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1
《大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給我們的人生規劃了一份藍圖;《中庸》是總結性著作,對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進行了提煉和昇華。
這樣譯注《大學》、《中庸》,專家不覺其淺,大眾不覺其深。
"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 朱熹
作者簡介
張子維
中國語文學系畢業,從事文字工作。
鑽研中國古典文學十餘年,學養俱豐,曾協同中小學國文教科書的編撰工作。
認為古典文學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思想寶藏,我們有義務傳給後世子孫,工作之餘致力古典文學與哲學思想的注釋。
著有《我的第一本論語讀本》、《我的第一本孟子讀本》、《莊子─這個智慧我們用了2300年》、《讀懂道德經的第一本書》等。
《大學》
經一章
傳十章
第一章:明明德,奠定人生之基
第二章:日日新,塑造人生之要
第三章:止於至善,成就人生之本
第四章:知所先後,接近做人做事之道
第五章:格物致知,獲取知識之途,豐富追求之源
第六章:誠其意,慎其獨,開啟立身之根
第七章:修身先正心,好心態是人生進修之梯
第八章:齊家先修身,正己而後正人
第九章:治國先齊家,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第十章:平天下先治國,兼濟天下,世界和平
《中庸》
第一章:天地萬物的根本
第二章:君子遵循的道德
第三章:世間最高的道德
第四章:難以實行的道德
第五章:孔子發出的嘆息
第六章:智慧君主的方法
第七章:自以為是的聰明
第八章:孔子由衷的讚許
第九章:實現理想的艱難
第十章:何為真正的堅強
第十一章:孔子內心的堅持
第十二章:貫通天地的道德
第十三章:謹言慎行的君子
第十四章:隨遇而安的坦然
第十五章:追求理想的起點
第十六章:世人敬畏的力量
第十七章:高尚之人的所得
第十八章:宗廟祭祀的禮法
第十九章:最高標準的孝道
第二十章:治理天下的法則
第二十一章:天性教化的差異
第二十二章:真誠可至的成就
第二十三章:次於聖人的選擇
第二十四章:至誠之人的能力
第二十五章:成全萬物的智慧
第二十六章:天地之間的大道
第二十七章:聖人君子的偉大
第二十八章:民眾應循的本分
第二十九章:天理人情的典範
第三十章:化育萬物的德行
第三十一章:偉大聖人的智慧
第三十二章:真誠達到的智慧
第三十三章:高尚美德的境界
大學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親民③,在止於至善。
知止④而後有定⑤;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⑥。
物有本末⑦,事有終始⑧,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⑨;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⑩;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致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釋】
①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指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禮節;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
②明明德:前一個「明」為被動用法,即「使彰明」。後一個「明」做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善良的品德。
③親民:「親」(ㄒㄧㄣ),「新」的通假字,動詞,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使民新,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④知止:知道應該停止的地方,也就是達到完善。
⑤有定:志向有明確肯定的方向。
⑥得:收穫。
⑦物有本末:明德為本,新民為末。
⑧事有終始:知之為始,能得為終。
⑨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⑩修其身:培養鍛鍊自身的品行。
○11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提高認知能力。
○12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推究其道理。
○13庶人:指平民百姓。
○14壹是:都是。本:根本。
○15:相對於本而言,指枝末、枝節。
○16厚者薄(ㄅㄛˊ):原本很厚的東西看成薄的。薄者厚:原本很薄的東西看成厚的。指該重視的不重視,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
○17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大學、中庸》應該這樣讀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學、中庸》應該這樣讀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