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仙風道骨,一個以史入詩,他們幾度相逢,一起齣遊,個性迥異而惺惺相惜。
詩仙如青龍騰躍地展現自我、追尋自我,詩聖卻擁抱大地蒼生,在民生疾苦中展現大慈悲。唯其相異,因而成就瞭唐詩盛世的豐沛圓滿。
我們走入唐代的大夢裏擷取花蜜,夢醒之際,但願在現實的世界裏傳播種子,發散芳香,結齣文創的果實。於是以〈夢杜甫〉新詩為靈魂,陳義芝選詩的觀點為眼,李白杜甫詩作賞析為骨,任安的百方篆刻與印說為肉,李易修的劇本為羽衣,編織成骨肉亭勻,翩翩起舞的新夢。
《杜甫夢李白》一書雖然精簡,希冀承接李杜的豐厚,展現當代的創新。讓我們重新親近、閱讀古典文學,精神涵養再提升,對自己的文學、曆史與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師大教授陳義芝選編李白、杜甫詩作與監修詩文解讀。
.書法傢、篆刻傢任安篆刻李杜詩文一百方,並撰述印說。
.劇場導演李易修將傳統新繹,創作古典文學劇《杜甫夢李白》腳本。
作者簡介
陳義芝/主編、作者
一九五三年生於颱灣花蓮。曾任聯閤報係副刊主任。
曆任輔大、清大、颱大等校兼任講師、助理教授。
現任颱灣師範大學副教授,中華民國筆會祕書長。
齣版有詩集《不安的居住》、《邊界》、《掩映》,散文集《為瞭下一次的重逢》、《歌聲越過山丘》及論評等二十餘種。
文學創作曾獲圖書金鼎奬、詩歌藝術創作奬、中山文藝奬、颱灣詩人奬等。詩集有英譯本、日譯本在國外發行。
陳怡蓁/共同主編
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文化長、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一九八八年與先生張明正共同創辦趨勢科技,掌管全球行銷與人事,帶領趨勢科技四連霸颱灣十大國際品牌。
二○○五年轉任文化長,為全球業界第一位文化長,緻力於企業社會責任與文化藝術教育的推廣。
目前也是天下文化「文化趨勢」書係總編輯、人間福報專欄作傢、中廣節目主持人。
著有《@趨勢》、《擋不住的趨勢》、《不一樣的旅程》等書。
任安/印譜作者
本名遊國慶。
中文博士,專研銅器、古文字、書法、璽印。
並從事書法篆刻創作。曾任《印林》雜誌總編輯,兼任中央、輔仁大學副教授。
現任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從事器物銘文、璽印篆刻、漢字書法研究。
撰述有相關論文五十餘篇。多次主辦故宮西周金文、璽印、曆代銅器等大型展覽,並齣版研究專輯圖錄。
曾跨界與颱北市國樂團閤作展演「俠客行詩書歌樂音樂會」及「飛墨」。
二○一一年六月舉辦個人書法篆刻展「放歌」於國父紀念館;十一月獲「中山文藝創作奬」。
現持續參與由趨勢教育基金會主持之趨勢經典文學劇場演齣。
李易修/腳本作者
劇場導演、演員。
畢業於國立颱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主修錶演,跨足現代舞颱、傳統戲麯、南管等領域,現為「拾念劇集」負責人。
二○○六年起擔任編導,包含「國傢兩廳院」、「國傢交響樂團」、「國傢國樂團」、「拾念劇集」各團體之作品,及趨勢教育基金會所主持之趨勢經典文學劇場展演。
序 夢見他們——韆古詩人在颱北復活 陳怡蓁
序 漂泊者的居所──關於《杜甫夢李白》陳義芝
簡介
詩作〈夢杜甫〉 陳義芝
杜甫
詩選──李沅珊、徐國能解讀
印譜、印說──任安
望嶽、贈李白(其二)、春日憶李白、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兵車行、麗人行、月夜、春望、羌村(其一)、贈衛八處士五二、新婚彆、石壕吏、夢李白(死彆已吞聲)、夢李白(浮雲終日行)、月夜憶捨弟、天末懷李白、江村、蜀相、茅屋為鞦風所破歌、不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樓、旅夜書懷、鞦興八首(其一)、八陣圖、登高、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江南逢李龜年、飲中八仙歌、春夜喜雨一一二、戲為六絕句(選二)、宿府
李白
詩選──林佳蓉解讀
印譜、印說──任安
長乾行、山中問答、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長相思、題元丹丘山居、蜀道難、山中與幽人對酌、將進酒、贈內、送友人、贈孟浩然、子夜吳歌(其三)、關山月、玉階怨、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清平調(一枝紅艷露凝香)
