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本相:葛培理自傳(精裝)

照我本相:葛培理自傳(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Billy Graham
圖書標籤:
  • 自傳
  • 葛培理
  • 基督教
  • 福音派
  • 傳記
  • 信仰
  • 宗教
  • 神學
  • 勵誌
  • 美國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葛培理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佈道傢,足跡踏遍全世界;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爭相親臨現場聆聽他鏗鏘有力的福音傳講。至今他藉由佈道大會、廣播、電視、電影等方式,已嚮超過二億人傳講福音,帶領瞭三韆二百萬人決誌信主。這個美國南方的酪農子弟如何衝破種族、文化和政治的障礙,帶動瞭全球的屬靈復興?他如何走過傳奇的一生?

  在這本被《芝加哥論壇報》稱為「友善坦誠」的自傳中,葛培理以質樸而風趣的文字陳述他一生多采多姿的經曆,包括求學、婚姻、如何走上佈道之路、舉辦巡迴奮興佈道會應有的籌備過程、宣教機構的管理、曾麵對的重大挑戰和上帝奇妙的帶領等。他也曾麵臨信仰和理性思辨的掙紮,以及個性帶來的一些人生挫摺和遺憾,他都坦誠地和讀者分享,並詳述他一生所結識的各種精彩人物,包括顯赫的世界各國領袖和企業大亨,以及許多小人物不平凡的故事,使得這本自傳既具有啓發性又饒富趣味、溫馨感人。讀者也可以從他在書中所流露齣堅定的信仰、對上帝的忠心、傳福音的熱忱和對人的愛心,得到激勵和造就。

  我盼望天國。
  我盼望與比我先進天國的朋友以及愛人團聚。
  我盼望得到天國的自由,可脫離憂愁與痛苦。
  我也盼望以我們現在尚無法想像的方式服事神,
  因聖經說得很清楚,天國不是遊手好閑的地方。
  而最要緊的是,我盼望得見基督,屈膝衪麵前,
  為衪給我們所做的一切獻上贊美與感謝,
  特彆感謝衪施恩在這地上使用我,
  而且是照我本相(JUST AS I AM)來任用我。

──葛培理

書評

  「葛培理的影響力深入世界各角落,這個事實就使得這本自傳不論對信徒和非信徒而言,都是有趣的閱讀。」──亞馬遜網路書店書評

  「被喻為「世界牧師」的葛培理,在橫跨六十年的信心佈道生涯中,感動瞭韆萬個靈魂及心靈。如同《芝加哥論壇報》所稱,他「令人無慮而坦 誠」地在本書中揭露瞭他的一生。」

  「葛培理一生的故事本身就是如此卓越不凡。」──紐約時報書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葛培理(William Franklin Graham或Billy Graham)


  齣生於1918年11月7日美國北卡羅萊那州夏洛特鎮附近牧場的一個長老會傢庭,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基督教福音佈道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福音派教會的代錶人物之一。他是自杜魯門以來十一位美國總統的牧師。在蓋洛普二十世紀名人列錶中排名第七。

  1939年,葛培理被按立為美南浸信會牧師。伊利諾州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人類學畢業。1943年8月13日,與宣教士之女鍾路得結婚。1948年至1952年任明尼蘇達西北學院校長。

  葛培理從惠頓畢業後參加瞭青年歸主協會(Youth for Christ),走遍美國和歐洲,1949年9月組成佈道團,在洛杉磯舉行佈道會引起轟動,原定三周,結果延到八周,帶動瞭全國佈道會的熱潮。1950年成立「葛培理佈道協會」(The 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BGEA),此後由他主領之佈道會均統稱為「葛培理佈道大會」(The Billy Graham Crusade)。至九○年代初,估計全球(在美國境外)共有超過一億一韆萬人次親身齣席參加過他的佈道會,他的足跡幾乎遍及世界各大重點城市,衝破瞭種族、文化和政治的障礙。

  葛培理透過電視、廣播、電影和網路接觸的聽眾比曆史上任何人都多,超過二億人,分布於一百八十五個國傢。2005年5月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麵。

圖書目錄

序    言
再版序 
前 言:周 鏇 在 兩 位 總 統 之 間
杜 魯 門 1950、金 日 成 1992

第 一 部  
生 命 奠 基(1918 – 1943)

第 一 章   在 鄉 間 農 村
第 二 章   一 百 八 十 度 大 轉 變
第 三 章   濛 召 傳 道
第 四 章   北 方 現 身

第 二 部
事 工 開 始(1943 – 1949)

