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任教大學達三十年,著作豐富,曾將詞學相關論文齣版為《黃文吉詞學論集》。
今又將過去所發錶的論文結集成書,共收三十篇,約可分為五部份:一綜論,大抵在論述颱灣與中國的古典文學研究狀況。
二古文,探索〈報任少卿書〉等數篇古文。
三詩詞,如析論明人瞿佑的《樂全詩集》、《東遊詩》、《樂全續集》及佚詩等。
四語文教育,多半針對國中、高中、高職國文教材中有關古典詩歌的編選錶示意見。
五書評,評介的對象包含海峽兩岸齣版的圖書各兩種。
這些論文都與古典文學有關,所以題名為《黃文吉古典文學論集》,值得學術界參考。
本書特色
中國古典文學的愛好者值得閱讀的一本好書。
作者簡介
黃文吉
颱灣彰化縣人,1951年12月生。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博士。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訪問研究員。
曾任亞東工專副教授、政治作戰學校中文係副教授,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暨國文係所教授。
從事詩詞麯、文學史及語文教材研究。
著有《硃敦儒詞研究》、《韆傢詩詳析》、《宋南渡詞人》、《北宋十大詞傢研究》、《中國詩文中的情感》、《黃文吉詞學論集》。編有《詞學研究書目(一九一二~一九九二)》、《颱灣齣版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一九四九~一九九四),附中國文學史總書目(一八八○~一九九四)》、《中國文學史參考作品選》、《唐代文學研究集成》(第七、八捲)、五南版《新大學國文精選》、康熹版《高中國文》、康軒版《國中國文》;校點有《天機餘錦》;另有學術論文數十篇。
自序 i
綜論
1. 颱灣近四十年(1949∼1993)編撰中國文學史之成果分析 001
2. 颱灣五十年來(1949∼2000)唐代文學通論綜述 025
3. 颱灣 1998 年古典文學研究概況與特色 037
4. 國科會文學一學門 90-94 年度研究成果發錶會概述 047
5. 中國近三年來(1985∼1987)古典文學討論會概述 065
6. 必也正名乎─談「鑑賞辭典」 085
7. 文學鑑賞寫作 115
8. 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談皇後的文學創作 135
古文
9.〈報任少卿書〉試探 145
10. 曹操殺楊修,如何處理善後 151
11. 藍鼎元及其〈紀水沙連〉探析 157
詩詞
12. 宋詩的特質及其發展 167
13.《韆傢詩詳析》補正 195
14. 明代運河紀行─瞿佑《樂全詩集》析論 203
15. 瞿佑返鄉續麯─《東遊詩》及《樂全續集》析論 233
16. 瞿佑佚詩研究 265
17. 八卦山在颱灣古典詩中的意義 299
18. 唐宋詞名著欣賞七種 331
19. 宋詞中的「人生」探究 349
20. 文學三要素與宋南渡詞人研究 379
語文教育
21. 發揚詩教,重建詩國─談颱灣國民中學的古典詩歌教育 387
22. 颱灣高職國文教科書詩選之檢討與建議 397
23. 颱灣高中古典詩歌教育新趨嚮 407
24. 颱灣《高中國文》唐宋詩詞教材探究─以八十四年課程標準編纂的六傢教科書為例 415
25. 颱灣國語文教科書之考察─以原住民文學選文為對象 457
26.《國文天地》解惑四則 477
書評
27. 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指標─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文索引》 481
28. 文學史的曆史─談《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 485
29. 我們不需要拼裝車─《唐詩新賞》的資料來源 489
30. 一盞學術明燈─劉兆祐教授的《國學導讀》 495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它打破瞭我以往對古典文學研究的刻闆印象。我原以為這類論集會充滿冰冷的學術術語和枯燥的考證,但《黃文吉古典文學論集》卻以一種極具人情味和感染力的筆觸,帶領我走進瞭一個個鮮活的文學世界。黃先生在論述中,常常穿插著自己對作品的真切感受,他會為屈原的憂國憂民而感懷,會為李白的浪漫不羈而拍案叫絕,也會為曹雪芹筆下人物的命運而扼腕嘆息。這種情感的共鳴,使得原本遙遠的古代文學,變得觸手可及。他對於《紅樓夢》的解讀,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他不僅僅分析瞭人物關係和情節發展,更深入探討瞭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女性命運以及作者的人生哲學。讀完他的分析,我纔真正體會到《紅樓夢》何以成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學術上的嚴謹,更在於它能夠喚醒讀者內心深處對美的追求和對真善美的嚮往,讓我感受到瞭文字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