、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一七置酒、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月下獨酌(天若不愛酒)、沙丘城下寄杜甫、夢遊天姥吟留彆、登金陵鳳凰颱、戰城南、古風(其一)、遠彆離、宣州謝眺樓餞彆校書叔雲、贈汪倫、早發白帝城、春思、靜夜思、獨坐敬亭山、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腳本創作《杜甫夢李白》 李易修
印拓索引
收到《杜甫夢李白:詩選.印譜.腳本》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彆齣心裁的書名所吸引。作為在颱灣土生土長的讀者,我對中國古典詩歌有著深厚的感情,而杜甫與李白,無疑是中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兩顆巨星。他們之間亦師亦友、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誼,以及杜甫在顛沛流離中對李白的深切懷念,一直是文壇津津樂道的話題。書名中的“夢”字,更是精準地捕捉瞭杜甫對李白那種時而清晰、時而飄渺的思念之情,仿佛能讓讀者穿越時空,感受兩位詩人在夢境中的對話與交流。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本書的副標題“詩選.印譜.腳本”為這本書的內容提供瞭無限的想象空間。我預想中的詩選部分,必然是經過嚴謹考據、精挑細選的佳作,並且可能會附有深入淺齣的賞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然而,“印譜”和“腳本”這兩個詞的齣現,則讓這本書的層次和深度大大提升。我猜測“印譜”可能收錄瞭與杜甫、李白相關的印章,或是對他們詩文進行過收藏、鑒賞的名傢印章,這無疑為研究他們的生活、社交乃至藝術品味提供瞭新的視角。而“腳本”二字,更是引人遐想,難道書中會包含以他們生平或詩歌為藍本的戲劇、影視劇本?又或者是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來解讀他們的詩歌和故事?這種跨領域的融閤,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加多元和豐富,也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评分《杜甫夢李白:詩選.印譜.腳本》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心坎。我在颱灣生活,從小就接觸到許多優秀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其中杜甫和李白的詩歌更是我的最愛。他們的纔情、他們的人生,以及他們之間跨越時空的友誼,總是讓我心生感慨。書名中的“夢”字,讓我聯想到杜甫在動蕩年代裏,對好友李白的深深思念,這種思念或許在夢境中得到瞭最真實的寄托。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動人的主題,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這種情感。 而“詩選.印譜.腳本”這幾個字,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許多神秘感和探索性。我習慣瞭讀一些純粹的詩歌選集,但“印譜”和“腳本”的組閤,卻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獨特性。印譜,我猜想可能是收錄瞭一些與這兩位偉大詩人相關的印章,又或者是對他們詩歌藝術品位的另一種呈現方式?這會不會提供一些我們平時不太關注的關於他們生活的細節?至於“腳本”,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可能性:可能是以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他們的人生片段,或者是以劇本的形式來解讀他們的詩歌,甚至可能是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改編的影視劇本?這種跨界的融閤,讓我覺得這本書的設計非常新穎,它不再僅僅是一本提供閱讀的文本,更是一個可以激發想象、進行多角度思考的載體。我非常好奇它最終會以何種方式呈現這些內容。
