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文學史

樂府文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中國文學史上首次有大師針對「樂府」進行詳盡梳理、系統研究的專著。
  2.史料搜羅廣泛、嚴謹,立論有據。
  3.筆調流暢,歸納性強,研究方法靈活,對了解和研究樂府文學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是研究樂府文學的專書,原為羅根澤先生編著的《中國文學史類編》第二編,後發行單本。全書一開頭先對樂府做出明確的定義及分類,再依時代分章敘述,完整介紹了樂府的發展及盛衰,對研究者極具參考價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根澤(1800~1960)


  字雨亭,河北深州人,曾任教河南大學、河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北聯合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校,在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上,受導師梁啟超的影響很大,郭紹虞稱讚說:「雨亭之書,以材料豐富著稱。」其著作甚多,包括《中國文學批評史》、《諸子考索》等。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樂府之義界
 二、樂府之類別

第二章   兩漢之樂府
 一、三大樂府
 二、樂府古辭及其他
 三、漢代樂府源流變遷表

第三章  魏晉樂府
 一、魏──附吳蜀
 二、晉
 三、魏晉樂府源流變遷表

第四章  南北朝樂府
 一、南朝
 二、北朝
 三、南北樂府之異同及其在文學史上之地位

第五章   隋唐樂府
 一、隋
 二、唐

第六章  結論

圖書序言

第一章緒 論

一、樂府之義界


樂之起源蓋甚早。荀子〈樂論〉曰:「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是矣。」發於聲音則為樂,形於動靜則為舞,知樂舞乃人性之自然表現,先民之初,蓋已與生俱來矣。

但「樂府」之名,則發生甚晚。《漢書•禮樂志》(以下省稱〈漢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越、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顏師古注:「樂府之名,蓋始於此。哀帝時罷之。」〈藝文志〉亦曰:「自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李延年傳〉亦云:「延年善歌,為新變聲。是時上方興天地諸祀,欲造樂,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輒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

觀此,知「樂府」始於漢武,本為官署之名,其職在采詩歌,被以管弦以入樂,故後世遂以樂府官署所采獲保存之詩歌為樂府。然〈禮樂志〉又載:「孝惠二年,使樂府令夏侯寬……」云云,似「樂府」之署,設置已久。其實不然。〈志〉曰:「初高祖既定天下,過沛,與故人父老相樂,醉酒歡哀,作〈風起〉之詩,令沛中童兒百二十人,習而歌之。至孝惠時,以沛宮為原廟,皆令歌兒習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為員。至文景之間,禮官肄業而已。」然則武帝之前,有樂府令,而無樂府官署之設;孝惠以沛宮為原廟,文景不過禮官肄業。故雖有樂府令,無可述之價值;故論「樂府文學」者,宜以武帝立樂府署為第一頁也。

據〈漢志〉,樂府文學之成分,約有兩種:一、民間歌謠;二、文人詩賦。但兩種未必皆能合樂,故又使通音樂者,增刪潤色,以協律呂。如〈相和歌•清調曲〉之〈苦寒行〉,其本辭為: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