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歡迎來到創意的世界!這裏是推動全世界最先進的電腦科學研究以及培育未來世界菁英的地方 【我協助打造瞭全美最具發展的城市】 我是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電腦科學係以及機器人學研究所教授金齣武雄,現旅居美國。
卡內基美隆大學位於賓州匹茲堡,以電腦科學聞名於世,和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並稱為「電腦科學界的三巨頭」。本校的教授多數獲得有圖靈奬(Turing Award),這個奬素來有電腦科學界的諾貝爾奬之稱。我們研究所的學生都是集結自全美,甚至是全世界的優秀、年輕、充滿自信的菁英。美國是全世界電腦科學最先進的國傢,我們這些教授對於自己能推動這門研究,並培育未來菁英感到無比自豪。
我於一九八零年春天來到美國,當時我三十五歲。在此之前,我一路從京都大學的學生、研究生、研究生助理,然後當上助理教授,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教授,這是日本大學教授典型的升遷途徑。獲邀來美教學後,轉眼間我已在美國待瞭三十多年。這段時間裏,我參與機器人研究,包括擁有人工智能、眼睛有錄影功能的機器人,以及係統研發等各種研究。另外還有橫越美國大陸的自動駕駛汽車;探查火星以及火山口的機器人;自主直升機;可裝設在固定式錄影機或飛機上、能自動監視大範圍區域的錄影自動追蹤功能係統;將現實事物化為3D數據,並在房間裏虛擬重現的技術;使用於美式足球超級盃決賽之夜的新型全角度播放係統,能以三百六十度鏇轉的畫麵觀看比賽狀況。
一九九一年起,我擔任瞭十年的機器人研究所所長。這十年間,讓我有機會在這個擁有兩百多位研究員、世界最知名的機器人學研究機關中磨練成長。《華爾街日報》特彆指齣「由於機器人研究所的成立」使得匹茲堡晉身為全美十三座最具發展性的城市之列,還因此將匹茲堡命名為「機器人堡」(Robotburgh)。
美國大學的教育不重形式,強調自由氛圍。我的同事教授或學生們都是來自世界,他們帶著自身母國的文化集結於此。與其說我在這裏指導年輕的研究生或工作人員,不如說是和他們一同思考最新的機器人技術理論,研發各式各樣的係統,這之中雖然也有壓力,但我每天樂此不疲。
【單純地思考】 長年的研究生活讓我領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成功的想法大多單純且明快。美國的著名學者也都是從世間普遍存在的問題著手研究。
「如果能這麼做一定很有意思?」
「你不覺得這麼做很不方便嗎?」
「人為什麼能做到這樣的事?」
已故的大師級人物,卡內基美隆大學的H.西濛(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教授曾在經濟學領域獲得諾貝爾奬,在心理學領域獲得相當於日本文化勛章的美國總統勛章,在電腦科學領域獲得最高榮譽的圖靈奬,被世人稱為「現代的文藝復興人」。他常藉由一種名為河內塔(Tower of Hanoi)的益智遊戲,嚮人解釋人在解決問題時是以何種模式思考。
每當他發錶高難度的研究或重大發明時,我問他這些點子從何而來,得到的答案都是簡單到讓我不敢相信,心想:「什麼嘛,這麼簡單的東西,我也想得到。」
其實,電腦科學技術的基本想法都相當單純,有時會單純到彷彿是門外漢的想法。現代網路的前身始於一九六零年代,由卡恩(Bob Kahn)所推動的電腦網路計畫。當時他身為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計畫負責人,他的想法很單純:「假使電腦能互相連綫,即使其中一颱電腦遭到蘇聯的軍事攻擊而受損,我們還是能繼續運作。而且,連綫後還有一個經濟層麵上的好處,我們可以利用美國西岸和東岸的三個小時時差,分散需要計算的工作。」這就是造就現代網路成形的最初想法。
【外行人發想,專傢執行】 發想必須單純、直率、自由、簡單。什麼東西最會妨礙直率且自由的發想?其實就是一知半解的知識──自以為懂的態度。
自以為知識豐富的人聽到彆人天馬行空的想法,容易擺齣自以為是的態度:「你說的這個啊……,可行性有點低。」「你的想法是錯的。」像我這種擁有大學教授頭銜的人,最容易嚮人炫耀知識:「這個題目啊,我要事先提醒你喔,之前有人做瞭好幾年都沒成果。」「我建議你做XX好瞭。」對專門領域懂得越多的人,孕育發想的視野就越狹窄。
其實發想就是從希望和想像中産生,例如「我希望能這樣或那樣」、「應該有更好的模式吧」等等。每個人都有希望和想像力,想法越不受侷限,越可能孕育齣嶄新的發想。發想的時候越投入,執行的態度越積極。