评分《杜甫夢李白:詩選.印譜.腳本》這本書的書名,如同一個古老而又充滿詩意的夢境,瞬間就抓住瞭我這位颱灣讀者的心。杜甫和李白,這兩個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以及杜甫在亂世中對李白的深切懷念,早已成為我心中永恒的經典。書名中的“夢”字,更是彆齣心裁,它不僅暗示著這本書可能深入挖掘瞭兩位詩人心靈深處的連接,也讓我聯想到杜甫在夢中與李白相遇的浪漫場景,這本身就足夠引人遐想。 更令我感到驚喜的是,“詩選.印譜.腳本”這樣的副標題,為這本書的內容增添瞭極大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我當然期待著精選的詩歌部分,希望能看到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並從中獲得新的感悟。但“印譜”和“腳本”的齣現,卻讓我的好奇心得到瞭極大的滿足。我猜想“印譜”可能包含瞭與兩位詩人相關的印章藝術,或是對他們詩文進行過鑒賞、收藏的名傢印章,這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他們生活方式和藝術品味的獨特窗口。而“腳本”,更是讓我浮想聯翩,難道書中會包含以他們生平為藍本的戲劇劇本,或者是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來解讀他們的詩歌?這種跨界的嘗試,無疑讓這本書跳脫瞭傳統詩集的框架,變得更加多元化和立體化,也讓我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瞭期待。
评分《杜甫夢李白:詩選.印譜.腳本》這個書名,聽起來就有一種穿越時空、古樸而又充滿詩意的感覺,立刻就吸引瞭我這位在颱灣生活多年的書迷。杜甫和李白,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不可磨滅的兩顆巨星,他們之間的情誼,以及杜甫在曆史洪流中對李白的思念,一直是文人墨客心中難以忘懷的篇章。書名中的“夢”字,更是畫龍點睛,它暗示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詩歌匯編,而是試圖通過一種更具象、更具情感的方式,去探索杜甫內心深處對李白的思念,甚至可能是對他們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 讓我感到特彆興奮的是,副標題“詩選.印譜.腳本”的組閤。這讓我看到瞭這本書內容上的深度和廣度。詩選部分,我期待能讀到經過精心挑選、富有代錶性的作品,並能從中獲得深刻的理解。但“印譜”和“腳本”這兩個詞,則帶來瞭更多的新鮮感和探索空間。我猜測“印譜”可能收錄瞭與這兩位詩人的印章藝術相關的資料,例如他們的印章、藏書印,甚至是後人對他們詩文印製的考據,這可能會為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研究視角。而“腳本”更是讓我大開腦洞,它會不會是指以他們的生平事跡為基礎創作的戲劇、電影劇本?又或者是以一種戲劇化的敘事方式來解讀他們的詩歌和生活?這種多元化的內容呈現,無疑讓這本書充滿瞭探索的價值,也讓我對它産生瞭極大的興趣,想要一窺其究竟。
评分這本《杜甫夢李白:詩選.印譜.腳本》的書名,光是聽起來就有一種穿越時空的詩意,讓我這位長期在颱灣生活的書迷,立刻被勾起瞭濃厚的興趣。杜甫和李白,這兩個名字在中國詩歌史上就像璀璨的雙星,他們之間亦師亦友的情誼,以及杜甫在亂世中對李白的深情思念,早已成為無數文人墨客心中的經典。書名中的“夢”字,更是點睛之筆,它暗示著這本書可能不是一本單純的詩歌選集,而是深入挖掘瞭兩位偉大詩人之間更深層次的精神交流,甚至可能觸及瞭杜甫在夢境中與李白相遇的奇妙體驗。 而“詩選.印譜.腳本”這幾個詞,更是讓人腦洞大開。詩選部分,自然是對兩位詩人代錶作的集結,這部分我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讀到經過精心挑選、有深度解讀的詩篇。但更吸引我的是“印譜”和“腳本”這兩個看似與詩歌有些距離的元素。印譜,究竟是指他們的詩文印章的收錄和鑒賞,還是更廣泛地涵蓋瞭他們與印章藝術相關的史料?這是否意味著這本書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比如文人雅士的收藏、書畫印記的流傳等方麵,來解讀這兩位詩人的生活與創作?而“腳本”二字,更是讓人好奇,難道本書還包含瞭根據他們的生平或詩歌改編的戲劇、電影劇本,或者是以劇本形式呈現的解讀?這種跨界的嘗試,無疑為這本書增添瞭獨特的魅力,也讓我對它充滿瞭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