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印刻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4/03/0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再現台灣文學的歷史景深、社會切面和網路流動

  與歷史協商:文學史論與本土論述
  與社會對話:報導文學與散文論述
  與網路匯流:網路文學與數位論述

  本書為作者十年苦鬥的論述成果,以三卷十五章的有機結構,在既有的論述上,深化台灣文學傳播的歷史刻痕、社會脈動和網路匯流;也在既有的批判理論之上,增益文化研究向度,根據議題所需,酌採後現代、後殖民、新史學、敘事學、文化地理學之理論,探看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為當代台灣文學研究開拓了兼具傳播學與社會學取徑的論述空間。

  作者長期從事台灣文學傳播實務,其後進入學界,研究興趣跨越文學、傳播學與歷史學領域,因此能結合理論與實務,以寬闊、冷靜,深刻的視域,再現台灣文學傳播的歷史景深、社會切面和網路流動,提供給讀者與研究者一個台灣文學場域和傳播景觀的參考架構。

  卷一以「與歷史協商:文學史論與本土論述」為主題,希望從五個角度討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的深層結構。

  卷二「與社會對話:報導文學與散文論述」則從文類切入,集中於對報導文學和批判性散文的討論。從文學類型來看,報導文學可說是與社會對話關係最為密切的文類,它在台灣新文學發展過程中發展坎坷,兩度中輟,都與其同情弱勢、發掘陰暗、抵抗金權,以致不為統治者所喜有關。

  卷三「與網路匯流:網路文學與數位論述」則跨出實體空間,探討網路媒介和數位匯流的當代課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淇瀁(筆名向陽)


  台灣南投人,1955年生。

  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國際寫作計畫)榮譽作家,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自立報系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任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著有學術論集《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照見人間不平:台灣報導文學史論》;另有詩集《亂》、散文集《旅人的夢》、評論集《浮世星空新故鄉》等五十餘部。

  曾獲國家文藝獎、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等獎項。

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導言

卷一 與歷史協商:文學史論與本土論述
壹、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1930 年代台灣話文論爭與台語文學運動
貳、一個自主的人:楊逵日治年代的社會實踐與文學書寫
參、再現南投「意義地圖」:日治以降南投新文學發展典模
肆、「現代」與「現實」的辯證:《笠》詩刊本土論述的雙軸延伸
伍、場域‧權力與遊戲:從舊書重印論台灣文學出版的經典再塑

卷二 與社會對話:報導文學與散文論述
壹、擊向左外野: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告文學理論與實踐
貳、台灣報導文學的虛構敘事規約
參、台灣報導文學書寫策略分析
肆、猛撞醬缸的虫兒:柏楊雜文的文化批判意涵
伍、高職國文現代文學選文的社會想像:以東大版、龍騰版為例

卷三 與網路匯流:網路文學與數位論述
壹、超文本‧跨媒介與全球化:網路科技衝擊下的台灣文學傳播
貳、尋找書寫新部落:台灣作家「部落格」傳播模式初探
參、文本協商:台灣作家「部落格」傳播模式再探
肆、逾越/愉悅:資訊、文學傳播與文本越位
伍、台灣文學與資料庫之運用

論文出處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壹、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

1930年代台灣話文論爭與台語文學運動

一、緒論:民族‧大眾‧鄉土


發生於1930年代的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隨著研究的日漸增加,以及戰後台語文學論述與實踐的強化,其過程及其論述內容已經獲得相當程度的澄清,但在解釋上則似乎尚未能清楚呈現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殖民地文學的複雜性。1954年廖毓文發表〈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1 一文,以大量引文方式回溯了當年起於1922到1933年間台灣文字改革運動的過程,使得戰後台灣文學界得以通過此一文獻,重新認知日治年代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出現的語文改革問題。在這篇文章中,廖毓文宏觀地從「台灣文字改革」的視角切入,認為台灣的文字改革運動乃是應台灣新文化運動發軔之後「對於普及的方法,要銳意的予以考慮」的時代要求而生。2 他將日治時期的文字改革運動分為「白話文運動」、「羅馬字運動」與「台灣話文運動」等三個內容,台灣話文運動下又細分為「台灣話保存運動」與「台灣話文運動」兩者。作為中國白話文的支持者,廖毓文持平地使用相當多的篇幅敘述台灣話文運動中贊同與反對者的各家論述,提供給後來的研究者對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及其語言主張的鳥瞰圖;但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了台灣文化作為日本「殖民地文化」的複雜性。

廖毓文並未具體分析台灣「殖民地文化」的複雜性如何,但是在短短十一年間台灣文學界出現以中國五四白話文學為藍本的主張(白話文運動)、以西方教會羅馬字為範本的主張(羅馬字運動),以及以漢字創造台灣話文的主張,若再加上1937年日本總督府廢除漢文之後展開的全面採用日文書寫,則殖民地台灣的語文狀態就相當複雜地徘徊於中國白話文、西方羅馬拼音文、台灣話文與殖民統治者限制的日本語文之間。採用什麼樣的文字,才能有效發展台灣文化?用什麼樣的語文來創作文學,才是最恰如其分的台灣文學?顯然已經使得殖民地台灣的知識分子因此陷入「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3 的弔詭困局之中。這使得這個階段的台灣文學界也因此不斷辯爭,白話文運動時期出現的「新舊文學之爭」、台灣話文運動時期出現的「台灣話文論爭」,乃至於蔡培火提倡的羅馬字運動之遭到冷漠以對,都具體說明了殖民地知識分子在文化認同上的徬徨猶疑。

圖書試讀

None

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