但是,執行創意需要知識,需要熟練的技術。即使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但沒有執行力仍無法推動。俗話說的好:想吃年糕還是得去年糕店買。(源自日本諺語,指辦事還是得靠內行。)
我確信這個現象正好說明瞭任何研究開發總脫離不瞭一個秘訣,我把它濃縮成一句標語,「外行人發想,專傢執行」,並將這個發現分享給我的學生和研究夥伴。
他序
「外行人發想,專傢執行」是實踐創新最重要的態度!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擁有全世界最頂尖的電腦科學學院,其中有全世界最強、最大的機器人學研究所(The Robotics Institute)。金齣武雄(Takeo Kanade)教授曾擔任機器人學研究所所長長達10年,掌握12億颱幣的年度資金,期間帶領100多位研究學者不斷創造最新的技術、解決最睏難的問題。在他20年的學術研究生涯中,從外部募集到18億颱幣之研發資金,研發齣許許多多令人驚嘆的機器人係統與學術成果。
1999年我在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機器人研究所攻讀博士。而機器人研究所新生訓練的第一個演講就是所長金齣武雄對卡內基美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介紹,一直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他對機器人的廣義定義。雖然不是他的指導學生,我相信所有在機器人研究所從事研究的教授、科學傢、學生與訪問學者都深受到他的影響。
我在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好友中,有好幾位是金齣武雄的指導學生。常常見到他們在週末時,還爭先恐後搶著跟金齣武雄討論他們的研究進度,也常常見到好友們因為金齣教授與前幾位的學生討論到欲罷不能延遲瞭時間,整個週末就耗在等待與金齣的會麵中度過。
在卡內基美隆大學就讀期間,除瞭去找指導教授的途中會經過金齣武雄的辦公室,看見他在忙碌地處理事情外,最常見到他的場閤就是在校內各式演講會中。不管是校內學生的口試或是世界頂尖學者的演說,他總是熱忱地參與、不疾不徐的發問、闡述他的觀點、有效的進行溝通、以及與講者進行一場場精彩的高手對決。2004年畢業後,見到他的機會就少瞭,但在網路上還是可以輕易地找到許多與他相關的演講、訪問或是他個人的演講。他的演講,我可是一個都不肯錯過!
本書與我緣起於2008年,當時我正參加微軟亞洲研究院所主辦的一場學術會議,偶然獲贈一本金齣武雄這本書的中文簡體版,那時候纔知道有這本書的存在。在飛迴颱北的班機上,我便急於翻閱研讀一窺堂貌,無法放手。書中談及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章節,讓我就讀於茲的甘苦迴憶,一一在腦海裏重現。雖然當年身為學生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擔心每學期的「黑色星期五」,也就是教授們決定是否開除學生的評鑑日;但我們學生們還是會聚在一起看整天的電影、享受披薩、飲料與啤酒,來形式上地對抗教授們。當然,教授們也很介意我們這些老鳥學生每年為新生舉辦的教授評鑑大會。教授與學生們就在這互相激勵的方式下,一起成長與進步。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金齣武雄對電腦科學領域的獨特創見、頂尖大學的建立與維持、英文教育與學習方式、教育方式改革批判等。這本書是金齣武雄嚮他的母國日本講述他如何在每個方麵努力創新與成功的祕訣,我相信這本書也是他迴饋母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這些讓我對他多元的思辨與討論深深感到摺服。迴颱後,也商請編輯幫忙,希望能有中文繁體版來造福颱灣的讀者,卻因版權的問題而受挫。直到這本書之二版在日本由新的書商發行,國內纔得以解決版權問題並發行本書。
在這個隻有創新纔能創造價值的時代,金齣武雄絕對是最成功的範例。或許我們不能為創新這件事寫下任何永恆不變的方程式,但金齣武雄用他在從事科學研究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外行人發想,專傢執行」是實踐創新最重要的態度!希望您也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您的創新方程式。
──颱灣大學 機器人感知與學習實驗室 王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