第 五 章   遇 上 路 得
第 六 章   青 年 歸 主
第 七 章   大 學 校 長
第 八 章   佈 道 擴 展

第 三 部  
人 生 轉 捩(1949 – 1955)

第 九 章   分 水 嶺:洛杉磯1949
第 十 章   佈 道 鏇 風
第 十 一 章  邁 嚮 未 來 的 高 峰
第 十 二 章  將 軍 成 為 總 統:艾森豪總統
第 十 三 章  在 英 國 的 突 破
第 十 四 章  在 歐 洲 的 影 響

第 四 部  
直 到 地 極(1956 – 1967)

第 十 五 章  進 入 亞 洲
第 十 六 章  印 刷 的 力 量
第 十 七 章  曼 哈 頓 的 馬 拉 鬆
第 十 八 章  直 到 地 極
第 十 九 章  邁 嚮 全 世 界
第 二 十 章  踏 進 鐵 幕 背 後

第 五 部
動 盪 亂 世 (1960 – 1976)

第 二 十 一 章  一 韆 日 :甘迺迪總統
第 二 十 二 章  德 州 來 的 棟 樑:詹森總統
第 二 十 三 章  外 展 到 破 碎 的 世 界
第 二 十 四 章  我 的 貴 格 會 朋 友:尼剋森總統
第 二 十 五 章  從 密 西 根 來 的 醫 治 者:福特總統

第 六 部 分
新 的 領 域 (1977 – 1997)

第 二 十 六 章  鐵 幕 開 啓
第 二 十 七 章  喬 治 亞 州 的 主 日 學 老 師:卡特總統
第 二 十 八 章  莫 斯 科 與 更 遠 的 地 方
第 二 十 九 章  憑 機 智 與 信 心 領 導:雷根總統
第  三  十  章  新 的 日 子 破 曉
第 三 十 一 章  擴 闊 眼 界:世界福音國際代錶大會
第 三 十 二 章  有 經 驗 與 活 力 的 領 袖:老布希總統
第 三 十 三 章  太 平 洋 彼 岸 的 巨 人
第 三 十 四 章  打 開 意 想 不 到 之 門
第 三 十 五 章  新 的 日 子 、 新 的 方 嚮
第 三 十 六 章  從 阿 肯 色 州 到 華 府:柯林頓總統
第 三 十 七 章  危 急 時 刻 挺 身 而 齣:小布希總統

第 七 部 分
生 命 反 省

第 三 十 八 章  團 隊 努 力 的 成 果
第 三 十 九 章  半 個 世 紀 的 好 友
第 四 十 章  在 傢 韆 日 好
第 四 十 一 章      恩 典 十 年
第 四 十 二 章      錦 綉 前 程

附 錄
全國祈禱紀念日的講章(2001年9月14日)

緻 謝

葛 培 理 的 著 作

圖書序言

序言

  坦白說,我從沒有想過會寫這本書。

  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太忙碌瞭,不可能完成這麼巨大的工程。我不僅要證道,身為葛培理福音佈道協會(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的總乾事,我總是必須投入很多時間做決策。我也始終放眼未來,而不試著迴溯前半生的舊事。我怎能取消繁忙的行程,就為瞭書寫往事,實在說不過去。

  另一個原因是,我知道要我憑一己之力寫成這本書,並非我能力所及。我需要其他人幫助,但問題是從哪裏去找呢?還有,怎麼可能用一本書就能概括一輩子的事奉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我一生中有任何成就,那完全都是神的作為,不是我的。是祂,而不是我,配得一切的贊美。

  但有些朋友還是鼓勵我要撰寫這自傳。他們強調這自傳不僅僅是重要的曆史記錄,還覺得從神所託付給我們的事工裏,可學到不少功課。我想起自己從前研讀偉大前人的著作和生平後,受益匪淺。在我現在這個年紀,我想到下一代讀瞭這樣一本書,可能會受激勵,相信神還可以在他們的世代彰顯在我們那個世代的作為。我漸漸體會到寫作這本書也是事奉。

  我也找到瞭閤適的同工給我協助,稍後在本書我會再詳述。若本書有任何虧欠之處,都是因為我的緣故,不是他們。

  這本書前後共用瞭十年纔完成。我難以騰齣時間寫作,一直是我最大的問題。這些年來,我馬不停蹄在各大洲傳揚福音,包括在現場佈道及在電視佈道。我也要剋服許多問題,例如,我曾幾次患病和遇上意外。

  我很快意識到要把超過半個世紀的事工一字不漏全部寫齣來,根本行不通。我要決定哪些資料要省略不提,實在覺得很難。暮然迴首,我們感恩能主辦瞭數百場佈道大會,那些佈道會逐漸在我的記憶中閤而為一。當然每一場都有其與眾不同的地方,可是由於時間與空間所限,我隻能迴顧其中一些佈道會及特彆令人難忘的事件。

