法。」我說。
  
  太多人被環保騙子洗腦,讓吃肉、用電、排碳都變成個人的罪惡感,因此可以為惡。「氣候門」被維基解密揭發後,發現所謂全球暖化的「證據」其實很多是捏造的,研究數據是被變造的,其背後的綫索指嚮核電與核武工業。他們靠騙局、恐嚇、販賣罪惡感,經營更大更邪惡的陰謀──核電復興。這結果是反核的人都要先花很大的力氣去推動節電,好像用的電是偷來的,少偷一點,少點罪惡感。
  
  空氣陽光水與電
  
  空氣、陽光、水,是過去的生命三要素,現在要加上第四件:電。
  
  電是人發的,不是自然的,但是我認為電絕對是天地人閤作的産物。因為地球上除瞭地熱外,大部份的初級能源都是太陽來的,包括光和作用的生質能(石油、煤碳是儲存瞭遠古的生質能),太陽光能,太陽熱能,大氣對流産生的風能,而這些來自天的能量,必須結閤地的磁場,與人的參與,纔會變成次級能源──電。
  
  電是結閤瞭天地人的要素,19世紀發明瞭電機,到瞭21世紀,電更是統治瞭人類,如果今天全世界沒有電,立刻迴到比石器時代還可怕的世界,所有現在文明社會的秩序瞬間瓦解,天上的飛機會撞機失事,路上的交通號誌失效,汽車無法加油,銀行裏的錢無法使用,自來水無法打到水塔,水庫的閘門無法開關,所有通訊、網路中斷,醫院的急救設備無法運轉……比在電梯裏停電更無數倍可怕的事。
  
  Black-out,是電廠全黑的術語,沒有電,21世紀文明就會熄燈。
  
  女人、男人在無聊的夜晚,都有拿著電視遙控器掃射各個頻道,選不到自己想看的節目,還有比這更無聊的嗎?有,用電。颱灣有幾百颱發電機,我們根本無法選擇用哪個發電機,除非是停電用的緊急發電機。我們根本沒有選擇權,因為電視颱的節目或發電廠的電,這是完全獨裁體係下的産物。
  
  就算是總統,颱灣權力最大的男人,也沒有權力把每天罵死他們的電視頻道從他傢的有綫電視中刪除不訂。即使富甲一方捨命反核的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都沒有能力把核電從他傢的電錶剔除。
  
  連有權、有錢的人都無法選擇的事,就代錶背後更大的獨裁力量。
  
  在現代資訊社會中,無論有綫電視頻道,或是電的種類,都有技術可以讓消費者選擇的,隻是背後的獨裁者不想放而已。
  
  我主張,電是基本人權,人人都有發電、用電的自由,應該受憲法保障;如果用電天賦人權沒有憲法保障,則所有人權不可能受到保障。
  
  預見電力電信結閤的未來
  
  我可以預言,未來幾十年人類社會最大的改變會是電力與電信這兩個産業版塊的擠壓、閤併與分裂。看一看榖歌不斷地在投資電力,微軟比爾蓋玆和日本東芝閤作新核能,加拿大魁北剋電力公司蛻變成為電信公司,超超高壓直流電網的興起,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傳統能源,這些事件、事實,都是在電力與電信大規模整閤前的前兆。
  
  如果你不信,看一看你的智慧型手機就知道瞭。USB充電電綫,連到電腦上,電腦可以供電與資訊給手機,讓手機和外界除瞭電話語音外,各種數據、程式、應用軟體都可以上下載,立即發揮許多我們過去連想都沒想到的功能,像是手機可以透過網路遙控電視、電燈,連結監視器畫麵,上網購物、訂票……,還有許多行動裝置可以搭配,讓我們的生活可能更便利,也可能更復雜,同時創造瞭不少就業與創業的機會。
  
  未來真正的智慧電網,可以把電力與所有的電腦串聯、併聯起來,有如一個無所不在的超超級電腦,像是電影《駭客任務(Matrix)》中的Matrix母體,透過頸椎後的臍帶供應並取得人類的能源與智慧。
  
  就如現在社會的場景,常常超過20年前科幻片所能想像的,在捷運上、高鐵上,人人一颱手機、平闆,可以隨時隨地和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通話,獲取各地的資訊。
  
  如果插座就是數據齣入口,如果傢中的電錶就是行動電話、網路的無綫基地颱,所有的電器用品都能上網,可以被我們操控,這就是Matrix的世界。主人是誰?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財團、政客就是主人,如果我們今天覺醒,主人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這不是今天、未來的事,而是昨天,甚至百年前就能發生卻未發生的事。如果貝爾和愛迪生閤作,這事在100年前就發生瞭。在物理、工程的技術上,這不是科幻,而是事實,電綫同時可以是數據綫。如果能夠事先洞見未來的世事,我們必須讓電力與資訊民有化,不是民營化、私有化、國營化,而是真正透過網路的能力,讓每一個人都能立即錶達自己的意願與意誌,集體來指揮、運作這個社區、公司、社群、國傢。
  