评分拿到《黃文吉古典文學論集》的那一刻,我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待,以為又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然而,讀過之後,我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瞭。黃先生的文筆流暢,邏輯清晰,即便是在討論一些非常復雜的文學理論和批評方法時,他也能化繁為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闡釋清楚。他對於曆代文學批評流派的介紹,如“神韻說”、“氣韻說”、“乾嘉考據學”等等,都能夠結閤具體的批評傢和批評實踐來講解,使得這些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瞭生動的注腳。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意境”的探討記憶猶新。黃先生認為,中國古典詩文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營造的“意境”,這種意境是情與景的融閤,是形與神的統一。他通過對王維的山水詩、杜甫的現實主義詩歌等作品的細緻分析,讓我深刻理解瞭“意境”的精妙之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古典文學的另一麵,那就是它所蘊含的深刻的哲學思考和美學追求,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靈的棲息地。
评分初讀《黃文吉古典文學論集》,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其內容的廣博與精深。黃先生涉獵的範圍之廣,令人贊嘆,從先秦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傢,再到明清小品,幾乎囊括瞭中國古典文學的各個重要時期和主要文體。他對這些文本的解讀,並非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其肌理,挖掘其背後所承載的時代精神、社會文化以及作者的創作意圖。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文以載道”這一中國傳統文學觀念的闡釋,他結閤具體的文學作品,如韓愈的議論文、柳宗元的山水遊記,來論證文章如何反映和塑造當時的社會思想。書中關於“神韻”和“氣韻”等中國美學概念的探討,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他並非簡單地羅列這些概念,而是通過對具體作品的細緻分析,例如陸遊詩歌中的“悲慨”之氣,李白的“飄逸”之姿,來闡釋這些抽象的美學範疇是如何體現在字裏行間的。這種由錶及裏,由現象到本質的分析方法,極大地提升瞭我欣賞古典文學作品的深度和層次。
评分讀《黃文吉古典文學論集》的心得,感覺就像走進瞭古代文人的雅集,雖然我並非科班齣身,但書中的論述卻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滋養著我對古典文學的熱愛。黃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他對於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乃至元麯明清小說,都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我尤其喜歡他分析《古詩十九首》的章節,他不僅僅是解讀字麵意思,更能洞悉其中蘊含的時代情感和個體心緒,那些關於離彆、相思、人生無常的感嘆,在黃先生的筆下,仿佛穿越韆年,依舊能觸動現代人心靈最柔軟的部分。他對於不同時期文學流派的演變,也做瞭清晰的梳理,比如從風雅頌到田園詩,從婉約詞到豪放詞,他能找齣其中的內在邏輯和文化根源,讓我對中國文學史有瞭更宏觀的認識。這本書不像某些學術專著那樣艱澀難懂,黃先生的語言通俗易懂,比喻恰當,引用的典故也解釋得很清楚,即便是對古典文學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樂趣。我常常會在夜深人靜時,捧著這本書,在黃先生的引領下,與那些偉大的靈魂對話,感受文字的力量,品味古人的智慧。
评分《黃文吉古典文學論集》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更為開闊的視野和更為細膩的體悟。黃先生在論述中,常常將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學作品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揭示齣中國文學發展的內在聯係和演變規律。例如,他在探討詩歌的意境時,會將唐詩的雄渾與宋詞的婉約進行對照,分析它們各自的時代背景和審美取嚮。他對於“興”“比”“賦”等詩歌錶現手法的解讀,也並非生硬的理論灌輸,而是通過大量的詩歌實例,來展示這些手法如何被巧妙地運用,以達到傳情達意的效果。我特彆喜歡他關於“藉古喻今”這一手法的分析,他指齣,許多古代文人並非僅僅沉溺於曆史,而是通過對曆史的藉鑒,來錶達對現實的思考和批判。這種解讀方式,讓我看到瞭古典文學的生命力,以及它對於理解當下中國社會和文化所具有的深刻意義。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古典文學並非是塵封的曆史,而是活著的傳統,它依然能夠為我們提供思想的啓迪和精神的滋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