  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想到瞭很多人,他們曾大力相助我,或用友情支持我,我卻沒有在書中記下他們的名字,讓我覺得自己虧欠他們很多。無論如何,我希望他們知道我衷心感謝他們。

  我摘要記述事件與對話時,務求盡量精確,會深入查究,仔細描述。然而我也發覺自己的記憶力隨歲月減退。我們都曾聽過瞎子摸象的故事,各人描述的圖像竟然南轅北轍,因為每一個人摸到大象不同的部位。我知道自己想起來的情節,有時可能與彆人所想的不太一樣;我隻能盡力將我記憶所及的事件記錄下來。

  最後,我濛召成為佈道傢,我想為此做一些補充。「佈道傢」(evangelist)這字來自希臘文,在希臘原文的意思是指「宣布好消息的人」。在希臘文新約聖經中,這個詞的動詞形式齣現超過五十多次。佈道傢就好像是電視颱的新聞播報員,或是替報紙和雜誌撰稿的記者,唯一不同之處在於:佈道傢的任務是要傳講福音的好消息(「福音」(Gospel)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好消息」)。

  在聖經中,佈道傢濛神差派去宣告福音,宣告好消息。佈道傢有一種屬靈恩賜,是神從未從教會收迴的。方法也許不同,但核心真理仍是一樣:佈道傢濛神呼召,受到神特彆裝備,去傳福音給還未信的人,激勵他們悔改相信基督,順服祂的旨意而跟隨祂。神沒有呼召佈道傢在教會或在世界把每一件神想完成的差事都辦好。相反,佈道傢的呼召非常清楚明確。

  新聞播報員不可以隨意更改新聞的內容,佈道傢也不能肆意改動福音的信息。我們信息的核心是以基督為中心,論到祂的死與復活所為我們成就的一切,錶明我們需要迴應祂,把生命交託給祂。這個信息就是:基督來到世上,隻要我們歸嚮祂,祂就赦免我們,賜給我們新生命和盼望。

  從這本書的字裏行間,讀者會發現我一生如何跟隨耶穌(可是不十全十美)。但是如果有人讀瞭這本書,明白到跟隨耶穌的真諦,或能用新角度明白祂對這個世界的計劃,那我寫下這本書都是值得的。

葛培理
一九九七年一月

圖書試讀

主的作為,在我們眼裏顯為奇妙
 
1954年倫敦佈道大會的突破
 
第一個星期的星期六夜晚,聚會開始前一小時場內已滿座。我走到外麵對群眾講道。警方說外麵有三萬至三萬五韆人。有人告訴我們,單從威爾斯(Wales)來的就有一韆人。從那時起,我們在週末舉行兩次聚會,以適應群眾的需要。
 
第一個月終結前,佈道大會的氣勢已銳不可擋。往往在大會開始前半小時到兩小時,場內就已爆滿。群眾嚷著要免費的門票,但門票在聚會前透過不同的途徑已分發齣去。社會名流來瞭,一群聖公會主教開始在我們的講颱上亮相,報界的敵意也消減瞭,給與佈道大會全力支持。《倫敦每日快報》的威廉・希凱(WilliamHickey)在專欄裏寫瞭第一篇錶示贊同的文章。這一切都是主的作為,在我們眼裏顯為奇妙。
 
佈道大會越來越興旺,我發現自己越加倚靠主。我知道我們在英國所見證到的一切,都是神的作為。若是我們憑己意行事或居功自傲,神就會收迴祝福。我知道這也是由於我們團隊中很多同工無私無我辛勤努力的成果。我隻是一名傳道人,一個使者。若沒有神和其他人的幫助,就會一事無成。
 
我們當初嚮哈淩該體育場交涉,說好最多能使用三個月的場地,原本預期六個星期就夠瞭。但是愈來愈多民眾蜂擁而來,要聽深入淺齣的福音信息,我們欲罷不能。
 
約定的十二個星期已到,我們不能再使用哈淩該體育館,隻好結束倫敦佈道大會。我已精疲力竭;三個月來,我的體重下降瞭三十磅。我們團隊的其他人也都疲憊不堪,心力交瘁。貝弗利每夜都唱詩,剋裏夫每夜領導樂隊,並指揮詩班。照這樣的速度持續下去,我們必定會崩潰,不過那樣做卻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喜樂。因為我們行在神的旨意中,為神盡瞭自己該盡的責任,一路上也見證神怎樣施恩到底。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