  過去百年的電業發展,把每個人天賦的發電權、用電權給剝奪瞭。
  
  幸好百年前的美國大資本傢J.P.Morgan沒有洞見百年後的世界,野心與私欲濛蔽瞭他,雖然他併購瞭愛迪生電力公司(後來的奇異公司),和西屋公司,也是貝爾電話的大股東(後來的AT&T美國電話與電報公司),他沒有把電力與電信産業結閤,否則今天我們就生活在資本傢控製的Matrix中,完全被控製。
  
  發電是基本人權
  
  我寫這本書,是要喚醒大傢,每個人都能夠發電、應該發電、必須發電,同時擁有自己的資訊、自己的權力,而不是等著讓颱電、政府的「施捨」,我們可以選擇用什麼電,當然可以拒絕核電,這是我們的基本權力。這權力要從自己發電開始。
  
  無能政府反映的是颱灣人的貪婪與愚昧,立法院隻有媚俗、巧言令色的立委,他們都是我們集體塑造齣來的,但大傢以為權力是他們的,靠他們「爭取」權力給我們,錯瞭,這是我們給他們的權力。
  
  上天賜予颱灣人無限的風光,每個人的屋頂可以太陽能發電,也可以風力發電,結閤起來,這些電是我們每年用電的3倍以上,再加上本來就發電過剩的火力電廠,颱灣的電怎麼會不夠?難道我們打算把太陽能、風力省下來給後代子孫用?(可能馬英九會說:對!)
  
  颱灣未來的前途是在網路與電路結閤的世界,颱灣是世界上最能做到的地方,因為颱灣的電子産業密集度是全世界最高的,人纔也最多,同時拜颱電和長期專製政府之賜,颱灣是舉世無雙的單一電網,串連瞭2300萬人,如果2300萬人透過電網網路,一起共同擁有電力與資訊,一個美麗新世界,就會在前方不遠處。
  

圖書試讀

前言:見習災民手記
 
2010年1月,我的50歲生日那天,坐在高雄甲仙小林村的遺址,望著潺潺流水,在4個月前,這裏5百人在一瞬間被從天而降的土石洪流,自獻肚山頭鋪天蓋地的壓下來,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親人。
 
什麼是「五十知天命」?什麼是我的天命?飄飄蕩蕩的過瞭一生,迴想起來這一生算是「華麗」經曆瞭許多人好幾輩子纔會經曆的事,老天爺對我是非常寬厚的,逃過幾次一發韆鈞的劫難,這條命也不算白活瞭,可是我的「天命」在哪裏?
 
忽然間,我想重新認識這塊我自認為熟悉的土地,天命不在天,而在地。我決定:迴傢。
 
難民世代
 
我是一個來自外省傢族的後代,這裏的「外省」不是颱灣人和中國大陸的外省,而是各個省的外省;據我所知,我的傢族已經逃瞭好幾個世代,以我母親和她的兄弟齣生地就可以知道瞭,我母親生於江西南昌,大舅生於成都,二舅生於重慶,小舅則生於上海,這一傢的姊弟彼此都是「外省人」,這都是戰亂造成的。母親的傢族曆經太平天國、革命、北閥、抗日、剿匪、流亡到颱灣。
 
以前外公在世時,常說逃來颱灣前,他是空軍,可以搭乘飛機,在上海臨走時,看著一箱等重的黃魚(金條)、袁大頭、金飾,和一袋米,本來以為颱灣很窮,可能沒有吃的,就選擇那一袋米,本來以為一袋米沒吃完,就可以迴傢瞭,但是沒想到後來迴不去瞭,更沒想到的,他搭飛機進入颱灣上空,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更悲情的是,他留下積蓄、金銀細軟,給小姑奶奶保管,共軍入滬時,卻成為小姑奶奶傢中的禍事,這是我外公過世多年後,傢族重逢時的辛酸故事。
 
自幼寄居外祖傢,沒聽過床邊故事,隻有長輩們驚險的逃難時故事,造成我一生中不安定的「印痕」。我父親傢族隻有他一人來颱,他從山東逃難上瞭一艘破漁船,在海上嚮南漂流多日,一路上聽到淪陷的消息,意外的落腳颱灣,在外公傢中的老兵們也一直述說他們各自的逃難、戰爭的經曆。
 
1988年9月,我藉探親名義到北京採訪國際科聯總會第十屆大會,為瞭怕迴颱灣有麻煩,所以真的返迴江西萍鄉探親、掃墓,不去還好,去瞭纔知道父親的傢族比母親的傢族更悲情。父親說他1947年離開老傢時,是一個有四百多人的大傢族,但我1988年去老傢時,傢族全部一起拍照,算一算隻有二十幾人,其他人都死瞭、散瞭,原本贛南客傢莊富麗堂皇的祖厝,也成瞭外人聚居的大雜院,隻有「破敗」可以形容。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